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城市规划

四平方公里的面积内应该有什么东西呢?

粗看起来比较大——4百万平方米呐。

可是仔细一规划,就发现能容纳的东西实在有限。

主体的规划还是打算采用后世常用的十字分割方案,以一座主体建筑为核心,四条大道为主线,将城内面积分为四个大小基本相等的模块。再根据各建筑群主要的职能分区,将相关的功能区域划在一起。

我开始流着口水YY起来。

过于复杂的东西很多用不上,但有一些基本的东西是必须要有的。

比如说,在所有建筑中,中央主建筑群是核心,在规模、高度上应该比其他的建筑群有明显的优势,其主要的职能是祭祀、集会等,为将来部落联盟举行较大规模的活动提供场所

主建筑群中,我规划了一间专门的祭祀建筑,用于供奉神灵、祖先,并为有功人员、优秀专业人才、重大发明人才各设立一个专门的表彰位置,用于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对其中特点优秀者,再用专门文字加以说明。

另设计了一间大“会议室”,用于与各成员部落代表召开会议,在部落大约有近70个的情况下,我设计了一个椭圆形的会议桌——从一开始,我打算先采用“圆桌会议”的方式与各部落平等相处。

另外还有小会议室,用于接待少量部落代表,或举行小型会议。

还有少量的住房,供平时的管理人员和来宾住宿,我也在其中为自己规划了一间住房——但没有太大面积,我还是把这当作了“办公场所”,而不是“私人宫殿”。

将来如果梅梅她们娘俩过来,我还是宁可在城内其他地方找一间大一点的房住。

主建筑群内除了这些功能性建筑以外,还有一个大的广场,但这些功能性建筑是要用围墙圈起来的——增加其神秘性,与民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广场则是开放的,面积比以上这些建筑加起来还要大一点——当然跟天安门广场还是没得比——大约6万平方米。

主建筑群整体上比其他建筑地基就要高一截——因为城中心的地面就在山丘顶上。

城内有四分之一的面积是匠器作和商业区,面积大约80万平方米,我为土土的陶器销售和土鲁的木器制作与销售规划了相当大的面积,也为部落间的互换有无提供了宽阔的交易场所。

另外有四分之一的区域是留作教育和卫生事业发展基地,我打算在那里建设专门的学校和公共卫生机构——医院。同时也预留了大量的居住用房。

必竟居民才是享受教学和医疗服务的主要对象。

还有四分之一的地方是用于军队建设,那里有我们的军队驻地,俘虏的关押地等,军用物资的部分生产也要放在里面。

最后四分之一则为各部落预留,允许所有部落在那里建筑自己想要的房子。

在建筑过程中,还得建设较为畅通的石材建筑的排水网和公共通道。

当然还得有公共绿化带和一个小型的“人民公园”。

在YY了很多天后,我决定先建设军队和俘虏住地。

不能让建设者们总在极差的条件下生活和工作。

土鲁接受了这个重大的任务,他要在这里实施我的设计方案,我让他按先军营——再匠作与商业区——后主建筑群——最后是居民与文化卫生区的顺序进行建设。

这个工程的周期是比较长的,总规划面积达到我们原来村子的四倍,所以在安排完工作后,我就放手让土鲁去做了。我得回村去完成其他的工作。

女儿两个月没看到我了,基本上没有什么印象——毕竟才一岁零10个月,不过很快就熟悉了起来,原来学的“普通话”也没忘记。

“爸爸,来!”

“爸爸,坐!”

“爸爸,吃!”

不断的对我发号施令。

梅梅的普通话要进步得多了。

“老公,要回家。”

“老公,要吃饭。”

“老公,要睡觉。”

这让我对开展普通话教学有了一点信心。

不过对上一届学生的认字考核就让我对前途不大看好。

两三个月的学习中断,这批“学生”除了木青居然还有进步外,其他的学习情况就不容乐观了。

“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

看着一张张咬牙切齿的老脸和小脸,我还是决定继续我的“教学计划”。

土土那边则在我的要求下,开始扩大陶窑的规模,在新“村”——已经具有了城镇功能——建成以后,他的陶器对凝聚人气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到了需要量产的时候,同时在尺寸方面也要做得更大,高度超过一米二的瓮就是我要他特别烧制的器之一。

将来在我们村子主体上搬迁后,旧村子将是主要的“精品陶器”生产基地——我打算把基本的陶器生产技术扩散出去,但在新品、精品和大型陶器方面,保持一定的技术优势。

新城镇的建设完成以后,人口的集中不再需要以陶器来完成了,功能多样化的城镇能够产生一定的辐聚交应,人们可以在这里互通有无,各取所需,自然会有人愿意来入住。

人口进一步增加,则分工会更加细致,产生更多的技术和知识。

我让土土制作大型的陶瓮还有一个用途——储存粮食。

短期的储存可以用木板仓解决,可是要长期保存,如达到一年或以上,要达到防虫、防水、防腐等要求,就必须采用更好的储存手段。

夏商时代,官方的主要手段也是采用陶器。

周朝以后才开始采取在地下挖深坑的“地仓”——在山岭的顶部挖空出地坑,再进行必要的表面硬化,不会漏水。

但以我现在的产量,以用我即将要推动的“私有土地”制度来看,一米2左右,能装大约200斤粮食的陶瓮应该能满足一时之需了吧。

再过一个月,我的第二季粟就该丰收了,从目前长势良好的情况看,亩产将达到去年的两倍以上——那就是超过20万斤粮食啊!

在不狩猎的情况下,这些粮食也足以支撑全族——不含俘虏只有800人——近一年的食用啊!

当然那是不太现实的,狩猎还得进行。

另外相当一部分粮食,我将用于满足我在新城外面进行“示范农业”所需。

(大大们:春播一粒种,秋收万颗籽,有了你们的大力支持,才有我的成绩,兄弟将谦虚听取大家的意见,努力进步,与大家一起完成这部书,如果写得合您的意,请用票票鼓励我;如果写得不合您的味口,欢迎把票票捆上石头,拴上藤条扔出来砸我!!)

第215章 - 情比铜坚第181章 - 太昊钟声第48章 服装革命第359章 - 公孙联姻第179章 - 族长铸器第37章 文化卫生第252章 - 夜袭破城第118章 - 攻守易势第370章 - 抽丝剥茧第119章 - 战神初现第176章 - 由族肢离第55章 新庙落成第153章 - 再遇公孙第240章 - 翟族弓箭第336章 - 旧账重算第232章 少昊庭议第91章 - 洪水滔滔第一三十六章 炎族新主第55章 新庙落成第145章 - 交易纠纷第62章 石犁诞生第354章 - 公私难顾第275章 - 雨中建城第175章 - 由族山口第115章 - 竟然姓蚩第233章 - 风云潜涌第311章 驱车古原第333章 - 合族长老第58章 以牙还牙第64章 建交莒族第188章 - 豆品试制第126章 - 公孙一族第205章 - 初涉骊山第218章 - 斩使以答第290章 - 摧夫地盘第253章 - 木驼庙算第365章 - 隗王使团第329章 - 左右为难第359章 - 公孙联姻第120章 - 铜头铁额第211章 - 和平局面第287章 - 美食回报第68章 人口新政第226章 - 公孙援兵第214章 - 太昊标准第348章 - 意外人选第266章 湘楚初成第340章 - 引敌入室第122章 - 太昊年饭第218章 - 斩使以答第100章 - 太昊建成第207章 - 骊山新城第74章 神鸟之族第327章 - 函谷锁钥第1章 我是村长第190章 - 大方规划第200章 - 初睹盐湖第254章 - 技术优势第246章 - 作客蛮方第337章 - 谁是敌人第18章 请君入瓮第12章 福有双至第189章 - 国产名车第45章 新的发展第113章 - 牛车时代第269章 - 南戎现踪第206章 - 所为何来第281章 - 江南遇敌第345章 - 佳酿飘香第126章 - 公孙一族第227章 - 转折之战第121章 - 三面埋伏第186章 - 宾朋满座第195章 - 人马合一第53章 生意兴隆第207章 - 骊山新城第193章 - 部族歧视第134章 - 无血任务第19章 大元神族第124章 - 奔向黄河第258章 - 浪漫传说第200章 - 初睹盐湖第7章 基础建设第84章 - 新任族长第223章 - 逼退隗王第119章 - 战神初现第102章 - 青瓦诞生第11章 终身大事第230章 - 嬴伯辞世第169章 - 南征不利第249章 - 浩瀚长江第91章 - 洪水滔滔第96章 - 太昊建城第209章 - 南蛮现身第89章 - 祸起萧墙第87章 - 美食威力第238章 - 为谁辛苦第67章 人口制约第331章 - 改弦更张第88章 - 驾临少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