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走私 (2)

“许将军,大捷是要靠进攻来取得的。”钟龟年从来不会称呼许平为大将军或是吴王殿下,他尖刻地说道:“难道许将军认为靠步步退缩就能赢得天下吗?”

“我从来不这么认为,不过在眼下这种情况下,我首先要考虑是不被敌人取得大捷,”许平知道钟龟年抱怨的理由还有一个,那就是明军占据沿海港口后导致辽东的物资难以运输到前线,路上的损耗变得更大,对此许平解释道:“现在我们已经从江南退回,多出来的那段路已经节省下来了”除了运输问题,钟龟年还总是抱怨走私变少了,对此许平也有说辞,明军占据这些港口的花销远远高于顺军走私量的减少量,而且许平不认为明军少几个港口就无法在渤海组织起封锁线——顺军远远不可能清除明军的每一个据点并保证他们永远不会回来。

“这并不是放任贼寇侵占我们领地的理由!”

“确实不是,但是兵力不足是一个理由,如果我有二十个野战步兵营,那么无论是****南京还是清靖山东沿海我都会欣然从命;如果有四十个,那么防御使大人就连我都不需要。”许平不为所动,坚持要对明军在滨海地区的行动静坐不理:“齐国公正在挥霍他的力量,现在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等待,等待齐国公犯错误。”

“如果许将军等不到呢?”钟龟年此来还肩负有丞相府的命令,朝廷说如此放任明军自由行动,不但对大顺的军心士气不利,而且连藩国也会对朝廷的实力失去信心:“许将军要等多久?”

“我不知道什么能够等到,也不敢说我们一定能等到。但现在出战我看不到胜利的希望,只会正中齐国公下怀,所以我们必须等,等他在这条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浪费更多的国力,露出破绽给我们。”

“可是藩国会质疑朝廷威信。”钟龟年终于翻出了底牌,自从大顺从江南退兵后,它的直辖领地就已经不比藩国多多少了:“他们会认为我们无力收复山东。”

“我们确实无力收复山东,正是因为我们没有这个力量才不能轻举妄动,难道我们被敌人牵着鼻子走,耗尽了我们的力量连江淮都保不住,藩国就会对朝廷更有信心么?”许平决心停止这场无益的谈话:“防御使大人,我听说南方有一种新式机器,能够大量地生产军火武器,我们应该高价买几台,最好再设法收买些工匠。”

“这个我当然晓得,但是许将军把我的港口都丢光了,我去找谁买呢?”钟龟年没好气地答道。

“趁着天津还在我们手中,多想想办法吧。”

天津,

作为北方手中最大的一个滨海城市,这里由一个专门的巡抚负责,这个巡抚的职责之一就是提高走私量。

虽然南军在渤海和天津港外都建立了封锁线,但随着正常贸易路线的中断,走私利润变得越来越惊人,因此南方多有商人干冒奇险,雇佣亡命的船员水手乘坐快船潜越封锁线,在海上和明军巡逻船只捉迷藏、赛跑,然后接着夜色潜入港口。

已经在前线效力多时的胡辰,刚刚得到许平批准返回直隶成亲,这份婚事早在他跟着许平挟持山东防御使前就已经下聘,之后就因为他逃亡而耽搁了,好在他岳家是个虔诚守信的人,在胡辰被赦免后又续上前约,这次许平特批胡辰长假回北京成亲一方面是因为内心对他有愧,另一方面也是要胡辰替他到天津看一看防御体系,毕竟这是北方最大的走私入口。

接到命令后胡辰顾不得先回北京成亲,而是首先奔天津而来,目前的港口守备是他的老朋友张舒博,当初他在近卫营服役,后来才调到港口当差。

见到老战友前来,张舒博也是喜出望外,不由分说一定要胡辰到他家去住,声称他家既宽敞又大,远比军营要舒服得多——胡辰身上有许平给的公文可以住在军队的驿馆。

到了张舒博在天津的临时住宅一看,果然十分的体面,他们二人是妻女不避的过命交情,一进门主人就喊出两个女人让她们去下厨给胡辰做饭洗尘。看到胡辰脸上有些迷惑的表情,张舒博笑着解释道:他的正妻还呆在京师照顾儿女,而这对小妾是在天津买的。

脱去外套,胡辰露出身上满是补丁的军装,张舒博看得只咂舌:“老哥已经是中校了,军衔比我还高,怎么穿成这个样子?”

“军中乏布,殿下里面的衣服也是补了又补。”胡辰老老实实地答道:“实不相瞒,这次我是回来成亲的,饷银一直攒着想给浑家多扯两尺布。”

江南易手后,北方的布价暴涨,至于丝绸更是翻了十番,胡辰是绝对买不起了。

胡辰口中的殿下只可能指许平一人,听到这话张舒博马上做不住了,他告声得罪连忙跑进后方,过了半响带着一个小妾各抱着一个大包出来。

翻开包袱皮,上面是几匹上好的黑色的湖布,张舒博让胡辰自己留一点坐套衣服,剩下的都带去给许平:“这布结实,而且染料不褪,算是我对殿下的一点孝心吧。”

张舒博小妾抱着的那个包打开,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张鲜艳的红绸,是刚才张舒博特意关照女人找的上等货,今年的浙江新丝织就的:“军务缠身,不能去京师讨老哥一杯喜酒喝,把这个带给嫂子吧。”

胡辰先是惊喜不已地抚摸着那匹绸缎,这种东西他就是有钱也买不到,而对方一送就是一匹想到此处胡辰连忙站起来推辞:“太重了。”

“不重,不重,实在是不知道老哥要来,小弟已经是惭愧了。”张舒不容胡辰推辞,一边往他面前推,一边解释说这些都是走私船运来的。

“私船运来的?”胡辰奇怪地问道,他记得许平曾经说过,走私船船主虽然为了私利,但对大顺而言却是了不起的英雄,他们一路干冒奇险,把大顺急需的硝石、武器和机器运到直隶,他们从南方送来的东西对打赢这场战争有着非常的大意义,让前线将士能够少流很多血。

“是啊。”张舒博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

听胡辰提出他的疑问后,张舒博微微一笑:“老黄历了”

张舒博告诉胡辰,虽然一开始有商人确实私下收购南方的机器和军火卖给北顺,但随着南军封锁越来越严,他们就不再走私这些军事物资——因为它们的利润远远比不上各种奢侈品。

早从登州开始,走私船就越来越不愿意从事高风险低回报的买卖——把武器、军火或机器卖给顺军被南明发现的话必死无疑,而且顺廷购买军用物资的价格提高得有限,中间的各级官吏还要打点不然还会遭到各种刁难;相反南明对走私奢侈品的处罚要轻得多,而且这种货物也很容易买到,运上船也不会引起什么注意,而到了北方后奢侈品大家都抢着要,根本不需要行贿官府。

翻开那红绸,张舒博随手拾起了下面的一块刺绣,这种苏绣在北京已经是有价无市,只有大顺的官员才能利用关系买到一些便宜点的,普通人家嫁女娶亲如果不想用劣质得多的替代品,就得用很高的价格去买,就是天津城这里也很贵而且货源长缺,更不用说其他的地方。

第182章 扰乱 (1)第211章 后事 (2)第287章 喘息 (1)第86章 破灭第491章 中庸第568章 腐败 (1)第405章 召见第455章 选战(下)第514章 军种 (1)第39章 邀请 (2)第202章 皮影 (1)第191章 抵抗 (1)第199章 僵持 (2)第369章 退意 (1)第513章 家书 (2)第556章 乱麻 (1)第308章 鞠躬尽瘁 (2)第406章 收礼第213章 哗变 (2)第458章 风气第211章 后事 (2)第406章 收礼第479章 兄妹第130章 修正 (2)第300章 拐点 (2)第71章 驰援第68章 狼穴第23章 惩罚 (2)第505章 道义 (2)第83章 脱身 (2)第255章 弱点 (1)第44章 迷惑 (1)第484章 叛徒 (1)第123章 压力 (1)第346章 讲理第555章 退缩 (2)第12章 交兵 (1)第257章 密谋 (1)第555章 退缩 (2)第268章 赌博 (2)第107章 实战 (1)第401章 劝降 (1)第521章 架空 (2)第576章 伟人 (3)第67章 自新第402章 劝降 (2)第344章 前驱 (1)第270章 友军 (2)第282章 应对 (1)第537章 拦截 (2)第439章 召集第85章 成熟 (2)第108章 实战 (2)第136章 退兵 (1)第176章 启蒙 (1)第306章 进步 (2)第402章 劝降 (2)第97章 兵权 (1)第229章 交换 (2)第61章 抚民 (1)第517章 调任 (2)第403章 直隶第364章 尾随第418章 委任第69章 意外 (1)第333章 追击第320章 决斗 (2)第183章 扰乱 (2)第333章 追击第156章 颓势 (1)第291章 退却 (1)第261章 密鼓 (1)第248章 内讧 (1)第223章 善后 (2)第26章 遗物 (1)第287章 喘息 (1)第379章 决裂 (2)第479章 兄妹第213章 哗变 (2)第411章 叛离第257章 密谋 (1)第178章 彷徨 (1)第558章 上院 (1)第519章 假像 (2)第560章 组阁 (1)第458章 风气第306章 进步 (2)第435章 储备 (1)第91章 贼x民 (1)第340章 信念第322章 功高 (1)第193章 消耗 (1)第352章 说服第162章 总结 (1)第238章 矛盾 (1)第320章 决斗 (2)第330章 反应第453章 选战(上)第203章 皮影 (2)第215章 潜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