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归途(二十三)

“父亲,您此次前来丰京,是为何事?”

刘光辉低声询问,他了解自己的父亲,做任何事情,都不会无缘无故。

刘桀沉默片刻,随后说道:“光辉,你在政事堂也有两年多了,差不多了。”

刘光辉内心震惊,失声道:“父亲让我辞去相国之位?”

刘桀摇了摇头:“那还不至于,但朝堂的局势到了现在这个地步,政事堂应该有些变化了,与其等着别人让你动,还不如自己先动。”

“父亲的意思是说,皇上这次整肃朝堂,或许会牵连到我的身上?”

赵智最近大力整肃朝堂,并准备对政事堂进行调整,这些消息,刘光辉也是有所耳闻,但从最近的情况来看,柳仲元与刘知古和右相一党,包括翼王势力,有过几次较量,赵智为了平衡,应该会动他们,再不济,政事堂排名最低的萧徽,也可能会被踢出去,而自己一直保持中立,这两年的政绩也是非常不错,按说动不到自己头上,但是听着父亲话中的意思.....

刘桀看了刘光辉一眼,内心暗暗叹气一声,自己的这个儿子,才华斐然,政治智慧也是极为不凡,但是目光,还是有些狭隘了。

刘桀淡声道:“李忠现在是左相,你在朝中,他终归施展不开拳脚。”

刘光辉内心震动,终于明白了父亲所说的那句自己在政事堂也有两年多了,差不多了的真正意思。

刘桀致仕之后,左相一党彻底瓦解,这种瓦解,并不是说这股政治势力完全消散,而是没有了刘桀这个政治领袖之后,原先团结在一起的政治势力,逐渐分离与分散,不在成为一个团体,但不管怎么说,其政治势力依旧不容小视,刘光辉晋职政事堂之后,其声望与权威,虽然远远不及其父刘桀,也无法把曾经的左相一党重新凝聚起来,但刘光辉的存在,却是可以有效制止一股政治势力的彻底崩溃。

左相一党的核心是刘桀,没有了刘桀,左相一党自然也就是开始慢慢瓦解,许多人开始寻找其他的靠山,比如.....倒向了右相一党,也或是其他政治势力,这会加剧朝堂政治的不稳定。

赵智把刘光辉提上来,不仅仅是看重他的才能,也或是刘桀的面子,而是出于对整个大局的考虑,刘光辉出任相国之职,可以让曾经的左相一党官员,至少有了那么一点依靠的感觉,危机感的减弱,政治上求变的想法,自然也就会少了很多,再不济,至少也能让很多曾经左相一党的官员,在留和走的选择中,有了犹豫,这就会留出时间与空间,而李忠刚刚当上左相,最需要的就是时间与空间,去吸收这部分官员,形成一股新的政治势力。

这两年多的时间,刘光辉秉承父亲刘桀的教导,一心为政,为国,政治上保持中立,不争,不吵,做人做事非常低调,除了公务之外,很少和大臣有过密的交往。

所以说,刘光辉的存在,就是一个过渡,或是一个缓冲,两年有余,曾经左相一党的大部分官员,已经被李忠吸收的差不多了,形成了一股新的政治势力,可以说,刘光辉已经完成了他的使命,继续留在政事堂,就有些尴尬了。

“我只是想为国家做些事情,为何就这么难?”

经过长久的沉思,刘光辉也是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脸上不由有了很深的黯然之色。

刘光辉一直以父亲刘桀为毕生最高榜样,做人,做事,做官,都是循着父亲的遗迹前行,但是....很多时候,时势造英雄,没有经过艰苦的磨难,想要达到刘桀的那种高度,实在是太难了,比如刘冲季与刘知古,这两人都是曾经左相一党的核心人物,对刘桀那是毕恭毕敬,任何政见上的事情,都会寻求刘桀的指点与帮助,刘桀说的任何话,他们都会慎重非常,这就是资历与威望,而刘光辉继任相国之后,两人对他也很客气,但也仅此而已,实际上,他们的关系其实已经很疏远了,大家同朝为臣罢了。

刘知古、刘冲季也姓刘,但他们的家族与刘桀所在的家族,其实没有任何关系,近百年来也没有联姻过,但是包括他们在内的许多人,却能聚集在刘桀左右,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这既是刘桀的个人能力、威望、功绩,天下少有人能及,也是一种政治需要,这种政治势力的形成,需要一个源头,曾经的左相一党,刘桀就是这个源头,如今的李忠,勉强也可以做这个源头,而刘光辉,终归还是有些不够格,不是说他的能力不及其父刘桀,而是少了那种让人望而敬重的经历与功绩,并且本人的政治沉淀也太浅了,在地方二十多年,回到丰京才不过三年而已,他能以地方刺史,快速晋职政事堂为相,在很多人看来,还是因为他的父亲...刘桀。

刘桀颤巍巍起身,刘光辉连忙上前扶着,刘桀拍了拍儿子的手背,轻声说道:“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只要心中的理念始终不变,官大,官小,其实都是无所谓的。”

刘光辉轻声说道:“还请父亲指教。”

刘桀笑了笑,淡声道:“我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教你的了,以后的路,要你自己去走。”

刘光辉点了点头,沉默不语。

“父亲,前番杨道嗣身故,您准备来的,最后没有来成,此次回来,可还是为此事?”

刘光辉刚刚问了刘桀此次回来的原因,刘桀没有说,父亲的性格,刘光辉自然清楚,不想说的,问多了也是无用。

刘桀沉默不语,良久之后,才是叹声道:“见一见想见的人吧,以后怕是没有机会了,也为国家.....出最后一次力吧。”

此时的赵智,刚刚吃完饭,午睡不到半个时辰。

守在门外的王岸茂,坐在矮凳上,靠着墙壁,躲在一处阴凉的地方,也是闭目休息。

一名太监疾步而来,走到近前,轻声呼喊了几句:“王总管...”

王岸茂睁开眼,懒散的问道:“何事?”

“刘桀求见圣上。”

“哪个刘桀?”王岸茂愣了愣,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太监苦笑道:“原先的左相刘桀,刘相国。”

啊!

王岸茂这才反应过来,失声叫了一声,整个人很是惊讶,也不怪他,刘桀两年前致仕还乡,那时候就已经重病在身,如今没死不说,竟是重回丰京。

第四百一十九章 归途(十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挑选亲卫第二百零四章 匪袭(三)第八百十二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十六)第七百八十二章 合纵与连横(八)第七百二十六章 帝王之命(九)第八百二十三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二十七)第七十八章 小有威名(九)第六百二十七章 帝王心思(一)第五百八十六章 统一西域(四)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婚(二)第二百零六章 匪袭(六)第八十八章 要玩就玩大的(上)第四十章 转折(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热情第两百八十四章 执着第一百九十五章 离京(二)第六百八十七章 生与死的较量(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冲突(五)第七百五十七章 人言可畏(一)第七百六十九章 虎子第一百八十章 陇右,新的舞台(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升官与贬职(十一)第五百四十九章 威震西域(四)第一百零五章 出使漠蒙第六百四十九章 回京(二)第四百三十二章 归途(二十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节度副使(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隐秘(下)第五百一十七章 惊险(六)第七百一十七章 城内与城外第四百零一章 动荡(六)第四百七十章 各方动作(二)第六百六十七章 突来的变局(四)第一百八十八章 陇右,新的舞台(十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内部分化(五)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方节度(十五)第一百七十六章 各奔东西第三百五十九章 砸场子第六百五十一章 回京(四)第七百六十六章 人言可畏(十)第三十一章 绝境(中)第一百五十九章 一方节度(三)第五百六十七章 袭城第六百七十章 突来的变局(七)第六百四十章 镇压第六百一十六章 最后的挣扎第四百九十九章 死守与内变(三)第四百五十八章 奇兵(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铁腕镇压(三)第二百四十二章 兵权统一(六)第五百五十章 威震西域(五)第七百六十一章 人言可畏(五)第八百零三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七)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方节度(二)第六百九十三章 生与死的较量(七)第六百三十章 帝王心思(四)第五十六章 朝会第一百四十四章 惊涛骇浪(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方节度(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离京(五)第五十四章 幕僚(中)第五百四十六章 威震西域(一)第七百五十二章 本家第七百零二章 绝境逢生第八十九章 要玩就玩大的(下)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敢做我敢干(四)第七百七十二章 黑色与白色第七百四十七章 继位第五百八十六章 统一西域(四)第五百六十一章 威震西域(十六)第二百四十四章 兵权统一(八)第十二章 齐王伴读第五百三十五章 尸横遍野(八)第五百八十一章 穷途末路(十一)第七百五十五章 速来速回第一百七十八章 陇右,新的舞台(一)第二百零八章 匪袭(七)第五百六十五章 威震西域(二十)第五百二十二章 关门打狗(五)第两百七十六章 爱子第两百八十五章 养士第四百二十九章 归途(二十一)第三百二十七章 冲突(一)第三百零六章 根基(一)第三百一十五章 消息第二十二章 平庸将军第两百七十章 铁腕镇压(十七)第六十五章 新年第五百一十五章 惊险(四)第六百七十一章 突来的变局(八)第一百三十五章 荣誉第五百八十六章 统一西域(四)第三百三十五章 成家(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沙盘第五百二十七章 关门打狗(十)第四百八十一章 司隶校尉(一)第八十五章 共患难第一百七十五章 节度副使(四)第五百四十五章 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