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大楚丰收

20余间纯木构的房子散布在码头村子里,每间都能容纳30到40人住宿。码头的建设者们现在还没有为自己建设固定的居所,而是仅创造一个基本的生存条件,便全力赴地投入造船,与太昊盛夏时的气候截然不同,这里的温度大约高出近10度,艳阳高照下,族人们仅以简单的兽皮裙或树叶围了一下腰,仍势得大汗河流,仅两个多月时间,多数匠人和战士都晒得皮肤黝黑。

我们在大楚时,由于处在丛林中间,包括村子里面都保留了不少大树,还不觉得太热,但一到江边,四望皆无遮蔽,火热的感觉袭来,所带的族人纷纷为自己减载。

我和梅梅稍微好一点,带了自己的麻布衣服,其他的族人大为叹服——这种衣服在大元要流行得多,在太昊却鲜有人响应,估计是太旦比大元要凉爽些,即使是在夏天,也不一定用得上麻衣产品才能达到我对着装的要求,像眼下我穿的T恤和短裤,以及梅梅的短裙装,就是出自大元的产品。

看到辛苦劳作的族人身上穿着树叶裙,我对自己身上穿麻衣所体现出来的“小资”特质颇有些自愧——不能让劳动者连“工作服”都没有一件啊!就算是麻制品,还比不上后世的“劳动布”,但总算也聊胜于无吧。

“派一个小队回太昊去。”我对骑兵连长交待。

“族长有什么事情么?”连长知道,一个小队一般在10人上下。主要的任务一般是传达信息或者运输少量而重要的物资,比如锡锭。

我沉吟了半晌,这一个小队还真有不少事情得传达。

太昊地通讯水平还差得很哪!

虽然现在距离发明电话电报还远得很,但我还是开始在为将来的通讯工作筹谋了。在无电的远古,长途通讯应该都是通过人力来完成,成吉思汗时代,快马要跑一年地国地上,大量的骑兵就负担着将大汗的命令传达到各地的任务,可见到了距离我的后世生活时代不到800年的时候,这个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得很好。

怎么办?我能够解决这个困惑了人类数千年的问题么?

罢了,眼下无法,只得先由骑兵们来做。

“告诉太昊长老们。我这里需要大量的麻衣得够1000人穿,叫他们把太昊庙库存放的所有大元麻衣都送过来,另外再给元方那边送过来500头牛和50个铜犁,100把铜镰。

其实我也清楚,这些物资送到时,最热的天气已经过去了,元方那边可能在秋收的时候还用得上铜镰刀,江边的码头工人们应该已经不太需要麻衣了,但我要建设这个地方却不是仅为了镀江,而是长远之计,有一点麻衣储备是应该的。

看到族长亲临,造船的匠人们干劲十足,技术方面也多了一个可以讨教的对象,让匠人们放心不少,骑兵们地工作也大为减轻,从大楚运过来的粮食解决了食物问题,骑兵每天只需要出动50人左右,即可满足900余人的生活所需。

多出来的人力开始投入码头建设。村中的木屋我不去走动,但新建的土坯房却迅速开工,考虑到后来地族人居住问题,砖房建设推迟到下一步再进行。

但让我恼火的是,建土坏房一直不太顺利。

长江的多雨天气对夯筑土坯房形成了很大的威胁,头一天才筑好地墙体,第二天就被雨水冲得不成模样,进度屡屡推迟。

这时我有点明白为什么先前匠人们修的都是全木构房了。

不过新的问题总会有新的解决办法,木匠们通过连续多天召开,”诸葛亮会”,许多的臭皮匠总算凑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先建屋顶后筑墙。

于是,十多个“木亭子”率先在村中树起,6米多高的“亭柱”将预制好的屋顶高高顶起,在屋顶下面,终于可以顺利地开始构筑土坯墙了。

造船的工作总体上也就只需要500多人,再多,连工作岗位都安排不了,所以现在有近400人投入建房工程,到9月中旬时,经过两个月的建设,首批15栋土坯房已经全部峻工,第二期工程也已经开工,同时,从船石制板岗位上空闲下来的木匠也开始投入建房工作,这时我已经不再执着于只建土坯房,与土坯房同时开工的还有十多间木板房。

事实证明,纯木板房的建筑速度要快得多,几乎是土坯房的一倍,土坯房的地基刚筑完,木板房里已经住进去人了,这个结果让我决定改进建设方案,最后建成的村子里,木板房占了绝大多数,而土地坯房良好的御寒能力在长江边上应该不是很必要的。

充分的人力和物资,让造船工作也取得了超过我预期的顺利进展,看来没有意外的话,过应该可以进行首航了。

这时从大楚传来信息了,元方那边急需要一批匠人!

看到建房工作进展顺利,我给大楚村又送了200名匠人过去,却明确告诉元方,这一次可不是免费的,大楚村得用秋收的粮食作“劳务费!”

据说元方那边半秒都没有犹豫,高高兴兴地就答应了。

这一次向我求援,也正为秋收的问题。

从大楚那边传来的消息,这一季的收成远不如太昊的水平,亩产不过140斤左右,虽然考虑到新开土地的问题,却也说明这一带的土地可能并不太适合粟的生长。

不过这也不少了,5000多亩地啊,那不是也得收入350吨粮食?

按大楚的人口水平,这起码是两年以上的口粮啊!怪不得元方急着要匠人们过去为他修仓库和晒场。

这一次,得让元方大出一点血!我的码头建设不需要再从太昊运输粮食过来了!

带着梅梅,我在秋收前赶到了大楚村。

第291章 - 筹建欧且第271章 - 元方南渡第81章 - 路战群狼第305章 - 出阁大事第367章 - 隗王之子第329章 - 左右为难第125章 - 大河真相第57章 旧恨新仇第336章 - 旧账重算第310章 律法扩张第189章 - 国产名车第291章 - 筹建欧且第221章 - 致胜一击第267章 - 大楚新址第289章 - 收成有限第77章 太昊神山第7章 基础建设第203章 - 六部建设第39章 大元新篇第52章 贸易外交第343章 - 四十不惑第215章 - 情比铜坚第166章 - 姜氏南向第384章 - 新建晋城第350章 - 选举议程第362章 - 梓桦干政第244章 - 元方将兵二百二十二危如累卵第101章 - 制瓦之艰第201章 - 兵役新法第355章 - 风氏原则第337章 - 谁是敌人第49章 探索南方第188章 - 豆品试制第298章 - 水陆并进第278章 - 南戎整合第140章 - 全面建设第16章 第一滴血第307章 - 意外新居第217章 - 先礼后兵第355章 - 风氏原则第23章 山雨欲来第53章 生意兴隆第229章 - 就叫运城第58章 以牙还牙第267章 - 大楚新址第98章 - 春播选种第96章 - 太昊建城第167章 - 长锯现身第179章 - 族长铸器第66章 大元新书第48章 服装革命第66章 大元新书第279章 - 城主归来第353章 - 最佳人选第42章 城防大战第258章 - 浪漫传说第341章 - 新建豫城第281章 - 江南遇敌第71章 战象部落第345章 - 佳酿飘香第298章 - 水陆并进第83章 - 王者归来第185章 - 秋收大第103章 - 改行矿工第344章 - 太昊老烧第223章 - 逼退隗王第76章 兄弟之族第318章 - 大楚南征第79章 - 风氏一族第15章 战骑拉练第129章 - 全民皆兵第339章 - 雪上加霜第99章 - 姜族强敌第24章 大元练兵第369章 - 族长退位第77章 太昊神山第236章 - 太昊船模第66章 大元新书第245章 - 南征之战第37章 文化卫生第382章 - 大河波涌第11章 终身大事第363章 - 育人为本第68章 人口新政第320章 - 教学改革第341章 - 新建豫城第368章 - 后世贻忧第174章 - 新村建设第186章 - 宾朋满座第195章 - 人马合一第361章 - 百年大计第310章 律法扩张第254章 - 技术优势第71章 战象部落第90章 - 莱夷迁族第223章 - 逼退隗王第177章 - 长途运输第50章 云台苍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