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对垒

得知新军已经出动后,姜镶的幕僚团又一次爆发争吵,为到底该不该如约前去助战而争论不休。

“可如果贺帅连许将军都打不过,那又怎么办?”之前许平的檄文自称身为先锋提兵五十万,李自成自将百万在后,这个当然大家都不信,但是包括姜镶和他的幕僚在内,都觉得顺军几十万还是有的。先锋许平手里有十万人、甚至十几万也是可能的:“若是能帮许大将军取胜,岂不是大人给顺王的最好见面礼?”

“无论如何,我军都要做好参战准备,”姜镶意识到无论顺军还是明军获胜,他如果想在胜利者身边立足就必须要有功劳,姜镶为今天的行动定下调子:“一会儿,我军待在离战场十五、或十里外,紧密监视新军和顺军的胜败。”

“若是新军赢,我们就助贺帅,也不用对许将军穷追猛打,只要杀伤些顺军的溃兵,取得些首级能够向朝廷证明我们的忠勇就可以了,毕竟一日顺王和贺帅没有决出胜负,这天命到底是属于大顺还是大明就很难说。”作为一军的统帅,姜镶必须要比他手下所有的幕僚都考虑得更周全,不能孤注一掷地在战事明朗前投靠大顺或死心塌地为明廷效力,姜镶认为自己本质上不是一个赌徒:“但如果贺帅连许大将军就赢不了的话,那大明真就是气数已尽了。到时候看吧,若是顺军赢,我们就全力助大将军,不放新军一兵一卒逃离山西。”

其他几营已经向战场开进,作为预备队的救火营的士兵也已经出营列队,随时准备出发。

营官王启年召集所有的队官做最后的训话完毕,金满苍也在其中。

王启年虎视眈眈地看着面前的队官们,突然伸手一指:“把他给我拿下。”

卫士们一拥而上把金满苍擒住,金满苍大惊失色:“义父,小人何罪?”

只听王启年喝到:“你这厮的狼子野心,当我不知道么?”

说完就一挥手,让卫士们把金满苍拉出营外斩首。

把大骂不已的金满苍拖出去后,王启年对其余的心腹们解释起来,他对金满苍和救火营的怨恨了如指掌,之前只是隐忍不发。

片刻后卫士把金满苍的首级呈送进军营。

“这就是三心二意,想陷害全营兄弟的叛徒的下场!”王启年抓着死不瞑目的金满苍的头发,把血淋淋的人头举到办半空:“生逢乱世,我们救火营只有拧成一股绳,才能在这乱世图存。”

不少人都被这变故惊得说不出话来,尤其是几个参与山东屠杀的队官,想到如果不是王启年洞察这一切,那真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王启年把金满苍的头颅抛在地上,大声喝道:“今天谁和我同生共死,明天谁就是我王启年的亲兄弟!”

这里的队官不少都是王启年的后生晚辈,剩下的也都是他的老部下,听到王启年这话后纷纷拜服在地:“大人言重了。”

许平把自己的将旗放在附近最高的一个山头上,近卫营藏在背后的山坡上,刘宗敏的骑兵则更远一些。左面就是牛尾庄营地,前卫营负责防守,而右翼地形最险恶,只留下了神射营。而在将旗前的,则是装甲营,另外一个后卫营则部署在装甲营和牛尾庄之间,保证战线的连续。

“真是雄伟的大军啊,”看着对面层层叠叠的新军,许平忍不住发出了感叹声,由于是顺军选择的战场,所以战线并不是很宽,许平很满意地看到虽然新军人多势众,但不能完全展开兵力:“我们的炮兵都藏好了吧?”

“藏好了,大人。”虽然一路缴获众多,但顺军的炮兵仍然远远不能和新军相比,为了尽可能地抵消新军的炮兵优势,装甲营和神射营都只在山脊线上部署一部分步兵组成防御线,剩下的半数士兵则躲在反斜面,前卫营则藏身于牛尾庄的营地里。至于炮兵,现在都躲在山坡背后或是牛尾庄的营内,等待着新军的步兵出动。周洞天向许平汇报道:“三西营昨天遇到大雪,李将军估计他不可能在中午以前抵达。”

“要下午才能到啊?”许平看着远处泰山营和细柳营的旗号,如果三西营抵达,那么顺军在兵力上就已经和新军持平,顺军现在已经能靠质量优势抵消新军的数量优势:“也好,让新军先进攻吧,要是三西营早到了,就得我们主动进攻了。”

“李将军走的是北路,”新军从南面绕过来攻击牛尾庄,周洞天猜测对方这是为了切断许平和太原的联系:“三西营抵达后,我们两军还是会正面顶牛。”

“大概贺将军担心我们在太原还留下了一部分兵力吧,”无论新军从这个方向进攻还是从北面进攻,对许平来说唯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三西营进入战场的位置,反正太原他没有任何部队,新军切断不切断自己和太原的联系无关紧要:“顶牛就顶牛吧,也不坏,新军还得防备他们的背后突然杀出一支我军来。”

“大人真是通达,”听许平说的如此轻松,周洞天大笑道:“怎么都好,怎么都不坏。”

“我统领的三万大军,都是久经沙场的豪杰之士,士气又这么高昂,”许平笑道,便是周洞天再说些其他的坏消息,也不能影响许平对胜利的信心:“手里就这么一副好牌,还担心什么呢?”

“大人说得好,”余深河也大声说道,他有些羡慕地看着部署在近卫营前方的装甲营,李来亨正在忙个不停,巡视部队鼓舞士气、检查各队的准备工作。而与李来亨相比,余深河则显得无所事事,他的手下都静静地呆着山后,现在没有任何工作需要他们去做:“希望今天装甲营不要把风头全抢了,也留些朱明的贼寇给我杀。”

“放心吧,会有的,会有的。”许平安慰道,又拿起望远镜继续观察对面明军的动向。

在战场的另一面,贺宝刀正在调整阵型,进攻顺军左翼看起来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好处,他打算针锋相对地只留下一个营与神射营对峙,另外的兵马都集中在许平的将旗前和右翼。

“或许还是全线进攻比较好,”王启年建议道:“大帅只留下一个营,那许平也能把他右翼的兵力继续抽调出来。而且我们不清楚他在山后的部署,万一他还留有一支劲旅,突然从侧面杀出,也是麻烦对不对?”

“许平只有三万人,他还能反击么?”贺宝刀用望远镜仔细地观察着对面顺军的阵容,他大概数出了一万多士兵,牛尾庄许平大营里的兵力不知道有多少,不过贺宝刀估计怎么也要部署几千,他一指山脊:“许平的战线上不可能只部署这么薄薄一层,后面大概还会有一万,加上我们已经看到的,许平为了组成战线就已经动用了大约两万两千以上的步兵,他的近卫营和骑兵,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肯定藏在他的将旗后面。”

“可是许平的三西营还不知去向,”王启年担忧这支部队已经到达或者很快就会抵达:“要是突然有两万闯贼从我们的右翼杀出来,一个营是肯定顶不住的。”

贺宝刀想了想,决定在神射营对面多留一个营:“两个营总够了吧,救火营随时可以增援他们。”

烈焰营被贺宝刀放在拖后位置,以防备太原方向:“许平一贯狡诈,或许闯贼的三西营就藏在太原城,想袭击我们的背后。”

王启年也有类似的担忧,直卫已经集结准备参战,明军的情报遮蔽网一下子缩小很多,预警时间大概只有一个时辰左右。

看了身边的贺宝刀一眼,王启年知道自己未来的前途取决于今天这一仗:“朝廷已经失去了武人的控制,无论是在新军还是其他明军中,朝廷已经威信扫地,闯贼此番进入山西,地方的边军将领根本不听文官的指挥,望风而降。而朝廷再也没有一支军队能威慑各省军队了。”

王启年不知道贺宝刀为什么仍然对朝廷毕恭毕敬,不过他很清楚贺宝刀绝对有割据一方的实力——只要能够击败顺军,而朝廷对他也未必会信任到底,很可能又要祭出大小相制的法宝。

“贺宝刀到时候还是会服从朝廷命令的,朝廷肯定会让新军的营官各自为政,不会让贺宝刀一人独大统帅全军、不会让他收复全部山陕,那样贺宝刀的实力就太可怕了,他想做郭子仪,但朝廷可不敢冒又出一个曹操的危险。到时候我说不定也能当个有实无名的陕西王。”之前黄石信誓旦旦地说顺军绝对不会超过五万兵力,和其他悲观的新军营官不同,王启年对黄石的判断很有信心,他在心里默念着:“河南久经战火已经破败不堪,陕西闯贼新得人心不定,只要消灭了许平这几万人,他跟着一个连火枪、火炮都造不出来的李闯,怎么可能恢复元气?那个什么大顺,根基如此不稳,只要败一仗转眼之间就会化为乌有。”

虽然三百年一大劫的预言让不少人忧心忡忡,但王启年不信大明就会这样垮掉,自古王朝崩溃,从来都要经过税源流失、地方割据、军阀拥兵自重的阶段。虽然连崇祯皇帝都哭诉:天下处处皆亡国之像,但王启年总忍不住想到,就是在崇祯朝,朝廷仍然拥有对地方绝对的人事任免权,中央还是能从各省收缴到大量的税收——哪朝哪代,能够在这种形势下亡?恐怕只有隋朝了,可是那可不是大明这种几百年的朝代,那个时候岁数大点的人都还记得这天下原本不姓杨。

所以王启年觉得黄石的作乱行为太操之过急,或者说路线不对。他认为这样莽撞行事只能成为董卓,为后来者铺路。或者成为权臣、或者成为军阀,等朝廷彻底威信扫地后才能取而代之。既然黄石不愿意老老实实地经营朝廷成为一个权臣为后代铺路,而是一定要去当董卓,那王启年觉得自己还是去设法成为一个军阀为好,从历史的角度看,这才是保命保家之路,他不想成为李郭之流。

“大帅,”一个泰山营传令兵赶来报告:“吉将军说正面太窄,一次只能展开两个营,他希望大帅同意他绕过牛尾庄,继续向闯贼后方迂回,然后与其他营夹击牛尾庄。”

“开什么玩笑?”贺宝刀一口回绝了这个提议,许平在山背后的部署新军一无所知,贺宝刀虽然有所猜测但并没有绝对把握:“他就不怕撞上闯贼的伏兵么?”

“吉将军就是想迂回侦查一下,若是我营成功迂回到牛尾庄后方,许贼的部署也就一目了然了。”泰山营的传令兵连忙解释道。

“然后呢?吉将军如何通知我,他会千里传音还是飞剑传书?”贺宝刀不满地说道,隔着许平的主力军,贺宝刀认为这样的长距离迂回行动只能导致自己丧失对泰山营的指挥。更不用说泰山营还有迷路或遇到道路不通的问题,这里可是山地,军队一绕就不知道久经会绕出去多远。

“我家将军可以见机行事。”

“他就是被顺军伏击了,全军覆灭了我也不知道,还会傻等他迂回到位。”贺宝刀挥手道:“不必多说了,本帅不同意,再说对面闯贼只有我们的一半,堂堂正正进攻就能取胜,为什么要自找麻烦?而且本帅完全看不到这里面的好处。”

轰走了泰山营的传令兵后,贺宝刀继续指挥着全军排兵布阵,不久各营纷纷派来传令兵汇报部队调整完毕。

“开始进攻吧。”贺宝刀不再等待,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位于中央的长青营和天一营,奉命发起了第一轮攻势。与此同时,泰山营和东森营也开始向牛尾庄发起攻击。

第464章 民智第423章 奸党第275章 招摇 (2)第44章 迷惑 (1)第141章 交易 (2)第480章 曲终 (1)第338章 劝降第263章 变化 (1)第88章 破军 (1)第348章 捞费第161章 善后 (2)第73章 山口第547章 军歌 (2)第47章 恋情 (2)第574章 伟人 (1)第174章 新政 (1)第474章 轮回 (2)第455章 选战(下)第155章 对射 (2)第37章 敲打 (2)第196章 坚守 (1)第288章 喘息 (2)第496章 闯关第573章 返京 (2)第254章 军法 (3)第187章 谅解 (2)第470章 人心第93章 救民 (1)第179章 彷徨 (2)第193章 消耗 (1)第423章 奸党第483章 诉苦第516章 调任 (1)第241章 攻心 (2)第495章 一伐 (2)第85章 成熟 (2)第137章 退兵 (2)第153章 针对 (2)第410章 破城第99章 募兵 (1)第236章 潜流 (1)第574章 伟人 (1)第549章 批判 (2)第98章 兵权 (2)第315章 冲锋 (1)第408章 坦诚第65章 罪行第140章 交易 (1)第288章 喘息 (2)第68章 狼穴第483章 诉苦第478章 官营第445章 倒戈第333章 追击第372章 破关 (2)第181章 司狱 (2)第32章 前程 (1)第300章 拐点 (2)第66章 迷惑第284章 应对 (3)第398章 王牌第194章 消耗 (2)第435章 储备 (1)第462章 国卿第528章 战机 (1)第424章 养士第301章 覆灭 (1)第273章 相对第330章 反应第72章 义军第442章 监督第166章 奔波 (1)第56章 夺印 (2)第65章 罪行第511章 待机 (2)第340章 信念第173章 基业 (2)第27章 遗物 (2)第186章 谅解 (1)第476章 作乱第266章 决心 (2)第508章 动摇 (1)第213章 哗变 (2)第320章 决斗 (2)第14章 死地 (1)第164章 转变 (1)第152章 针对 (1)第534章 换帅 (1)第278章 对决 (1)第210章 后事 (1)第297章 转折 (1)第543章 大捷 (2)第532章 落马 (1)第379章 决裂 (2)第270章 友军 (2)第520章 架空 (1)第418章 委任第400章 倒戈第183章 扰乱 (2)第91章 贼x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