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一方节度(十四)

前途?

萧徵没有回答刘知古的问话,脸上有了一丝苦笑,其中更是夹杂着深深的后悔,自己原本是左相刘桀的人,但随着刘桀在朝堂上的话语权越来越弱,左相一党众多官员凝聚力破碎,面临瓦解之际,自己也是与许多人一样,寻求出路,这个时候,杨炳林找到了自己,积极拉拢,更是许以诸多好处,自己在犹豫中,最终动摇了,倒向了右相一党。

当然,这只是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便是萧徵与秦安明的争宠与争权,萧徵跟随赵智的时间要比秦安明早的多,赵智早年最信任的文官有三人,萧徵、刘知古以及已经致仕了的原礼部尚书洪质,这么多年过来,洪质年老致仕,退出了官场,刘知古也是越来越低调,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与赵智慢慢变得疏远起来,三个最受赵智信任的人,只剩下萧徵一人,这种局面,萧徵无疑是极为高兴见到的,不过五六年的时间,萧徵便是从一名正五品的小官走到了从二品兵部右侍郎的高位,仕途的顺畅让萧徵有些飘飘然起来,他的目光盯上了政事堂,为了相位,做出了一些出格的事情,得罪了许多人,其中就包括洪质与刘知古这两位曾经关系最为紧密的政治盟友,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赵智对萧徵的宠信开始有所降低,随着秦安明的出现,两人的关系慢慢疏远,萧徵本人的仕途也是就此止步不前,在兵部右侍郎的位子上,一做就是整整九年,没有任何调动与变化。

洪质的致仕退休,加剧了朝堂中的权利内斗,刘桀与杨道嗣两党之间的斗争越发激烈,隐隐有了不可控制的趋势,随后,借着江南之战大获全胜之机,赵智三次提名秦安名接替洪质之职,却是连续被大臣劝阻否决,赵智当时心中的愤怒可想而知,但他却不得不隐忍下来,最后让秦安名以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入阁政事堂,依旧被大臣们以与祖制不符继续劝阻。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早在赵智继位之前的一百多年前,就已经被废除,武宗时期,短暂恢复过一段时间,但很快便是被再次除名,大臣们以这个借口上书劝谏,阻拦秦安名为相,赵智最开始是有些被动的,最后还是刘桀出了个主意,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不行是不是?那好,我改个名字,同六部尚书平章事,共参国政。

萧徵的参知政事,比秦安明要早一些,但他的这个职位,纯粹就是一个虚职,而且还是刘桀帮他求情求来的,为此,他丢了颇有实权的兵部右侍郎,头衔是上了一个台阶,却丢了实惠,随后,秦安明借着江南之战的功劳,以参知政事、同六部尚书平章事之职,入阁为相,没过多久,便是做上了礼部右侍郎,要权利有权利,要地位有地位,而自己呢?什么都是没有得到,至此,萧徵心中开始有了怨恨,这也是为什么,跟随赵智这么多年,始终忠心耿耿的他,在杨炳林拉拢了几次之后,便是彻底的倒向了右相一党。

看着陷入沉思之中的萧徵,刘知古没有打断他,而是跟黄一样,默默的喝起酒来。

杨御看了萧徵一眼,也是沉默下来,默默喝着酒,他的情况没有那么复杂,杨御虽然也性杨,但跟杨氏一族没有任何关系,虽然也是出身官宦士族,但其家族并不显赫,许多族中兄弟只是在地方上当着中下层官员罢了,不过其曾祖那一辈,倒是还不错,出了一个大官,以战功累官至参知政事、兵部右侍郎,险些入阁为相。

杨御能力很强,三十多岁便是做到了刺史一职,但是始终在地方上转任各州刺史,久久进不了中央,一直到承平元年,因为抵御白巾军有功,又是投靠了刘桀,这才让刘桀为其在赵智面前美言了一番,得以升任礼部左侍郎。

最近几年,左右两党的争斗,左相一方已经完全落到了下风,刘桀从漠蒙回来后,赵智闭口不言其任何功劳,这种表现,加速了左相一党众多官员的出走,杨御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脱离出去,被杨炳林拉入了右相一党。

黄被抓,以及后续开始有官员被牵连进去,杨御便是隐隐中感觉到了不妙,因为他从秦安明的身上,看出了一些苗头。

洪质一直是刘桀的坚定政治盟友,他致仕之后,秦安明进入政事堂,补足了相国之缺,所有人都认为,他既然是赵智的心腹,就一定会倒向刘桀一党,但事情往往出人预料,秦安明进入政事堂为相之后,确实与刘桀走的很近,但在许多朝政国事的决断上,秦安明竟是没有出言附和刘桀,而是保持沉默,少有表决与意见,或许其他人觉得秦安明刚进政事堂,年纪与资历都是最差的一个,为人低调一些也是正常,但杨御却是体会出了其中的一些不同深意。

杨御现在非常后悔,他后悔的不是脱离左相一党,而是后悔自己既然已经脱离了政治纷争,为何还要投靠杨炳林,自投罗网般的一头扎进这场风暴之中。

杨御看向刘知古,说道:“刘大人,皇上准备让谁代替刘桀?”

随着刘桀闭门不出,不问政事,王仁锆与右相一党走的越来越近,明显是有了改换门庭的意思,以及秦安明的若即若离,现如今的左相一党,已经是虚有其名,这样的局面,赵智却是不闻不问,其意图恐怕有些人已经猜测出来,那就是让新兴的政治势力,取代刘桀与其刘氏一族,形成新的左相一党,与杨氏一族再次达成均衡,继续对抗下去。

萧徵此时也是从沉思中醒来,目光看向了刘知古。

刘知古笑了笑,萧徵与杨御两人能做到高位,显然不会是酒囊饭袋,赵智的意图与朝堂之中目前的局势,他们应该是有了一些明悟。

刘知古淡声道:“政事堂的七位相国,有些人的岁数与能力已经不足以去处理繁重的国事,皇上准备让他们回家好好休息休息,安度晚年。”

萧徵与杨御两人浑身一震,目光凝聚,有些人?是指一个人二个人还是.....

第六百二十六章 一年(十)第二百三十章 内部分化(四)第五百九十三章 会议第三百三十七章 成家(四)第一百四十一章 升官与贬职(六)第三百九十六章 动荡(一)第七百一十八章 帝王之命(一)第七百八十五章 合纵与连横(十一)第两百六十九章 铁腕镇压(十六)第八百二十四章 或战第七章 相认(下)第二百一十四章 拿钱赎命第四百一十九章 归途(十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内部分化(六)第四百一十七章 归途(九)第三百一十七章 一剑定情(中)第四十八章 大熊第六百九十八章 生与死的较量(十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冲突(二)第五百四十五章 封赏第七百一十二章 夺权与反击(十)第一百八十九章 陇右,新的舞台(十二)第五百零四章 死守与内变(八)第三百九十五章 遽变(八)第六百六十五章 突来的变局(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武安城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方节度(五)第一百四十八章 惊涛骇浪(六)第七百四十一章 内情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方节度(十五)第五百九十八章 引君入瓮第七百二十四章 帝王之命(七)第三十四章 退敌第七百八十六章 合纵与连横(十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兵权统一(三)第五百四十五章 封赏第七十五章 小有威名(六)第两百八十一章 善将者第六百七十章 突来的变局(七)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方节度(十)第六百二十章 一年(四)第一百一十七章 漠蒙格局(下)第四百九十一章 上中下第四十七章 狗儿回来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热情第九百九十七章 生与死的较量(十一)第两百六十九章 铁腕镇压(十六)第五十章 不要脸咋了?(上)第五百五十一章 威震西域(六)第七百零七章 夺权与反击(五)第七百二十九章 悲惨的过去第六百章 一举击溃第六百三十五章 游玩第六百六十章 往事第六十九章 火拼第五百四十一章 尸横遍野(十四)第三百一十七章 一剑定情(中)第六十七章 强硬的李勋(中)第三百零九章 不堪回忆(上)第一百九十一章 人事即政治第七百九十二章 合纵与连横(十八)第五十八章 忧心第六百一十七章 一年(一)第五百八十章 穷途末路(十)第四十三章 将计就计第五百章 死守与内变(四)第三百四十三章 成家(十)第七百八十章 合纵与连横(六)第二十三章 尴尬第六百五十一章 回京(四)第五百零三章 死守与内变(七)第七十八章 小有威名(九)第六百六十一章 故人第六百三十三章 帝王心思(七)第一百六十九章 一方节度(十三)第七百二十二章 帝王之命(五)第五百六十七章 袭城第五百九十七章 出兵北部第五百六十四章 威震西域(十九)第八十四章 丢官第六百四十六章 强硬第四百八十一章 司隶校尉(一)第七百九十四章 步伐第五百八十七章 统一西域(五)第一百八十一章 陇右,新的舞台(四)第一百零九章 别走了,跟我混(中)第二百零六章 匪袭(六)第四百一十一章 归途(三)第三百七十九章 雪与血(四)第五百六十五章 威震西域(二十)第七百四十二章 命不久矣第二百零九章 匪袭(八)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方节度(九)第三百四十八章 成家(十五)第八百零九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十三)第六百五十五章 回京(八)第两百八十四章 执着第五百四十八章 威震西域(三)第七百二十六章 帝王之命(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