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 大河真相

我翻身下马,让其他战士把龙云牵好,和刚才返回的侦骑一起,步行从长草中向前潜去。

前面有一个小小的土丘挡住了视线,我俩从平均近1米高的长草间弓身抵达丘顶,往前方一看,果然是一大群牛,足有上千头。

不过有一样东西让我放下心来,营帐区的中间,树了一根旗杆,上面挂了一面麻布旗。

距离太远,没有看清上面画的是什么,但从高高卷起的旗面看,应该是一种鸟类。

这绝对不是炎族的牛群。

首先是麻布只有那些与太昊有贸易往来的部族才有,其次附近各族中只有少昊才是祀鸟的。

我站起来招呼了一下,后面的骑兵迅速地赶上来。我骑上马,带队直扑这个部族的营帐区。

一路了为了安全,我们连墨龙旗帜都没有带,但骑兵是太昊的标志,成队的骑兵只有在太昊才存在。所以这个少昊部族的战士们没有表现出任何不安,而是在欢呼中迎上来。

“是太昊族长!”

迎上来的战士们有步行的,有骑兵牛的,听到消息都立即跪在草丛中。

入帐以后,我才知道这是少昊伯益族的一个分支,少昊长老们早已经传下话来,少昊已经重归太昊神山祭祀,并得太昊族许可,另立神山,与太昊永为兄弟之族。

见太昊族长如见盈伯。

“你们有没有见过一个骑牛作战的大族?”我很想知道一点炎族的消息。

“听说北方有两个大族在打仗。有一个就是骑牛作战的。”伯益族长老恭敬地答道。

“距离你们有多远?”我问道。

“走路要一个月。”

那我们的骑兵不是五六天就能到了?看来并不远嘛。再一打听,这里距离少昊的神山走路也只有大半个月的距离,我们的骑兵应该四天可到。

“北方是不是有一条大河?”

“有!那个骑牛的部族就是沿河向东方的山地去与另一个部族作战的。”

还好。这么近的距离,炎族这些年居然没有南下,让少昊得以平安地繁衍生息。

临别时补充了一些食物——其实也不是我们要补充,而是实在推不掉,伯益族的长老们坚决要求我们收下族人的心意,并代为向神山致祭。这就无法拒绝了。

第二天继续向北。一路仍是望不到边的草原,看不见山,更不见什么大河。

两天后,却与先前派遣出去的骑兵不期而遇。

“族长!我们找到了炎族人,就在沿河往东,还没有进入山地,从这里过去骑马得十天时间。”

“那大河呢?”我问。

“就在前面,三天可到!”

“走!”

我们五十余骑纵马向北,如风卷过草原。

《黄河颂》的歌词中说“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5000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这话一点也不假,黄河沿岸的西安和洛阳,前后有20个朝代建都于此。

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却可能溯源还要早得多,从我现在所处的时代看,炎族和他们的敌人都是强大的部族,却都选择了沿黄河而居,只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黄河南岸可能更宜牧,近山地的地方更加宜农一些。

黄河再往南一些,就是我们太昊和少昊了。

可以说。就算没有我的出现,黄河流域也应该是这个年代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地区。

只是由于我的存在。加快了人口集中和文明发展的速度和提高了水平而已。

在思维上作为后人的我,对黄河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这里本来是后世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中华民族的母亲之河。

如今,我终于要在这个世纪见到它了。

三天后,数公里外,我们远远地望见了河谷,一路地遐想却都被击得粉碎。

这就是大河?

这就是炎族长老所称的大河?

宽大雄伟的河谷让人觉得的确名符其实,但河谷中的水却——

太少了!

高大的芦苇丛中,我们艰难地前行,终于能近身地看到黄河的本来面目。

面前的一道河水既清且浅,看上去不过300米宽,且清浅可见底。

河里看不到后世的封冻现象,只有少许的冰块浮在河边,河中央偶尔可见碎冰流过。

河沙呢?浊浪呢?

后世的黄河里,一立方水有490公斤泥沙,号称一碗黄河半碗泥。

可我所见到的这条黄河,却清澈得可以直接饮用。

难道真是因为后世历代大建宫室城池,将黄土高原上的森林砍伐一空,才会出现浊浪滔天的情形吗?

若没有后世的砍伐,黄河是否将永远如我面前这样,只能称之为“河”,而永远成不了“黄河”?

我看着眼前这条清澈的小河,有泪盈眶。

能不能为它做点什么,让后世不要再出现“黄河”的景象!

我知道这不是黄河一直的面目,到夏天的汛期,它还是会夹带泥沙,荡涤这宽广的河谷,将黄土高原的泥土,不断的堆积这片平原,但绝不会达到一半是泥的惨景。

如果没有后世的滥伐,相信眼前这样的景象还会持续很多个世纪。

在我元齐的有生之年,我会尽量的告诉各族的人,永世都不要去砍伐西边高原上的森林。

沿河往东北,我们遁发现炎族人的方向而去。

河水地走向也正是往东北方向。

数天后,河岸上能看到大量的牛群所践踏后留下的泥泞,以及被夷为平地的芦苇丛。我们已经距离炎族人不太远了。

50余人的目标比较大,从发现牛踪开始,每天都由侦骑前往探路后,大队才跟上去。

见到黄河后的第九天,远处已经隐约有山脉出现在地平线上。而随之出现的,则是在我们和大山之间的巨大部族。

这才是真正的炎族。

下了马,从河边坡地潜上一个土丘,我和几兵骑兵骇然看到一个连绵上千米的营帐区,周围用木桩牵藤围起了简易的畜栏,畜栏内有上万头牛,远处直到山脚,还有众多的牛群在枯草地上嚼食干草。

这个部族占据了从我们到山之间的近十公里的地面。

炎帝应该就在这里了。

第318章 - 大楚南征第159章 - 餐饮外交第351章 - 候选资格第329章 - 左右为难第138章 - 太昊议政第178章 - 苗族诞生第328章 - 再临姜氏第291章 - 筹建欧且第256章 - 我自南向第92章 - 少昊归祭第82章 - 看见天堂第371章 丝绸面料第109章 - 狂鸟之灾第84章 - 新任族长第59章 为何而战第264章 - 江南有主第147章 - 蓝色的铜第323章 - 左倾右倾第86章 - 元年春耕第238章 - 为谁辛苦第371章 丝绸面料第65章 木青大葬第89章 - 祸起萧墙第383章 - 攘外安内第45章 新的发展第303章 - 城主北归第346章 - 接班问题第250章 - 再尝美味第43章 莱夷大败第231章 - 少昊靖乱第360章 - 危机潜伏第180章 - 以陶为范第296章 - 鱼米俱熟第4章 壮大生产第187章 - 盐业独立第11章 终身大事第246章 - 作客蛮方第248章 - 挥师南下第360章 - 危机潜伏第380章 - 杀还是恕第79章 - 风氏一族第331章 - 改弦更张第339章 - 雪上加霜第301章 - 梦回太昊第303章 - 城主北归第12章 福有双至第102章 - 青瓦诞生第89章 - 祸起萧墙第11章 终身大事第137章 - 牛背迁族第379章 - 变乱风起第330章 - 北进大夏第368章 - 后世贻忧第23章 山雨欲来第17章 逼到墙角第213章 - 元方禁足第258章 - 浪漫传说第145章 - 交易纠纷第228章 - 隗王遁迹第92章 - 少昊归祭第382章 - 大河波涌第24章 大元练兵第171章 - 夜入由族第225章 - 酣战终日第300章 - 余杭稻业第21章 村长造字第25章 腹背受敌第228章 - 隗王遁迹第174章 - 新村建设第312章 - 黎族新路第126章 - 公孙一族第263章 - 一舸渡江第116章 - 蚩尤本源第255章 - 战果不妙第72章 皋陶练兵第41章 莱夷战略第340章 - 引敌入室第208章 - 相见时难第210章 - 苗族建城第211章 - 和平局面第106章 - 开天铜斧第345章 - 佳酿飘香第327章 - 函谷锁钥第369章 - 族长退位第33章 我在哪里?第94章 - 姜族来投第87章 - 美食威力第18章 请君入瓮第150章 - 姜氏内政第103章 - 改行矿工第322章 - 活字印刷第163章 锡锭重融第324章 - 怠工事件第324章 - 怠工事件第29章 秋收大典第209章 - 南蛮现身第92章 - 少昊归祭第24章 大元练兵第283章 - 被迫现身第42章 城防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