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印度战役的结束

东方不惑单手掐着蒙哥马利一世的脖子,然后朝面露惊恐之色的英印联军众人大叫道:“尔等此时还不投降,更待何时?”

他鼓足内劲将此话送了出去,只听声飘老远,但势头仍然不减,而且尚有回声。

而东方不惑露了这么一手,立时便震慑了无数的英印联军,他们都被东方不惑这霸气的行为给吓呆了,此时,所人都忘记了出声,甚至都忘记了害怕,空气都似乎陷入了停顿之中。

而东方不惑这一手的确是先声压人,一下就将大部分人给震住了,而当众人从震惊中醒过来的时候,他们第一个想到的词就是害怕,而想到害怕,他们便是面色苍白,眼露惊恐,一副活见了鬼的样子。

见此情景,东方不惑毫不口软,他乘胜追击,他接着又是一声大吼:“尔等是否愿降?”

这声势,着实吓人,简直就是冲着不想让人活的方向上去的。

而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从相互之间的脸上看到的也只有惊色,此时的他们,更是已经被吓得连话都说不出了。

威廉也是脸色苍白,他受到的惊吓同样也是不小。

蒙哥马利一世银剑骑士的形象深入人心,他向来都是以胜者示人,但这次却是被人打得满地找牙,现在更是被人象个死狗一样掐住了脖子,完全被颠覆了胜者的形象,一直被人示为胜者的银剑骑士变成了死狗,这代表什么,唯一能代表的就是面前这人很强。强的可怕。

而面对这样的人,他们有的尽是无力。

威廉又看了一眼四脸通红,正不断挣扎的蒙哥马利一世,然后顺着那只脖子上的手往下看,他便看到了一张脸。那是一张无比英俊的脸,朝气蓬勃,傲气袭人,这人站在那里,就象是一尊神,一尊无法被打败的战神。而在这战神的背后,还有着一双双战意冲天的眼睛,他们显得很饥饿,正目不转睛地盯着英印残军,就象在盯着一堆食物一般。这更让威廉不寒而栗。

威廉觉得挡在他前面的就是一座高山,让其无力跨越,他又回过头看了看自己身后的那些残军败将,他们眼中的恐惧,苍白的脸色以及惶惶不安的神色都预示着,他们,已无再战之力,恐怕只要前面的那尊战神率人那么冲刺一下甚至是再大吼一声。这些残军就如鸟兽般四散而逃了。

这就是现实,不可逃避的现实。

威廉的心悬了起来。

此时,摆在威廉面前。看在他眼中的只有残酷。

那么,他必须做出一个决择了,但是,还未等他继续想下去,那如雷般的巨吼又再次在他耳边响起:“到底降不降,如若不降。老子就带人杀过去了。”

战神已是不耐烦。

而威廉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东方不惑的一声吼彻底地将面前那些残军的心神震散了,他们的阵脚开始松动。然后只听一声,跑。接着便见英印联军的这些残军已是溃不成军,唯一能做的就是四散奔逃了。

于是,东方不惑哈哈一笑,顺势将手中的蒙哥马利一世往后一丢,便有特战队员将其接过,然后绑了起来,再然后,蒙哥马利一世就成了东方不惑的俘虏。

接着,东方不惑又是一挥,如臂使手,他身后的特战队员如猛虎一般冲向了英印联军。

而他们的目标也很明确,英印联军那几个头目就是他们下手的目标,至于那些跑得快,奔得欢的英印军,也就算了,随他们去吧,反正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东方不惑与他的特战队直冲入英印联军的阵中,逢英印军就杀,逢大人物就追。

只一会功夫,特战队就收获颇丰。

而不方不惑的目标很简单,那就是就威廉,而威廉也总感觉到有一双眼睛在盯着他,他此刻也正在左躲右闪,极力想避过东方不惑等人的追踪,但是,不幸的事,他遇到了东方不惑,想跑哪有这些容易,最后,威廉只能成为东方不惑的阶下之囚。

而东方不惑在抓住威廉的同时,他手下的特战队也有捷报传来,印度殖民地首相-阿里汗,印度殖民地联军总司令-辛格也被逮住了。

至此,所有重要目标都已尽入网中。

而毕竟这摊子太大,东方不惑等人的实力虽然很强,但他们也不可能面面俱道,所以难免会有漏网之鱼,不过,能弄到那几个大人物,他们也不虚此行了。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的英印联军都趁此机会冲了出去,而东方不惑等人只能随后尽力追赶,进一步掩杀,尽可能地多杀伤一些英印军。

而东方不惑率人就这样一路追赶,一路追杀,赶了一路,也杀了一路,最后直将英印军赶至印度洋边,这才回转,因为,他们已经没法再追了,这些残军已经逃至了英海军舰队的舰炮射程范围之内,有了英海军的掩护,东方不惑再想追杀也是不可能的了。

于是,这些残军被英海军成功接走,也算是为英海军挽回了一丝颜面。

而从这一刻开始,印度之战便告结束。

而印度战役也以太平军的全面胜利和英印军的全面溃败作为结束的标志。

而此次对印作战,中印之间进行了多场大会战,从战争开始到战争结束,总共历时三年零八个月。

此次对印战斗,由于英印军对太平军实力的估计不足,从一开始,太平军就占据了战场上的主动,每一场战役几乎都是太平军进攻,而英印军防御之后便不断败退,直至最后败退至印度洋边,也许这最后的结局早就已经写好。

而英驻印总督-威廉,英驻印军总司令蒙哥马利一世,英驻印军骑兵司令-哈里,英驻印军步兵司令-华莱士,印度殖民地傀儡首相-阿里汗,印度殖民地联军总司令-辛格全部被俘。

至此,中印大战落下了帷幕,这场大战最后以中华帝国的全面胜利而告终。

而此次作战,中印双方都出动了大量的军队,最后均是付出了大量的伤亡,所以,此次战斗被也称之为历史上最著名的绞肉机之战,着实是因其参战兵力之多,死伤之多,全都创下了历史之最,故被称之为绞肉机之战,的确也是名符其实。

而战争过后,黄旭一方面令大军暂驻印度休整,另一方面,他也得与手下的众谋士规划一下印度的未来,这打江山容易,守家业难,何况现在管理的对象更是非我族类,那管理起来只有更难。

印度国土面积大,人口众多,是一个与中华帝国齐名的文明古国,管理起来很不容易,再加之,印度的经济较为落后,百姓大多愚昧,而且其内部教派众多,种族众多,矛盾重重,如果将其直接纳入中华的版图之内,恐非易事。

针对这种种问题,黄旭经过与众军机磋商,并广泛地采纳意见,最后做出了一个最为明知的决定,那就是还政于印度人,让印度人管理印度人,只不过,中华帝国要将印人事,财政,外交,军事大权握于自己的手中。

其中,军事大权将被全权掌握在中华帝国的手中,中华帝国将在印度各地驻军,负责维持印度的安全,但却不会随便干涉印度的内政。

而人事,财政,外交部门,所用之人也基本会是印度人,但重要事项的决定权却在中华帝国的手中。

如此一来,印度人有了自由,中华帝国不用投入太多,但可以拥有印度的控制权,对所有人来说,这都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

这也可以说是一个有中华特色的印度管理模式。

总之,这样的管理很适合现在的印度。

而将印度事务处理完毕之后,黄旭便率军班师回朝。

又一次奏响了凯歌,黄旭也是感慨颇多。

第473章 打完就走第226章 各怀鬼胎第152章 面见东王第340章 无声的较量第696章 第一回合,太平军胜第345章 后遗症第181章 是战还是等?第341章 这就是个局第671章 巧遇华斯基第118章 线索第156章 情意绵绵第305章 以血肉之躯铸起一堵墙第320章 更深层次的战斗第392章 一切都在算计之中第113章 失忆加白痴第493章 都是好消息第321章 奇怪的讨价还价第218章 城破第17章 正式上任第554章 跳梁小丑第653章 怀疑斯奇第419章 小日本,哪里逃第238章 之后发生的一些事第366章 感情的寄托第181章 是战还是等?第375章 清军完了吗?第341章 这就是个局第98章 背后的较量第398章 苦口婆心地劝说第646章 沙皇之心第66章 目的地,安庆第566章 两强人相逢第594章 八角儿制造了一个意外第354章 继续战第476章 占据关卡第358章 小路难走第514章 神户易手第508章 谁也不能说服谁第24 梦想商行第25章 利润分配第65章 任务有变第355章 文兵殡天第146章 无处遁形第118章 线索第410章 重整大军第439章 艰难地突围第550章 结束了第310章 出事第440章 吕擎天对大保久利通第345章 后遗症第636章 攻破新德里第563章 脸都丢尽了第38章 管家的权利第48章 生命警报解除第624章 华莱士的心思第57章 日探勤政殿第622章 失望之后有希望第32章 连闯两关第316章 困局难解第170章 接近东王妃第160章 明争暗斗第313章 可怕的对手第65章 任务有变第541章 破东京第296章 计划没有变化快第269章 猎杀第98章 背后的较量第377章 不一样的咸丰第532章 虚惊一场第400章 往事已逝待追忆第693章 不太愉快的见面第10章 初入宫中第98章 背后的较量第291章 又见故人第413章 兄弟为将第288章 战事进展第197章 战幕拉开第451章 日本人已经铁了心第121章 真请对话第48章 生命警报解除第218章 城破第339章 恭王寿会第639章 埋下伏笔第293章 大事已定?第212章 再烧粮草第533章 乐极生悲第269章 猎杀第357章 另一面也出事了第28章 宫中小憩第409章 权力之巅第85章 名册狂想曲第208章 火烧粮草第117章 了解实情第62章 任务艰巨第209章 脱困第496章 日本人的计俩第481章 干死坂本龙马第423章 人是那么好救的吗第90章 女中豪杰第8章 城门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