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心学之端

在古代有许多名师高徒的例子,这在手工业里比较常见,比如墨子和禽滑厘,据说墨子编的草鞋冬暖夏凉,可以预防脚气、黑指甲,当然这师徒俩还有更大的功绩,那就是由墨子导演、由禽滑厘与墨子联袂主演的:危急之中阻止楚国攻打宋国的壮举。

影响巨大的还有纵横家和兵家在战国的横行,象苏秦,张仪,孙膑,庞涓,据说都是鬼谷子的学生,更有路边野史记载,商鞅也是鬼谷子的秘传弟子,只是他的功绩基本上是法治上。

学问上我们最熟悉的孔子最早开始私人办学,弟子三千,周游列国,官运亨通,比较搞笑的是孔子本人却没有一国要他,你想:几百万人口的天下,他的学生就有三千人,而且学生绝对听他的话,他动一下,诸侯国都会动摇,谁敢用他?

所以,名师也有名师的烦恼,不过还有更烦恼的呢,逢蒙向羿学射箭,他是羿的学生。但他想到天下只有羿比自己强,于是要向羿下毒手,这个就比较无语了……

那么王守仁呢,这个拜师场面就有点像武侠小说里的黄老邪和杨过了,虽然一老一少,但颇有共同语言,二人并不以师徒相称,但王守仁却发现了娄谅作为理学大师严谨的一面。

一大早娄谅就把王守仁带到了芸阁,这个比较有传奇色彩的地方。据说关于这芸阁,明朝的一位士子们的作品曾经提到过:“一斋先生,深衣幅巾的装束,先拜家祠,然后入芸阁,接受诸生的揖拜,内外肃然,凛若朝廷。即使达官贵人造访,他们也必须整饬襟裾入内,一点也不能够马虎。一些有志于道者,常常登门拜访,请教各种问题,至于终日不忍离去。”

王守仁今日一见,果然一切井然,娄谅也全然没有在府中嬉笑的摸样。王守仁端端正正落座,仔细聆听娄谅的讲解。娄谅的学说,并不以“举子学”为主,而是注重“身心学”,年少时娄谅曾经师承康斋先生。康斋之学,完全遵从程朱之道,认为人应当整束自己的身心,使其莹净。注重“静时涵养,动时省察”,终生以“存天理去人欲”为念。

王守仁听得如痴如醉,娄谅的徒弟们也纷纷踊跃发言,这个问“先生,何为‘穷理’?”,那个问“什么是圣人必可学而至”……娄谅则一一作答,“‘穷理’就是以“收心、放心”为居敬之门,以“何思何虑,勿助勿忘”为居敬要指。‘圣人必可学而至’,就是要前来学习的人,要有‘学而至圣’欲望”…….

一天的课下来,王守仁觉得食不甘味,满脑子是先生课滔滔不绝的演讲和士子们潜心向学的热潮。这种澎湃的求知欲望,是现代一些号称一流大学的学生们都无法望其项背的。

此时的诸芸玉,则跟娄素珍学习琴棋书画。要说娄素珍的师傅唐伯虎那更是风骚了五百年的人物,娄素珍天性聪颖,更是唐伯虎的嫡传弟子,自然也不愧为一个优秀的老师,但碰到诸芸玉这样的学生,不得不说她连寻死的心都有了!

诸芸玉说,“素珍姐姐,你看你美若天仙,就憋在这屋子里,多可惜啊!你看啊,四大美女‘沉鱼落雁,闭月羞花’,那也得出去看看鱼啊,雁啊,月啊,花啊才行啊!你总是闷在屋子里,对着这笔墨纸砚啊,只能叫‘落砚’!”

娄素珍极其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你想出去玩吗?我来教你练剑吧,跟唐先生学得!”。这下正中下怀,诸芸玉说:“真的?!这个好!我自小也练过几下子,你看这胳膊,你看这腿,天生练武的材料!”

二人说说笑笑走到后花园,远远就看到湖边的石桌上坐着一个人,正在沉思。这人不是别人,正是王守仁!

王守仁看到娄素珍和诸芸玉过来,心中正好有一疑问,于是问道:“素珍妹妹啊,什么是‘学而至圣’呢?”,凝视着娄素珍的脸,那份熟悉的感觉,又变成一股热流朝自己涌来,使得他不得不低下头,他真的有些担心,自己会控制不住自己,上前猛地抱住她,叫声“蓓儿”!

娄素珍,微微一笑,足以倾倒众生,她说道:“‘圣”就是指‘圣人’,你可以是著书立说的一代大师如朱熹,也可以是是建功立业的功臣如于谦,甚至可以是巧夺天工的平民圣人鲁班,他们都有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功在千秋,流芳百年!”说道这里,娄素珍忽然一声叹息,语气变得有些幽怨,“只是,听爷爷讲,现在的大明自皇上大儒到平民百姓都相信神秘数术,妄想以人欲来对抗自然界的理,所以爷爷的讲学提倡:存天理,去人欲!”

王守仁细心倾听着,听到娄素珍叹息,于是说道:“一斋先生,真是涤荡身心的一股清流!素珍妹妹不必过于忧虑,今天看到满堂学子的学习热情,真是让人心潮澎湃,相信我们一代,会是崭新的大明!”

娄素珍听到王守仁这样一说,看着身边的诸芸玉一脸索然无味,于是说道:“伯安哥哥,我是杞人忧天了,毕竟这是你们男人的事情,来,我们一起去空地上练剑!”

王守仁一听,难以掩饰自己惊讶的表情,这倒是稀罕事“怎么,你俩……练剑……”

三人一同来到湖边的花园空地上,正赶上最后一抹夕阳斜照在湖面,波光粼粼的水面反光,明亮得让人难以睁开眼睛。三个人裙裾飘飘,剑来剑往,落英缤纷,美得无法形容……

府里的家丁纷纷驻足,看着这风流俊朗的少年,和两位豆蔻年华,情窦初开,美丽绝伦的少女,都忍不住羡慕得酥软,哎,天地造物,怎么有如此大的差别呢!这一世的天地灵秀,仿佛都凝聚在了这三个人身上!

此时,有个丫鬟走过来,跟娄素珍说道:“小姐,老太爷说了,他年纪大了,晚上吃多了容易有积食,而且老爷也赶回书院了,他怕他一个老头子打扰你们四个人的雅兴,让我们好生准备了酒食,让你们年轻人开怀畅饮!”

娄素珍听完一琢磨,问道:“怎么是四个人?”

那丫鬟说道:“唐先生已经到府上了,正在跟老太爷说话呢!”

第八十六章 谈论兵务第一一五章 粤北赣南第一一七章 紧锣密鼓第七章 同一轮月第二章 初见端倪第六十五章 回京备试第五十五章 踏歌而行第三十四章 一宴知秋第三十三章 完璧归赵第二十七章 平地惊雷第三十二章 深入匪巢第六十章 西北马政第九十八章 传道授业第二十七章 平地惊雷第二十六章 对酒当歌第二十三章 齐聚娄府第六十三章 乐不思蜀第一零三章 奈何情深第十六章 霓裳羽衣第一三零章 至诚如神第一零八章 治理瘟疫第七十二章 天有异象第九十七章 贵州讲学第九十二章 死里逃生引子第一二二章 用兵以奇第二十七章 平地惊雷第一零三章 奈何情深第九章 草船火箭第七章 同一轮月第二十八章 真假绑架第六十八章 生死迷底第二十七章 平地惊雷第四十七章 夜不夜宫第一一八章 横水寨子引子第三十六章 设法逃婚第一三三章 一场大火第一零七章 真相大白第七十六章 奶妈来也第八十一章 寻找机会第二十五章 心学之端第一零九章 南赣四区第一百章 庐陵县令第二章 初见端倪第七十二章 天有异象第五十五章 踏歌而行第七十一章 监督修墓第二十五章 心学之端第一二八章 宁王造反第八十九章 寓学于乐第一零三章 奈何情深第七十三章 势如破竹第一二七章 密谋造反第十一章 只如初见第三十九章 三路人马第二十四章 一语成谶第十八章 怒火街头第四章 水落石出第四十四章 情何以堪第七十章 再见科举第三十五章 人择原理第一零七章 真相大白第三十八章 逃跑新郎第二十八章 真假绑架第八十章 绝密暗道第八十四章 得道而归第九十三章 继续上路第五十六章 茶马私贩第七十章 再见科举第三十二章 深入匪巢第七十二章 天有异象第八十四章 得道而归第一一九章 惊堂木响第七十三章 势如破竹第三十八章 逃跑新郎第一三一章 王者之师第一一七章 紧锣密鼓第三十章 乾坤挪移第十八章 怒火街头第四十七章 夜不夜宫第四十三章 一骑红尘第一二二章 用兵以奇第八十四章 得道而归第十三章 江南相亲第一二二章 用兵以奇第三十二章 深入匪巢第十一章 只如初见第十二章 边塞考察第一零五章 别墅惊魂第六十八章 生死迷底第一三二章 机密军务第三十四章 一宴知秋第三十四章 一宴知秋第一零一章 假面舞会第五十二章 垂帘听辩第十九章 少年宁王第三十六章 设法逃婚第九章 草船火箭第一二四章 蠢蠢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