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郭药师求援

当日童贯等人收得王叶传去的密信,得知郭药师已有降意,可藉由招降郭药师,自易州、涿州方向偷袭辽人析津府。

如今天祚帝全无消息,宋人若能下得析津府,捉拿得天赐帝,则辽国必亡,燕地可复。

童贯得此奇计,眼见着复燕之事柳暗花明,心中自是大喜。同赵良嗣密密的计议一番后,便决定照此施行,派出使者前来招降郭药师。

过得几日,便有使者回报,只言招降之事已成。

唯有朝廷有令班师,童贯也不敢违抗,且西军多有思乡之意,皆欲回永兴军路击退得夏人。故此待到退得萧干之后,童贯便将西军大部打发了回去,只留下了西路军残部刘延庆等六千余人,于河北西路之唐县附近盘桓。名为处置伤病兵员,实则却为等待郭药师的消息。

这才过得数日,便有常胜军信使飞马来报。只言郭药师已经占据得涿州,只恐萧干引兵来攻,急盼宋人大军前往接应。

郭药师虽心中有七八分把握,萧干得知自己同耶律大石已经联手后,必定南下于耶律大石野战,不肯用骑兵来蚁附攻打涿州城。然则此事关乎自己生死,自当将情形有多严重便说多严重。若能引得宋人来援自是最好,即便不能,想必宋人也会严令耶律大石北上策应。

果然,待到童贯得知此事,心中是又喜又怕。

喜得是果如高人所料,郭药师背叛得萧干之余,竟然轻取了涿州,打通了宋人自河北西路偷袭析津府的道路。怕得便是郭药师兵少,顶不住萧干的反扑,弄得自己功亏一篑。

当下童贯便赶紧将赵良嗣召来商议。

二人一相见,行礼已毕。

童贯便开口叹道:“也不知耶律大石祖上积下何等阴德,竟然得此高人为辅助!其为鬼神乎?只一封手书而情形逆转,天下变色!我等照得其策,派得一信使前去,转眼间郭药师便果然背叛得萧干,占据得涿州,欲要引动我军前去偷袭析津府。”

赵良嗣听得此言,直默然无语。想自己也是诗书满腹,智计过人,然则对方高人露此一手,自己竟然有高山仰止之意,不敢有对抗之心。

童贯便继续开口道:“只郭药师来使告急,忧心萧干领军反扑。如今郭药师麾下不过七千余人,然则萧干处尚有三万虎贲,虽据城而守,亦恐力不能敌。故此本官意欲领刘延庆部北上为援,未知仲亮之意若何?”

赵良嗣想也不想便开口道:“宣帅,此事万万不可!”

方才被耶律大石麾下高人之事惹乱了心境,赵良嗣便站了起来,走动几步,一边恢复心境,一边细思,一边分说:“辽国之所尚存者,唯有天赐帝尚在之故。众臣不管服或不服,明面上皆听天赐帝之令而行。若果我军能偷袭得析津府,擒拿得天赐帝,则辽国必灭。即便剩下萧干这等跳梁小丑,也自无妨。天赐帝既灭,萧干无有大义在手,又如何收复得人心?不过一乱贼而已,只需一上将便可轻易剿灭。”

童贯点了点头,的确如此。若要复燕,便得灭辽,若要灭辽,也只需擒拿得天赐帝即可。

赵良嗣便继续开口道:“且看如今燕地局势。我军居于唐县,郭药师占据得涿州,天赐帝偏安于析津府,三地连成一线,正是一橫。但观郭药师、萧干、耶律大石三军,郭药师占据得涿州,萧干大军驻于范阳,耶律大石顿兵于新城。三地连成一线,正是一竖。各方势力之间,不偏不倚正是一个“丁”字。于我军而言,自是希冀得萧干领兵南下攻打耶律大石,且于耶律大石战成胶着之势。如此涿州附近辽军兵力空虚,自可轻易偷袭得析津府。”

停得一停,赵良嗣便继续开口道:“若果我军东去救援得涿州,则萧干必然洞悉我军之意,得知我军欲藉由涿州而偷袭析津府。如此一来,萧干要么攻下涿州,截断我军去路。要么退回析津府,据析津府而守。若果我军不去,反而萧干多有南下之意,未必便肯于涿州附近于郭药师争锋。”

童贯想了想,便开口道:“此话虽说有理,只不救援得涿州,若郭药师为萧干所攻下,照样阻断我军偷袭析津府之路由。”

赵良嗣便开口道:“却也未必!若是我军不去,且郭药师未曾透露投诚我军之事,则萧干未必便肯全力攻打涿州,反倒必然先南下攻灭得耶律大石,复回头收拾郭药师。”

童贯便开口道:“却是为何?如今郭药师只得七千常胜军,萧干麾下犹有三万大军,若果全力攻之,数日之间可下。然则据探子回报,耶律大石麾下如今已有三万之众,萧干若是南下与之争锋,只恐旬日内难分胜负。以兵法而言,萧干自当先当先同郭药师速决,然后方可同耶律大石对峙。”

赵良嗣便开口道:“正如下官前言,郭药师、萧干、耶律大石三方连成一条线,便是一竖。萧干若北上攻打得涿州,只恐耶律大石领兵北上策应。数日之间,涿州尚且未下,而耶律大石大军已至。两军亦不用交锋,耶律大石只需引兵顿于一旁,萧干便只得分兵防御,不敢尽力攻城。郭药师据城而守,原本便占了地利,萧干复不敢尽力,又失了人和。即便到得紧急之时,万一涿州失陷在即,耶律大石尚且可领兵冲阵以为策应。如此,攻城之事必旷日持久,萧干麾下之奚兵,也只能稍稍折损于涿州城之下。”

童贯点了点头,开口道:“此话有理。耶律大石此人深明大义,即便同郭药师有所龃龉,危难之时亦必以大局为重,自会领兵北上策应。且耶律大石麾下亦为骑兵,即便萧干回头来攻,亦可以随时撤退。待到萧干攻城之时,耶律大石又当再度前来。反观郭药师,既然据城而守,必不敢轻出涿州。即便萧干南下攻打得郭药师,亦无需如此提防得背后郭药师。”

赵良嗣便开口道:“宣帅所言甚是,此为其一。下官也曾听闻得郭药师为人。此人心胸不甚宽广,睚眦之仇必报。既然郭药师前次背叛得耶律大石,投诚得萧干,必因此事同耶律大石有所龃龉。故此萧干南下攻打得耶律大石,郭药师必然拥兵涿州,不肯发兵救援。”

郭药师发家的事迹,童贯已经听说过,自然知道郭药师为人。既然郭药师同耶律大石有所龃龉,即便有大军在手,闻听得萧干南下攻打耶律大石,亦必不肯出兵救援。

于是童贯便开口道:“即是如此,莫非便放任涿州不管不成?只恐有所万一。”

赵良嗣便开口道:“实不瞒宣帅,下官所忧心者,实为耶律大石投降之诚意。若果其倾心投诚,此事倒也甚易,只需令其领兵稍稍北上,则萧干见得此状,不敢不先南下与耶律大石决胜。”

童贯闻言大笑,开口道:“耶律大石投降之诚意自是无疑。即是如此,本官便命人火速赶去耶律大石军中,令其领兵北上策应。至于我军,自当于此地再等待得数日。若萧干大军果然南下,本官自当亲领西军前去同郭药师汇合,联手偷袭析津府。”

第222章 北院大王第88章 狐假虎威之策第87章 一狼既去,一狼复至第303章 倍道而行第15章 画蛇添足的事情本官不做第312章 夺其生志第273章 吓唬第34章 咱们越不放心,童贯越放心第234章 萧后三度追王叶(三)第367章 末将知晓天祚帝下落!第319章 果为万全之策第255章 萧后的大招第76章 斗将第219章 禳解之法(三)第278章 艰难的决定第214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九)第189章 萧后月下追王叶(上)第225章 寒蝉未死,螳螂已去第118章 请得宋营一行,以为监督第214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九)第21章 魔理沙的传奇之路开始了第56章 请赵官家颁下丹书铁券,方才敢降第76章 斗将第342章 屠杀第187章 萧后(一)第102章 辽军近况第132 金人已然南下?第218章 禳解之法(二)第55章 再度招降第191章 萧后月下追王叶(三)第131章 耶律大石的忠心第339章 擒酋(三)第358章 萧干好像被坑了(一)第185章 事起(二)第98章 豺狼南下(一)第18章 生意好,发财了!第206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一)第169章 叛逃(二)第304章 马贼是份很有前途的职业第44章 两个傻缺,落入了老子的圈套尚不自知!第76章 斗将第130章 设计古人称呼采用的原则第338章 擒酋(二)第177章 道、势、术第388章 禅定第19章 轰隆一声响,魔理沙登场第243章 营中对(三)第59章 慕化旗第22章 便是为妾为婢,魔理沙亦心甘第254章 萧后的小心思(四)第360章 萧干好像被坑了(三)第181章 旧计重施(二)第100章 豺狼南下(三)第245章 拟旨第343章 献俘(上)第361章 萧干好像被坑了(四)第155章 嘴炮一场第353章 请君入瓮(一)第239章 弑君(三)第225章 寒蝉未死,螳螂已去第48章 宋人意欲杀降?第343章 献俘(上)第128章 有无伏兵,当使飞鸟为探第117章 耶律大石必难逃一死第241章 营中对(一)第50章 我等自今日起效忠大石林牙第81章 此贼诈败卖阵第52章 亲爹哎,你怎还不来哟?第352章 萧干的”妙计“第276章 谁料得援兵却在此处第334章 我诈(上)第327章 群英汇聚(六)第141章 冲营第71章 受降第89章 宋使上门第355章 请君入瓮(三)第180章 旧计重施(一)第272章 狡兔三窟第206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一)第385章 原来坑的是金人(八)第294章 各怀鬼胎第41章 吾爹乃王黼!第347章 你不肯来,我便去请第103章 好一招移花接木之计第333章 尔虞第36章 赵良嗣已废,不足为虑第280章 到得是哪个王八蛋下的黑手第167章 宋使复来第343章 献俘(上)第52章 亲爹哎,你怎还不来哟?第23章 大人不要问,只要信!第335章 我诈(中)第224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54章 信使归来第193章 萧后月下追王叶(五)第114章 老子不开口,老种必死无疑第391章 一女二嫁第144章 小儿辈已破贼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