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折

令苏清浅和李君彻没想到的是,三日后朝堂上,李臻宣布迎接西宁太后回云起省亲,人已经进边城了,最多半月便可抵达京城。而这半月的时间阴雨连绵,文昭了无影讯,昆山那边却传来噩耗。昆山剿匪成功,可洛云飞带人清理匪巢下山时,遇到了泥石流不知生死。

苏清浅得知消息眼前一黑,李君彻扶住她,泪如雨下的抓着李君彻的手道:“别让洛家知道。”

李君彻安抚道:“放心,我已经把消息压下了,陛下那边也这么认为。”

但他们忽略了身旁这个一岁半的孩子,这日戚蓝依将孩子抱去玩,走时还叹息道:“那昆山的土匪是有多厉害,云飞都去了一整月了还不回来。”

小玉忙开口道:“昆山离京城最少有五日的车程,更何况洛将军还带着兵马拖拖拉拉的。”

他们回洛家又遣家中侍卫去昆山看看,期间提到洛云飞,这孩子也不知是怎么记得洛云飞的名字的,便支支吾吾道:“云飞,舅舅,泥泥……”

戚蓝依深感不妙:“妙妙你在说什么泥?”

李妙妙竟还想解释一般:“泥,石……”

洛行舟骤然起身:“我前几日听说哪里有发生泥石流,很严重,但是后来就没再有消息,难道?”

章子兮心里已不敢想,起身拉着洛衡便走:“去找瑶侄女问个清楚!”

到了苏清浅只哽咽不语,洛衡夫妻二人便明了,章子兮当场哭晕在王府。他们这般一闹洛行舟和戚蓝依也知晓了,虽然他们迟早要知道的,苏清浅也跟着去洛家安慰二老,戚蓝依和章子兮还是伤心过度病倒了。

洛云飞的尸身尚未找到,所以王府和洛家都不愿办丧事,都留有一丝生的希望。以至于西宁太后进京那日,王府和洛家都未去朝堂,本以为洛家已经够绝望了,但文昭知道后已经不想活了。她和何其远的亲事将近,本想着他回来与她远走天涯也罢,但现在什么都没了。

于是在公主点中锁紧门窗,穿上早已送来的凤冠霞帔,取出一包药来,倒在温度适中的茶水中一饮而尽,一心与君共黄泉。待送晚膳的丫鬟发现不对劲,撞开门时,她躺在床上嘴角的血在明黄的枕头上留下刺眼的痕迹。

众人慌不择路,李臻得知文昭服毒自尽又气又急,也不问死活便派人快马加鞭去请苏清浅来。还好一个公主在宫里走一步都有人跟着,她也没机会寻到极厉害的毒,太医已经给她灌了许多水,她已经将大部分毒吐出来了。苏清给了药想与她单独说说话,却被李臻请走。

只交代了一句:“文昭,只要还没找到尸体,我哥就一定还活着。就算,他死了,他一定希望你好好替他活着。”

便听到她痛哭起来,不与她说话也好,她哭一阵就好了,免得两个人一起哭。

苏清浅出了门就止步道:“陛下若无要事,臣妾先退下了。”

李臻回头道:“啊瑶,朕知道你也悲痛不已,若是早知如此,朕一定不会让洛将军去剿匪。”

苏清浅冷笑一声道:“陛下不必自责,千金难买早知道的道理臣妾还是懂的。”

看她实在没兴致,李臻正要让她离开,李君彻便从他身后匆匆赶来,拉着她俯首行礼离去。李臻深呼吸一口,若无其事的回承德殿。

岁月无法真的抹去伤痛,只是为了活着的人,大家都收起眼泪继续生活。文昭成亲这日,苏清浅才明白那些时日,文昭为什么没有一点动静忽然服毒自尽。

可她别无选择,李臻后来训他的话很对,作为一个国家的公主,生来便富贵加身,便要听从皇命嫁该嫁之人,可什么是该嫁之人呢?她不明白,只是知道若不嫁何其远,她将被嫁去西宁和亲。

席上几家欢喜几家悲愁,苏清浅试探的问章子兮夫妇:“舅舅舅母这些日子过得可好?”

章子兮似乎苍老了许多,但又似看开了:“还能怎么样啊,我也不能让洛家断后,我正寻思着给你舅舅抬一房妾。”

苏清浅道:“那寻个温良些的,生了把孩子抱去养,也是一样的。”

章子兮:“嗯。”

妙妙的奶妈竟然和杜若一起,李妙妙还被杜若抱在怀里,看奶妈的样子也不是她主动愿意给的。苏清浅忙接过孩子,与众人一起行礼拜见西宁太后,杜若和善的笑着唤众人起身。

与苏清浅相对无言,杜若率先开口道:“原来是你的孩子,难怪这么讨喜。”

苏樱樱在后头冷不丁的接一句:“这是摄政王的妾生的。”

杜若轻笑一声:“清浅,咋们说好的,我生了个儿子,你可得赶紧生个女儿给哀家做儿媳。”

苏清浅恭敬道:“不敢高攀太后。”

杜若冷笑一声甩袖离去,苏清浅不信,杀夫之仇怎么可能说过去就过去。即使在众人眼中她有些不识抬举了,可人家是摄政王独妻啊,将来若有女,嫁皇家根本不算高攀。

不一会儿有急报呈上来,说是有人发现昆山附近的镇上发现一个似洛云飞的人,不过那人见到官兵就跑了。文昭扯下盖头欲跑,被侍卫丫鬟直接送进新房,礼已成,苏清浅也不好阻拦,只希望她保重自己。

苏清浅道:“我亲自去寻。”

李君彻拦住道:“我替你去寻,你好好在府里等着我把小叔子带回来。”

苏清浅点点头道:“好,我等你。”

当场便向皇帝请命,次日便要带人去昆山,苏清浅不放心让他带把武器,他也老师的随身带着。文昭清晨从新房里出来,更加心如死灰,脸上还带着淤青。

李臻见了立即将手里的奏折甩到他脸上:“你干的?”

何其远嘴角带笑看了看低着头的文昭:“昨夜洞房花烛力度大了些,陛下恕罪。”

李臻怒道:“好好待公主,否则朕诛你九族。”

文昭眼中闪着泪花:“何必假惺惺的。”

他知道文昭定会恨,但他不希望她被人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