第八百三十二章 一个字的课程

说完双手一摊:“成本问题,我们存在吗?不说李家沟基金会两个多亿在那里放着,就说二皮好意思收钱?老堂嫂会收钱?瞿老会收钱?”

“难度问题,我们存在吗?看看二皮拍摄的视频质量!再说他哪次跑山不是开心得屁颠屁颠的?现在不正好有机会偷懒了?”

李君阁目瞪口呆:“喂!别瞎说啊!这次可是我李家沟集团为了保护区建设做出了重大牺牲。为了拍摄野生动物迁徙和霸王猇的野外繁殖,给保护区来个开门红,我们将春播大计都放到了次要位置!各位统一口径啊,走哪里都得这么说!会哭的娃子才有奶吃知道不?”

一群人都笑坏了,这花花肠子,简直就是天赋异禀!

司星准笑着摆手,继续说道:“发行问题,我们存在吗?现在霸王猇的资料少之又少,全国人民,不全世界人民都等着过眼瘾呢。”

“不说别的,就广大的小学生中学生,这个市场够不够?让孩子们进电影院看这么一部片子,有没有教育意义?国外各大记录频道,是不是等米下锅?这点信心我还是有的。”

众人都在点头,篾匠叔一部片子都能被网站买走大获好评,这霸王猇的片子,似乎还真不愁销路。

司星准说道:“有了这些打底,这片子对别人来说难如登天,对我们来说就是水道渠成,那就要充分利用我们的优势挖掘出它的价值。所得收益归基金会所有,我们收获广告效应,社会反响是不是就够了?”

李君阁嘴都笑歪了:“司导的见识可以的,脚底走路,眼睛看远,嘴里还不忘吆喝,这才是优秀趟子手的套路。作为我们十几家联合成立的基金会,这第一炮,就选这部片子了!”

然后大家就兴致勃勃地议论开了,这部片子拍出来,就一个简单的名字——《紫色大猫》。

司星准说道:“以后没事的时候常来剧组,我还得教教你怎么运用镜头语言,还有金毛和麻头也得用起来,航拍镜头也是少不了的。要不是我这边太忙,我就和你一起去了。”

李君阁说道:“得了吧,那苦你可受不了。记得你曾经答应过我一件事情,现在事情来了。”

司星准说道:“什么事情?”

李君阁说道:“是这样,我写了一个本子,改天给你看看,你把这东西弄成一个舞台音乐剧就行。”

说完将创意和大伙儿一说,最兴奋的是梁慧丽:“我说二皮你这脑筋真没白瞎啊!这下影视中心又有吸引游客的东西了!小准这个可得好好弄!”

李君阁笑道:“这个不着急,慢工出细活,现在马上整个盘鳌乡就要进入花季,三月桃李,四月油菜,五月杜鹃,旅游旺季又要来了。你们还是先想好怎么接待游客的事情吧。听说哥大十八罗汉又来了?我还得去看看去。”

……

次日一早,李君阁来到祠堂,祠堂里边哥大学子们正危襟正坐,还有一堆旁听的游客爱好者,将祠堂的讲厅挤了个水泄不通。

几处摄像机开着,不过这次讲课的不是四爷爷,而是老伯。

就听老伯说道:“今天我们就讲一个字。”

说完在身后黑板上写下一个“鸿”字。

“这个字大家都认识,有个对联叫‘鸿是江边鸟,蚕为天下虫’,其实已经说得很清楚了,鸿,从鸟从江,是一种生活在江边的水鸟。”

说完又在鸿字的下边,写了一个江字。

“大家注意,这里的江,不是现在的自然大型河流,它从水从工,为什么要从工呢?因为这个字,最早指的是一条人工河道。”

“具体在哪里?特指今天的鲁西地区的东平湖——南阳湖——独山湖——昭阳湖——微山湖一线的水系。因此‘鸟’与‘江’联合起来,其实表示‘沿着鲁西地区五湖水系南北迁徙的鸟’,所指即为天鹅和大雁。”

“这个字,还和‘洪’字通假,诸如《汉石经?尚书?洪范》:‘鲧陻鸿水,汨陈其五行。’诸如《荀子?成相》:‘禹有功,抑下鸿。’诸如《楚辞?屈原?天问》:‘不任汨鸿,师何以尚之。’这个意思,都是来自于泛滥的洪水,也有博大,旺盛的意思。”

“因何而通?因为鸿雁是洪水的先导,见到鸿雁,那洪水很快就会到来。”

“当时龙山文化时代,鲁西地区居着一个部族,共工氏。”

“‘共工’就是众人合力治水的意思。故《左传昭公十七年》载:‘共工氏以水纪,为水师而水名。’”

“所以鲁西地区五湖一线水系,实际上是由共工氏领导实施的大规模治水工程,是在原有天然湖泽系统基础上,由人工建成的水道,故以‘水’合‘工’,造出了‘江’字。”

“这些东西有没有关联?其实我们只要将形容这条水系的两个字‘洪’‘江’,去掉水旁,答案就清楚了。”

下面听课的人传来一阵骚动:“共工,这里藏着共工……”

老伯笑道:“看,我们中国的文字就是这么神奇,在造字的过程中,本身就承载着历史信息,而且它们就简简单单地摆在那里,我们天天用着,却不一定清楚其来源。”

“夫子所说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那不是夫子贪嘴,其实是比喻一个道理,学问要往精深里做。”

“好,鸿字的根脉讲清楚了,我们再来讲它的意向演变。”

“什么叫意向?意象,是中国传统抒情文学的重要范畴。三国时人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写道:‘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如象,尽象莫如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

“这就说得很明白了,意象是一种内心的观照,用语言表达出来,是主体心灵同化后的‘人性化的自然’,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

“意象融合了情感与想象。是我国古人‘禽兽比德’、‘物我相亲’的审美体验。具有无限情思之美,幽深而含蓄。”

“这和我们中国古人重视经验的思维习惯,推崇古籍的学术传统,讲究出处典故的文学表现风习有关。”

“某类意象一经前人使用,成为名篇佳作的闪光点后,便具备了某种文化能量,之后有可能在不同时代、不同文体的作品中被反复引用,最终成为一种文化符号。”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浩如烟海,由于作者主体情感契合度的偏差,使得对同一事物,往往产生了不同的解读,因此赋予它们的象征意义也各不相同。”

“于是许多事物的意象变得丰富多采,美不胜收。如梅、柳、竹、雁、杜鹃、月……这些意象可以说每每自成体系,每一类背后都蕴涵着丰厚的文化内容。”

“我们今天单说鸿字。阅读古代文学作品,谁也不能否认“鸿雁”在传统抒情文学中出现之频繁。”

“就《古今图书集成》来说,其中收录以“鸿雁”为题的赋有十八篇,诗词一百六十七首,纪事、传说、杂录若干。至于散见于各文体中的点缀,那就是不计其数。”

“这个字最早的意向,是‘整齐,端肃’的意思,《易经》里有‘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之句。为什么会有此意向?这是因为古人见到大雁成人字形或者一字型迁徙,就好像天子出行,诸侯班列,因而产生的联想。”

“加上它飞得极高,从此引申,之后又产生了‘清高贤士’的意向,诸如张九龄的‘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诸如王安石的‘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易经》之后的《诗经?小雅?鸿雁》中写道:‘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大家看,天子之班和流民之师,所见所想是不同的。因此鸿雁的意向,在这里从端肃整齐,过渡到了‘流民以鸿雁自比’,这个新的意向来自哪里呢?明显是来自候鸟每年的迁徙往返,形容劳顿之苦。”

“从这里引申出去,让鸿字具备了‘羁旅情怀,游子思乡’的意向。后来被诗人引用,这就有了诸如杜牧:‘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诸如薛道衡的‘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诸如杜甫的‘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到了汉代,又出了一个关于鸿雁的典故,苏武被拘匈奴十九年,使者知道后对匈奴人借口说汉武帝在上林苑打猎的时候,捕获了一只大雁,其足上系着苏武的传书,这才让匈奴人将苏武送交回长安。因此从那时起,鸿字,又多了‘传书寄情’的意向。” шшш •Tтkǎ n •¢O

“这就有了诸如李清照‘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商隐的‘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

“到此意向又是一变,从‘思乡’转为‘思人’也是可以的,因此有了欧阳修‘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有了赵嘏‘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这篇文章理论部分,老周参考了网上几篇诗词文学意向的论文,不是老周独创,其中诗词部分,大多为老周自己挑选的,更方便大家理解。然后洪字和江字与共工氏的关系,不管是实有渊源还是有趣的巧合,算是老周自己的发现。有一门比红学还被批得臭的国学叫考据学,就是深挖文字的根脉,找出其使用的演变过程,老周举这个例子,其实还是想说那句说过多次的话,任何东西能成一门学问,肯定有它的价值,不能因为不理解就胡乱批判。至少先弄懂,再张嘴。比如书里的鲤鱼院士,原型是秉志,字农山,原姓翟佳氏,曾用名翟秉志、翟际潜,河南开封人,著名动物学家,中国近现代生物学的主要奠基人,美国SigmaXi科学荣誉学会会员。研究鲤鱼其实带出了好几门学科,同样的研究《红楼梦》也应该是如此,如果到了中学水平,知道了质数,还认为哥德巴赫猜想是证明1+1=2,那就是没有进行过与知识积累同等的独立思考了。

第四百一十章 出师不利第七百六十四章 水猴子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十一斤?开玩笑吧?第六百二十一章 李君玄第八百九十六章 开镰第五百二十二章 熬窑第七百六十二章 屌丝工科狗的剧本第二百七十章 尽孝与尽心第三百二十六章 还有一个好苗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混血丫头第七百七十四章 英武少年第二百一十五章 石协第七百八十九章 芒果频道第一百五十八章 石爬子第一百一十章 五溪蛮第五百三十二章 古代黑科技第五百五十五章 来头太大第八百一十九章 送别(求月票求推荐)第四百一十二章 高科技不如狗第一百五十一章真相“大白”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价荔枝第一百六十一章 岩蜜第九百二十二章 乌树第七百八十五章 动议第六百八十三章 首映礼第九百九十七章 开枪第六十六章 暑假暑假第一百八十五章 逛县城第二百六十八章 接老伯第二百三十九章 斗牛第四百三十四章 锄禾日当午第七百零三章 新居新热闹第一百五十二章恐怖的中秋夜第九百一十三章 追媳妇第八百五十四章 凉面(为黄沙吹不尽盟主加更)第四百三十五章 篾匠叔的日子第十七章 寻宝神器第七百六十二章 屌丝工科狗的剧本第一百八十二章 上门做饭第九百六十九章 好评第六百七十六章 香港第四百七十七章 暴雨第四百三十一章 《悯农》第三百五十三章 古代工科狗的悲哀第一百七十七章 钓友跟钓友媳妇第三百四十六章 石号完工第一百一十二章 孙老第九百七十九章 簸箕饭第三百四十二章 麦鸡婆第九百九十章 指挥中心第五百九十八章 防不胜防的狗头军师第八百七十五章 下司野鸭第一百四十四章 推磨第四百六十五章盐土生石灰碳酸钠第六百七十八章 阿音的爱慕者第一百八十六章 司星平第二十四章 小宴第九百零七章 我们偏要第六百七十六章 香港第九百一十一章 青云直上第五百一十九章 烧炭第六百二十九章 俱乐部设想第八百八十四章 就不飘第二百二十九章 上山过年第二百五十三章 易徒而授第一百八十六章 司星平第五百六十二章 澄州来人第五百零八章 蛇皮果第三百六十四章 药师叔的家第一百三十三章 主人杯第九百四十三章 水云乡酒店第五十四章 伪兰花(求推荐!)第二十五章 瓶颈第一百二十一章 司老爷子第七百六十六章 真相第八百六十二章 意其如此第八百九十八章 抓鸟第四百九十八章 山顶第九百九十一章 施救第七百六十五章 夜聊第三百一十六章 蜀山的蛇第四百三十五章 篾匠叔的日子第二百章 得大解脱第三百七十五章 玻璃钢船第三百四十九章 煤砂泥的改进第八百三十九章 老大老二第六百八十六章 庆功会第一百六十八章 护林队第九百二十八章 美食第三百九十一章 孙子兵法第二百三十二章解肉第七百九十二章 防范未然第九百一十四章 我们愿意第三百八十七章 黔州会馆第八百七十四章 配种(求票补补)第一百六十三章这个冬天会很忙第八百一十九章 送别(求月票求推荐)第四十五章 废墟第十九章 野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