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总结 (2)

而且,选锋营的重伤员迅速死亡,就是四肢受伤的人也大批死去,以致最后出现了一千四百人阵亡的惊人数字。而近卫营只有五分之一的伤员死亡,超过六成的伤员可望完全恢复,剩下的通过截肢也可以保住性命——这些士兵虽然残疾了,但后方还有大量的岗位需要他们,他们可以作为闯营在开封府的地方监督,也可以帮助地方训练民团。

参谋队发现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铠甲,近卫营因为不装备任何铠甲,所以被燧发枪击中的士兵,多是一个干净的贯穿伤伤口,只要没有命中要害很容易救治,哪怕是躯干中弹,只要不伤到内脏都可能止血救命;那些四肢被击中的士兵,只要没有伤到骨头和血管,若是伤口清洁能够做好,用不了多久就可望恢复健康,连截肢都不必。

但选锋营完全不同,士兵遭到枪击时弹丸在铠甲上变形,不是一个球而是变成各种不规则的形状,会给士兵造成一个可怕得多的伤口,很多选锋营士兵都是因为这种大伤口而当场死亡。这种子弹难以清除,伤口难以处理,而且还有铁甲的问题——弓弩的攻击,就算不会被板甲弹开,也会在撕裂板甲的过程中耗尽能量。

可是和只有一、二百焦耳的弓弩,枪口动能高达上千焦耳的铅弹,命中板甲时会把着力点打得粉碎,大量金属碎屑会和变形的铅弹一起射入人体。很多没有当场毙命的士兵也会因为大量盔甲碎屑造成严重感染,一旦躯干中弹就束手无策。

许平再次召集了近卫营全体军官,其中也包括黑保一,向他们宣读了参谋队的报告发现,并让每个军官都亲眼看那些铁甲上的骇人豁口:倒卷内陷的破裂铠甲,那些锋利的边缘就像是一把把匕首,插向本应保护的人体。这些变形金属的边缘处,满满的全是触目惊心的血迹,不用多想就能猜到这些盔甲给它们的主人造成了怎样可怕的伤害。

“布衣,是面对燧发枪时最好的服装。”许平总结道:“因为盔甲的阻碍,选锋营装填速度大概比我们慢了三分之一到一半,平均我们没齐射三轮他们才能还击两轮。”

“布衣,”许平举起一个小小的圆形碎布给手下军官们看,这块小小的布片是从一个近卫营士兵腰间取出的,因为没有伤到要害所以军医估计这个伤兵很快就能痊愈归队:“一定被燧发枪击中,就会撕下这么一小片来而不会粉碎,军医可以很容易地把它取出,清洁好伤口后士兵就不会发炎而死,选锋营使用的是铁甲,但我们可以想象,就是穿皮甲也会有一样的麻烦,坚固的铠甲会造成大量的碎屑。而且布衣,军医取出后可以很容易地和衣服上的破损对照,若是重合就说明没有体内遗漏,而盔甲是根本无法验证到底碎屑有没有被尽数取出的。”

“我军绝不能装备任何盔甲。”近卫营的军官们迅速达成了共识,但还有一个问题:“那给两位李将军的盔甲怎么办?”

“我们要立刻向他们通报,告诉他们我们的发现。”许平不假思索地答道。

“可是大人,”周洞天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向全军通报我们的发现的话,那么新军就会得知,他们就不会再使用铁甲了。”

这次对选锋营的调查是瞒着张彪进行的,缴获的盔甲还有阵亡的新军士兵都没有给选锋营的参谋过目过。

“我是闯营大将军,不是近卫营营主。”许平坚持己见:“向全军通报。”

“遵命,大人。”

孙可望的急报传来,不出许平所料,贾明河杀散阻击的闯军,与突围的汴军取得联系。明军随后就掩护大量粮草进入开封,眼下开封东面的官道已经畅通无阻,朝廷的粮食和援军可以从此络绎不绝地抵达开封,势单力薄的孙可望要求许平立刻回师。

对此许平倒是不急不忙,他一面回信让孙可望稍安毋躁,一面鉴别选锋营俘虏,把炮手、隶属辎重队的兽医和工匠都挑出来另外安置。此前许平让选锋营降军自行救治伤员,所以明军军医第一天还在降营中,等事情完毕后,他们也会从降营中调出。

许平没有收到孙可望的再次回信,十二日孙可望亲自跑来祀县见许平,冲进许平的帐篷后孙可望的第一句话就是:“许兄弟,我要枪。”

随着一声长叹,许平放下正在检视的果编制建议,抬起头来反问道:“孙兄只要枪么?”

“当然不是,我还要人,二十个果长,八十个老兵。”

“新军来河南之前,我训练了二百个果长,两仗损失了两成多,却被要走了一小半。”许平把参谋队提交的果编制改革报告书合起来放好,近卫营、乃至所有闯营新式营基础编制的又一次改革势在必行:“我已经给了西营一百人,孙兄为何还来要?”

.tt kan .¢ ○

“那些都被我四弟拿走了,他一个人也没分给我,练出来的兵你一句话就拉来祀县了”孙可望在许平的哦帐篷里坐下,理直气壮地说道:“我想好了,我也要组建一个营,不能把兵都给你们带,这样我太吃亏了,什么苦活、累活都是我干了,可打仗的时候没有人搭理我。”

知道无法幸免,许平长叹一声:“至少孙兄可以等到我收复兰阳后再拿人吧?”

“当然可以,我怎么会比李过他们还刻薄呢?”

近卫营一小队三果,一果二十人,初衷是为了适应燧发枪的高射速:三排轮射或齐射,每排都不必打乱建制,而一果二十人能够充分发挥横排火力。

但祀县的实战结果并不好,开战后果长的控制能力严重不足,士气开始下降后仅凭果长完全无法恢复秩序。后来小队官也尽数脱离指挥岗位参与控制部队,即便如此队伍仍出现相当程度的混乱,直到许平把教导队尽数派上去督战后才稍微有所好转。

“即便是一果十人,也一样控制不住。”参谋胡辰奉命研究选锋营的作战过程,他想许平报告:“随着伤亡不断增加,选锋营同样秩序大乱。新军和我军一样,果长装备燧发枪;还是和我军一样,对射开始后果长根本没时间射击,全副精力都用来督战,让士兵们能够保持射击了。”

“或许以后随着士兵久经沙场,会不需要果长在边上督促,但现在肯定不行。而且闯营中会有大量的新营组建起来,没有那么多经验丰富的士兵,也未必有机会让这些营通过实战锻炼到士兵不需要果长督促。”许平做出第一个决定:“以后果长不必装备燧发枪了,给他们每人发一把长矛,专门督战。”

“但即便果长不参战,他也控制不住十九个部下,如果小队官不能在岗位上指挥三个果作战而要跑去维持秩序,那我军在战场上就不能做到如臂使指。”

“是啊。”许平询问参谋们:“你们认为一个人能控制住几个?”

“四个,或者五个,”胡辰立刻答道:“大人,卑职认为一个果最好不要超过六个人。”

“这绝对不行。”不等许平出声,周洞天就反驳道:“第一:这么小的果,负责小队的把总们会手忙脚乱的;第二:无论是我军还是选锋营,一旦果长阵亡就会全果大乱,现在果长要是没了,果里好歹还有一两个有威信的资深士兵能维持,若用这么小的果,果长阵亡其他的果长没工夫也没兴趣管,就是管士兵也未必听;第三,这么多果长我们没有。”

第565章 突击 (2)第133章 争夺 (2)第186章 谅解 (1)第349章 危机第481章 曲终 (2)第144章 应对 (1)第539章 逃窜 (2)第238章 矛盾 (1)第428章 自保 (1)第115章 阅兵 (1)第281章 近战 (2)第33章 前程 (2)第504章 道义 (1)第80章 隐姓 (1)第573章 返京 (2)第65章 罪行第18章 迟疑 (1)第198章 僵持 (1)第533章 落马 (2)第528章 战机 (1)第488章 扩军第110章 许州 (2)第197章 坚守 (2)第106章 孤军 (2)第351章 末世第219章 夜袭 (2)第68章 狼穴第575章 伟人 (2)第120章 摧枯 (2)第354章 帝国第54章 离别 (2)第530章 缠斗 (1)第445章 倒戈第52章 将门 (2)第559章 上院 (2)第90章 三入第86章 破灭第374章 改元第135章 回忆 (2)第253章 军法 (2)第298章 转折 (2)第249章 内讧 (2)第306章 进步 (2)第171章 攻城 (2)第118章 交易 (2)第51章 将门 (1)第392章 初捷第557章 乱麻 (2)第269章 友军 (1)第274章 招摇 (1)第171章 攻城 (2)第197章 坚守 (2)第457章 班师第303章 保守 (1)第172章 基业 (1)第68章 狼穴第168章 归德 (1)第198章 僵持 (1)第463章 辽藩第512章 家书 (1)第204章 反击 (1)第89章 破军 (2)第406章 收礼第201章 新年 (2)第43章 长青 (2)第107章 实战 (1)第420章 同享第245章 内忧 (2)第551章 走私 (2)第233章 乱局 (2)第389章 时代第202章 皮影 (1)第149章 行军 (2)第540章 缺口 (1)第453章 选战(上)第504章 道义 (1)第545章 口实 (2)第298章 转折 (2)第233章 乱局 (2)第287章 喘息 (1)第451章 期望第233章 乱局 (2)第296章 败像 (2)第173章 基业 (2)第484章 叛徒 (1)第475章 逆流第363章 影响第289章 旁观 (1)第321章 新仇第289章 旁观 (1)第55章 夺印 (1)第402章 劝降 (2)第221章 炸营 (2)第519章 假像 (2)第480章 曲终 (1)第183章 扰乱 (2)第415章 治国第513章 家书 (2)第51章 将门 (1)第385章 焚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