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见到翠黛

至于其余的人,陈文蕙夫妻和他们约好了,等到从宫里回来,请大家到郡主府邸吃饭。陈文蕙虽然很久没有回来了。可是郡主府邸在管家的打理下,井井有条,随时可以举行宴会。

陈文蕙夫妻两个进之后,见到了皇帝。

皇帝见到她们夫妻两个,就开始问关于西北的情况。虽然这中间,赵崇义经常把西北的情况报告给皇帝,皇帝也派了钦差大臣去西北,可以说对西北的情况了解的很多,可是皇帝还是有许多的疑问,此刻逮着赵崇义夫妻两个,不停的问,不停的说起来。

赵崇义夫妻两个只能在皇帝的轰炸下,详细的叙说着。

赵崇义说:“铁壁关已经是一个联通大楚,草原,极北之地,西域诸国,甚至是遥远的欧罗巴大陆的纽带。那里每天贸易量都是惊人的。虽然不如上海城,但是比苏州城可是不差什么。当然了,最大的交易还是和草原上的交易。”

“草原上的五个城市也都建成了。其中,山海城是最先建立的,也是距离铁壁关最近的。这个城市主要是它附近的几个大部落,还有一些零散部落的中心,交易都是在那里完成的。现在这个山海城已经不用朝廷往那里贴钱了。每年还能结余几十万两银子的税收。”

“其余四个城市,因为建立的比较晚,虽然现在不用朝廷往里面贴钱了。不过,结余并不多,有的一年几万两,有的干脆是收支平衡而已。”

“不管是结余多的,还是结余少的,发展前景都是很好的。比如说铁壁关,如今我们铁壁关已经是一个繁华的大城了。现在。一年可以结余两百多万两银子出来,当然了,这个银子按说应该押解回京。包括草原五个城市一年加起来结余的几十万两银子。都可以押解回京城,不过,皇上圣明,并没有这样做。而是让这些银子留在了西北,继续建设西北。这是西北百姓之福。是皇上深谋远虑,是皇上英明。”

“西北眼下比以前是好了很多。百姓们能吃饱了,田地增产了,百姓们除了种地之外。还会出门打工,日子是好过了很多。草原上的部族们惹事的很少了,他们都在牟足了干劲放牧。就是为了多赚钱,好买中原的各种特产。包括粮食,包括绸缎布匹,包括各种瓷器,盐巴,茶叶,用具等。”

“现在他们也不喜欢游牧的生活了,他们中间那些富裕的部落很多都在五个城市里买了宅子,冬天到了,不能放牧,就把大部分牛羊都卖掉,然后带着一小部分留着明年繁衍的回到城市里,住到温暖舒服的宅子里,过上一个暖冬。”

“长期这么下去,西北的百姓将会生活的越来越好,草原上的百姓也会生活的越来越好。生活好了之后,他们的斗志就消磨了,斗争也少了很多。就是有争执,也大多数是因为争夺草场引起来的。”

“所以,皇上把这个银子留在了西北是很正确的。这些银子,能更加好的建设西北,能在草原上建设更多的小城市,小的城镇,这样更多的游牧民族被固定下来,我们大楚的西北将来就会越来越稳固。”

皇帝听了之后,十分高兴说:“这都是你们夫妻的功劳。朕要感谢你们。”

陈文蕙和赵崇义忙谦逊起来。

皇帝又问了许多别的问题。关于那些部族的事情,还有关于西北百姓的一些问题。

这个陛见一直持续了一整天,期间,皇帝还留下来他们夫妻在宫中吃饭。

下午,皇帝也不午休了,直接拉着他们两个继续谈话。陈文蕙已经精疲力尽了,一脸疲惫的样子,皇帝看了,说:“文蕙郡主太累了,不如先去皇后那里休息一下?”

陈文蕙忙表示不用,可是皇帝殷切,赵崇义也心疼他,不一会儿,皇后亲自到勤政殿接陈文蕙。陈文蕙实在是太累了,好想睡一会儿,只好和皇后一起回去了。

到了皇后的宫里,陈文蕙也不和皇后客套,直接去皇后已经叫人收拾好的暖阁休息去了。

这一觉睡的,一下子睡到了快吃晚饭,陈文蕙才朦朦胧胧的醒来,醒来之后,问:“现在是什么时候了?皇上和公爷说完话没有啊?”

一旁伺候的是水莲,她们几个早就辞去了铁壁关的职务,也跟着回到了京城,这一次还是她伺候陈文蕙进宫。她忙说:“已经要晚膳了,刚刚皇后娘娘处来人说,皇上说了,要郡主和公爷在皇后娘娘的宫里用膳。皇上还和公爷正说着话呢,一会儿一起过来。”

陈文蕙这才明白了,问:“我在皇后娘娘这里吃饭是正常的。可是,崇义一个外臣,怎么好到娘娘的宫里用膳?”

一旁伺候的大宫女笑着说:“郡主,娘娘也是这么说的。可是皇上说了西北公不是别人,本来就是常见的,又是皇后娘娘的妹夫,都是一家人,在一起吃饭有什么。再说了,吃饭的时候,皇上还有话和公爷和郡主说。皇后娘娘就不再说什么,直接去准备去了。”

陈文蕙听着这个声音有些熟悉,就看过去,怎么看这个大宫女都觉得熟悉,可是,并不是皇后娘娘身边的红杏和蓝萍,陈文蕙有些疑惑。

一旁的水莲已经快手快脚的伺候陈文蕙起床,穿衣,梳妆了。

在梳妆台上,陈文蕙看着镜子里身后恭敬的站着的那个大宫女越来越觉得眼熟,就皱着眉头问:“我怎么看你这么眼熟?”

那个宫女立刻跪在地上,哽咽道:“郡主,奴婢是翠黛啊,是王贤妃娘娘身边的人,王贤妃过去之后,奴婢就在皇后娘娘这里当差了。奴婢是从小就跟着贤妃娘娘的,从安城一起到的京城。以前郡主和我们娘娘在一起玩耍的时候,是经常见到奴婢的。郡主还赏赐过奴婢很多东西。其中有一次,郡主从上海城回来,还赏赐给奴婢一个碧玉的簪子,上面镶嵌着南洋的宝石,您看,就是这一支。”

那个宫女从头上拔下来一个翠玉宝石簪子,那个造型有些奇特,是蔓草图案的。正是以前陈文蕙自己在上海城的时候,无聊的时候,自己设计的。

陈文蕙再看看,确实是王瑶珍身边的贴身大丫鬟翠黛,就叹了一口气说:“起来说话吧。你是瑶珍身边人,从小跟着瑶珍一起长大的,瑶珍待你如同亲姐妹一般,我已经记起来了。”

早有宫女过来搬了一个凳子给翠黛坐。

翠黛坐着,还在垂泪。

陈文蕙一阵唏嘘说:“好了,跟我说说,瑶珍最后的情况。”

翠黛对宫里的其他宫女太监说:“你们都出去,这里有我和这位姐姐伺候就好了。”

那些宫女太监忙退下来了。

翠黛等大家都走了,才详细的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先是说,王德妃那个时候还是个嫔,她怎么对樊贵人的龙胎下手,导致樊贵人流产,并且以后都不能生育。她自己则是去了文安郡主那里待了一天。

等到樊贵人流产之后,她又去樊贵人那里说话,刺激了樊贵人。这还不说,白贵妃和马淑妃也派人去了樊贵人的宫里,第二天,樊贵人就趁着人不注意,去了贤妃娘娘的宫里,下毒害死了二皇子。

虽然樊贵人后来被赐死了。可是,失去了二皇子的王贤妃等不到人为她主持公道,等不到报仇的机会,并且,她们的人手已经调查出来,策划这一切都是白贵妃的手段。包括王德妃都是被白贵妃蛊惑了。

可是,白贵妃势力大,王贤妃斗不过她,无望的情况下,散尽家财,最后把大部分财产都给了皇后娘娘,并且把她也托付给皇后娘娘,就是为了能亲眼看到皇后娘娘有一天能斗过白贵妃。

说完这些,翠黛一边哭一边说:“郡主,当时,要是您在京城,一定能劝说我们娘娘不去走那条路。明珠夫人要赶过来,可是,宫门已经下了匙,进不来,第二天,明珠夫人进来的时候,我们娘娘已经去了。”

陈文蕙也忍不住掉了眼泪。

眼前仿佛出现王瑶珍第一次到她家里的情形,穿着华丽的衣服,带着一头的赤金首饰,看起来小小的却又有些暴发户的气息,但是,十分的可爱。

还有后来她们一起玩耍的情形,一起赏桃花,一起赏菊花,一起划船,一起听歌看舞,这一幕幕都在陈文蕙的眼前晃过,如今,却是天人两隔了,算起来,瑶珍还不到三十岁,实在是太年轻了,实在是红颜薄命。

一边惋惜王瑶珍,一边陈文蕙在心里开始第一次恨白贵妃起来。也更加痛恨看着王瑶珍去死的皇帝。

第一百三十九章 见礼第十二章 宴会第二百二十三章 豪情第二百四十一章 夫人管理第二百三十八章 红衣第一百五十九章 成为郡主的小姑子第三十九章 趁着过年娶媳妇第一百九十八章 争相献物第十三章 集团第一百三十九章 不一样第九章 田庄第二百零四章 讨价还价第一百九十三章 工匠潮第一章 高调第三章 另有打算第一百一十三章 为我所用第一百八十三章 治病第四十三章 义女第一百五十五章 病倒第一百四十七章 贵重第三百零八章 女人战争第八十六章 行赏第一百四十九章 想想自己的身份第二百五十九章 巨大的野心第六十四章 报仇第一百六十七章 喜悦第一百五十九章 成为郡主的小姑子第二百三十二章 第一第十一章 后悔不及第二十七章 山贼潜规则第二十五章 姐妹聚会第二百八十八章 闹剧第五十一章 隔岸观火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肆采买第一百一十二章 仇人第三十四章 有准备第一百零一章 风雨欲来第二百七十四章 瓷器生意第六十七章 用心第二百八十五章 打脸第六十四章 报仇第二百三十八章 陆续到达第一百七十章 鸡蛋和篮子第十二章 拆婚第十五章 朝里有人好做官第三百四十九章 化妆品第一百零七章 还是朋友吗第一百八十一章 不要同情第三十章 母女交心第六十一章 房产第一百五十二章 因为爱情第一百四十四章 真相残酷第三十一章 经济作物第二百九十三章 自己的土地第二百四十七章 自己地盘第二百七十八章 发展的契机第一百二十章 第一次妒忌第二百四十九章 这么巧第二百六十七章 培养自己的人第三十八章 广州城第六十六章 人之将死第二百九十八章 黑家第八十六章 三喜临门第二百二十三章 豪情第二百零八章 听曲第二百零八章 南洋分店第三百一十九章 钱途一片光明第二章 家庭第二百七十五章 投资方向第四十六章 故交第一百七十七章 携带第三百二十一章 争夺第一百二十章 去哪里第二百六十三章 福将第一百零九章 汹涌第七十五章 调动第一百三十一章 李家的事情第二百八十四章 京城开银行第一百三十五章 袭人一样的丫鬟第四十五章 赏人第一百七十九章 玉霞的家第一百一十一章 投靠靠山第一百二十五章 伸手出来第一百五十三章 见闻第九十章 莺莺燕燕第二百二十二章 置办礼物第十三章 绣功第六十六章 蛮族第五十九章 武林第二百九十五章 扬眉吐气第二百零三章 转变第三百四十七章 浓烈第二十七章 家门希望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然第四十八章 不走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变心第九十九章 权利是魔鬼第二十三章 跳脚第二百六十九章 再次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