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文化的割裂

一个时辰后,众人到达武安城城外。

李勋停下马,抬头看去,只见城头上,数十颗人头高悬而挂,血淋淋的,有的更是死不瞑目,双眼瞪的老大,看着极为人,四周进城的一些路人,看向自己这群人的目光,也是充满了掩饰不住的仇恨。

李勋皱眉道:“这是怎么回事?”

元和说道:“武州境内爆发民乱的事情,都督应该也是有所耳闻,这场民乱最终被我领兵镇压下来,抓捕上万民众....”

不等元和说完,李勋便是挥手打断了他的话语,沉声道:“不要扯这些,我问你,这城头上的人头,是你们所为?”

元和摇了摇头:“是刺史大人下的命令。”

李勋颇感惊讶道:“黄回京,你作为副将,暂代主将之权,军队由你管制,地方刺史有什么资格对你下令?”

元和叹气一声,把事情的大概说了一遍。

武州刺史叫做吴恒,为官贪婪,性格残忍,武州的民乱被镇压下来之后,吴恒出于震慑大众的心理,每隔五天,便是斩杀数十人,把其人头高挂城头,如此已经持续了数轮,而吴恒之所以能够指挥的了元和,道理很简单,黄被传唤回京之后,赵智担心军中有人闹事,于是下旨,给了吴恒一个监军使的名衔,制衡监督黄手下的那些将领。

“如此残忍手段,只会让民众对我等更加仇恨,岂会真心臣服?”

李勋拿着马鞭指了指那些人头,下令道:“把人头都给我拿走,归于本身,让他们得以全尸安葬。”

不待元和说话,一名将领出言说道:“都督大人,吴恒乃是监军使,与他的命令背道而驰,恐怕....”

“恐怕个屁。”

李勋冷声说道:“我乃武州都督,军事方面由我一人说了算,他吴恒虽为监军使,也管不到本都督的头上来。”

“都督大人说的是,末将妄言了。”

这名出言劝说的将领,顿时面红耳赤,低头拱手应道。

众人进城。

李勋凑着头,对着范中允低声说道:“吴恒此人,看来很狂啊!”

范中允笑了笑,说道:“他如今就在武安城,你即将到来的消息,元和也是派人前去通知了,只是不知道吴恒为何没来。”

武州是大州,也是战略重地,所以刺史是正四品,与李勋是平级,两个人,一个管民,一个管军,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两人都要同地为官,不管是出于客气还是礼节,于情于理,吴恒都是应该出来迎一迎李勋,但是一直到现在,也是没有见到吴恒的影子,武州地方政府的官员,也是一个都没有来迎接。

吴恒的刺史衙门在神池县,但他本人现在却是在武安城办事,李勋到来,他又刚好在这里,没理由不来见上一面。

范中允对着李勋低声说道:“吴恒此人确实很狂,你给我的节杖与任命文书,如今可是还在他的手中。”

李勋皱眉道:“怎么回事?”

范中允把事情说了说。

假持节一般是临时赐予,过不了多久便会被收回,但陇右之战结束后,赵智却并没有收回李勋手中的节杖,赵智不做声,李勋自是不会主动交出来,此次前往武州任职,这么重要的东西,李勋当然要带在身边。

范中允先行一步赶至武州,李勋便把节杖与自己的都督任命文书给了他,让范中允带在身边,以作凭证。

武州下辖五县,治所并不是武安,而是神池县,范中允进入武州后,并没有立即赶往武安,而是先去了神池,拜见刺史吴恒,这是一种礼貌,但吴恒表现的却是非常蛮横,以看待犯人的手段审讯范中允,虽然最后得以证明范中允的清白,但他手中的节杖与李勋的任命文书,却也是被吴恒扣了下来,还好跟着范中允一同来的郑春,与元和相识,不然范中允恐怕要白忙活一场了。

听了范中允的讲述,李勋脸上有了冷笑之色:“吴恒?有机会我定要会会此人。”

两人说着话,来到都督府大门前。

李勋下了马,元和上前说道:“都督大人,末将与诸位同僚,在城北望月楼准备了一桌接风酒席,还请都督大人赏脸。”

李勋笑道:“元大哥与诸位兄弟的盛情,我李勋岂敢罔顾,只是我既然已经到了武安,不去大营见见兄弟们,终归是有些说不过去,这样吧,你把酒席安排在大营之中,我安排一些事情,马上就去,正好借着这个机会,与兄弟们混个脸熟。”

元和点了点头,这样也不错,于是拱手说道:“那末将就在大营恭候都督大人到来。”

李勋笑着点了点头。

“走,老范,刚刚人多,也不好说话,我们找个安静的地方,好好聊聊。”

把元和等人送走,李勋拉着范中允走进都督府。

都督府里倒是有十几名下人,到了一处安静的房间,下人送来热茶与炭火,李勋挥了挥手,让他下去。

“这边的天气,可是比丰京要冷了许多。”

李勋搓了搓手,拿起一根小铁棍,摆弄着火盆中的木炭,让热火更盛。

范中允看了李勋一眼,笑了笑,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热茶。

李勋放下铁棍,拍了拍手,坐了下来,看向范中允,说道:“老范,你比我们先来四五天,可有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说说吧。”

“确实看到也听到一些事与物。”

范中允点了点头,轻声说道:“武州的情况,比我想象中要复杂的多。”

李勋说道:“你说的这个复杂,指的是吴恒?”

范中允摇了摇头:“吴恒算不上什么,他若合作也就罢了,大家井水不犯河水,他若非要争个高低,以你的能力与实力,把他弄下去,并不是一件难事,我说的复杂,是指武州的民事。”

李勋看着范中允,并没有插嘴多话,静听其言。

范中允说道:“从僖宗朝到如今,陇右西部七州之地,与大晋分割开来,已经六十余年,经过这么多年的变迁,这些地方的民生风俗与文化政治,有了极大的改变,与我中原文化,可谓是有些格格不入,各方面的共同性很少。”

第八百零十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十四)第五百二十一章 关门打狗(四)第六十七章 强硬的李勋(中)第四十八章 大熊第三百九十九章 动荡(四)第四百零八章 动荡(十三)第八百十四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十八)第六百六十九章 突来的变局(六)第四百九十章 沉默第六百八十六章 突来的变局(二十三)第两百九十八章 西域烽火(七)第四百八十三章 司隶校尉(三)第七百零八章 夺权与反击(六)第六百六十三章 欢迎第三百六十四章 多生事端(三)第四百七十七章 你敢做我敢干(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各奔东西第五百八十三章 统一西域(一)第八百零十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十四)第四百六十章 奇兵(四)第七十四章 小有威名(五)第十一章 五年第八十六章 践行第五百一十章 死守与内变(十四)第一百五十章 惊涛骇浪(八)第六百六十四章 突来的变局(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冲突(五)第四百八十二章 司隶校尉(二)第两百六十九章 铁腕镇压(十六)第五百五十四章 威震西域(九)第一百零五章 出使漠蒙第六百四十章 镇压第六百七十九章 突来的变局(十六)第一百九十四章 离京(一)第两百八十五章 养士第二百二十章 明着诬告(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离开第一百八十九章 陇右,新的舞台(十二)第五百二十八章 尸横遍野(一)第两百八十六章 真实原因(上)第一百零七章 豪迈第三百十一六章 一剑定情(上)第二百一十二章 暗卫第五十六章 朝会第五百三十九章 尸横遍野(十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婚(四)第七百七十九章 合纵与连横(五)第六百二十一章 一年(五)第七百一十一章 夺权与反击(九)第两百九十七章 西域烽火(六)第五百零二章 死守与内变(六)第四百六十九章 各方动作(一)第六百一十三章 暴乱第一百九十七章 离京(四)第五百零四章 死守与内变(八)第三十五章 围困(上)第七百七十二章 黑色与白色第四百四十二章 惨败(三)第八十六章 践行第十八章 名与权第九十九章 围杀(上)第四百零七章 动荡(十二)第两百九十七章 西域烽火(六)第三百三十九章 成家(六)第七十五章 小有威名(六)第五百一十三章 惊险(二)第四十二章 武林高手第七百一十四章 时间紧迫第六百一十九章 一年(三)第一百九十五章 离京(二)第七百一十六章 随风去吧第六百八十七章 生与死的较量(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成家(十五)第九十二章 拼死断后(上)第一章 李狗儿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婚(四)第两百九十二章 西域烽火(一)第五百五十七章 威震西域(十二)第六百四十二章 由来第三百零四章 直接点第七百九十八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二)第七百五十九章 人言可畏(三)第五百七十九章 穷途末路(九)第二百零六章 匪袭(六)第三百五十章 分析第五百三十二章 尸横遍野(五)第三百二十六章 卑鄙手段,我也会。(五)第六百四十八章 回京(一)第六百零四章 出其不意(一)第二十九章 将帅不和第二百一十八章 静观其变第四百一十八章 归途(十)第一百四十章 升官与贬职(五)第三百十一六章 一剑定情(上)第十七章 闹事第一百四十一章 升官与贬职(六)第七百一十九章 帝王之命(二)第五百九十八章 引君入瓮第六百零七章 出其不意(四)第六百一十九章 一年(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