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南下难题

话说龙生九子,是各有不同。就以朱温这一家子来说吧,朱温他爹生了男孩好几个,便只有一个朱温,是脑生反骨,狡诈多疑,成了一代枭雄。

朱温又生了好几个儿子,却也只有一个朱友珪胆敢做出弑父杀君的事来!

而朱温的长子,也就是朱友文,在品性上,便跟朱温相差极大。比如,他不似朱温那般只看实利,也不似朱温那般心性多疑。

可他们毕竟是亲生父子,终究还是有一些相似之处,比如,杀伐果断方面,朱友文,并不逊色朱温多少,只是不似朱温那般滥杀;在狡猾多谋方面,朱友文同样也是智计百出。

他到了襄州,察觉到康怀英和氏叔琮两人的差异之后,果断采取了分化之道,对康怀英,以哄为主,成功地将康怀英从背叛的悬崖上拉了回来;而对氏叔琮,则直接暴力制住,押在军中,然后,进行了一番炮制……

炮制的结果,被整理成了文案,呈道了朱温的案头。

朱温是什么人,疑心病晚期患者,他一看到这文案,便发现虽然文案中提到的主体事实,也就是氏叔琮有心自立,应该是真,而其余细节,却存在有诸多疑点。

不说其他,单是氏叔琮认罪伏辨状上氏叔琮的画押,便不是氏叔琮正常的笔迹!不用说,氏叔琮怕是吃了不少苦头,才肯在这上面画这个押!

所以,如果要追究细细查实起来,自己的长子,朱友文,至少是要逃不掉一个严刑逼供的罪名来。

可是,如果不查吧,朱温又担心,朱友文是不是还藏了什么见不得人的私心在其中……比如,也想自立之类的。

那是彻查呢?还是不彻查呢?朱温想了半天,没权衡清楚,便将这个问题丢给了李振。

李振对朱温的心思,可谓是明察秋毫,见朱温将帛书丢过来,立即就明白了朱温的心意。他笑着对朱温道:“氏叔琮有心自立,大王早就知道,大郎君过去,不过是确认清楚罢了……”

“你的意思,让他在襄州直接把氏叔琮杀了?”朱温不喜地问道。

李振答道:“大郎君处事莽撞之处,大王可以另外给一道饬令加以斥责……”

这个倒是个办法,朱温点了点头:“既然氏叔琮怀有二心,留着他也是无意,某不想见他,在襄州处理了就是!”

“至于大哥儿……”朱温权衡了几个斥责的用词,想了一个觉得轻了,再想了一个却又觉得重了,想了一会,干脆道,“平素某说他也不少了,这次便先记着吧……”

这言下之意,竟然算了。

李振似乎是早就猜到了朱温的心意,也不再劝,而是诺了一声后,便将朱温的处理意见直接写在帛书上,交给下面的人去处置去了。

也就是说,只是这么轻轻一言,氏叔琮的小命,就算是交待了。

氏叔琮小命不保,跟他合谋的康怀英,却是屁事没有……果然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啊!

不过,康怀英在朱温这里屁事没有,却不代表他征讨鄂州之时,也是一帆风顺。

当他带兵逼近鄂州之时,康怀英遇到麻烦了,而且是大麻烦:汉江上开始出现杜洪的水军。

这些水军的船都不大,最大的,也就是跟康怀英运粮的船只差不多。可这些船却出奇地灵活,他们若即若离地出现在康怀英的粮船周围。

很显然,他们也知道,康怀英的船上有树炮,所以,他们一直都没有去强攻康怀英的任意一艘船,而就是这么不近不远地吊着。

康怀英自然是不愿意有这样一群挥之不去的苍蝇粘着自己,但是,宣武军本身是没有水军的,现在用来护航的水军是宣武军跟山南道降兵混编的,其战斗力可没人敢打包票。

再加上杜洪的水军一看到宣武军的兵船逼近,就往对岸的芦苇丛、河湾里钻。那地方视线极差,水文复杂,不明就里的宣武军如何敢追进去?

赶了几次,赶不走,也只能任由这些船吊着。

这些船现在确实看上去危害不大,可这终究是个隐患!

这隐患跟另一个真正麻烦相比,这些只会恶心人的水军,就不足为道了。

因为,这个麻烦是骑兵!就在康怀英逼近鄂州的同时,他的后队,发现了周围竟然有游荡的骑兵!而且,规模还不小!

可是,杜洪怎么会有骑兵?骑兵可是个奢侈品!鄂州一带,可不是什么产马的地方!他哪来的马匹来组建骑兵?

连康怀英军中都没有配成建制的骑兵!

康怀英可以容忍恶心的水军存在,却没办法接受在自己的后路上,嵌着一支骑兵!

尤其是越往南面,地势就越平坦,便越便于骑兵纵横。现在,周围地势起伏居多,四周的森林繁密,骑兵还没法完全展开。就算队伍被骑兵冲散了,往树林子里一躲,也不用担心被骑兵追进来,便可以躲过一劫。甚至还有机会借着树林的掩护来个埋伏或者反击什么的。

可若是到了鄂州边上,地势越来越平坦了,一旦被骑兵冲散了,可就要被追杀得溃散成散沙了!

不行!必须在赶到鄂州边上的时候,将这骑兵干掉!

可是那些骑兵却出奇地狡猾,当宣武军行军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在左右冒头,可只要步兵一排好战阵,那些骑兵就会不见了踪影。

康怀英也尝试着,要带兵循着骑兵的踪迹去寻那些骑兵的宿营地,可那些骑兵只要看到宣武军的步兵战阵,寻过来,便带着往空旷的地方走。

空旷的地面,对步兵来说,那可不是什么对抗骑兵的好地方!跟李克用打过那么多次交道的宣武兵,自然不会傻乎乎地跟过去。

可宣武军不肯出去平地跟骑兵兜圈子,那些骑兵却也不来硬冲宣武军的营帐。一切,就这么拖下去了。

怎么办?康怀英想着,自己好不容易才获得了这么个单独领军的机会,难道就在这里耗时间?

正这时,襄州来人了……

第三十二章 奇耻大辱第十九章 水力第三十三章 以粮换铁第一十二章 他乡故知第二百一十二章 坚城难下第五十七章 一线生机第一章 初入水寨第十章 直言惹祸第六十二章 战火再起第一百零六章 心存侥幸第三十五章 欠债还钱第一百三十五章 问策刘隐第三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九章 换取冬衣第一百四十二章 外通藩镇第六十七章 棉纺织场第七章 北去海州第八十一章 一语成箴第九十六章 滥杀无辜第六十一章 新晋刺史(第四更)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渊鸿沟第一百章 孟咸康复第七十章 美味佳肴第六十七章 请君入瓮第九十一章 生死两难第一百零二章 营中迫降第六十九章 模范官庄第一百六十章 进军长安第一百九十一章 分化之策第六十三章 暗藏深意第六十四章 丰收季节第六十五章 郑府家奴第一章 讨要赏钱第五十八章 改编方略第一百三十六章 以进为退第一百六十三章 坐地升官第十八章 棋局中原第三十六章 燥蝉恼人第八十一章 散兵新人第一十六章 兵陷迷宫第七十章 物超所值第三十一章 儋州赛歌(第三更)第八十二章 技术跃进第六章 鼓山买船第九十章 美人献策第九十五章 非我族类第五十二章 临危掌局第七十章 信马由缰第七十二章 蒙蔼送信第五十九章 输赢第六十二章 矛盾初现第十章 直言惹祸第一十七章 章家有难第十八章 意外之喜第四十八章 被俘为奴第十七章 一桩公案第一百一十一章 上表献降第一百五十五章 被迫南逃第一百四十四章 螳螂捕蝉第三章 内丹道第一百二十二章 民生日常第三十七章 设立钱庄第二十七章 新式快船(第一更)第三十四章 一溃千里第九十六章 围坐分赃第二十章 章家私事第六十章 破袭铁场第九十四章 大笔横财第一百三十六章 以进为退第四十九章 副使黄碣(第三更)第一百六十八章 祖孙闲聊第四十四章 徐武卖刀第一百二十四章 议诛祸首第二十章 勿忘初心(第三更)第十章 夜袭破阵第四十八章 惊人巧合第一百六十八章 祖孙闲聊第七十九章 衙内选亲(第四更)第一百九十章 胸有成竹第三十七章 议定钱程第一百一十五章 何处寻宝第八十一章 兵临越州(第一更)第七十二章 蒙蔼送信第五十二章 临危掌局第一百六十九章 吏治之道第六十八章 秀儿断案第四十二章 杜二买铁第二百零一章 世纪新光第九十五章 非我族类第九十八章 另辟蹊径第七十三章 诈降之策第一百四十五章 黄雀在后第二十五章 举荐袍泽第七十五章 文题武斗第九十四章 暗授机缘(第三更)第八十三章 郑府论战第四十八章 被俘为奴第五十七章 血染海滩(第五更)第五十七章 藤原纪香第七十二章 尸山血海(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