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二期工程

铁场的建设还在继续,除了铁场本身,王延兴又建了两座烧木炭的窑、在铁场一侧,沿官道一线,再建了一排厂房,还有,在溪水中的坝,也筑了起来。

筑坝的过程中,还有一项技术也被用了出来,那就是土水泥。或者说,叫做人造火山灰水泥。工艺很简单,从炉渣、碎粘土砖中挑出较小的碎块,再次破碎了,然后碾磨,过筛后得到细分后,与经过同样碾磨成分的生石灰混合。

这玩意比后世的水泥,自然差了许多,可比唐代的现有粘结剂强了不知道多少!只是,因为缺少足够的破碎能力,这玩意的产量也是论斤的,自用尚且不够,想拿去卖钱自然是没戏。

也罢,生产了足够水坝用的水泥后,便将制粉的石碾子等全套工具,尽数收到铁场后面的实验室去,以备后用了。

不管怎么说,厚重的坝体,配合水泥的功效,将溪水的水面,足有抬高了一丈多,再算上溪流本身的落差,经过引水渠引流到水力转轮处,形成了一丈半的落差。按照溪水每秒三到四个个立方的流速,其中蕴藏的水力,理论功率可到上百千瓦。

当然,实际上能转换出来的可用的水力,三分之一都不会有,也许是五分之一,也许是十分之一罢了。要想多转换出来一点点,就要再次考究王延兴这个脑袋的机械设计能力了。

经过大量的纠结和考虑到现场能用的制造工艺后,他最终选择了筒车,作为水力转换的工具。

只是,他的设计却是与传统的筒车反其道而行之,传统的筒车是以水流推动筒车旋转,然后用浸入水中的提水筒将水提高。而他则是将水,在高处引入筒车的筒中,借水的自重,推动筒车旋转。

筒车的旋转中心,用硬木做的芯轴,变成了功的输出机构。

将轴加长,伸入到不同的作坊内,又经由凸轮、皮带、拨杆等不同的传动方式,便可变成风箱或者锻锤的动力。

而对动力的分配,也是个问题,在后世,自然是在终端处设置不同的档位,通过离合器等部件进行换挡。

这个年代自然没这个条件,便通过分配引水道中的水量,来调节筒车功率大小。

其中,高炉用风量很大,而且是持续用风,一架筒车的动力,便专门为它配置;两大一小三座反射炉也需要用风,所以,给他们也配备了一座筒车,不过,反射炉用风并不连续,所以,当反射炉不需要用风的时候,这架筒车的功还可以供应给锻锤。

锻锤需要的功率是最大的,也更复杂,按照打制的需求,王延兴设想有二十斤的小锤,五十斤的中锤和百斤的重锤。当然,要使用这重锤,就必须使用减速机构、最好能再配一个飞轮蓄能,这结构又要进一步复杂。

所以,暂时,还只是个设想。

这个设想被当做一个作业交给吕奇去做。小道士,现在已经被王延兴彻底拐成工科生了,每天,除了每天要拉着王延兴先修炼两个大小周天之外,经也不读了,整天地拿着王延兴用完的计算稿琢磨,乐此不疲。

跟他的享受相反的是那二十六个奴婢……二十五个男孩,一个女孩组成的童子学习班,这一个月以来,每天上午半天上课,下午半天干活。上课学习的内容,主要是是学识字和算术,由王延路、孟咸和刘伴兴轮番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是王延兴定的:识字课的要求,平常嘴里说的什么话,都要能写出来!算术则是三位数以内的四则运算。

只是,教学的方式跟这个年代却有相当大的区别:写字,用硬笔,教识字的时候,还要教标点符号:教算术,则用的是阿拉伯数字。加减乘除的计算,还要教竖式。这些玩意,按照原来的历史轨迹来走,要到一千年以后才会逐渐普及……

王延路他们会,自然是王延兴教的,外面的先生哪个懂?

这离经叛道的东西接触多了,便也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了,尤其是比较过旧法与新法之后,更加不会有人去质疑:至少在铁场之中,没有!

除此之外,还有一门课程,由申定平教授,那就是时刻念着阿郎的好,是阿郎将自己救出了火海,有饱饭吃,有衣服穿,日后,可以成为人上人……

其实王延兴并没有交代申定平这样去做,可申定平看到一群奴婢,能吃好、穿好不说,还不用干什么活,而且,居然还有老师给他们授课!

这天底下,哪来的这样的好事?他是看到这群小孩就忍不住地念叨啊……

下午,干完活之后,申定平将他们送回到宿舍后,越娘就会过来查看起居。越娘来铁做一个月了,除了要带孩子,也是没有安排具体的事务。

她也是懂事的人,即便没有王延兴吩咐,就主动帮王延路一起打理铁做的后勤。帮申定平照顾那些小孩的起居。

虽然,她并不受欢迎,可考虑到那天王延兴不辞辛苦地将她接回来的举动,倒也没人会给她脸色看。

除了采儿……

作为王延兴的贴身丫头,采儿负责王延兴的起居。

可是,王延兴因为要跟吕奇清早起来吐纳练气,起的比采儿还早,晚上,跟孟咸一起总结完当天的事务后,还要留时间做规划,做设计,算数据,睡得也比采儿晚。

每天见面的时间都少,哪有机会让她服侍?

她除了能帮忙整理房间,收拾衣服之外,又无正事可做:便寻了越娘置气。

同样是奴婢,也是分三六九等的,采儿和秀儿姐弟不是王延兴买来的,是属于部曲这个级别的;

而越娘是王延兴费了大价钱——一个价值一百贯的人情——买来的,就属于最低等的。

这样的人,竟然和自己一个帐篷住了一个月,不找她置气,生活还有乐趣吗?

要知道,采儿在王延兴跟前都趾高气昂的,在越娘前面能有好脸?越娘也只能小心翼翼地陪着。

现在,搬到新址来了,越娘分到了一间单独的房子,不用天天看采儿的脸色,才算是好了些。

她哄着崽崽睡下,出了房门,听到铁场前面的乱糟糟的哄闹声,心里却是一片安宁。

此时的铁场,正在进行所谓的验收……

第一百一十八章 美女野兽第七十九章 尾随追踪第八十章 追敌失踪第二十六章 国民经济第二百二十九章 扬波远航第七十九章 受困步头第九十二章 借兵之策第四十五章 开元古寺第十四章 强袭水寨(第四更)第八十四章 心悦诚服第一百零五章 兵陷绝地第七十六章 宝库之谜第三十五章 采儿升官(第一更)第十九章 技工金宝第一十九章 斥候问路第五十五章 密议第五十六章 互助农场第三十五章 采儿升官(第一更)第四十八章 双喜临门(第二更)第七十二章 帛书言和第七十二章 尸山血海(第一更)第七十章 烽火又起(第四更)第五十三章 放虎归山第二十七章 残破第五章 跪请救援第二十六章 国民经济第一十六章 兵陷迷宫第九十三章 雏儿将军第七十七章 与虎谋皮第十七章 一桩公案第二十章 章家私事第七十七章 古满闯祸第十一章 求教第七十八章 蒙蔼南逃第二十五章 草市第一百七十七章 成立大会第四十六章 孟咸复苏第八章 想念泉州第九十章 不世功勋第四十六章 夜袭第二十九章 分别图之第八十五章 留客苏州(第一更)第一百七十三章 百般阻挠第一百五十六章 路在何方第四十八章 双喜临门(第二更)第四十章 新罗急变第一百四十五章 黄雀在后第三十九章 参军徐武第四十九章 纵马济州第三十三章 年底结算第一百三十二章 小儿胡吹第三十四章 一溃千里第四章 敕令玉符第一百七十七章 成立大会第二十五章 白忙一场第八十六章 试射火枪第二十六章 国民经济第七十五章 何来钱粮第九十七章 围点打援第五十四章 考试第九十章 后路被袭第三十三章 新年致辞第一百章 路遇军寨第一百二十九章 翠玉国玺第五十九章 广州漩涡第一百五十七章 水上火海第八十一章 一语成箴第七十九章 自称屠小第六十四章 海盐贩子第五十七章 血染海滩(第五更)第三十六章 爱娇去职第四十三章 天道院长第八十二章 终获秘法(第二更)第一百六十三章 坐地升官第一百六十三章 坐地升官第五十一章 入仕第一百八十六章 新炮妙用第二十七章 宏观经济第四十六章 夜袭第三十章 重赏之下(第二更)第十三章 广州乱局第二十四章 割袍断义(第三更)第四十九章 副使黄碣(第三更)第十四章 切入点楔子第六十九章 杜二投军第六十章 北苑雷声第八十六章 保全之策第二百二十八章 勿忘初心第六十二章 巧言挽留第九十六章 滥杀无辜第三十六章 何去何从第九十二章 鏖战苏州 (第一更)第四十五章 明暗斗第三十八章 妇人之心(第四更)第七十七章 与虎谋皮第一百三十五章 问策刘隐第四十九章 马明回城第六十七章 棉纺织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