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断后疑云

一众端州将校,只想着说服李知柔回端州,可如何个回法,却又有何人仔细想过?

其实,他们心中的打算,早就遭然若揭了:

那就是回去投降的!

管你谁夺了端州,总不缺人去投降吧!

想想也是,他们几万人跑过来找你磕头告饶,你还能不给某等一条活路不成?

总之,在他们心里,其实是一分斗志也没有!

然而,那个夺了端州的人,会喜欢端州籍的兵去投降,这广州城里的卢琚也会这般想吗?

他见城下撤军秩序大乱之时,挥兵猛攻。

自己若是不敌时,他也会欣然结纳自己吗?

也许会,也许不会。

可谁有这个胆量,拿自己的小命,去尝试这一半一半的可能?

也许有,却不是这群大爷!

所以,他们当听到刘隐猛然提到卢琚两个字时,就像被冷水浇头一般,齐齐地打起了寒颤。

见下面立着的这一群不成器的端州将校,李知柔心里一阵黯然。

他受天子任命,临危而下岭南,继任清海军节度使。

可天子没有给他一兵一卒!若不是刘隐需要利用他这个节度使的大义名分,去驱逐占据广州的卢琚,他也许两个使唤的下人都没有!

刘隐设计杀了谭宏玘后,碍于颜面,没能将端州兵一口吞下,这才给了李知柔将端州兵收为己用的可能。

而那群端州将校,原意将自己当作他们的首领,其实,也是忌惮刘隐的手段,而要给自己找一个保护伞。

刘隐、端州兵和自己,其实并非明面上,那种上下级的从属关系,而是互相利用罢了!

而三者间,正真掌握生杀大权的,其实还是刘隐。

原本李知柔心里想着,等到拿下广州,再培植自己的力量不晚。

现在看来,是没这个机会了。

他喟然一叹,将心事压住,终究还是对刘隐说道:“端州恐怕有失,军心动荡,粮道也不稳,将军有何打算?”

刘隐躬身道:“大王!刘隐不才,愿为大军守住后路,继续遂行围攻广州之策,让卢琚不知道大军真正的动向。”

听到刘隐这般言语,那群端州兵立即暗暗自喜,可李知柔却连忙也道:“即使如此,某也随你一并留下吧!”

刘隐却道:“大王!刘隐能留,而大王不能留啊!”

那群端州兵一听也纷纷对李知柔道:“大王!你不能弃某等不顾啊!”

可李知柔却丝毫不理会这些端州兵的碎碎念,目光紧紧地盯着刘隐。

刘隐躬身道:“大王,您若亲领大军,犹有一丝可为。您若不亲领大军,大军恐将成为一盘散沙啊!”

“某知道了!”李知柔听到这个答复,心中一冷,不再谈自己留下的事,而问道,“某会领兵去往青岐镇……你还有什么建议?”

刘隐躬身道:“还请大王发文,给围困广州四城的其他各部,就说大王觉得速取广州不易,准备先取番禺!”

李知柔知道刘隐的意思:

攻打广州的主力是端州兵和封州兵,可围困广州的,却还有响应李知柔的号召前来的各州军兵。

其中,韶州兵和循州兵都要超过一万多,其力量,不可小觑!

若是让他们知道李知柔这是要退兵了,他们定然跑得更快!无论如何,也要将他们先稳住!

而先去番禺,正是个不错的借口。因为番禺是此时还坚定站在卢琚一边。可以与广州呼应。

李知柔不假思索,便接受了刘隐的建议,让李顺忠立即去准备文书。

随即,刘隐又道:“牛鼻镇粮库中,储量五万石,青岐镇粮库中,储量有十万石!”

这一共十五万石粮可不是个小数字!然而,十万大军每日要消耗粮食两千石,这些军粮,不过能供应两个半月罢了!

也就是说,李知柔无论想做什么,这两个半月,便是时限!

当然,前提是,李知柔要尽快拿下青岐镇。

“军粮不失,一切便有希望!”刘隐继续道,“为了能尽快拿下青岐镇,大王不妨轻装速往!”

李知柔听言,不再犹豫:“众将听令!昨日某令你们整饬行伍,可已妥当?”

“已经妥当!”众将立即齐声答道。

李知柔当即下令道:“那今日某等便出发!天黑前到达牛鼻镇,在牛鼻镇外扎营!明日,再往青岐镇而去!”

“诺!”

一众端州将校立即兴奋地领命出了中军帐。

帐中,只留下站立着的刘氏父子和李知柔。

听着帐外,喧嚣声又起,李知柔知道,这是在准备拔营离开的吵闹。

从出长安之日起,李知柔便抱着一颗身死岭南的决心。

可到了封州,见了刘氏父子,他心中才燃起了希望。

现在,才知道,这希望,也不过是水泡一般,随起随灭啊!

他起身来,对刘氏父子道:“这段时间,得刺史和小将军相助,李知柔无以为谢!”

听着这话,怎么象是诀别一般?

“大王何出此言?”刘谦连忙躬身答礼,“等大王占了青岐镇,某等再过来,与大王汇合!”

听言,李知柔微微地笑了笑。这刘谦颇有长者之风,智谋,却远不如他的儿子。

想来,刘谦此时,还不知道刘隐的这个安排的真正意图吧。

李知柔也不点破了,顺着刘谦的话语道:“那就辛苦二位在广州城下坚守几日,带某取了青岐镇镇,某等你们前来汇合!”

“诺!”刘谦这才躬身应道,与刘隐一起出了大帐。

离了中军,刘隐,要去前营控制局面,而且,要组织军力防止广州兵出城追击。

而刘谦则需要立即去往封州兵的主力大营,将军队动员起来。以防前营未能挡住追兵的攻势,而波及大军撤退。

只是,他一番布置下去之后,当即,便有人提出了疑问:“刺史!小将军,怎么主动将这断后的事情揽在自己头上啊!”

“为大王分忧!有何不妥?”刘谦听言一怒,将这人一口骂了下去。

只是,这种不平的心思,靠怒骂,也能压得一时啊,毕竟,端州兵已经撤了,日后,封州兵要撤时,又该何人为自己断后呢?

这个疑问,同样地发生在前营。

面对属下的怀疑,刘隐不想解释,却朝刚刚提拔起来的童老二问道:“你可知某的心意?”

童老二嘴巴微微一张,可话正要出口,却改成了:“属下不知,属下只需照将军安排执行便不会有错!”

听到童老二这般言语,刘隐哈哈一笑,道:“你不用顾忌,将你想到的说出来!”

童老二这才小心翼翼地说起自己的猜测来……

第一百八十二章 立军令状第二百零一章 世纪新光第九十六章 滥杀无辜第四十三章 天道院长第十三章 驱虎吞狼(第一更)第四十二章 作茧自缚第一十五章 小溪场第四十一章 再巡翁山第三十九章 暗度陈仓(第五更)第十六章 接手(第二更)第九十八章 天道观主第八十五章 降唐之议第二十六章 无尽路程(第二更)第一百三十一章 定装子弹第八章 屯门驻兵第十六章 接手(第二更)第一十六章 王牌第一百零三章 偷梁换柱第九十三章 意外之财第一章 魂归泉州第九十九章 漫天要价第一百零四章 蹊跷设伏第八十章 问道小儿(第五更)第四章 血染广州第一章 偶遇知己第三十七章 赐名继虎(第一更)第一百七十八章 务实之道第五章 跪请救援第七十九章 自称屠小第八十一章 兵临越州(第一更)第六十二章 团结力量(第五更)第四十九章 纵马济州第十九章 明天(第二更)第四十五章 暗进谗言第八十三章 曲颢追船第四十一章 缓兵之计第三十章 私兵之乱第一百零九章 江西粗安第二十二章 又见紫微(第二更)第一百八十三章 艰难仿制第四十九章 重阳见礼第九十七章 不修口德第九十五章 婚礼(第一更)第十五章 谋定广州第八十六章 保全之策第三章 内丹道第六十四章 翁山惊变第一百七十八章 务实之道第八十一章 一语成箴第七十五章 养虎为患第五十五章 文娱体乐第一章 一线天机(第三更)第九十章 后路被袭第八十九章 高举义旗第二十三章 酒肆偶遇(第二更)第三十六章 何去何从第十一章 意欲何为(第一更)第九十一章 招讨使令第十七章 招揽第二十八章 解散私兵第十六章 土人之灾第六十二章 副使军令第九十一章 招讨使令第一章 初入水寨第五十一章 卢琚殒命第四十二章 鼓山船厂(第三更)第三十一章 流星天降第一百七十章 俆寅读书第八十三章 曲颢追船第一百三十八章 水火之力第一百一十五章 何处寻宝第八十四章 严肃纪律第三十九章 参军徐武第七十七章 收服(第二更)第八十六章 保全之策第十四章 切入点第六十九章 天上人间第二百一十五章 生死瞬间第一百一十八章 美女野兽第四十四章 柳暗花明第二百零五章 北伐前夕第一百七十四章 空中测绘第二十一章 技术扩散第九十二章 鏖战苏州 (第一更)第十二章 新的抉择(第三更)第二十六章 初衷已改第八十四章 严肃纪律第十二章 前夜(第二更)第一百一十一章 顺利破城第八十二章 不自量力第三十一章 流星天降第四十七章 断人财路第八十章 密林亲人第三十七章 死期将至(第三章)第一百九十七章 兵指梁州第九十一章 无兵可派第一百二十八章 祸水东引第九十四章 血洗草坡第九十八章 围三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