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乐毅聂显奔魏 韩国来索人

乐毅带着聂显来到了岸门。

乐毅便以河阳君家仆来投靠公子束,而公子束也在河阳君府见过乐毅,早就对其十分欣赏了,自然对其没有任何猜忌了,而是把乐毅和聂显都安置在自己身边做了亲随。

有了这种机会,聂显自然更有机会下手了,在一个大雨磅礴的夜晚,乐毅帮聂显支开了韩公子身边的婢女,趁公子束熟睡之时,聂显手持鱼肠剑潜入其卧榻处后,直接一剑刺入了公子束心脏,公子束就此毙命了。

聂显与乐毅也赶紧逃离了岸门,直到第二天,公孙衍和岸门韩军才知道公子束已遇刺之事,再行捉拿凶手,已经为时过晚了。

乐毅与聂显俩人一路逃亡了韩魏边境之地,这时早已经有一辆马车在等待着两人。

待俩人上车后,聂显发现车上早已经有一女子坐在上面了,这女子便是其妹聂蓉了。

三人便一路北行,直奔大梁去了,毕竟这也是郑复早已经为几人安排好了的。

魏嗣这日在宫中也收到了秦军退兵、韩公子束遇刺的消息,便依然把陈轸、苏代、如耳三人召来商议了。

只听如耳首先说道:

“这秦军退兵恐怕是与楚国有关吧?”

魏嗣摇了摇头:

“此事尚且还不好论断,毕竟岸门韩军可早已是强弩之末了,秦军这番撤兵举动确实有点匪夷所思!”

如耳继续说道:

“毕竟这伐韩的秦军,可是其从蓝田调来的啊,而且蓝田乃秦都防御楚军的门户,若楚军知道此事了一定不会放过这等大好机会的!”

苏代也说道:

“这可不好说,毕竟秦军阴险狡诈,说不定是在迷惑韩国呢?”

陈轸便说道:

“这个时候,秦军乃长途跋涉而来,而且又经历了一战,恐怕早已经人困马乏,没有补给而退兵或许也算正常。”

突然听到门外张孝声音传来了:

“大王……大王,有韩国使者来了,说有事要紧急求见大王您!”

魏嗣便询问陈轸三人:

“韩使紧急来见,几位爱卿怎么看?”

三人异口同声说了句:

“那我们赶紧去见见吧!”

待见到韩使后,韩使首先拿着一封韩国国书递了过来。

魏嗣打开国书看了一眼后,发现乃是韩王亲手所写,内容便是韩国有两名逃犯来到魏国了,想要魏国帮忙抓住这俩逃犯,把其送回韩国。

而书中所提俩人正是刺杀了韩公子束的聂显与帮凶乐毅了。

只听韩使说道:

“魏王,我们大王希望您务必能帮我们韩国捉住此二犯,我们大王说了必有重谢!”

魏嗣便询问韩使:

“本王倒想知道,你们韩王又是如何得知,这俩刺杀你们公子束的重犯逃来我们魏国了?本王对此事可是一无所知的!”

韩使回着:

“魏王,我们大王是从边境守军那得知这俩人逃了贵国的,所以还请魏王您尽心帮助我们韩国捉拿住此二贼。”

魏嗣点了点头:

“那好吧,我们魏国会尽量帮你们韩国捉住此二贼,交给你们大王的,不过本王现在也不能保证这二贼现在还藏在我们魏国!”

韩使说道:

“好,那就替我们大王多谢魏王您了!”

说完退出去了。

魏嗣这时便再次询问陈轸、苏代、如耳等三人:

“诸卿如何看待此事呢?”

苏代首先说道:

“既然韩王有此要求,我们魏国当然该竭尽全力去帮韩国捉拿住此二贼了,而且韩王可是说有重谢的,说不定会拿两座城池来感谢我们魏国呢?这可是不可多得好事啊!”

魏嗣听完苏代这番话,脸色自然不悦了,不过其也明白苏代可是不知道自己与那两名刺客,乐毅与如耳可是相识的了,自己也便说出来,所以也只能不作声了。

如耳似乎发现到了魏嗣表情有什么不对,便走出来说道:

“苏代先生,我觉得这区区两个逃犯之事不过一小事而已,不足挂耳、不足挂耳,我们该好好继续讨论之前秦国撤兵之事了。”

陈轸也说道:

“是啊,这种小事确实不该是我们该议论的。”

魏嗣便也转话题询问着:

“不知道三位觉得韩国这次经此一败,日后又当如何呢?”

苏代回着:

“臣觉得韩国经此一败,再加上之前几次战役,已死伤近二十万,大伤元气了,至少十年之内是没有能力再发动大规模战役了。”

如耳说着:

“是啊,韩国这战之后,确实没有任何战斗力了,看来只会在我们魏、秦、楚三国之间摇摆不定了,所以臣觉得大王您应该赶紧派个使者,送点金箔去韩国慰劳韩王,以此继续巩固我们魏、韩同盟关系,以免被秦国钻了空子!”

魏嗣便问如耳:

“依您这么说,莫非韩国可能想要投靠秦国?”

如耳点了点头:

“是啊,据臣所知,韩王早就有意把其太子仓再次送往秦国为质去了,而经此一败,韩国重新丢失了函谷关,上洛之地,已如强弩之末了,若其不与秦国结盟,等秦国再发兵,那韩国可能宜阳等三川之地都要丢了。”

陈轸也说道:

“如耳先生说的对,韩国现在选择只能是把已经丢失的函谷关、上洛之地承认赠给秦国,再把太子仓送往秦国为质,这样秦国才会暂且放过韩国。”

魏嗣又问:

“那依诸卿之前说的,楚国应该是把军队调去攻打秦国了,可是为什么现在却迟迟没有收到楚国与秦国交战消息呢?”

如耳回着:

“楚国得知秦国撤兵了,肯定也不会贸然去进攻秦国了,所以自然是不会再发生战争了。”

魏嗣便问:

“那依三位卿家之说,我们魏国现在该如何是好呢?”

苏代便说道:

“大王您现在应该赶紧从河西抽调一部分兵马,再加上安邑五万守军,以夺回故地之由,南下重新占领曲沃、焦、陕等上洛之地,毕竟秦军现在主力肯定是已经退回蓝田了的,而且韩王也已经放弃这些地方了,乃是我们魏国重新夺回来的大好时机啊!”

魏嗣点了点头:

“好,待会我就命人去传令夺回上洛之地。”

如耳也说道:

“不过大王您现在可不能仅仅只是出兵,还得做好邦交之事,尤其是楚、韩两国!”

魏嗣便问:

“那依您之意,莫非要立刻派人去出使韩国和楚国吗?”

如耳点了点头:

“是的,臣觉得臣去楚国出使最为合适了,至于韩国,那得看陈轸和苏代先生之意了!”

苏代马上说道:

“臣愿意去出使韩国,面见韩王。”

陈轸对着如耳和苏代露出了一丝笑意:

“两位先生都要抢着去出使楚国和韩国,让我陈轸又该如何自处呢?”

如耳拍了拍陈轸肩膀:

“先生您就好好陪着大王,在大王身边出谋划策就行了,这等奔波之事还是由我和苏代先生去就行了,反正我们俩也早就习惯了!”

魏嗣这时感慨的说了句:

“要是犀首先生尚在就好了!”

陈轸见魏嗣表情有些沉重,就过来安慰着:

“主上,您也不必如此再挂念犀首先生了,毕竟它现在已经做了韩相了!”

魏嗣便问:

“犀首做了韩相,那公仲侈呢?”

陈轸回着:

“听说公仲侈是主动把相邦之位让给犀首的。”

魏嗣轻轻一笑:

“这小心眼公仲侈,何时如此大度了?”

陈轸也露出了笑意:

“这就不知了,或许是韩王相劝的吧,毕竟韩王才是韩国真正的主人呢!”

待苏代与如耳离开后,魏嗣单独把陈轸留了下来。

只听魏嗣对陈轸说道;

“想必陈卿您一定知道寡人留你之意了吧?”

陈轸回着:

“臣当然猜到一些大王您的意思了,莫非是聂显与乐毅之事?”

魏嗣叹了口气:

“正是此事,这聂显与乐毅若真到了我们魏国,寡人可不能把它们抓了交给韩王啊,这俩人都是寡人的朋友,陈卿您应该最理解寡人的!”

陈轸笑了起来:

“哈哈,没想到我们堂堂魏国的大王,居然还讲起了朋友情谊啊!”

魏嗣便说道:

“陈卿你就别打趣寡人了,好好给寡人想个办法,如何保住我这两位朋友性命吧!”

陈轸犹豫了一下,说道:

“臣倒想到一个办法了!”

魏嗣赶紧问着:

“陈卿您快说,有何办法?”

陈轸说了起来:

“这聂显与乐毅乃是韩国重犯,而且刺杀了韩王最钟爱的公子束,韩王肯定是不惜一切都要抓住它们的,而且连国书都给大王您送来了,所以大王您必须还得顾全韩王面子,给我们魏国全境都发上两人通缉令才是!”

魏嗣有些不解了:

“陈卿,寡人可是让你帮你寡人想办法保住俩人的,你怎么能让寡人通缉它们呢?”

陈轸一笑:

“这通缉可只是表面而已,难道暗地里我们就不能偷偷派人,把它们俩人暂时先送往它国避难去吗?”

魏嗣点了点头:

“好,送往它国避难确实是个好办法,毕竟寡人可不能就因为为了包庇它们俩人而坏了魏、韩两国的邦交。”

然后又问:

“不知道陈卿打算把它们送往何国呢?”

陈轸向东指了指:

“现在只能把它们送往齐国去了,它们去了齐国臣还能有熟悉的人暂时安顿一下它们,而且韩王可是不会去向齐王索要俩人的!”

魏嗣叹了口气说道:

“也是,毕竟齐王因为上次五国伐齐之举,没有痛恨它国,却唯独痛恨起了韩国,这对它们俩,倒真是一个好去处,那这件事就拜托给陈卿您了。”

第一百八十三章 秦王出奇兵 据魏河东第二百三十六章 墨家疑云 魏嗣得阴姬第九十二章 秦追韩于岸门 再败韩军第一百六十一章 韩王驾崩 魏再退守大梁第一百八十章 随侯珠失窃 遍寻无果第一百八十八章 秦王驾崩 魏平定叛军第六十六章 苏秦首遇张仪第五十四章 韩军援河西第九十七章 求贤淳于髡 赵兵发上党第二百一十七章 司马由任周相 魏嗣逢白起第一百零九章 梓涟大义 救得荣城百姓第二十八章 韩赵遭惨败第十九章 卑微周天子第二十二章 携陈轸入卫第一百一十一章 如耳邀楚盟 魏嗣得和氏璧第二百三十章 大刀改革 暴鸢败亡第十八章 秦王问九鼎第二百三十六章 墨家疑云 魏嗣得阴姬第一百五十九章 魏韩战齐 被迫撤退第一百四十一章 朝议论列国事 定伐楚策第十二章 遇孟子陈轸第一百六十八章 天子受辱 求援于魏第一百九十四章 孟子使魏 郭隗自荐第八十三章 魏嗣救聂显 婵儿吐真言第一百六十三章 魏胜齐 赵君来梁第二百三十三章 楚王来迟 魏嗣尊天子第六十四章 争夺燕公子第二百三十一章 赵雍复称王 重逢幼弟浣第八十二章 聂显刺韩将申差第一百七十五章 楚破咸阳 魏占陈城第四十七章 张仪欺楚王第八十四章 赴周王畿 遇韩公子束第一百三十三章 访问灾民 河中戏水第一百九十章 郭隗叙往事 齐军再伐赵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魏危急重重 张仪归魏第十二章 遇孟子陈轸第一百九十六章 赵敗齐于肥 秦国援军到第九十八章 苏秦出谷 姬期金蝉脱壳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雪封路 梓涟染瘟疫第一百七十四章 楚王举妇孺兵 魏嗣援秦第二百零八章 苏秦获救 魏嗣斥鲁君第二十九章 张仪复秦相第九十七章 求贤淳于髡 赵兵发上党第一百五十一章 知真相 借刀复仇于马陵第一百八十章 随侯珠失窃 遍寻无果第三章 函谷关硝烟第二百三十六章 墨家疑云 魏嗣得阴姬第一百二十章 秦王似装病 宋人示韩国第一百四十章 得随侯珠 尝治国之难第二百章 楚国参战 魏嗣忧苏秦第八章 韩女严婵儿第四十七章 张仪欺楚王第一百三十二章 水淹宋国 宋君负荆请罪第三十二章 韩对秦宣战第一百九十三章 真相浮出 皆因情字第五十一章 举国复河西第二百章 楚国参战 魏嗣忧苏秦第四十章 魏宫选妃嫔第八十四章 赴周王畿 遇韩公子束第三十九章 苏秦面魏王第四十五章 观泽盟诸侯第二百零九章 张仪病故 赵雍至梁第六十五章 楚败秦 张仪赴韩第一百九十四章 孟子使魏 郭隗自荐第五十七章 燕国起事端第一百一十五章 得梓涟消息 晋庙会赵韩第一百五十章 秦伐商於 孟宛遇刺第三十三章 如耳来相魏第六十七章 张仪大梁辩诸士第一百一十七章 魏嗣巡上党 钟无艳求学第一百六十四章 楚围咸阳 秦国求援第二十八章 韩赵遭惨败第二百三十四章 诸侯拜天子 最后的辉煌第二章 齐楚的格局第八十六章 韩国多事 秦来索要函谷关第五十四章 韩军援河西第六十九章 扶立燕公子登基第一百七十四章 楚王举妇孺兵 魏嗣援秦第二百零一章 苏秦逃燕 四处碰壁第一百八十一章 决议纳谏 谋改耕地第二百三十九章 齐越罢兵 越兵伐楚第二百二十五章 韩王东返 司马错抉择第一百四十七章.梦紫色祥云 促齐赵和谈第九十六章 病入鬼谷 初见小范睢第一百三十三章 访问灾民 河中戏水第一百二十九章 魏嗣得喜事 屈原使魏第七十六章 韩太子现身野王第一百七十章 韩王运九鼎 魏来堵截第一百六十六章 秦国都告危 魏齐终言和第八十一章 河阳现刺客 疑聂政后人第二百二十八章 魏拔宜阳 韩王重归郑第一百四十章 得随侯珠 尝治国之难第五十八章 访问西周公第一百零四章 出子献策 警告卫君第十六章 发奋要改革第九十四章 乐毅聂显奔魏 韩国来索人第八章 韩女严婵儿第二百一十一章 秦王意迁蜀 崤函道遇伏第一百三十八章 楚军惨败越地 秦魏韩会盟第一百五十九章 魏韩战齐 被迫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