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暴乱

到了李勋这个地位,很多事情,不是愿不愿意去做,敢不敢去做,而是不得不去做。

李勋看着手中的书信,眉头紧皱,信是范中允写的,他在信中说道,在康居、晧汗两国调解周旋的王素义传回消息,他那里的情况不容乐观,一场规模很大的暴乱很有可能马上就要爆发,让李勋等人做好防备。

范中允传信,候迟族既然已经被击败,楼兰暂时不会出什么问题,让李勋尽快领军回返,他是三军主将,不坐镇前线,对整体战局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李勋在安林城已经待了整整七天,这段时间,楼兰国上下对他非常热情,随着了解的深入,双方解除很多误会,达林仁安与李勋的关系进一步拉近。

还有旬道浮与达林台阁两人,李勋与他们也是谈的非常投机。

“西域局势稳定之后,我准备仿照朝廷政事堂制度,把西域与陇佑整合在一起,成立内阁,政令、民生等统一治理与调度,在和朝廷政令不矛盾的情况之下,其政治统一管理。”

“贸易内通,婚娶自由,教派和平发展,西域与晋朝不分你我,只要确实有才,皆可提拔重用,西域诸国的内政,我们不做过多干预。”

李勋侃侃而谈,语气兴奋。

达林台阁抚掌笑道:“若真能如此,此乃西域之福啊。”

李勋笑道:“也是我们晋朝之福。”

闻听此言,达林台阁、李勋、旬道浮三人都是哈哈大笑起来。

楼兰虽然也是属于西域诸国的一部分,但是他们对西域各国并没有太多的归属感,事实上,在大石帝国统治西域时期,西域有五个实力比较强大的国家,他们联合起来,大石帝国也是退让三分,但是这种联合,楼兰国与其他四国的联系并不是太多,其他四国的经济实力强大,而楼兰则是军事力量颇为强大,又有防御胡族入侵的重任,所以说,对于五大强国,大石帝国看重的其实只是楼兰一国,而楼兰之所以愿意被别人当枪使,道理也很简单,自己出力,其他国家就出钱,大家只是利益合作关系,不存在什么好与不好。

达林台阁与旬道浮两人都是很有抱负之人,他们看出了李勋的唯才是举,有意把西域与陇佑整合在一起,尤其是成立内阁,政令合一,还有很多思想,众人都是不谋而合。

李勋几次婉转提议,希望达林台阁与旬道浮走出楼兰这个小国,在自己手下做事,发挥才能,一展抱负,说实话,他们两人确实有些心动。

众人正说着高兴,司马图急匆匆的走了进来,看了旬道浮与达林台阁两人一眼,然后对着李勋笑道:“主公,有些事情需要你去处理。”

达林台阁与旬道浮对望一眼,起身告辞。

李勋则是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坐下,然后说道:“有事可以直言,不必回避暗语。”

司马图苦笑一声,点了点头,从怀中拿出一封书信递给李勋。

李勋看着书信,脸色顿时沉重起来。

看完书信之后,李勋眉头紧皱,久久不语。

旬道浮轻声询问道:“将军,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你们自己看吧。”

李勋点了点头,把书信递给旬道浮与达林台阁,两人连忙观看。

康居、晧汗两国的动乱终于是爆发了,声势颇为浩大,刚一开始,其暴乱人数便是超过了十万之众。

以康居国国王俊彦廷为军事领袖,率领十万大军突袭震石城,守城主将赵卫拼死抵抗,暂时击退了俊彦廷的进攻,但这种后退只是暂时,更加强大猛烈的进攻恐怕马上就接踵而来。

李勋在安林城的这段时间,并不是什么事情都没做,在接到范中允的书信之后,李勋很快做出了调整与部署,成周国的候全按兵不动,继续稳固西域北部局面,李存孝则是率领一万军队立即回返震石城,与赵卫等部合兵一处,集中优势兵力,主动进攻,决不能让康居、晧汗两国的暴乱越烧越旺,趁势而起。

但是战局瞬息万变,范中允那里刚刚集中完军队,正准备有所行动,俊彦廷显然是察觉到了什么,抢先动手,立即发动暴乱,集合十万大军,主动发起了进攻。

旬道浮看完书信之后,沉吟片刻,然后对着李勋说道:“将军在西域中部的军事部署已经提前到位,俊彦廷领军十万,看似声势浩大,实则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后劲不足,只要能够抵挡住第一波进攻,待他们的士气稍微有所衰落,然后将军发动反攻,战胜俊彦廷应该并不难。”

李勋叹声道:“战局瞬息万变,岂有常态,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我不在前线,心里始终难安。”

旬道孚与达林台阁对视一眼,李勋把军队调走,本人只是带着五百亲兵留在安林,如此明显的意图,他们岂能不知?

达林台阁与李勋虽然接触的时间很短,但李勋性格的随和,对人的真诚,尤其是许多思想与想法,可谓是天马行空,听起来让人有些匪夷所思,但是细细想来,又觉得非常有道理,此等种种,达林台阁觉得,李勋日后一定能够成大事,所以两人相交的时间不长,但显得非常亲近,这段时间,达林台阁几次劝谏父王达林仁安,抛弃以往恩怨,与李勋交好,但詹柏曾经对达林仁安有恩,而且在李勋与詹柏对战之时,达林仁安确实几次有意出兵相助,只是因为候迟族的缘故,这才没有成功,这个事情,李勋肯定是知道的,所以,达林仁安心里始终有些隔阂与犹豫。

李勋对着达林台阁与旬道孚轻声说道:“说心里话,与你们两人在一起,我觉得非常谈得来,原准备想多留几天的,现在看来,是不行了,也不知道下一次我们见面,又是什么时候。”

达林台阁呵呵笑道:“也许很久,也会很快,谁又能说的准?”

李勋深深看了达林台阁一眼,点了点头,不在多说。

第五百七十二章 穷途末路(二)第两百八十章 楚王赵硕第二百四十一章 兵权统一(五)第一百四十章 升官与贬职(五)第五百五十五章 威震西域(十)第七百五十一章 叔侄第四百零三章 动荡(八)第二百四十三章 兵权统一(七)第八百十九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二十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惊涛骇浪(六)第四百五十八章 奇兵(二)第七十二章 小有威名(三)第二章 天下太平?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撤退第五百八十四章 统一西域(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内部分化(九)第三百五十二章 旁击第四百二十六章 归途(十八)第三百七十八章 雪与血(三)第二百四十三章 兵权统一(七)第七百七十九章 合纵与连横(五)第四百三十八章 离开第两百八十六章 真实原因(上)第五百六十七章 袭城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方节度(五)第三百零六章 根基(一)第六百六十一章 故人第五百八十二章 仇杀第七百九十七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一)第三十六章 围困(中)第四百六十五章 议事第四百八十五章 攻城第五百二十二章 关门打狗(五)第七百零二章 绝境逢生第三百一十七章 一剑定情(中)第三百十一六章 一剑定情(上)第七百九十五章 寇家第一百章 复夺凉州第三百三十章 冲突(四)第四百四十三章 惨败(四)第五百六十八章 震动第四百一十六章 归途(八)第六百九十六章 生与死的较量(十)第一百七十四章 节度副使(三)第四百零五章 动荡(十)第五百一十三章 惊险(二)第二百二十章 明着诬告(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遽变(一)第两百八十一章 善将者第三百六十一章 埋伏第八百十八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二十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漠蒙格局(上)第八百二十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二十四)第一百零三章 围杀(三)第六百六十一章 故人第四十一章 转折(下)第两百九十一章 垄断第八百十五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十九)第一百四十一章 升官与贬职(六)第二百一十三章 宫中客第四十八章 大熊第六百一十五章 国灭第五百九十五章 纷争第一百七十九章 陇右,新的舞台(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谗言(中)第四百二十二章 归途(十四)第十一章 五年第五百零九章 死守与内变(十三)第四百三十九章 战争开始第三百六十四章 多生事端(三)第八章 与帝同食(上)第七百六十三章 人言可畏(七)第二十一章 截留税赋第五百三十章 尸横遍野(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暗卫第五百三十章 尸横遍野(三)第七百八十五章 合纵与连横(十一)第五百六十七章 袭城第七百六十章 人言可畏(四)第五百四十四章 尸横遍野(十七)第三百二十三章 卑鄙手段,我也会。(二)第七百四十八章 出殡第八百二十一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二十五)第六百四十九章 回京(二)第一百零三章 围杀(三)第二百四十八章 枭雄损落(三)第四百七十二章 各方动作(四)第五百零四章 死守与内变(八)第七百二十七章 帝王之命(十)第二百零九章 匪袭(八)第一百七十二章 惊刺(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要什么证据嘛第六百六十五章 突来的变局(二)第五百八十三章 统一西域(一)第三百七十五章 回门第七百五十三章 族权与相劝第二十三章 尴尬第三十章 绝境(上)第八十四章 丢官第五百八十八章 统一西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