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缙绅

“王启年知道吗?”

“我就是来问你是不是要通知王启年。”

“你觉得呢?”

“似乎没有必要,等救火营跟随大人南下后我们再处理吧。”

“不错。”赵慢熊也觉得各营目前态度暧昧,镇东侯既然把这件事交给自己处理,就说明万一有什么差错镇东侯也不会念旧情,既然如此赵慢熊不认为自己还有什么好犹豫的,他又翻了一阵其他的名单,头也不抬地说道:“一律照此办理。”

“是。”虽然关系很熟,但涉及到正式的命令时,赵慢熊就会用严肃的上级对下级态度给李云睿发号施令,而李云睿也会正色应是。

俯身收回这份情报后,李云睿在信函的表面轻轻一拍,低声问道:“是不是有必要通知金大人呢?”

金求德的参谋司需要知道最紧迫的军事情报,而李云睿手中这份无疑属于判断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情报,就算参谋司不知道,金求德本人都需要知道,至少可以保证他不会把紧急军情发给不该发的人,或是让危险份子负责传达。

赵慢熊把双手交叉,抬头看向李云睿:“暂时也无此必要。”

“遵命。”

“还有一件事,就是闯营,”李云睿对闯军最近的活动有些担忧。

赵慢熊奇道:“这件事大人你要你和我说?”

“不是,是我自己在担心,现在河南北部已经没有闯军活动的迹象。”李云睿担心的枉自做了叛徒,到时候明廷没用崩溃,还得镇东侯亲自带兵北伐,要是那样的话还不如在京师直接造反:“李自成和许平解散了他们大部分部队,现在剩下的军队已经不足三万人。”

“三万人还不够么?你可记得当年李闯被打败之后一样解散了他的部队逃进深山,身边只剩下十几骑兵而已,可是他出山振臂一呼,顿时又是数以万计的人赶去投奔他。”赵慢熊对闯营颇有信心,如果新军退去,朝廷在北方的军队就失去了主心骨:“本来还有些担心郁董会给我们找麻烦,但是大人不是说了么,到时候他绝不会北上勤王,更不会阻拦我们。”

崇祯二十四年的新年,许平没有在自己的大营里度过,而是去一家河南缙绅的庄园里做客。

“小人敢问大将军安好。”主人亲自迎出家门数里,就在路边向许平行叩拜之礼。

“主人翁请起。”解散了大部分军队后,许平身边只剩下五千人马,这个新春佳节他活跃在拉拢人心的战线上,面前这个缙绅是为闯营效力的积极分子,他招募了二十多个许平的部下为他防守家垒,同时还雇佣了数百难民帮他在冬季打短工,入冬之后他还派人送去许平大营满满一车粮食。

许平跳下马,和主人并肩而行,跟着主人来迎接许平的家丁全是他的部下,这些部下也纷纷向许平问好。

离主人的庄园还有好几个里路,路两侧的田地全是这个缙绅所有,之前在许平围攻开封的时候,这个缙绅就基本保持中立,紧守自己的家垒,无论是官兵还是闯营从附近路过他都绝不攻击或是充当向导,而许平回报这些中立者的报酬就是中止了李自成的抄家令,严禁任何部下骚扰他们。

“最近可有土匪骚扰主人翁?”

“一个月前有几个土匪自称是曹大王的手下,曾去小人的佃户那里讨要粮食和衣服,”缙绅小心翼翼地答道:“小人让大将军的手下前去辨认。”

“哦。”许平问道;“后果如何?”

“他们一眼就认出是土匪假扮的,小人就让家丁把那几个土匪赶走了。”缙绅招募的二十多个许平部下各个都身经百战,他们带着主人其他的家丁把那几个罗汝才的手下打得落花流水,不过一个都没有杀,受伤被俘的还给包扎了一番才放走:“后来又有几个土匪自称是老回回的手下,来小人庄上捣乱,也被小人赶走了。再后来就没有土匪来过了。”

牛金星和许平在这个问题上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不管那队友军,只要骚扰支持闯营的缙绅地主就一律击退。

慢慢地两个人走到缙绅的大院,缙绅再次向许平道谢:“大将军光临寒舍,鄙家蓬荜生辉。”

许平看得出主人还是有些紧张,他的垒墙里最醒目的建筑物就是一个巨大的谷仓,许平有意向那个装满粮食的建筑物看了一会儿:“主人翁的粮食可要省着点吃,这个冬天还要很久才过去。”说完之后许平看着缙绅,直言不讳地说道;“主人翁尽管放心,我绝不会动你的一颗粮食,你自愿送给我的除外。”

“大将军说的是,小人今年已经轻松多了。”缙绅明显松了一口气,虽然许平的名声不错,不过闯军两年前还在劫富济贫,这历史难免会让人忐忑不安:“过去两年小人要招几百个家丁保驾护院以防土匪,今年只招了一百个。”

孙可望在河南境内严厉打击草寇,大股作乱的土匪不投降闯营就会被消灭,这让河南境内的缙绅自卫压力减轻了很多,而且闯营把官兵赶出河南后,大部分零星的草寇都回家种地,他们自己有粮食吃,也就不会到处吃大户。

就是那些逃到缙绅家里托庇的百姓,见这两年河南太平了很多,也有不少都离开这些地主的坞堡,返回家园开垦荒地,以这个招待许平的缙绅为例,今年呆在他庄子里吃闲饭的人少了三分之二。而这些离开的百姓,大多向这位缙绅借了农具和种子,去年走的人今年还给缙绅大量的粮食。

这位缙绅除了收租子外,还表示如果有人不愿意欠债,可以用他们开出的荒地还账,今年他的土地增加了两成多。那些早走的农民秋天送来大包小包的粮食,穿上了新衣,没走的人看着眼热,也纷纷借钱告辞,如果河南能够继续太平下去的话,明年缙绅的土地和粮食库存都能翻一番。

“今年青黄不接的时候,还往主人翁鼎力相助。”这番话许平已经和无数地主说过,他在主人的客厅里坐下后,不等茶送来就又急忙提起。

这位缙绅本也坐在下首陪着,听到许平的话后连忙站起,拍着胸脯保证:“大将军放心,小人也是河南人,若是父老有难,小人岂敢不设粥厂。”

说到这里缙绅忽然叹了口气,眼中露出夹杂着恐惧和哀伤的表情:“大将军有所不知,在将军来之前,就在小人的庭院外,一年到头都是饥民滚滚而过。”

当时河南的饥民流动之时就如蝗虫过境,所过之处树木全被剥得干干净净,挖草根的人把大地刨得满目疮痍,只剩下黑漆漆的裸土。

有些没有力气挖草根的人就躺在路边死去,而后来的人就刮下这些尸体上的贴着骨头的人皮而食。当时缙绅和其他躲在邬堡里的人看外面漫山遍野的人在烤食人骨,烧焦的人肉味数月都挥之不去,只觉得好像在修罗地狱一般,这位缙绅的一个儿子在目睹了数月的惨状后竟然发疯了。

“小人的祖父说,七十多年来,河南十年九灾,就没有一年没听说不闹灾的,”今年缙绅已经四十五了,从他小时候起,周围的大路上,一年到头都是连绵不断的粥厂:“可是河南这么大,总有没灾的地方,先父过世前每年都响应官府号召赈济父老,小人掌家后也是如此,万历、天启年间,官府赈济其实就是做做样子,一百个难民里有九十九个都是在缙绅的粥厂里度过灾荒,冬天在有粮食的老乡家里打打短工,天好了后就回去耕作,有了粮食再帮其他灾民的,这几十年一直是这么过来的。”

“从当今天子继位,就不行了吗?”

“是啊。”缙绅又是一阵长吁短叹,崇祯元年催缴赋税,中产之家皆破,第二年开始出现大规模吃人:“十年,杨阁部到河南剿匪,核查各县粮仓储备,当时各县粮仓早已经空空如野,杨阁部严令各县三个月内补齐亏欠,而且要把仓储扩充一倍以备大军所用。”

当时剿匪官兵过境,经常就是一纸号令:今天下午将多少石米、多少石豆送到军营,县令仓储不够,有时还需要挪用朝廷的赋税凑足,然后就再向农民加征,农民没有了就找地主缙绅。

“秋收之后,有时一个月县里就能重征三次秋粮,若不听令县里会视为抗命派官兵讨伐。”这位缙绅的一个亲戚运气不好,县里交不出粮食就直接告诉催讨军粮的剿匪军有人抗拒朝廷,一队从秦地调来的边军当即出发将他的庄园攻破,全家蒙难;“所以小人就是想开粥厂,也是有心无力啊。”

许平知道事情不像这个缙绅说得这么简单,相比更没有反抗能力的农民,这些缙绅的生存环境算是好得多了,随着战乱不休,地主们也越来越与朝廷离心离德,开始组建团练,训练家丁修筑邬堡,防备灾民到后来只是一个名义,其实就是武力抗粮。

许平攻打开封的时候,河南巡抚就命令地主出动团练协防闯军,这位缙绅当时的家丁武装达到顶峰,有上千人之多。不过他可没有出动去县里协助防守,而是趁许平猛攻各县的时候抢修邬堡,储备粮食。

到许平包围开封的时候,河南大地上已经遍布大小不一的土围子,这几天许平看到一座座坚固的小堡垒后,都不禁暗自庆幸自己早听清治的良言没有留下恶名,后来更是和孙可望善待士人让他们愿意与闯营合作,不然这许多地主大院,一个个去拔真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更不知道要付出多大代价。

“大将军是闯王属下吧?”缙绅突然问起一个人所共知的事情,而且从他专注的眼神看来,还不是随口问问。

“是啊。”

“小人敢问大将军,今春闯王还会举办科举么?”

“会啊。”许平心里有些奇怪,去年李自成办科举,几乎没有士人来参加,有些被李自成强逼参加的士人还写文骂他,牛金星为此非常伤心,不过牛金星苦于没有愿意帮助他治理政务的文人,所以开春后还要再次尝试办科举。之前牛金星还让许平想办法帮他宣传一番,看能不能诱惑些士人加入李自成阵营。

“原来如此,”缙绅脸上露出喜色,他连忙站起向许平躬身,指着身后的一个年轻人道:“小人这个不成器的犬子,想去试试身手,可是洛阳那里人生地不熟的,不知道大将军愿不愿意赐给小人一纸告身。”

“这个容易。”许平当即就让主人取来纸墨,问清对方的儿子的姓名后龙飞凤舞地替他写好了介绍信,能够读书认字的士人不少都出身地主缙绅家庭,一旦他们自愿参加闯营的科举,接受李自成的委任,那他们的家族就算是被绑上了闯营的战车,比如眼前这个缙绅,若是他有一个儿子在闯营当官,那他就休想再和闯营撇清关系。

缙绅欢天喜地地把许平的信收起来,他的儿子也向许平叩拜感谢。

等宾主又坐定后,许平笑着问道:“主人翁不怕朝廷怪罪么?”

“大将军乃是黄侯的大弟子,数败官兵早已经是名扬天下,”事到如今主人也毫不忌讳了:“之前小人不敢让犬子去赴试,就是担心明廷会问罪,但大将军守土不失,想来就是官兵再来,大将军也绝不会弃河南父老而去吧?”

“当然不会,不但不会弃你们而去,相反我会直捣京师,问罪昏君。”

“小人恭祝大将军旗开得胜。”缙绅恭维过后,又连忙讨好许平道:“大将军有所不知,此番意欲参加****的,并非只有小人一家。”

缙绅报出一串人名,都是他的亲朋之流,不少河南缙绅观望许平所为,隐隐有新朝气象,而反观明廷,似乎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山东一战,这位许将军连他的师父镇东侯都束手无策,以致朝廷要做出挖河这样耸人听闻的事情。现在闯营虽然退出开封,但看起来元气尚在,那还有什么人能制得住他们?

第273章 相对第558章 上院 (1)第496章 闯关第294章 纰漏 (2)第429章 自保 (2)第238章 矛盾 (1)第111章 能吏第176章 启蒙 (1)第433章 糊涂 (1)第285章 交锋 (1)第313章 牺牲 (1)第430章 主人第495章 一伐 (2)第290章 旁观 (2)第76章 断后第181章 司狱 (2)第282章 应对 (1)第567章 论述 (2)第563章 党务 (2)第99章 募兵 (1)第436章 储备 (2)第94章 救民 (2)第224章 战俘 (1)第234章 前路 (1)第87章 决裂第320章 决斗 (2)第423章 奸党第129章 修正 (1)第158章 受降 (1)第480章 曲终 (1)第398章 王牌第351章 末世第400章 倒戈第450章 承诺第227章 默契 (2)第454章 选战(中)第302章 覆灭 (2)第212章 哗变 (1)第496章 闯关第99章 募兵 (1)第100章 募兵 (2)第339章 交易第71章 驰援第132章 争夺 (1)第499章 弃守 (1)第138章 安泰 (1)第169章 归德 (2)第518章 假像 (1)第267章 赌博 (1)第539章 逃窜 (2)第244章 内忧 (1)第157章 颓势 (2)第118章 交易 (2)第448章 定策第379章 决裂 (2)第390章 对垒第299章 拐点 (1)第304章 保守 (2)第492章 前景第91章 贼x民 (1)第128章 临战 (2)第13章 交兵 (2)第77章 遇敌第358章 父子第391章 火线第398章 王牌第414章 相负第394章 决策第195章 前沿第197章 坚守 (2)第279章 对决 (2)第149章 行军 (2)第42章 长青 (1)第260章 志向 (2)第392章 初捷第390章 对垒第113章 借兵 (1)第163章 总结 (2)第105章 孤军 (1)第238章 矛盾 (1)第265章 决心 (1)第324章 天平 (1)第265章 决心 (1)第436章 储备 (2)第273章 相对第13章 交兵 (2)第561章 组阁 (2)第447章 北返第457章 班师第31章 干娘 (2)第168章 归德 (1)第514章 军种 (1)第523章 见闻 (2)第82章 脱身 (1)第55章 夺印 (1)第523章 见闻 (2)第554章 退缩 (1)第176章 启蒙 (1)第373章 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