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生意好,发财了!

二人商谈了一下午,窗外,天色已经不知不觉的暗淡了下来。明日一早宋人使者必定再度出发,留给二人做手脚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当下二人交谈了两句,便分开来各自忙活。

王叶取了珍珠自去换回引荐文书,既然这张宪注定有去无回,自然用不着再在死人身上下功夫。当下钱货两清,王叶便借故告辞。出来后转头又去了王衙内房内。

此时房内倒是已经云散雨收,王衙内翘着腿坐在椅子上喝着事后茶,小丫鬟乖巧的在身后帮其锤着老腰。见到王叶进来,小丫鬟看了看床上乱七八糟的被褥,脸色一下子红了起来。

王叶的懒得理会这些,扯着王衙内便开始拍起闲聊起来。二人身份地位差异在那里,王衙内一开始自然会端架子,待到王叶两颗珍珠一塞,这货脸色立马好看起来。这下子效果就好多了,没多久功夫二人就熟的像多年故友一样。

王衙内一口答应替王叶在童贯面前进言不说,甚至拍着胸膛保证,待到王叶归宋之后,必然会替其在老爹面前求一个体面差事。

虽然心知官二代大多是混蛋,说出来的话等于放屁,王叶还是忍着笑,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耶律大石这边也没有闲着,本来以他的身份地位,自然不用理会这些小角色。如今为了要助长王衙内嚣张的气焰,好让他去辽国朝廷上找死,便也豁出去了,准备亲自操刀做垫脚石。

当晚,耶律大石安排了一场盛大的晚宴。晚宴之上,却又故意把王衙内的位置排在了宋使张宪前面。

古人把礼看的比天还大,当初郑灵公煮了一只甲鱼,刚好公子宋的座位靠后了一点,分到他的时候没了。结果这货伤自尊了,没几天就扯旗造反,弄死了郑灵公。这种事情也是传统,即便到了现在,你看看开会时候的排位就明白了。

张宪却没胆量弄死王衙内,更不用说耶律大石,虽然宣帅一再叮嘱自己只可用刚,不可用柔。于是这货只好坐在下首,时不时的用哀怨的目光打量着耶律大石同王衙内。

酒席之上,耶律大石更是把王衙内当主宾招待,话里话外都是对王黼老大人的尊重。得知王衙内下午睡了府上的小丫鬟,耶律大石便令管家找出了小丫鬟的卖身契,再赠送了大笔的嫁妆。

见到大帅如此厚待此人,下面的众将自然更风而上,排着队来给王衙内敬酒。

以前在汴梁的时候,王衙内倒是经常吃喝,身边却大多是身份相似的狐朋狗友,又几时受到过如此的尊重。看看下面敬酒的,这个是镇抚使,那个是都统制,你要是个防御使之类的,还真没资格来排队。(耶律大石收拢的都是宗室护卫,职位自然高,手底下有多少人就难说了。)

散席之后,耶律大石将王衙内安排进了城内最大的妓院,暗中又吩咐了一帮醉军汉前去惹事。过程自然很简单,先是辽国猛男欺负宋国弱汉,得知对方身份后,立马又换了过来,又变成了宰相子怒殴莽军汉。

一连串的安排之下,王衙内的自信心极度膨胀。老子的老子是宋国宰相,看起来不仅在宋国,就连在辽国也很吃的开嘛。

第二天宋使临行之时,耶律大石又给王衙内赠送了大笔的程仪,再借口护卫王衙内的安全,硬是从不多的士卒之中,抽调了十名精锐,护送众人上路。

这些精锐的任务很简单,首要之事便是帮着王衙内欺男霸女,助长其嚣张气焰,其次才是监视宋人使者。最后的一条,耶律大石没有吩咐,也不用吩咐。只要有一堆辽军戳在旁边,宋使接纳降表之时就得偷偷摸摸,不敢过多盘问投书之人。

如今的形势已经很明显,辽国已经日薄西山,不出意外的话,必定是回天无力了。眼见着大船即将沉没,烟云之地的豪强们也纷纷开始寻找出路,要么投降金国,要么投降宋国,而稍微聪明一点的豪族,都是两头下注。

例如涿州城内的刘家,当初靠贩卖人口起家,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见到金人气势如虹,便让长子携带了大量的珠宝前去金国投降,如今已经在金国担任了地方官员。次子刘元吉重要性差点,便安排其投靠宋国。如此下来,不管是金国赢还是宋国赢,刘家都能得以保存。早在宋使到达新城之时,刘家的细作已经将消息快马往涿州传去。

张宪一行人离开新城之后,便慢悠悠的往析津府而来。既然肩负着沿途收集降表的秘密任务,自然有多慢就走多慢。

当天才行进了三十里,日头才刚开始偏西,张宪便吩咐众人找一家村落歇息下来。此时辽国的村落倒是颇具特色,大多都是沿着驿道而设。这样倒也方便了行人和商客,不用担心找不到落脚的地方。

如今金国兴起的消息早就传遍了辽国上下,官场已经是一盘散沙,民间也是人心惶惶。到底是留在故园做金国的顺民?还是背井离乡去宋国讨生活?见到有宋使众人来到,当地的百姓便也一窝蜂的聚拢起来打听消息。

张宪面对辽国官员硬不起来,面对辽地百姓倒是很能软下去。肩负着宣帅的叮嘱,自然要表现出亲民的一面。江山之固在德不在险嘛!便亲自站了出来,走入百姓群中,替宣帅招抚起辽国民众来。

这种事王衙内自然不会掺和,一群乡巴佬有什么好说的!随行的辽军护卫远远的站在一边,也不说话。

被围在人堆中的张宪正在扯着嗓门嚷嚷呢,却暮然发现衣袖一动,一张字条被人塞了进来。张宪心脏猛的一跳,心知那话儿来了,心虚的瞥了远处的辽军护卫一眼。辽军护卫都跟在王衙内身后聊天,没人注意这边。张宪便借着整理衣袖的机会,将字条藏了起来,然后面不改色的继续招抚百姓。

好不容易打发走这群百姓,回到下榻的房内,支开了其他人,张宪这才放心的把字条拿了出来,只见上面一行字:“使者明夕当宿涿州驿馆。”

张宪这下明白了,有人约自己在涿州驿馆相见。便将字条撕碎,取出火折子小心翼翼的烧掉。

第二天一大早,张宪便火急火燎的催着众人赶路,终于在傍晚前来到了涿州城中。一行人在驿馆住下之后,张宪便来到王衙内房间,二人密议了一阵,王衙内便起身前往城内青楼而去。

辽军护卫明面上的使命乃是护卫王衙内,见到此情形,当然大部分都帮着去当爪牙,只留下一名护卫在驿馆内做做样子。

草草的用完晚饭,张宪便打开房门,在房内苦苦等候起来。一直等到三更时分,却没有任何动静。

满心失望的张宪关好房门,正准备就寝,门外却传来了敲门声。张宪心中一阵狂跳,赶紧打开房门。却见馆内的老驿卒举着一盏油灯,颤巍巍的站在门口。见到张宪开门,驿卒便开口问道:“大人可需方便?小人灯火伺候。”

又是空欢喜一场,张宪便开口道:“你且下去,无事休来本官房前。”

老驿卒却不走开,继续问道:“大人可需方便?小人灯火伺候。”

张宪正要发火,却蓦然醒悟了过来,开口道:“还请前头带路。”

驿卒掌着残灯领着张宪来到茅房前,用手指了指茅房,开口道:“大人请。”然后放好油灯,不知道从哪里扯出来一把扫帚,开始不紧不慢的清扫起地面来。

张宪这下心里有数了,来到茅房门口,敲了敲门,里面却没反应。当下推门而入,却见到便桶旁边站着一个黑影。

黑影见到有人进来,便压低声音开口道:“可是宋使大人?”

张宪便也压低了声音,开口道:“正是本官。”

黑影便开口道:“小人刘宗吉,乃涿州人士,听闻大军伐辽,特前来相投。见大人身边有辽军监视,故不得不请大人来此相见。小人眼下有机密军情禀报。”

张宪却对机密不感兴趣,开口问道:“可有降表?”

刘宗吉从怀中掏出一份降表,双手递了过来,开口道:“现有家父奉上的降表在此。小人世居涿州,官场之上乃至守军之中,均有小人的亲友。倘若大军临城,小人愿偷开城门以献。”

张宪一把接过刘宗吉递上的降表,小心翼翼的藏进自己怀中,然后开口道:“且住,此等机密,你不妨面陈宣帅。”

说完之后,便从怀中掏出一张九品文官告身,压低声音开口道:“此乃朝廷九品官员告身,本官临行前宣帅亲手交付。告身上大印皆已盖好,填入姓名便可作实。凭此可免被朝廷大军误伤,你可持此前去求见宣帅。”

刘宗吉心下大喜,正要伸手接过。张宪却将告身往身后一收,开口道:“此告身实价纹银八百两,恕不还价。”

听了此话,刘宗吉一个踉跄,差点就就栽倒在便桶里。咬了咬牙,成交!

当晚,老驿卒借着送宵夜的机会,将一个沉甸甸的箱子搬入了张宪房内。

接下来的日子里,类似的情形不断的上演,有时候甚至弄得王衙内一天内得跑两三趟青楼,好引开大队护卫。

如此张宪怀中的降表越来越多,手头的告身越来越少,随行的马车也越来越满。不由得心里狂笑,这趟生意果然很好,发财了!

这些人中,有真心前来投诚的,也有耶律大石派来诈降的。唯一的区别便是真心投诚的大多会忍痛同张宪买告身,诈降的自然不会花这冤枉钱。

所以说有时候人算不如天算,王叶精心设下的诈降计,表面看起来破绽全无,却差一点让张宪用一张告身试出了真假。

好在张宪这货不会往这方面去想,若是碰到赵良嗣这等心思慎密的谋士,八成就得露陷。

当然买卖告身这种事情张宪也不会同童贯禀告,何况这货根本就没命回宋。童贯身边的谋士们自然也无从知道详情。老天爷这次,站在了辽人这边。

第135章 种师道这货,八成要被李纲给坑了第326章 群英汇聚(五)第89章 宋使上门第103章 好一招移花接木之计第99章 豺狼南下(二)第7章 西军将领必不肯用命第376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七)第107章 纵火第221章 天下第一搅屎棍(一)第344章 献俘(下)第181章 旧计重施(二)第361章 萧干好像被坑了(四)第137章 莫如今夜我便宿在此处?第42章 炸锅了!第132 金人已然南下?126 正当以此事为由翻脸第111章 若是萧严南下,学生自可信手破之第344章 献俘(下)第154 原来不过试探而已第88章 狐假虎威之策第51章 以全故人之谊第188章 萧后(二)第92章 颠倒黑白第172章 叛逃(五)第363章 萧干好像被坑了(六)第149章 试探第256章 萧后的终极大招(一)第236章 萧后三度追王叶(五)第229章 死别(一)第306章 绝户计第202章 萧后二度追王叶(一)第45章 接下来,便轮到你做孙子了!第282章 对质(二)第202章 萧后二度追王叶(一)第265章 纠缠第371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二)第95章 辽国反应第238章 弑君(二)第19章 轰隆一声响,魔理沙登场第323章 群英汇聚(二)第380章 原来坑的是金人(三)第35章 莫非此人乃耶律大石谋主?第234章 萧后三度追王叶(三)第264章 只不知王郎有此趣味否?第189章 萧后月下追王叶(上)第284章 对质(四)第229章 死别(一)第340章 擒酋(四)第136章 莫非正是史上第一奸贼,秦桧?秦会之?第254章 萧后的小心思(四)第243章 营中对(三)第14章 求你了,快向我打听辽军机密第106章 围杀第133章 即便金人已然南下,学生仍有策退之第63章 恨只恨天不佑宋第13章 天下第二搅屎棍第29章 此非天意耶?第72章 惊变第152章 辛兴宗溃败第374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四)第347章 你不肯来,我便去请第335章 我诈(中)第67章 发动(一)第279章 郭药师逃回第144章 小儿辈已破贼矣第144章 小儿辈已破贼矣第220章 禳解之法(四)第223章 一鸣惊人正在当下第264章 只不知王郎有此趣味否?第40章 不如请衙内替下官开口如何?第352章 萧干的”妙计“第12章 死一个使者,换一个开战借口第110章 先于盘中落下一暗子第39章 学生欲取大人性命,大人恨是不恨?第112章 与其我求人,不如人求我第35章 莫非此人乃耶律大石谋主?第357章 请君入瓮(五)第1章 破宋为救宋第372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三)第168章 叛逃(一)第115章 我等已为人所算计第95章 辽国反应第290章 学生已设下圈套在此(二)第127章 老子智计天下第一,还对付不了你一个二世祖?第56章 请赵官家颁下丹书铁券,方才敢降第161章 以义聚之,以利驱之第283章 对质(三)第307章 反坑了天祚帝一把第11章 只可用刚,不可用柔134章 老子逗留此地,便为一女子而已第225章 寒蝉未死,螳螂已去第172章 叛逃(五)第174章 叛逃(七)第52章 亲爹哎,你怎还不来哟?第325章 群英汇聚(四)第16章 北地无主,林牙岂无意乎?第332章 做皇帝就是好,横竖不吃亏第188章 萧后(二)第93章 宋国反应第142章 今番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