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群英汇聚(三)

当初完颜照立陡然见得天祚帝大旗,便也不顾自己三千人马已经连续行军一日一夜,只命众士卒换过战马后便朝前扑来。

这也不是完颜照立嚣张,实在是有现成的套路。

金人自兴起以来,大小也曾与辽人数千战,积累了不少经验。

总结起来就是一条,欲到天祚帝随便打,欲到文官放手打,欲到武将小心打。

若是天祚帝领兵,金人只需要拼死一冲,按套路天祚帝必然弃众先逃,接下来必然是辽军大溃,金人只需要等着打扫战场便可。

同宋国邻居已久,辽人文官已经深受宋人官场所毒害。若论诗词歌赋,自然是信手拿来,若论起战事,那也是精通的很,可惜全是纸上谈兵。

故此辽人文官领兵,初时倒是诸般事物都按照兵法来,该放步卒的地方放步卒,该放骑兵的地方放骑兵,看起来威武无比。

然则一旦交战得一阵,需要临机决断了,辽人文官的短处便暴露了出来。

牌虽好,牌技差照样没用。

金人只需要几次袭扰,辽人大阵必乱,自可以乘机破之。

唯有遇到辽人武将领兵,上面没有天祚帝同辽人文官制肘,金人便得小心翼翼,以防阴沟翻船。

也正是因为如此,金人只用得数年便夺得辽人四京之地,然则面对境内辽人的小股部队却一直不能完全清剿。

见得的天祚帝帅旗,原本就已经有得八九成胜算,复见得耶律大石的将旗,那胜算便增加到了十分。

对方主帅既为天祚帝,将领又为文官,如此岂有不胜之理?

虽然麾下兵马已疲,而辽人经过一夜休憩刚刚上路,正为生力军,完颜照立也悍然领兵扑来。

果然如同自己所料,大军这才稍稍出动,前面辽人军中已然逃出得一骑,紧接着又有数十骑出列前去护卫,想也不想自然是天祚帝这货又一次弃众先逃了。

完颜照例心下大喜,按照老套路,辽人大军即便不溃也必然逃跑,必无返身抵抗的道理。

如此一来,自己便可以如同狩猎一般,但引军尾随其后以弓箭射之。待到辽军阵型已乱,再引大军冲杀得一番,便可将此大功揽入怀中。

待见得对方将旗一摆,大队人马加速南转,完颜照立不由得一惊,今日辽人不按套路出牌了?

虽则如此,完颜照立犹自未惧,辽人嘛!鸡犬而已!

当下完颜照立便引兵死咬着辽人的队尾而来,此时两军距离尚远,便各个执得弓箭在手,引而不发。

如今一队朝南兜一个半圆回身,一队咬尾追来。

若是单人匹马,只需得几丈空间便能调过头来,人马越多调头半径便越大,过小容易撞车。一般说来,三千人马的调头半径便得上百丈,若是上万人马那距离更是几何倍增。这也是轻骑兵一旦过得万人便不会轻易缠斗的原因,实在是半径过大,双方过得半天才能照一次面,太耗马力。

论到掉头半径,其实这也是对士卒骑术的一个重要考验。同样的人马下,谁掉头半径小,谁就能更容易咬住对方尾巴。

唯有金人攻击之时,辽人兵马尚在远处,倒也不至于便为金人咬上,尚且能调头反咬过来。

当下两队人马便于空地上绕其圈来,一旦某处进得射程,双方都不用吩咐便会引箭朝对方射去。这些中箭得士卒翻身落下马去,只转眼间又为后队践踏而死。

羽箭攻击之中,又以攻击对方队首为上,为得便是迟滞对方大队马速。

以轻骑兵缠斗而言,谁的速度更快,谁的骑术更好谁便能占据上风。

速度快,便能轻松咬上对方尾巴,尚且能通过甩尾将自己大队的尾巴藏起来。

为了咬住对方尾巴,为了防止自己尾巴不为对方所咬住,双方都需要不少机动动作,急速折头、急速甩尾、S形变阵等等,这些都需要士卒有良好的骑术。

若说轻骑兵对冲拼得是运气,那么缠斗依仗得便全是技术、马匹。

却说两队人马兜得一圈,双方各是尽力以弓箭攒射得对方队头,各有不少死伤,却也未曾迟滞得对方马速。

双方人数差不多,弓箭差不多,这一个照面下来,自然死伤也差不多。

然则这不过是前奏,胜负手还在后面。这些死伤不过是铺垫而已,为得便是尽早咬住对方尾巴。

所谓咬尾,便是自己的队头能冲近得对方队尾数十丈内,如此一来,便可以随意发箭射杀,被咬尾的一方又能如何?

回身射箭?且不说回身射箭诸多不便,又何况对方人多,自己人少?

停下来近身厮杀?想象一下,三千辆汽车以六十码的速度密密麻麻前行,然后旁边有人一声令下大家同时刹车,这里面一半的车不出车祸算你赢。

到得此时,被咬尾的一方便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想办法摆脱被咬尾的局面,要么索性大军溃逃。

如此两军兜得数圈,金人却渐渐落得下风,队头距离辽人队尾尚远,然则自己队尾却已然为辽人渐渐咬上。

若论士卒勇武,金人自是远超辽人无疑;若论骑术,也属金人强上半分,唯有于马匹一道,金人劣势实在太大。

此次完颜照立日夜兼程前来,人人皆是一人三马,且沿途每奔袭得两个时辰便会换过马匹,以免坐骑劳累过甚。虽则如此,即便是空着跑,这些马匹也一日一夜未曾得以休息,早已经疲惫不堪。

反观辽人经过昨夜半夜歇息,马匹早已经养足了体力。

如此一方马力已怯,一方马匹得力,随着一圈圈缠斗下去,胜负的天平已然渐渐向辽人倾斜。

完颜照立见得此状,心下又惊又悔。

惊得是辽人何时出了这么一支能战的兵马,悔得便是自己当初太过托大。

当时自己发觉得辽人兵马,若肯谨慎行事,但以数骑暗中尾随跟上,自领大军休憩得两个时辰再行追击,今日之事不会如此。

即便自己不领军休憩,只暗中领兵悄悄跟上,待到黄昏时刻辽人兵马也疲劳下来再行攻击,事情犹自不会如此。

事已至此,夫复何言?既然已经被对方咬住了尾巴,自己大军马力已疲无法挣脱,若是再行缠斗下去,只恐必然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当断则断,完颜照立只得下令退兵。大队人马乘着调头的机会,不再绕圈前去咬尾,只加速往西面逃去。

耶律大石见状自是大喜,赶紧咬尾追杀。

比起这波金人来说,到底还是天祚帝这只猪仔更为重要,故此耶律大石追击得二十里便不肯再追,赶紧回兵追寻天祚帝而来。

只今日这一战,两军缠斗之时各死伤得三百余人,咬尾追杀之时却射杀得金人千余人。

第106章 围杀第336章 我诈(下)第119章 岂不闻色胆包天乎?第290章 学生已设下圈套在此(二)第297章 逢君之恶第135章 种师道这货,八成要被李纲给坑了第393章 议和(一)第8章 想诈降也难第50章 我等自今日起效忠大石林牙第350章 引动金人东来(下)第234章 萧后三度追王叶(三)第124章 奉命调戏民女第154 原来不过试探而已第139章 待到宝刀修复,朕自当再度用之第325章 群英汇聚(四)第290章 学生已设下圈套在此(二)第103章 好一招移花接木之计第388章 禅定第304章 马贼是份很有前途的职业第131章 耶律大石的忠心第17章 萧干的野望第192章 萧后月下追王叶(四)第61章 蔡攸的宣抚之策古人称呼采用的原则第158章 撤军(上)第253章 萧后的小心思(三)第218章 禳解之法(二)第59章 慕化旗第242章 营中对(二)第217章 禳解之法(一)第369章 不复以耶律达鲁为意第340章 擒酋(四)197章 散地兵散第393章 议和(一)第225章 寒蝉未死,螳螂已去第159章 撤军(下)第374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四)第293章 枭雄?第52章 亲爹哎,你怎还不来哟?第17章 萧干的野望第299章 昏君!第115章 我等已为人所算计第292章 学生已设下圈套在此(四)第389章 原来藏在此处!第284章 对质(四)第354章 请君入瓮(二)第287章 内讧(二)第391章 一女二嫁第131章 耶律大石的忠心第152章 辛兴宗溃败第33章 真正的杀手锏第161章 以义聚之,以利驱之第223章 一鸣惊人正在当下第175章 叛逃(八)第213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八)第322章 群英汇聚(一)第365章 萧干好像被坑了(八)第324章 群英汇聚(三)第232章 萧后三度追王叶(一)第363章 萧干好像被坑了(六)第372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三)第13章 天下第二搅屎棍第388章 禅定第373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四)第119章 岂不闻色胆包天乎?第374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四)第62章 誓师第79章 轻薄第360章 萧干好像被坑了(三)第175章 叛逃(八)第18章 生意好,发财了!第238章 弑君(二)第158章 撤军(上)第289章 学生已设下圈套在此(一)第144章 小儿辈已破贼矣第140 钦差即来,又当如何支吾第127章 老子智计天下第一,还对付不了你一个二世祖?第53章 此一文一武,必去其一第149章 试探第29章 此非天意耶?第72章 惊变第133章 即便金人已然南下,学生仍有策退之第274章 白胡子老爷爷第341章 混战第152章 辛兴宗溃败第356章 请君入瓮(四)第3章 敢问林牙志向若何?第17章 萧干的野望第245章 拟旨第88章 狐假虎威之策第204章 萧后二度追王叶(三)第62章 誓师第370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一)第85章 原来此人忠心为国第275章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第103章 好一招移花接木之计第203章 萧后二度追王叶(二)第11章 只可用刚,不可用柔第8章 想诈降也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