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开始 (2)

“王上和内阁无意要许将军的命,”贺飞虎眉头微微一皱,有些后方的政策他不一定赞同,不过他能理解内阁的担忧:“许将军是我朝的大敌,不知道有多少将士因为将军而殒命,不知道有多少人盼望着将军身首异处。但是首先是战场无私仇,其次将军放走的人更多,王上和内阁很赞赏许将军此举,他们不愿意要将军的命。”

许平低下头掰着手指数了数,再次抬头的时候说道:“经我手释放的贵军,大概已经有五万之数了,如果一命抵一命的话”

随着李自成去世,本来已经不多的山东顺军又散去部分,现在已经只有四万余人。

“谁和你讨价还价了!”

一个齐军军官叫起来,贺飞虎伸手制止了他,冲着许平摇摇头:“许将军,严格说来你并没有放过我军,你放的是明军,而且而且王上和内阁并不会一定把贵属怎么样,只是这件事与许将军无关。”

贺飞虎的话让许平轻笑了一声,无奈地摇摇头,现在他手里谈判的筹码确实太少:“可是你们从来没有放过我的部属,你们的第十三镇向淳化逃窜时,也没有放过我的部属,现在我怎么能相信你们会突然大发慈悲。”

“内阁给我的授权就是如此,其他的超出了本将职权。”

“既然是谈判,那么总要讨价还价吧。”许平哀求道。

贺飞虎想了想:“就看在许将军的面子上,本将想内阁不会拒绝赦免许将军指定的一百名战犯的。”

听完这话后许平又把头垂下,贺飞虎等了一会儿,终于有按捺不住的齐军军官叫道:“许将军你如何回复王上的仁德?”

许平深吸了口气,轻声说道:“顺不负平,平不负顺。”

这句回答让所有的齐军的军官都愣住了,半响后才响起一片哄笑声。

“敢问将军,今日大顺何在?顺王何在?”一个齐军军官乐不可支地问道。

“大顺非顺王一人之大顺,乃无数将士之大顺,我们矢志要推翻暴明,开创一个公正清明的太平之世,一个让贫者能免于饥寒、幼有所养、老有所葬的太平之世。”许平盯着这些齐军军官,他背后的顺军军官人人挺胸直立:“顺王虽陨但是数万大顺将士依在,他们没有做错什么,他们被昏明逼上了一条死路而不得不奋起反抗。可笑的是,你们其实也是一样,你们同样推翻了昏明,你们不认为自己求活有错,却不容忍另一群同样挣扎求生的人活下去。如果你们指责我们是叛徒,那难道你们现在还是明军不成?”

许平的话并没有收到任何效果,对面齐军军官眼中依旧满是嘲讽之色,看着顺军这边就像是在看一群终于被逼到死角、重伤垂毙的野兽一般,贺飞虎整整头上的帽子,最后一次大声说道:“我们将给许将军和李将军十天的考虑时间,如果到时候没有答复我们就会认为两位将军拒绝了陛下的好意。”

说完后,贺飞虎转身离去,齐军军官都跟在他身后鱼贯而出。

“我不想杀人了,”等齐军的脚步声远去后,许平重重地叹息一声:“可必须要让他们知道,我们依旧是一支强大的军队,如果想杀我们他们也得死伤惨重。”说着许平把给他和李定国的赦免书抓在手中,然后摔到一边:“这样他们才会知道这种条件是大错特错。”

四万多顺军已经向西隐蔽逼近齐军的湖广集团,这几天趁着风雪齐军的气球不能出动,许平一直在调兵遣将准备反击。首先齐军上下因为胜利在望变得较之前麻痹,很多军官都乐观地猜测顺军可能已经濒临崩溃,还有不少人认为顺军就是还有残存士气也会返回河北试图夺回北京而不是向二十万齐军冲过来——明军力量强大而且现在顺军那边应该更痛恨叛徒才对,这些军官都认为到时候先让这帮顺军和前顺军自相残杀一番才好,这样打扫战场也能少死几个士兵,他们同样不愿意部下在胜利前夜付出惨重伤亡。而得知李顺覆灭后,齐军中的普通士兵们也开始憧憬回家过年,很多南方兵都是首次见雪,他们有的好奇,有的则在怀念温暖的家乡。

离开谈判营地后,许平带着部下冒雪赶到隐蔽近敌的顺军右路军,看到李定国后许平顾不得掸去身上的雪就摇头道:“谈崩了。”

“早知道。”李定国飞快地答道,他昨天就想发动攻击,但是许平坚持要根据谈判再做决定,出动四万军队攻打的敌军只有一个师,而许平和李定国制定计划的时候以消灭掉他们其中一个孤立团为满足。他们两个估计南兵都没有什么雪地行军和打仗的经验,这个计划不是很难完成,要是之前顺廷还在的时候许、李二人甚至不会考虑出动这么大的兵力、花费这么多的物质来打一个战果如此小的仗。但是现在既然战略目标完全改变,那么战术手段也要相应调整,顺军要显示实力,库存反倒显得不太重要了——他们不需要考虑在山东长年累月地坚守下去了。

“难道我们就找不出一个会打仗的将军么?”缪首辅把前线的战报怒气冲冲地抛在桌面上,在过去半个月里,许平一共偷袭了明军四次,每次都消灭、俘虏明军几百、上千个人。对此贺飞虎解释说他不是没有想到许平会垂死挣扎,但是他确实对对方会打这种没有意义的小仗缺乏意料。黄乃明和贺飞虎都觉得在这种天气里出动几万大军跑来跑去专门打明军小股孤立军队,就算能全胜也会导致很多士兵生病受冻,恐怕胜利的顺军的伤病减员也不比明军的损失小。黄乃明和贺飞虎都觉得让顺军去折腾好了,他们正在继续消耗他们不多而且难以补充的物资,等开春后一举成擒也不是什么难事。

不过这种骚扰让沉浸在战争结束喜悦中的南方无疑非常讨厌,之前工党内阁在得知李自成被击毙后有些鲁莽地对媒体宣布战争会在新年前结束不,是战争已经结束了,军属可以放心地等他们的亲人回家了。

可总是有新的阵亡名单送来,这些刊登在媒体上的名单虽然没有以前那么长,但依旧让内阁非常下不来台。反对党在冷眼看内阁连续出丑后,开始对缪首辅一伙儿冷嘲热讽,讥笑他竟然在这样优势的局面下都无法解决一群穷寇,如此无能以致英勇的志愿兵不但不能回家而仍继续大量阵亡在北国。

缪首辅是一个不错的商人,很成功的政客,但绝不是一个好军人,在遭到黄乃明的几次拒绝后——显然王太子面对许平已是极为谨慎,缪首辅指示国防部长用升职、勋章等各种奖励诱惑底下几个集团的指挥官,让他们主动出击争取在新年前结束战争,至少打几个漂亮仗来为内阁挣些脸面。

结果湖广集团的指挥官确实有点心动,他尝试出动三个师四万人向附近一支五、六千的顺军进攻,由于过于依赖气球侦查,一旦在风雪天气球无法出动的时候,齐军就暴露出不少侦查方面的漏洞,没有发现潜伏在附近的许平和李定国联军主力。大部分没有见过雪的官兵对雪战也是一窍不通,在这方面也远远没法和经验丰富的许平相比,结果被打得大败,伤亡超过四千,一万多人被俘虏。如果不是许平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的考虑——追求俘虏不追求杀人,同时尽力避免己方伤亡,估计齐军损失还不止这点。

堪比黄池惨败的结果传回南京,缪首辅觉得自己的脑袋都要炸了,幸好黄乃明没有对此穷追不舍,也没有向媒体透露缪首辅伸手过长的问题,而且军方保证即使如此,齐军依旧比许平强大很多倍,许平依旧无法补充他的人员和物资损失,等顺军擅长的雪战时间一过,二十几万齐军一拥而上还是能弄死他。

但是这依旧是一场大败,而且时间还是要拖到明年去,等缪首辅从报纸上看到许久不曾出现过的长长的阵亡将士名单后,他感觉这事必须要结束了。

不过如何结束缪首辅还是没有想出好办法来,等许平再次将大量俘虏释放后,缪首辅发现他变得更被动:许平让这些士兵带话给南方的媒体(经过长期的前线的经历,许平开始意识到媒体的用处。),说他完全无意让齐军继续流血死人,只要齐内阁愿意赦免他的军队那他愿意立刻放下武器投降,至于他本人既不追求也不会接受什么个人赦免,所以齐内阁不要指望靠收买他来加速战争的结束。

虽然宪政制度和制度有很大的不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任何官僚的第一本能就是推卸责任,即使是宪政制度下的官僚也是一样。缪首辅非常、非常希望立刻结束战争,但是即使不能立刻结束也不意味着世界末日,只是这几个月会变得难熬,会一直被反对党说怪话而已;可是如果缪首辅提案赦免长生军、改变制宪会议以前的默契的话,那将来如果发生什么意外缪首辅和他的内阁还有党就要为此负责。

如果许平只是一个人那没有什么可怕,但是他手下的几万军队是另外一回事,虽然北顺已经不存在,但是北顺的余孽——那几个藩王还在,如果赦免了对南方恨之入骨的长生军,而川王、陕王或是东王成功地吸收了他们,那立刻就拥有一支令人畏惧的武力。如果这些藩王将来不肯老老实实撤藩的话,内阁少不了还要动武收拾他们。当然,如果真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也轮不到缪首辅担忧,他担忧的是,万一内阁大量解散部队,而某个藩国心怀不轨打算先发制人的话,那这事就麻烦了,他肯定会因为这个赦免令而遭到无情的抨击;此外,就算藩国没有动武,只要某个藩国武力特别强大,内阁就得多武装一些军队用来防备它,这些多出的军费开支也会授予反对派以口实。

因此当夏完淳来建议缪首辅考虑同意许平的要求——赦免他和李定国的部下时,缪首辅依旧举棋不定,他承认长生军对这些背叛的藩王恨意也不会轻,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无论如何不赦免长生军责任是大家均摊而且风险可以预测,而赦免长生军将是责任自负而且风险大小难以评估。

夏完淳不否认他对长生军依旧有感情,他来游说缪首辅去制宪会议牵头发出赦免令也是他个人决定不代表国民党意志。和缪首辅开诚布公地仔细谈过后,夏完淳总算是搞清了对方的顾虑,这让夏完淳长出了一口气:如果对方对长生军有什么个人仇恨在里面那就真不好办了。

“王上有个想法,或许能结束战争,不再让我们的子弟流血了。”无论齐王有什么想法都不会自己去向制宪会议提出,这次他也是和夏完淳讨论了一番,现在后者就打算把一部分计划透露给缪首辅,在此之前夏完淳首先发问:“只是这个计划要花钱,首辅大人认为花多少钱合适呢?”

停战值多少钱对缪首辅来说就是收益减风险,收益就是能够少死多少人、缩短多长时间的战争、少花多少军费;而风险则要挺过夏完淳的计划才能判定。

等夏完淳把计划中他认为可以透露给缪大夫的部分一五一十地说完后,他注意首辅大人表情严肃,等夏完淳结束很久后缪首辅仍在思考——他感觉这个计划似乎非常可行,风险很低而且模模糊糊的似乎还有长远的利益;至于花钱,能够解决这么一个大麻烦,让战争在新年前结束花点钱也不算什么了。

“为什么不让贵党提出这个提案?”思考结束后,缪首辅没有立刻表示赞同或拒绝,而是开始反问。

“首辅大人是执政党,”夏完淳知道现在制宪会议里势力最大的还是执政四党同盟,而且夏完淳坦率地承认:“虽然我是国民党党务干事,但其实和同党并不熟。”相对来说,夏完淳倒是和缪首辅更熟悉些,作为齐王府的官员他们以前打过不少交道。

“夏先生说这主要是出于你自己的意思?”

“是的,许将军是我的朋友,他的部下也有很多都是我的朋友,曾经同甘共苦的朋友。”夏完淳表示他不看着这些人面临死亡而袖手旁观:“他们并不是野兽和无恶不作的恶棍,虽然报纸和选民现在不这么看,但总有一天他们会了解的,他们会为今天杀了这些人感到恶心和后悔的。”

“既然如此,那本党能从夏先生实现个人愿望中得到什么好处呢?”缪首辅捻着胡须问道。

“这对首辅大人也是有利的啊”夏完淳很奇怪为何有此一问,因为结束战争对执政党的好处显而易见。

“但还不够。”缪首辅断然打断了夏完淳的说明。

“首辅大人的意思是?”夏完淳有点迷惑。

“既然夏先生是为了私人而来,那我也要提出一个私人要求,而且刚才夏先生已经说了其实和国民党没有什么交情,”缪首辅感到这个计划很有成功的可能,既然如此那就要尽力设法保证工党在计划成功后的利益:“如果夏先生退出国民党加入工党,本官就同意这个要求。”

第279章 对决 (2)第561章 组阁 (2)第213章 哗变 (2)第451章 期望第245章 内忧 (2)第102章 鹰营 (2)第216章 劫营 (1)第275章 招摇 (2)第563章 党务 (2)第205章 反击 (2)第64章 贪生 (2)第389章 时代第518章 假像 (1)第245章 内忧 (2)第233章 乱局 (2)第483章 诉苦第426章 遗诏第504章 道义 (1)第58章 诱惑 (2)第438章 包庇第46章 恋情 (1)第350章 遣散第4章 自荐 (2)第432章 官司 (2)第248章 内讧 (1)第346章 讲理第268章 赌博 (2)第271章 出击 (1)第436章 储备 (2)第573章 返京 (2)第214章 潜渡 (1)第528章 战机 (1)第118章 交易 (2)第260章 志向 (2)第4章 自荐 (2)第110章 许州 (2)第359章 追击第59章 腐蚀 (1)第388章 军阀第58章 诱惑 (2)第577章 淮安 (1)第483章 诉苦第157章 颓势 (2)第104章 纷争 (2)第89章 破军 (2)第333章 追击第277章 朝堂 (2)第136章 退兵 (1)第178章 彷徨 (1)第11章 犄角 (2)第531章 缠斗 (2)第189章 清野 (2)第248章 内讧 (1)第174章 新政 (1)第139章 安泰 (2)第316章 冲锋 (2)第99章 募兵 (1)第388章 军阀第512章 家书 (1)第354章 帝国第77章 遇敌第577章 淮安 (1)第243章 危难 (2)第160章 善后 (1)第410章 破城第6章 变故 (1)第491章 中庸第177章 启蒙 (2)第92章 贼x民 (2)第495章 一伐 (2)第232章 乱局 (1)第262章 密鼓 (2)第57章 诱惑 (1)第57章 诱惑 (1)第459章 兄弟第133章 争夺 (2)第317章 失败 (1)第244章 内忧 (1)第313章 牺牲 (1)第102章 鹰营 (2)第338章 劝降第469章 拆台第166章 奔波 (1)第453章 选战(上)第500章 弃守 (2)第463章 辽藩第50章 条例 (3)第67章 自新第266章 决心 (2)第61章 抚民 (1)第290章 旁观 (2)第386章 民心 (1)第412章 烈皇 (1)第460章 审判第143章 酝酿 (2)第451章 期望第447章 北返第561章 组阁 (2)第183章 扰乱 (2)第268章 赌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