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内忧 (2)

“也不是白拿,闯王手下几万兄弟,总需要吃饭吧。”许平把刚才和李自成的谈话向两人转述了一遍,闯王是首领,许平他们是属下,如果所有的收入都先送去许州的大营,然后再由许平酌情分配确实有些不妥:“我们在河南吃得好,穿得好,其他首领难免会有点红眼吧,闯王就是向着我们也得把水端平。其实闯王还是念着我们的功劳的,你看我说一声,闯王就同意不让其他人去攻打南直隶了,不然孙兄和江北军的协议还有些麻烦。”

“他们敢!”孙可望喝道:“要是他们敢到归德我的地盘上撒野,我可不像大将军这么好说话,到时候就是闯王我也不会给面子的。”

“孙兄误会闯王了,”许平想起那次孙可望和李自成起冲突后,李自成深夜赶来自己宿营地的谈话,这段谈话之前许平也和孙可望提起过片段。

“哈,”孙可望笑道:“闯王也是纵横中原十几年的豪杰,许兄弟真的以为他是这样一个心软的人吗?”

说话间已经快到闯王的大营,孙可望和许平稍微分开一些,刚才孙可望问话的许平不置可否,等周围再没有人时,许平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自言自语道:“我信。”

在李自成大营中开会的不仅仅有李自成和许平的直属将领,还有许多其他的义军领袖,罗汝才和他的手下也云集于此。

李自成坐在首位,让许平呆在他的左侧,之前李自成任命许平为大将军时罗汝才还颇有怨言,觉得他自己是对闯营出力仅次于李自成的,为啥不把这个名义上第二的位置给他?当时李自成亲自跑去好言安抚罗汝才才算把这件事压下,不过现在闯营中的人已经对此没有什么异议了。除了余深河等几个许平的直属将领外,孙可望和李定国也带着他们的手下坐在许平旁边。

大家都坐定后,李自成示意许平可以开始了。

“大家都知道,朝廷已经批准了镇东侯扩建新军的计划,这才短短几个月,镇东侯就把新军扩编到十三个营,每个营四千人,即使刨去被我们围在洛阳的这一个营,镇东侯手里也已经有了四万大军。”许平语气有些低沉,满屋子的义军将领人人脸色凝重,他们都很清楚镇东侯的军队和其他明军不可同日而语,以前三营新军就会给闯营以极大的压力:“大约十五天前,朝廷以侯洵为督师,命令新军出发给开封解围。我们本以为会遭到六、七个新军营的进攻,这并非是我们完全不能对付的兵力,但是——”

这次朝廷给侯洵的任务是专门剿灭闯军,但他并没有立刻进军河南,而是竭力说服朝廷把节制楚军、江北军甚至中都凤阳兵力的权力全部交给他,让他能够动员这些军队参与对河南闯军的会剿。这很出乎许平的意料,侯洵的这个要求蒙蔽下朝廷是可以的,但是许平是参加过山东之战从贺宝刀那里对内情有所了解的人,他很清楚侯洵的建议多半是镇东侯在背后策划。

“朝廷同意了侯洵的计划,眼下侯洵已经命令左良玉率领楚军北上,从南面夹击我们,同时还让江北军做好准备,随时出发从东面进攻我们。”许平脸上的忧色越来越浓,新军的战略部署有些出乎他的意料,而开封未下,许平难以抽调部队去增援山东,楚军在南线的威胁也让闯营受到牵制:“我本想在开封再次重创新军,然后攻下开封后立刻兵发山东与东江军连成一片,想不到被新军抢先了。”

既然侯洵的策略必然是镇东侯授意,而新军的目标如果是河南的话,那根本不会拖延时日给许平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机会,所以许平一听到这个消息就意识到新军打算首先攻击山东,摧毁东江军以解除后顾之忧,或许还有练兵的意思在里面。

“新军需要多久才能进攻山东。”问话的是罗汝才。

“很快。”其他各路军队动员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最快也要到六月才能发起配合攻势,但新军一旦有了计划后总是会很快行动,而且许平知道督师的侯洵显然会全力支持镇东侯的计划:“昨天刚收到的邸报,侯洵借口不耽误时间,已经命令新军南下进入山东,要山东地方官接应粮草,不日就要开始清剿季退思部。这个命令是十天前发出的,我猜现在新军应该已经向山东进发了。新军的意图非常明显,他们打算首先集中兵力击溃山东叛军,然后全师向河南进发。”许平斟酌着作出预判:“季退思已经疲惫不堪,我认为他很难撑过六月。那么六月底或者七月初,新军就会发动十二个营向开封开来”

“真不该和开封的明狗换粮,不然我们就能去山东了。”下面传来一句闲话,虽然闯营与官兵相比规矩要少很多,不过在这种会议上这样的发言显然还是很无礼,许平扫了一眼说话的人,是闯营另一个旁系的首领。许平早就感觉和新军相比,闯营就好像是一个大联盟,闯王的地位是盟主而不是大家的主子。

在许平看过去的时候,那个发话的闯营将领毫不示弱地与许平对视,其他一些地位类似的将领也嗡嗡声表示赞同。这些人和罗汝才、孙可望他们一样,在李自成出商洛山前都是一方的大王,现在还有自己的独立势力。李自成每次打胜仗都会分战利品给他们,而许平从地方上获得的收入显然不会给他们,至于他交给李自成的那些牛金星也未必会给这些旁系很多。眼下这群人是最穷、最艰苦的一批人,也对许平用粮食和开封换人最不满。而对于这种出身土匪,习性仍匪气沉重的家伙,孙可望一贯主张是予以消灭,就如同他在归德的清洗。而且这种清洗确实让河南的士人阶层感到鼓舞,觉得闯营许平部不同以往,是可以加以观察的对象,可李自成仍维持着与这些杆子们的交情。

“便是不换粮,开封一时三刻也打不下,”事关自己的战略和军事权威,许平加重语气说道:“我们还是来不及赶去山东。”

“许大将军不是黄侯的大弟子们,是不忍心看师门长辈饿死吗?”那个人不依不饶地又补了一句。

许平的手下一起向那说话的人怒目而视,不管他们私下之前是否赞同,但现在任何对许平的攻击都会被余深河他们视为对自己的攻击。其他一些亲许平的将领一起大声斥责,便是李自成的嫡系将领们大多也站在许平这边,毕竟许平是李自成一手提拔的,是孤身一人来闯营,现在就算有一些自己的势力也还算是李自成的亲信。就连牛金星都对那个倒霉鬼厉声喝道:“有什么话都说出来好了,

见到这么多人反对,最开始出声的那个人脸色有些发白,向李自成欠身道:“大王,我是个粗人,不懂什么规矩,心里直,想什么就说什么了。”

“无事,无事。”李自成挥手道:“我们自家兄弟,义气相投,哪里有那么多的规矩。”

许平从那个人脸上收回目光,他觉得这个问题说不清楚也不想深究,既然李自成发话他就趁机赶快把话题扯开,又回到军事问题上。

“楚军和江北军也会派兵参战?”罗汝才听许平念过朝廷的邸报,插话问道:“他们会来多少人?”

“是的,侯洵要他们也来,不过我并不太担心他们,楚军的战斗力比秦军差一些,不会很难对付,而江北军已经被我们打破胆了。”

第146章 小将 (1)第334章 断后第327章 投效 (2)第472章 建议第276章 朝堂 (1)第218章 夜袭 (1)第109章 许州 (1)第449章 军校第233章 乱局 (2)第536章 拦截 (1)第81章 隐姓 (2)第342章 遗产 (2)第420章 同享第16章 转折 (1)第216章 劫营 (1)第143章 酝酿 (2)第24章 世子 (1)第529章 战机 (2)第60章 腐蚀 (2)第163章 总结 (2)第84章 成熟 (1)第383章 忻州 (1)第240章 攻心 (1)第64章 贪生 (2)第419章 名臣第346章 讲理第28章 求亲 (1)第164章 转变 (1)第320章 决斗 (2)第342章 遗产 (2)第165章 转变 (2)第406章 收礼第463章 辽藩第363章 影响第397章 拉锯第295章 败像 (1)第319章 决斗 (1)第579章 退位 (1)第119章 摧枯 (1)第139章 安泰 (2)第571章 辞职 (2)第383章 忻州 (1)第148章 行军 (1)第369章 退意 (1)第484章 叛徒 (1)第308章 鞠躬尽瘁 (2)第387章 民心 (2)第471章 孪生第503章 义释 (2)第427章 忠良第280章 近战 (1)第197章 坚守 (2)第46章 恋情 (1)第543章 大捷 (2)第419章 名臣第364章 尾随第224章 战俘 (1)第478章 官营第250章 入滇 (1)第24章 世子 (1)第316章 冲锋 (2)第360章 守夜第370章 退意 (2)第468章 咨询第274章 招摇 (1)第413章 烈皇 (2)第175章 新政 (2)第243章 危难 (2)第120章 摧枯 (2)第505章 道义 (2)第120章 摧枯 (2)第437章 内忧第204章 反击 (1)第207章 战后 (2)第155章 对射 (2)第28章 求亲 (1)第465章 知耻第315章 冲锋 (1)第14章 死地 (1)第98章 兵权 (2)第245章 内忧 (2)第65章 罪行第238章 矛盾 (1)第310章 等待 (2)第515章 军种 (2)第501章 绝境第292章 退却 (2)第330章 反应第252章 军法 (1)第538章 逃窜 (1)第5章 自荐 (3)第517章 调任 (2)第198章 僵持 (1)第363章 影响第199章 僵持 (2)第201章 新年 (2)第364章 尾随第440章 问答 (1)第14章 死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