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九章平息

处理完辽王赵谌的事,还有另外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摆在眼前。

什么事?

东京城闹游行的事情。

为什么说这件事情非常棘手?

因为这涉及到了民间意识形态的问题。

在大宋的律法中,还没有聚众游行相关的律法。

关于这次的事件,大理寺提议直接以造反的性质做定义。

在古代,这种提法也算合理。

一大群人聚集在大街上,一副要干架的架势,这很容易就触犯到当政者敏感的神经了。

有相当一部分强势派大臣赞同大理寺的这种提议,并且表示在游行的过程中,东京城许多商贩都遭到了很多的损失。

当然,还有更多的大臣认为这件事应该淡化处理,因为牵扯的人太广了。

游行人数多达五万人。

五万人组成一支军队足以攻城拔寨了。

有人回顾这一次的事件,开始做总结,至于为什么事件会发展到这一步,理由也已经想好了。

当然是往已经死掉的周朝身上推。

表示都是他在背后推动这一切。

例如开封府尹就坚决表示都是前三司使周朝的责任,将一切罪过都推到他身上,总之,开封府在日常管理中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为了这件事,大臣们在朝堂上吵得昏天暗地。

到靖康十五年九月,辽王已经尘埃落定,剩下的仅仅是受牵扯的官员的定案而已。

但这场余波除了关于游行之人的处置方式以外,还很快就冲击到了皇后那里,眼看就要演变成另一场政治风暴。

不仅如此,还有一个人也牵扯了进来:已经多年没有露面的太上皇赵佶。

甚至有传言说周朝背后站着的人就是太上皇赵佶,东京城的游行事件也与他有关。

当然,没有人敢直接弹劾太上皇,除非这个人脑子秀逗了。

关于赵佶参与到辽王反叛一事,只是坊间流传,并无直接证据。

这一日,刘彦宗被宣到皇宫。

“臣参见陛下。”

“刘卿,坐。”

“谢陛下。”

秋意渐浓,赵桓披着一件黑色的长衣,因为身体的原因,他已经有好几个月没有上朝。

赵淳在一边乖乖的看书,另一边,挂着几张很大的地图,包含了西域以及西域以外的广袤未知之地。

“刘卿是什么时候开始为大宋效力的?”

“回陛下,臣是靖康元年感怀陛下仁德,遂弃暗投明。”

“已经十五年了。”

“是的,已经十五年了。”

“我大宋的官,做的比他金国的如何?”

刘彦宗心思急转,却不知皇帝为何突然问这些,小心翼翼道:“承蒙陛下不弃,臣生是大宋的人,死是大宋的鬼。”

赵桓叹了口气,有些不悦道:“刘彦宗,朕知道你不敢背叛大宋,但你也不要以为朕不知道你这些年做的事情,朕不是个小气的皇帝,你们有自己的人朕不在乎,但若是在关键的时刻影响了大局,朕也不介意把你的脑袋挂在城门口去。”

刘彦宗连忙起身,匍匐在地,惶恐不安道:“陛下,臣有罪。”

“尽快结束这场风波,中原要恢复元气,西域还在打仗,朕不想朝堂上天天为了那些小事吵来吵去。”

“是!”

“在朕心中,百姓吃饱饭,大宋的商品跨越大海,西域被打通,西方蛮夷接受我汉家文化,比什么都重要,不要再给朕惹麻烦了,知道吗?”

皇帝的说已经相当直白,往往如此直白的时候,表示他的耐心已经没有了。

“臣万死不辞!”

“另外,你去辽东一趟,给朕查查辽东的账。”

“遵旨!”

刘彦宗退下后,手心手背都是汗。

他回了督察院衙门,当天就收拾好行李,带上人,往辽东去了。

为什么会这么快?

原因很简单:保命!

皇帝真的要他去辽东查账的吗?

当然不是,辽东的账还用查吗?刚刚造完反,一大堆的烂账,怎么查?

赵桓让他滚去辽东待一段时间就是不要让他在中枢兴风作浪了。

也表示赵桓不想再将辽王案无限放大了。

因为现在的主要矛盾是恢复北方的生产,以及西域的战事。

朝廷诸公都是大宋枢机要员,关乎国家大事,掌控亿万百姓饭碗的人,整天为游行的事扯来扯去,百姓的死活谁来管?

刘彦宗想趁乱揽权上位,安插自己的人,这事本身已经范了赵桓的大忌,没有杀他,表示赵桓还需要他。

刘彦宗自己也非常清楚,所以才说收拾行囊去辽东是为了保命。

赵桓将赵淳叫过来,道:“淳哥儿,你记住一点,你需要官员来治理国家,但是老百姓才是根基,如果百姓吃不饱饭了,根基就不稳了,一切都是空谈,让官员不断想办法去提升百姓的生活,是永远要做的一件事,并且要一直做下去的一件事,当某些官员不务正业天天想着要审案的时候,朝廷就出现危机了,你就要想办法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回来。”

赵淳点了点头道:“爹爹,淳儿知道了。”

赵桓宠溺地摸了摸他的小脑袋。

“爹爹,淳儿还有一个疑惑?”

“什么疑惑?”

“淳儿看出来爹爹对刘御司的不满,刘御司之前做了一些不利于朝廷和国家的事情,为何爹爹不罢他的官?”

“人各其用,没有完美的人,人都是有私欲的,更何况身居权力中心的人。”赵桓耐心解释道,“假设爹爹将他罢了官,就能保证下一任的督察院御司比他要好么?记住爹爹一句话,要经常去看下面的人的优点,利用好每一个人的特长,心中知道他们的缺点就好,不必抓着每一个人的缺点不放,这是皇帝的心胸气度,为政者,当各尽其才。”

“嗯,淳儿知道了。”

几日之后,督察院出了一份报告,是关于前太宰虞允文的报告,关于铁道司案的真相,具体的内容无非就是虞允文是无罪。

这份报告经过督察院、刑部和大理寺,三司会审,最终呈交皇帝。

看这个架势,康王赵构也是识趣的很,很快就提议表示自己身兼数职,无法兼顾,提议辞去暂时太宰一职。

赵桓大笔一挥:准!

十月初,虞允文官复原职。

十月初,东京城回来了一个大人物。

谁?

西北经略使唐恪。

十月十五日,唐恪被任命为户部侍郎。

十月二十五日,唐恪被任命为三司使,正式接替了周朝的位置。

至于游行一事如何处置,也很快就有了定案。

凡是参与游行者,发配高昌城,交给李光去处理。

至于发配到高昌城他们半路会不会死?

这个死的概率不大,毕竟大宋的西北已经通了水泥大马路,而且火车都已经通了一大截了。

这件事以雷霆手段去执行,杜绝以后再有游行的事情发生。

但是,创伤并没有就此结束。

第二百七十三章皇帝的利剑!韩世忠凶名赫赫!第五十四章卖女儿的韩礼先第二百九十六章鏖战!第五百四十八章炮轰广州城第五百六十二章有客自远方来第四百九十三章铁浮屠的冲击第六百五十五章他们喜欢用绳子第五百五十七章国民娱乐无小事第六百三十二章中毒第四百八十四章自古君王最无情第三十七章给朕拖下去千刀万剐!第十九章寻找一个叫岳飞的年轻人第二百三十一章是谁给的你们胆子?第二十二章任命第二百一十二章清洗广南西路第六十四章进驻太原府第五百九十七章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第一百三十八章出宫第三百五十八章大宋新的商业规则!第六章太上皇第九十六章孔府事件第二百六十三章三百皇城司卫清洗唐县!第六百二十一章毒嘴秦桧第四百零九章彪炳古今,震动宇内!(求订阅!)第一百零六章押解京师第四百二十七章皇帝的全灭战第五百七十四章赵昚的毒计第六十四章进驻太原府第六百五十七章薛东来与塞尔柱的盟约第五十五章兴奋的韩员外第三百九十九章蒙兀大军逼近(第一更)第五百一十七章围剿之策第五百七十一章动手第二十七章把朕的颜面都丢尽了!第三百二十三章房租暴涨,皇帝大发雷霆!第五百零三章被罢免的太宰第十九章寻找一个叫岳飞的年轻人第二百九十二章以血肉之躯铸造国之利剑!第四百八十章维稳战局第七百零五章兵临罗马,西方震惊第三百三十章皇帝又不是保姆!第四百三十一章万民同心,中华永固第四百七十五章突袭完颜宗干第一百二十三章少年强则国强第一百一十二章要抄家灭族的第一百三十三章二京案第一百三十四章陈旉农书第三十六章坚壁清野与议和第二百二十一章借刀杀人,一箭双雕!第四百零四章驰援北线!第十七章全面备战第三百四十章宋金辽的新局面(六千字大章)第五百四十三章香港村首战,铁胆海军第九十三章皇帝的决定第三百九十七章单挑杨再兴?(第三更,求订阅!)第五百七十二章命要紧第四百七十七章少年凌云志,大宋有铁骨!第七十七章当然是全部处死!第二百七十章韩世忠那个渣渣!被山贼追着跑!第三百二十二章危机潜伏第四百二十四章草原上的风云,岳飞西进第二百二十三章改田为桑,百姓无活路?第四十五章杀红眼的宋军!第四百四十三章炮轰凌牙门第一百九十八章汉奸!隐元社!第四百五十六章西征的战略地图第六百九十八章定案第一百五十一章江宁府转运使第三百一十三章洪州之战!皇帝的重骑兵!第六百六十二章挺进伽色尼王都第五百零五章炮轰沈州第一百三十章恶魔之军?第二百六十章彻查四大书院第五百六十九章兵贵神速第五百八十八章大宋的忠臣!第六百八十一章大国博弈第四十五章杀红眼的宋军!第一百二十五章五姓七望死灰复燃对抗皇帝!黑麒麟归来!第十四章行刺第二百九十三章皇帝兵临城下!第四百二十七章皇帝的全灭战第三百二十章赵桓的毒计,釜底抽薪!第四百七十七章少年凌云志,大宋有铁骨!第二百五十章皇家银行于大宋商贸四策第四百七十四章完颜宗弼的兵力部署图第五百三十八章甩锅的传统第一百五十九章岳飞东进第四章凡言议和者,斩立决!第二百五十二章扶贫之策第四十章宋军捷!第六百零三章大宋最大的貂绒中心第一百二十六章大宋的救星?第二十五章原来是你个三姓家奴狗汉奸!第二百四十五章天子的心思第三百三十三章又见花想容第四百六十九章呵呵,金军的头战!第一百三十七章水泥第六百六十七章内乱第五百六十七章第三百八十一章古道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