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应该出不了什么乱子吧!

蔡攸便开口道:”不瞒足下。官家既已命本官决之,本官又如何敢再度劳动官家?丹书铁券之事,必得官家出面,故此事万万不可。何不大家各退一步,另谋良策?”接下来压低声音开口道:“此事若成,本官另有心意奉与足下。”

童贯听得此话,心中又是一阵白眼。谈判之时哪有将自己的破绽透露给对方的,打算以情动人么?即是有蔡相公做主,自己便不肯再开口。

李睿德便装作犹豫不决的样子。

蔡攸以为对方心动,心中自是大喜,趁热打铁道:“足下若愿为官,本官便保你一个六品前程。若需钱财,自有厚礼送上,必令足下满意。”

去宋国为官?李睿德几斤几两自己清楚的很,如今能在宋人高官面前侃侃而谈,那是因为王军师事先便有谋划,宋人会说何等言语,王军师均早有对策,且已命自己背熟。一朝真去了宋国为官,没有了王军师的提点,自己肯定玩不转。

于是李睿德又装作想了想,仿佛痛下决心般开口道:”下官官场沉浮二十年,早已有了归隐之意。唯愿择一江南富庶之地,度此余生。朝游西湖之上,暮宿青楼之中,倚翠偎红,亦不失为人生一大快事。“

看来对方选择了钱财,只要你肯收就好。蔡攸便拿眼睛看着一旁的童贯。

童贯无法,只得命人送上厚礼。

礼既已收,三人关系自是融洽无比。蔡攸便又开口道:”久闻足下高才,未知可有两全其美的法子,既不需惊动官家,又能说服大石林牙?“

此事,王军师早有后手。当下李睿德便哈哈大笑起来,开口道:“此事却也甚易。前面便已说过,二位大人即便再有诚意,所出之语不过出君之口,入吾之耳,故此林牙未必肯信。既如此,何不请宣帅当着上下数万西军面前,下令不得妄杀辽军一人?“

这个法子好,蔡攸正要抢功,便开口道:“果然好法子。既如此,明日本官便亲自前去,当众下此谕令。”

童贯心中隐隐觉得有不妥之处,却一时半刻也想不出来。

李睿德闻言便装作为难的样子,盯着蔡攸上下打量。

蔡攸被这货看得心里发毛,便开口道:“足下何意?莫非此事有不妥之处?”

李睿德装出欲言又止的表情,犹豫再三,这才开口道:“此事,还是请宣帅下令为宜。”

蔡攸心中便不高兴了,开口问道:“足下此言何意?”

李睿德迟疑了一下,这才开口道:“辽人但知宣帅威名!至于相公……”后面半句吞了回去。

听得此话,蔡攸又如何不明白?这李睿德吞回去的半句话肯定不是什么好话。在辽人眼中,自己的威望还比不过一介武夫,心中自有几分不舒服,却也没有明说,只是恨恨地看了童贯一眼。

李睿德此话似有几分挑拨之意,然则如今也不是计较这个的时候。童贯赶紧开口道:”蔡相公何等地位,但坐镇此地即可。如此小事,当交由下官办理。“

蔡攸鼻子里哼了一声,算是答复。

李睿德却又开口道:”既如此,便请宣帅先给宋军传下谕令,定当使大军上下全数知晓,下官亦当将此消息传于林牙。唯有此事林牙未曾亲闻,故此待到林牙率军亲降之时,还得再劳动宣帅一番,于两军面前再度重申此谕令。”

童贯便开口道:“能得林牙来降,本官些许劳苦又算得甚事?只是我方既表诚意,何不请贵方也再退让一二?”

李睿德便开口道:”宣帅欲要何等诚意,但请说来。”

童贯想了想,便开口道:“待到本官传下谕令,不得妄杀辽军之后。愿加派三百人马前往白羊关,以策安全。“

前面白羊关已经驻扎了数十宋军,再加上这三百精锐,守住白羊关三五天当不成问题。若是耶律大石有诈,自己亲领大军北上,便能将耶律大石这二千余人合围,对方想逃都没处逃。如此也算是一种保障。

李睿德想了想,咬牙答应了下来。接着开口道“既如此,此事便当如此定下。“

三人当下便击掌为誓,将此事定了下来。

经过方才之事,蔡攸心中不痛快,当下又开口道:“然则于何地投诚,又做何说?”

李睿德便开口道:“此事倒是好说。若是宣帅有意,自可领大军北上,林牙于新城之中坐等即可。抑或二位大人于宋营之中坐等,林牙亲率大军前来投诚亦可。此事唯二位大人择之。”

蔡攸正要给自己争回面子,自己乃是文人,并非童贯一等的武夫,岂有领军前去受降之理?自当羽扇纶巾,端坐雄州城中,静等对方来降,这才有文人的模样。事后传回京师,也好给自己长长脸面。当日谢安对弈破苻坚故事,可是留下了千古美名。

当下蔡攸便开口道:“本官受朝廷所托,专职招抚林牙,林牙当向本官投诚方为正理。奈何本官身为文官,不欲与武人为伍。何不请林牙率军诣营,先行交割兵马,再单骑入雄州面投本官?”

李睿德装作犹豫不决的样子。

旁边童贯闻听的此话,心中似觉不妥,却也不敢再次得罪蔡攸,只得违心的劝说李睿德道:”如今大事既定,足下又何须拘泥此微末之事?向谁投诚不是投诚?在何处投诚不是投诚?“

李睿德这才仿佛下定了决心,慢慢的点了点头,开口道:”既如此,下官定当苦劝林牙,依大人之言而行。“

大事己定,三人纷纷放下心来。接下来又是一番没营养的闲谈,李睿德便借口事情紧急,欲早回新城劝说大石林牙。带上了童贯的厚礼,便告辞了出去。

二人亲自送李睿德出了雄州,又给李睿德指派了大队人马随行,以保障安全。

待到李睿德既去,童贯便壮着胆子,对着蔡攸开口道:”今日之事,下官犹自有几分担心。若于阵前传令不得妄杀辽军,只怕有自缚手足之虞。“

蔡攸闻言,回头看了童贯一眼,开口道:“驻扎白羊关、新城等地之士卒,耶律大石可有驱回?“

童贯便开口道:”未曾!“

蔡攸便开口道:”如此可见其投降之诚意。再说新城辽军士卒十之八九既已被我招降,即便自缚手足,又有何虑?”

童贯低了想了想,这话也有道理。一方是自己人,另外一方暗地里也是自己人,应该出不了什么乱子吧。

百无一用是武夫,如此大事差些许便被这些武人搞砸,好在自己力挽狂澜,重又敲定了此事。蔡攸本欲作诗作赋纪念一番,猛然间想起此次行程仓促,给自己代笔的枪手仍在汴梁,便也只能悻悻作罢。

第354章 请君入瓮(二)第392章 帝王心术第193章 萧后月下追王叶(五)第119章 岂不闻色胆包天乎?第170章 叛逃(三)第291章 学生已设下圈套在此(三)第181章 旧计重施(二)第17章 萧干的野望第222章 北院大王第348章 引动金人东来(上)第198章 析津府未下,二将便已争功第190章 萧后月下追王叶(中)第29章 此非天意耶?第348章 引动金人东来(上)第166章 萧干试探第66章 开战前夕第143章 稍稍有了归宋之意第149章 试探第39章 学生欲取大人性命,大人恨是不恨?第230章 死别(二)第232章 萧后三度追王叶(一)第345章 误主之贼,死有余辜!第90章 破家还债第349章 引动金人东来(中)第167章 宋使复来第42章 炸锅了!第169章 叛逃(二)第322章 群英汇聚(一)第283章 对质(三)第120章 萧严来使第260章 宝药第46 此计唤作移祸江东,又名倒打一耙!第61章 蔡攸的宣抚之策第123章 欲夺其女之身心,旋而弃之,以为报复第92章 颠倒黑白第12章 死一个使者,换一个开战借口第122章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第178章 宣帅果然没看错人第141章 冲营第347章 你不肯来,我便去请古人称呼采用的原则第310章 卖猪仔第158章 撤军(上)第293章 枭雄?第321章 赵良嗣的忠心第216章 片纸退强敌第325章 群英汇聚(四)第387章 喜欢怼人的丑老头第196章 散地不可用新卒第311章 天祚帝东来第376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七)第175章 叛逃(八)第357章 请君入瓮(五)第141章 冲营第111章 若是萧严南下,学生自可信手破之第229章 死别(一)第164章 到底谁为耶律大石谋主?第1章 破宋为救宋第38章 下官还有一计,唤作反客为主第118章 请得宋营一行,以为监督第362章 萧干好像被坑了(五)第81章 此贼诈败卖阵第163章 欲以辽国南京道相献第348章 引动金人东来(上)第60章 献策第163章 欲以辽国南京道相献古人称呼采用的原则第354章 请君入瓮(二)第223章 一鸣惊人正在当下第329章 搞事了(一)第393章 议和(一)第378章 原来坑的是金人(一)第317章 反复(四)第205章 自当还之以人情第178章 宣帅果然没看错人第307章 反坑了天祚帝一把第364章 萧干好像被坑了(七)第171章 叛逃(四)第175章 叛逃(八)第162章 可见世事又是何等的反复无常!第389章 原来藏在此处!第276章 只又当如何擒拿得天祚帝?第55章 再度招降第36章 赵良嗣已废,不足为虑第11章 只可用刚,不可用柔第25章 我也不管你真降诈降,只当你是诈降!第349章 引动金人东来(中)第163章 欲以辽国南京道相献第387章 喜欢怼人的丑老头第327章 群英汇聚(六)第353章 请君入瓮(一)第42章 炸锅了!第211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六)第313章 再入涿州第35章 莫非此人乃耶律大石谋主?第228章 诛杀逆臣耶律淳!第249章 明志第160章 略懂!第123章 欲夺其女之身心,旋而弃之,以为报复第196章 散地不可用新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