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针尖麦芒

李东阳一甩胡子——好,我就给你来个欲擒故纵!老子开始叱咤文坛的时候,你们俩还穿着开裆裤呢!

费了半天劲,李东阳终于挤出了个笑容:“伯安,你是状元之后,虽然两次会试都未中第,但受你父的熏陶也不浅,看你对献吉的文章品评入木三分,那么你是怎么看老夫的文章的?”

王守仁一听,心里暗骂:这只老狐狸简直是蟾蜍爬滑石,滑不溜秋!——如果说好,那么自己就等于两面讨好,而李阁老那边的秤砣上不缺小砝码,他当然必胜;而如果说不好,那天下士子都学你老的台阁体,这也说不过去!

王守仁沉思片刻,拱手说道:“回阁老,伯安不曾读过阁老的诗!”

“你…….”,李东阳气得直瞪眼,心想“你小子太他妈的绝了,不但把矛头给太极了,还损我一把!李献吉的诗你都会背,我的你就不会背?!”——李东阳干生气,又不能拿他怎么样,毕竟人家不会背自己的诗,你也不能骂人家吧!

躲在屏风后面的朱祐樘乐坏了——你个谋神李阁老,终于有对手了吧?多少次你在朝堂上当面奚落我——虽然你是为国为民,但是也多少得给我留点面子!朱祐樘憋着嘴暗笑,竟然憋得嗓子发痒,不小心咳了一声。

一直不言语的驸马爷,终于出场了——他跟着咳嗽了一声,给皇上打了下掩护,顺便说道:“各位喝茶,边品茶,边聊天!”

王守仁见火候差不多了,他巧妙地利用鬼谷子的《捭阖》之法:“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王守仁继续说道:“李阁老的台阁体,自乐年间开始,追捧这种题材的就都是台阁重臣,原为‘歌功颂德’之用,后来到了成化年间,虽然形式上有所变化,但依然距离民间甚远,反而又囿于程朱理学的思想框架内,少有百姓喜闻乐见,抒发真挚情怀之作。伯安无功无名,百姓一枚,所以不曾读过,还望见谅!”

李东阳再也忍不住了,一拍桌子:“你……指责老夫不要紧,竟然矛头对准程朱理学……动摇我大明朝的根基……”

屏风内的朱祐樘也忍不住了,想当初他的老祖宗朱元璋,对朱熹的崇拜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甚至想改家谱,认朱熹做祖宗,你个小小的王守仁,竟然如此放肆!他一拍大腿,要往外走,被皇后拉住了,皇后朝他摇摇头。朱祐樘一想,“哦,忘了,我是明君!”

厅堂外的驸马爷,也跟着拍了下大腿,但拍完了说什么呢?

此时的王守仁毫不感到威慑,他站起来,像一只威猛的狮子,大有“南麟北走,满山禽兽尽低头”的架势,踱到厅堂中间,说道:“朱熹的儒家思想作为一种学说,本无可诟病,自诸子百家开始,就各有各的主张,这些主张很多看似对立,实则是出发点和角度的不同,如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两者看似对立,而殊途同归——性善论,主张扬善;性恶论主张惩恶,那么如果把其中之一作为国纲,势必影响其他百家学说的发扬光大,两千年前百家争鸣,而现在却一家独大!

如果多种学说并存,尚且可以在互相争鸣中,不断修缮改进。我就拿儒家来举例,孔子主张恢复周礼又不得不屈服于礼崩乐坏的现实;高调倡导仁义又难以抵制利欲的诱惑;想成就一番功业,又怨天由命;严以待人又难以严于律己——人难以自查,学说也是如此!

朱熹虽然继承了发展了儒家思想,但又有新的谬误和弊端,‘存天理,去人欲!’——人的七情六欲何尝不是天理?生死一念,谁能看化?!简直教条城规!

《论语》中有一句‘有道则仕,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试问诸位,邦无道之时的百姓就不是百姓了吗?民间的疾苦就不是疾苦了吗?你这时候去归隐,谁来替百姓做主?邦有道了,你就出来了,问题是你还出来干嘛?”

王守仁越说越忘形——他的确是憋了太久太久,这番话说出来,他反而心里痛快了许多!作为一个现代人,此时无功无名,能为大明百姓所做的,也只有这一点了!

这一次,李阁老没有说话,他听到王守仁难以自控的慷慨陈词,反而淡定了下来,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又放下,如此反复了几次,就是没有说话……因为王守仁忽略了一点——他除了是文学家,还是政治家、谋略家!

听到李东阳不出声了,朱祐樘知道这个老狐狸把摊子扔给自己了!作为大明皇帝,听到王守仁的出言不逊,都不出声,那也说不过去!本来他还想看看李东阳如何处理呢,看来这个如意算盘在谋深面前是打不响了!露面之前朱祐樘提醒自己——“淡定,我是明君!”。

“来人啊!”朱祐樘大声地喊道。

“来人啊!”驸马爷哆嗦地喊道。

朱祐樘的两个随身太监把屏风当即就给撤了,众人一看,竟然是皇帝,纷纷下跪,高呼万岁,有人吓得都喊不利索了,趴在地上直发抖!

朱祐樘看着王守仁,目不斜视:“你……可是状元郎王德辉的长子?”

王守仁:“皇上,正是在下!”

朱祐樘:“你早知道我在屏风后面?”

朱祐樘果然是个聪明人!在前一轮王守仁巧妙地力挺李梦阳时,朱祐樘就知道王守仁有两下子,而听到后来他大谈朱熹的思想禁锢之时,他就敏锐地觉察到,这些话并不是说给李东阳听的,而是说给自己听的——因为,在李东阳面前,他说这些根本毫无用处!

王守仁:“是的,皇上,在下想到只有皇上能让李阁老,和李献吉能同台争鸣!在下刚才那一番话也是说给皇上听的,因为在下知道皇上是千古一帝!不会怪罪在下!”,王守仁不得不奉承一下,不过“千古一帝”给了朱祐樘,那康熙爷放哪?!好在,这个名称也比较笼统,那就称朱祐樘为“千古一专情帝”,总之,先这么着吧!

朱祐樘:“那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跟朕讲啊?”

王守仁:“皇上,在下以为,我大明朝还有个当务之急:提拔军事人才!自太祖以来,我大明就没有武科举,一些天生的将才帅才,都不得不逼着走科举这条路,有道是:自古英雄出少年,人人都为了登科入仕,寒窗苦读,那么英雄就越来越少了!一旦发生战争,胡虏是不会听完诗再动手的!”

朱祐樘没有表情地看了一眼李东阳:“李阁老,杨一清在哪?”

李东阳:“回皇上,在陕西养马!”

朱祐樘向门外走去,太监和皇后紧随其后。

“把王守仁送到杨一清那里!三年后回来参加会试,他的卷子朕要亲自审!”朱祐樘转身说了这么一句。

第十章 金山偶遇第一零三章 奈何情深第八十四章 得道而归第二十二章 设计脱身第六十二章 乾州马场第一一二章 盐政军饷第三十一章 舍命相救第五章 生死弥留第六十章 西北马政第七十六章 奶妈来也第七十三章 势如破竹第五十二章 垂帘听辩第一一二章 盐政军饷第七十七章 深入虎穴第五十六章 茶马私贩第二章 初见端倪第四章 水落石出第十九章 少年宁王第五十一章 驸马有请第八十三章 创立心学第七章 同一轮月第二十章 狭路冤家第三十四章 一宴知秋第五十六章 茶马私贩第一三零章 至诚如神第九十六章 龙场悟道第九十五章 落地生根第九十九章 庐陵赴任第一一二章 盐政军饷第三十三章 完璧归赵第五十九章 满载而归第一零六章 真假安娜第二十三章 齐聚娄府第五十五章 踏歌而行第十八章 怒火街头第九十九章 庐陵赴任第八十八章 临终托孤第二十四章 一语成谶第一二一章 又土又匪第十一章 只如初见第三十七章 芸玉献计第四十三章 一骑红尘第五十六章 茶马私贩第五十三章 针尖麦芒第十九章 少年宁王第九十五章 落地生根第一一二章 盐政军饷第七十六章 奶妈来也第一二一章 又土又匪第六十九章 八股取士第四十章 打道回府第三十八章 逃跑新郎第九章 草船火箭第六十三章 乐不思蜀第六章 另类穿越第一零四章 分别之后第一零五章 别墅惊魂第二十九章 异界催眠第六十九章 八股取士第六十四章 不堪回首第十章 金山偶遇第四十八章 绝版休书第三十章 乾坤挪移第一三三章 一场大火第一一九章 惊堂木响第二十五章 心学之端第七十二章 天有异象第一三四章 破敌之策第九十二章 死里逃生第八章 一米月光第二十三章 齐聚娄府第八十二章 念起念灭第四十九章 顺藤摸瓜第三十一章 舍命相救第五十四章 陕西放马第四十章 打道回府第三十章 乾坤挪移第七十八章 假山玄机第一一九章 惊堂木响第一二九章 上下异心第一二九章 上下异心第十三章 江南相亲第二十章 狭路冤家第一零八章 治理瘟疫第一零七章 真相大白第一二一章 又土又匪第十四章 天才唐寅第一零三章 奈何情深第一零五章 别墅惊魂第一二六章 后会有期第一三一章 王者之师第六十八章 生死迷底第六章 另类穿越第六十九章 八股取士第一零二章 庐山真面第六十三章 乐不思蜀第七十五章 暗流涌动第五十七章 智斗马贩第四十三章 一骑红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