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张仪大梁辩诸士

阅历无数的张仪不禁想起了陈轸几年前不也同样对自己说过类似话语吗?也没在意这苏秦所说,而是十分好奇的打量起了这个年轻的后生苏秦:

“你莫非就是那位被魏王看上,而带在身边的苏秦吧?”

苏秦点了点头:

“是的,我便是苏秦!”

张仪把目光转到了一旁苏代身上:

“苏代先生之侄果然是名不虚传啊!”

苏代带着笑意回了句:

“是的,没想到张相您如今是比以前大度多了,被我侄儿这般戏说,居然没有丝毫生气之意!”

张仪也露出了笑意:

“跟一后生生气,岂是我堂堂秦相张仪之作风呢?”

久不语的如耳这时也走过来对张仪询问了:

“不知张相您此番来我大梁是所为何事呢?”

张仪回着如耳:

“本相来大梁当然是为了见你们魏王了,可惜魏王此时却因为以前的一些小小误会而不愿意待见我张仪,真是可惜、可惜啊!”

陈轸也走过来问着张仪:

“张相,不知您这后面所言可惜是何意?”

张仪指了指不远处一酒舍:

“我看诸位大人从各地也是刚刚返回这大梁,定然都困乏饥饿了吧?我们几人在这里说话也多有不便,就由我张仪作东,请诸位大人喝几杯如何?”

陈轸、苏代、如耳三人对视了一番,毕竟三人一起就算怎么样,也不可能会在张仪面前吃亏了,便答应了张仪,苏秦、梓涟自然也跟了过去了。

众人几杯酒下肚后,还是如耳忍不住,首先开口询问起了张仪:

“张相您应该可以说明来意了吧?”

张仪叹了口气,有些明知故问说着:

“唉,不知道诸位大人,如今可有听闻秦楚交战之事呢?”

如耳马上回着:

“我如耳正是从楚地而来,如何能不知秦楚战事呢?”

陈轸这时问起了张仪:

“秦楚交战,如今楚国大胜秦军,已经快打到你们秦都咸阳去了,而张相您身为秦国国相不思守卫自己国土,反而来韩、魏两国游荡,这般行径,莫非是为了自保吗?”

张仪对着陈轸轻轻一笑:

“陈大夫,您也太小看我们秦国了,区区商於小败,对于我们秦国来说只是八条腿的蜘蛛断了其中一条而已,伤不到筋骨的,而且我们秦军主力正在蓝田等着楚军决战呢,您放心便是!”

陈轸又问:

“那看来你们秦国果然是强大呢,不过在河西却惨败于我们魏国,导致河西、上郡、乃至函谷关尽数又复归我们大魏了。”

张仪有些轻描淡写回着:

“河西之败,只是樗里疾将军被你们魏王蒙蔽了而已,不过区区一河西、函谷之地,我们秦国日后想拿回来依然如探囊取物一般。”

苏代这时嘲笑似的望着张仪:

“张相,您这口气也太大了吧?我听闻秦国这几年,年年不间断征战,百姓困乏,饥俘遍布全境,单单就河西、商於之战损兵折将就达二十余万,你们秦国就算人口达数百万之众,恐怕也不够你们秦王这么折腾的吧?”

张仪还是笑意对苏代说着:

“苏代先生,您或许对我们秦国不甚了解,我们秦国即使只有百万余众,但是我们这百万余众中除去妇孺老少,就可以征到三十余万劲卒,而你们魏、韩两国即使百姓加起来有近八百万之众,但是能征集的兵马也不过八十万而已,所以您应该就可以想到我们秦国现在还尚在的士卒数量了。”

苏代听我张仪这番话,不禁说道:

“你们秦王对你们秦国百姓不免太过横征暴虐了吧?”

张仪反驳苏代:

“在这乱世之中,如果都像你们东方列国百姓这般,只知享乐,而不思是谁给了你们享乐资本的人,是不配作为一国百姓的,而我们秦国百姓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我们秦国才会这些年开始崛起于诸侯的!”

陈轸苦笑着说道:

“张仪,我可真是服你了,居然秦王的横征暴虐在你这反而都能说成是百姓自愿报国恩了,可笑……真是可笑!”

张仪便转移话题:

“我也不想跟诸位再多费无用之舌了,我这次来的目的就给你们明说了吧!”

陈轸、苏代、如耳一起对张仪做了个手势:

“张相请说吧!”

张仪便说了起来:

“我张仪来此就是想送两块地给魏王的,一乃陈邑、二乃上蔡,可惜魏王却看不上这两块肥美之地!”

陈轸轻轻一笑:

“张相,我陈轸倒是第一次听闻到,堂堂一个秦国国相居然会说出把即将灭亡自己秦国的楚国土地送给它国这样冠冕堂皇之话的,我们大王不待见你,也是应该的!”

张仪说道:

“陈大夫您听我说下去,您自然就会明白!”

陈轸有些嘲笑似的望着张仪:

“好,我玩陈轸倒是挺想知道张相您接下来想说些什么!”

张仪便继续说道:

“如今秦楚交战,楚国几乎把驻守再韩、魏两国边境的兵力全部调到我们秦境去作战了,而楚国现在连其国都郢地的防御都是空虚的,所以只要你们魏国现在与韩国一起去进攻楚国,那魏国一定就可以得到楚国的陈邑和上蔡之地了,而韩国也会得到了楚国的鲁阳、宛地了,这样不损兵折将就能得到大量土地的好事,恐怕天底下没人会愿意错过了。”

没待陈轸挿话,张仪又说了起来:

“我张仪也有听闻你们魏王最近在与韩王商议易地之事,你们魏国土地本就不丰,虽然夺回了河西上郡之地,但是要与韩国易地恐怕损失也不会少吧?所以何不劝你们大王趁这机会夺了楚国陈邑和上蔡两地,随意拿一块地去与韩国交换其想要的土地,韩王难道不会答应吗?韩国现在对南面土地可是更加的看中的!”

苏代在旁不禁说道:

“张相,您这番无非就是想让我们韩魏帮你们围楚救秦吧,但是您应该明白,楚与我们韩、魏乃是盟国,我们魏国不会暗地里做对盟国不义之事的!”

张仪轻笑了起来:

“苏代先生,您这话说的倒是满口仁义,想那辅佐成王的周公,当年可也是仁义满满的,最后为了保全自己周公地位,却去讨伐了不愿服从自己的管叔和蔡叔,人家管叔和蔡叔当年难道就真的是反叛了周王室吗?”

苏秦终于说话了:

“管叔和蔡叔,当年确实只想扳倒周公而已,但是其联合前朝殷商后裔一起反对周公辅政的行为却也是违背了周王室的利益,就算是当年成王亲政,也是不能容忍的!”

张仪又说道:

“那如今周天子尚在,依礼仪,诸侯各国都应该年年朝见周天子才对,可是如今的周天子对诸侯列国居然早都已经卑躬屈膝,那这天理和道义又何在,而在这诸侯争霸年代,土地和百姓才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现在你们魏国放着陈邑和上蔡两方富饶之地不愿去取,却讲起来道义,真是可笑、可笑、可笑至极啊!”

陈轸这时说了句:

“张相口才确实非同一般,不过你想要我们魏国出兵伐楚,那您首先得让韩王出兵才行,那请问韩王答应出兵伐楚了吗?”

张仪感觉到几人似乎已经被自己说服了,脸上露出了一丝喜悦之情:

“韩王当然早已经答应出兵伐楚了,所以我张仪才赶来大梁劝说魏王的!”

陈轸与苏代、如耳分别对视了一眼后,便对张仪说道:

“好吧,张相,明日我们帮您劝劝我们大王吧,大王会不会接见你,我们就无法确定了!”

张仪回着:

“好,那就多谢几位大人了!”

说完就离座去买了单,与几人一番道别后,就离开了。

待张仪走远后,苏秦便问苏代:

“叔父,你们真的就这样相信那张仪了吗?”

苏代回着:

“侄儿啊,这不是相信与否问题,这乃是陈邑与上蔡两块肥沃之地啊,想当年楚国为了得到着两块地,可是用尽了几代人的努力,现在摆在我们魏国面前,我们魏国又岂能不去取呢?”

苏秦又问:

“那我们魏国取了这两块地,就不怕以后楚国报复吗?”

如耳这时笑着说道:

“苏季子,你还是年轻啊,这楚国以后纵使要报复,如果楚王不理智,最先选择报复的当然是秦国了,若楚王理智一些,该报复的国家乃是魏、秦、韩三国之中最弱的韩国了,是不可能最先报复我们魏国的,所以到时候它们打起来,我们魏国说不定又能得到不少好处。”

苏秦再问:

“那我们现在若真的进攻楚国,那大王想看到的秦楚两国打的两败俱伤之事不是就化作泡影了吗?”

如耳叹了口气说道:

“唉,秦楚这次其实很难打的起来,因为楚王早已经得知秦王现在亲临到了蓝田,而且蓝田的秦军已经聚众到了近六十万之众,而楚军伐秦的兵力总数也就二十余万,商於之战虽然大胜了,恐怕伤亡也有数万之多了,所以楚军就算到了蓝田,也是不敢再与秦军交锋的!”

苏秦又问:

“可是听消息说,楚王这时可是摆足了架势要攻入秦都咸阳的啊?”

如耳又解释着:

“楚王这不过是想借此吓唬秦王,使得秦军必须严守蓝田防御其国都,而不敢反攻商於之地,以此拖延时间,给景翠巩固其刚刚占领的商於之地而已,秦王也不傻,明白了楚王之意图,所以派张仪来我们魏韩游说伐楚之事,好让楚军撤回后,自己再夺回商於两地!”

苏秦也不禁说了句:

“原来如此,这列国纷争之事确实太过复杂了,我苏秦还得跟着叔父们好好学习才行!”

第二十九章 张仪复秦相第五十六章 河西获大捷第一百八十一章 决议纳谏 谋改耕地第二百三十章 大刀改革 暴鸢败亡第九十六章 病入鬼谷 初见小范睢第一百五十章 秦伐商於 孟宛遇刺第六十九章 扶立燕公子登基第二百零三章 廉颇做义士 秦开辱公主第一百三十七章 和氏璧入赵 唐昧代景屈伐越第二百一十章 索要赵地 埋伏秦军第七十章 赵君来魏 张仪遇昭鱼第二十三章 与王后感情第六十四章 争夺燕公子第三十九章 苏秦面魏王第二百一十二章 韩王兵伐秦 魏嗣放司马第二百一十五章 两周之争 东周公遇险第一百三十七章 和氏璧入赵 唐昧代景屈伐越第七章 张仪辩众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齐王装死 朝议伐宋第一百四十五章 齐围邯郸 魏嗣亲赴漳水第一百零一章 后宫遇戚嫔 为后求情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魏危急重重 张仪归魏第一百一十一章 如耳邀楚盟 魏嗣得和氏璧第二百一十六章 司马由追狼 白起现世第一百五十六章 替苏秦求亲于燕 燕王两难第三十六章 秦夫人赢姘第二百二十八章 魏拔宜阳 韩王重归郑第二十三章 与王后感情第一百二十九章 魏嗣得喜事 屈原使魏第三十四章 苏代劝韩王第三十五章 无能的韩相第二百四十七章 看上一貂皮 驿站外受困第五十六章 河西获大捷第四十八章 严婵儿出现第一百六十一章 韩王驾崩 魏再退守大梁第一百五十二章 魏嗣救蜀军 秦斩楚于丹阳第一百七十二章 见楚使庄僑 威胁楚国第一百二十四章 魏复仇于马陵 俘齐王第一百七十七章 秦国再伐楚 垂沙交锋第一百七十四章 楚王举妇孺兵 魏嗣援秦第一百六十九章 烽火戏诸侯 褒姒之冤屈第三十五章 无能的韩相第二十二章 携陈轸入卫第七十四章 历下会盟 九国伐燕第一百五十二章 魏嗣救蜀军 秦斩楚于丹阳第八十一章 河阳现刺客 疑聂政后人第二十二章 携陈轸入卫第一百九十五章 聂显领赵军 怒而弑赵庄第一百六十一章 韩王驾崩 魏再退守大梁第一百六十九章 烽火戏诸侯 褒姒之冤屈第一百五十八章 两军对垒 齐军辱骂叫阵第四十九章 季涟偷从军第一百五十四章 王后之志 卫君作死第一百三十八章 楚军惨败越地 秦魏韩会盟第五十四章 韩军援河西第四十三章 去观泽会盟第三十六章 秦夫人赢姘第五十八章 访问西周公第一百二十五章 赵国向北 淳于髡来梁第一百三十三章 访问灾民 河中戏水第二百二十五章 韩王东返 司马错抉择第二百零二章 姬灵有喜 燕王亲迎第一百零二章 观尉缭子书 拟写求贤令第二百二十章 庄蹻见韩王 赢壮运粮第一百五十六章 替苏秦求亲于燕 燕王两难第七十四章 历下会盟 九国伐燕第二百零五章 魏报复鲁国 赏月聊国事第二百一十八章 起师之谜 魏嗣收白起第一百六十二章 魏国百万会战 楚举国伐秦第一百零四章 出子献策 警告卫君第二百零二章 姬灵有喜 燕王亲迎第一百三十四章 为灾民做主 与后言及妇好事第二百四十八章 梓涟梦卫姬 瘟疫现转机第二百零五章 魏报复鲁国 赏月聊国事第一百九十七章 秦开苏秦争妻 随侯珠再现第一百七十章 韩王运九鼎 魏来堵截第一百四十三章 楚太子质齐 屈原劝齐伐魏第一百九十九章 苏秦携姬灵私奔第一百九十一章 鹬蚌相争 大魏谋利第二百三十四章 诸侯拜天子 最后的辉煌第一百九十四章 孟子使魏 郭隗自荐第一百四十一章 朝议论列国事 定伐楚策第二百五十章 魏嗣返武阳 会面燕王第八十九章 魏嗣访巨子 露求贤之心第五十一章 举国复河西第一百三十二章 水淹宋国 宋君负荆请罪第一百六十章 田稷死 齐民怒第六十章 途中遇险阻第九十四章 乐毅聂显奔魏 韩国来索人第五十四章 韩军援河西第二十二章 携陈轸入卫第一百五十七章 楚使齐伐魏 魏求援于三国第二百四十一章 苏秦荐田文 楚王现上党第一百九十三章 真相浮出 皆因情字第八章 韩女严婵儿第二百二十九章 韩仓见郑复 魏嗣广封君第三十三章 如耳来相魏第一百一十二章 曲沃之盟 暗潮涌动第二百四十九章 田婴罢相 廉起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