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仓促渡河

陡然听到十三太保,一日便去了其二,李克用一阵气急攻心,头晕目眩,手扶着额头,一阵摇摇欲坠……

见状,守在他一旁的几位主将连忙上前,扶住李克用,让他不要摔到在地上。

然而,人虽然扶住了,可他身旁之人,却听到,他竟然开始说起胡话来了。

这可不得了!

一众人,齐齐地朝盖寓看去。

盖寓当即说话道:“使君离开太原已有些时日,在太原累积的事务,定然是很多了,是时候赶回太原了……”说着,盖寓对康君立和李嗣源道,“你们二人,立即护送使君回太原去!”

两人会意,连忙一左一右,扶着李克用,上了船,往黄河北岸驶去。

安排完李克用后,盖寓才又对周德威道,“周将军在河东军中,德高望重,是使君一向信赖的臂膀……使君先行渡河后,周将军请组织安排后续的队伍过河!”

周德威知道,李克用出事,这押后之职,也只有自己能承担了,也不推辞,立即拱手领命。

不过,周德威还没走,盖寓又加了一句:“明日天一亮,宣武军定然又会再来,无论阌乡之兵何时能到陕州,周将军都必须在天亮之前渡河!”

听到这一声,周德威愣了愣,还是躬身诺了一声,才离开。

将这两件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好之后,盖寓才安排余下众将,各自带好自己的队伍,有序地渡河……

当然,说是有序渡河,其实秩序也好不到哪里去。尤其是现在时间异常紧迫,只能把最关键的人马、兵甲渡了过去,至于辎重补给,则没打算要了……

按照盖寓的授意,这些东西自然是要一把火烧掉,可周德威在临上船前,看了看阌乡方向……

阌乡的河东军没有按时出现在陕州码头,周德威不知道他们是因为连夜赶路不能来呢,还是潼关方向的宣武军出关了,让他们无法脱身呢?还是,他们没打算过来……

周德威希望是第一种可能,他希望,那些河东军虽然慢了些没能赶上这次撤退,可到了陕州之后,还能有现成的辎重和补给给他们吃用。

然而,等到他船到河中时候,看到西边出现的队伍的旗帜后,知道自己终究还是想岔了:从阌乡方向过来的队伍,打着的,是宣武军的旗帜……

唉……周德威感叹一声后,不再犹豫,领着兵在黄河北岸上了岸。而先期抵达的渡河而来的河东军,已经连夜北上了。

北岸,只留下了衙内指挥使,李嗣昭领着马步兵,在岸边接应最后的这一波渡河的部队,等周德威也走北上后,李嗣昭又在黄河岸边坚守了大半日,才徐徐退走。

看河东军防备这般严密,再次召集大军来带陕州渡口的宣武军,看不到机会,便没有尝试去黄河北岸登陆了。

可是,集结了这么大的部队,不去追河东军,那下一步又该如何施为呢?

毕竟,若是按照此前的计划,是要在陕州将李克用的主力马步兵一点一点地磨光的!

当然,到了最后,李克用也许会借着夜色或者是巡逻船队的疏忽,用小舟或者是凫水的方式渡河,逃回河东……可是,他带过来的主力马步兵却如何逃?这是朱温势在必得。

所以,朱温给宣武军定的目标是,要在这里将李克用的骑兵主力,吃掉一万以上。

李克用手下的骑兵主力,可没几个一万!

等用这种笨办法,将李克用的精锐主力吃掉一部后,再乘着李克用损兵折将之机,宣武军大举渡河,在后面衔尾追击,那也许能打到晋阳!

晋阳可是河东的腹地,李克用老巢,太原府的门户!只要拿下了晋阳,李克用再想南下,可就要掂量掂量了。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没能让朱温如意。李克用跑了!远远没到伤筋动骨的程度就跑了!

当然,李克用确实也损失了五、六千骑兵。可有两千是在潼关打掉的,还有三千,是李存孝带走的。

真正在陕州被杀的,连一千都不到。

也就是说,随李克用渡江的河东军骑兵,足有五六千之多!再加上河北的李嗣源和李嗣昭两步的骑步兵,李克用至少还能凑出一万两三千的骑兵来。

这个数字,跟之前订下的计划,相差有点大啊!

说的不客气点,这次计谋,基本上算是败了。

当然,把李克用因此此战而身体出了状况也算上的话,倒是可以算个平手。

不管怎么说,这一战已经结束了,可集结起来的大军怎么办?

那,打道回府?那肯定也是不行的!花的那么多银钱,动员起来的兵力,不干点什么?

为此,朱温将各部主将叫来,然后一起商议。

商议了一阵,没商议出个好的去处来:众人都觉得,这一带,暂时没仗可以打了!

因为,这一带没有控制在手的地盘,也就是北面有个李克用,西面有李茂贞和王行瑜。

李克用的骑兵太多,太厉害,现在去打,太吃亏。而李茂贞跟王行瑜的地盘跟此地又隔着一个长安……

天子就在长安呢!还是不要去吧!

那山南道的赵匡凝?赵匡凝虽然早就向朱温送了降表,却依旧掌握着山南道的大权,他的心里,肯定有写别样的想法,不如将他拿掉,换一个对朱温忠心之人?

只是,去打山南道的话,这黄河上的船可用不上了。

可没有船,那么多补给怎么运?

大家说来说去。一时还没出结论呢,这时,一直在朱温身边默默不语的李振,突然对朱温开口到:“主公!李茂贞和王行瑜此刻还占据着长安!主公为何不去拿下长安!”

“长安?”一众将军听到这两个字眼后,不禁有些纳闷地问李振,“长安终究是天子之所,某等去了又如何?又不能将长安据为己有!”

是啊,去长安也就是去帮天子赶走李茂贞,可自己一走,李茂贞不还是要过来欺负天子?赶走了也是白费力气。

再说了,就算赶走了李茂贞,天子现在穷成那样了,怕是连赏钱都拿不出来,定然是不可能有什么封赏的。

所以,去长安完全就是费力不讨好的差使,没有半点的好处不说,见了天子还尴尬……能不去,还是不要去吧!

然而,去长安的好处,可不是这么算的!这一群武夫不懂,朱温却是第一时间便听明白了李振的意图。可他却没有出声,而是冷冷地听着。

他不但是要听,还要看!

第六十九章 还施彼身第八十六章 开门迎敌第五十八章 密谋扬州第八章 内奸第六章 鼓山买船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腥虐杀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旧对比第二十章 何人断后第一百六十一章 永别长安第七章 鹬蚌相争第五章 偷师之策第八十四章 战争准备第二十九章 扰乱治安第八十五章 水火之力第七十四章 枭雄末路(第三更)第一十八章 中风之症第七十四章 假戏真做第六十二章 副使军令第三十七章 议定钱程第一百四十二章 外通藩镇第五十九章 追击水匪第五章 孤星传信第三十二章 借题发挥第八章 互相推诿第七十二章 妇人当权第九十九章 说降好处第七十九章 厉兵秣马第一百二十九章 翠玉国玺第七十七章 与虎谋皮第一百五十九章 仓促渡河第五章 偷师之策第六十八章 仇雠相见第四十三章 张武宁放炮(第一更)第九十八章 围三阙一第四十六章 被贬番禺第一十八章 中风之症第二章 狗改得了吃shi第四十四章 徐武卖刀第三十一章 儋州赛歌(第三更)第十一章 屯门易货第四十一章 打探消息第一百七十六章 权力争夺第四十五章 开元古寺第二十二章 铁水第二百零七章 北伐首功第一百五十六章 路在何方第二十八章 野望(第四更)第二十五章 举荐袍泽第三十七章 设立钱庄第九十八章 另辟蹊径第一十七章 章家有难第八十八章 虔州新兵第四十二章 火器匠人第四十九章 冤家路窄第八章 互相推诿第七十六章 语出害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以进为退第七十二章 蒙蔼送信第一百八十三章 艰难仿制第一百七十章 俆寅读书第一百八十八章 在下山南第八十四章 夺城(第四更)第一百章 路遇军寨第十五章 血色黄昏(第一更)第九十一章 决死冲锋第三十三章 年底结算第五十八章 对阵第六十章 北苑雷声第三十七章 天道之名第十一章 屯门易货第七章 北去海州第一百三十七章 刘隐复出第四章 血染广州第四十六章 陇西郡王(第四更)第十八章 大收成(第一更)第一百八十四章 超远射程第九十章 军火贩子(第二更)第一百一十七章 彩云之南第九十二章 战火蔓延第五十五章 密议第一百零四章 计下银生第十七章 分期付款(第二更)第八十二章 不自量力第一百三十五章 问策刘隐第三章 内外隔绝第七章 北去海州第六十九章 还施彼身第二十二章 被逐离家第八十九章 高举义旗第九十六章 洞房夜话(第二更)第六十八章 秀儿断案第四十二章 杜二买铁第六十八章 仇雠相见第十一章 屯门易货第四十三章 花样作死第一百七十二章 三大产业第一百一十二章 国祚断丧第一百九十二章 南下难题第五十三章 宗氏靠山第三十五章 采儿升官(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