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朱允熥这番睁眼说瞎话直接把孔讷给整蒙了,哪怕是老朱也满脸尴尬地低下了羞愧的头。

老朱扪心自问,他真没大孙说的那么高尚。

很多时候对于儿子们的劣行他也多是严厉斥责,甚至很多时候直接无视。

但大孙这番话,直接将藩王提高到了朝廷安全的高度,这让他既高兴,又暗自惭愧。

看来以后还得给那帮混账加点担子,让他们真正肩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哟!

孔讷在听了朱允熥的胡诌后,只感觉吃了一颗苍蝇屎一般恶心。

他们老朱家啥德行,自己心里没点逼数吗?

真当天下人是傻子不成?

单说老皇帝封出去那些藩王,哪个有贤名?

但这种话他也只能在心里腹诽一下,一旦说出口就真是撕破脸了。

傅友德和冯胜听了这话茅塞顿开,赶忙给汤和躬身行礼。

“来人!”

“这两年日子是真难熬,底下人不敢给咱们方便了,咱们每年都要多交不少税,底下佃户还骂咱们扒皮……”

或许,只有到了天下大乱,民不聊生那一天,他们两个才能醒悟?

“封锁养心殿,任何人不得出入!”

“那就拭目以待吧!”

朱允熥见孔讷提到“钱财”两字,也意识到两人之间的交锋到了白热化程度,但也是最难解决的矛盾。

“确实没说,但谁家是靠着陛下赏赐的那点田过日子的,谁家在乡下不圈个几百顷,上千顷地?”

“彦缙,你在宫里有门路,去找人打听下你祖父怎么样了,会不会被陛下……”

“咱们武将勋贵能躲过这一波,全赖汤老帅维护!”

“是啊!”

“陛下虚怀若谷,坦坦荡荡,实乃千古之一代圣君啊!”

孔讷在愕然之后也意识到了,那就是新税制不可更改。

“若是孔彦缙跳出来求情,你又该当如何?”

“父亲稍等,儿子去去就来!”

老朱这话一出口,孔讷只感觉心脏都一突突。

“少给我灌迷魂汤,老夫给人灌迷魂汤的时候你还不会吃奶呢!”

“咱一生行事,只求无愧于天地生民。”

不愿意给咱交税,就不配做咱的子民!

他大孙好不容易帮他搞清楚大明有多少家底,他这个当爷爷的岂能给送出去?

但他确实不知如何反驳老孔头了,如果强行用皇帝的身份压制,还怕这老东西笑话他。

“皇爷爷,他们应该不会……”

“如果不能让勤劳的人致富,不能让努力的人上进,不能让有才华的人实现抱负,不能让有天赋的人读书,那只能证明这个朝廷本身就有问题。”

汤和闻言自信满满的笑道。

领头的几个举子,手里捧着万言书,直挺挺的跪在地上,望向城门上遒劲的三个大字。

哪怕他们躲在家里装病,天下人依然能骂死他们。

“好嘞,我俩这就吩咐人传下话去……”

“跟下边的人打好招呼,今天这事谁都别参合,家里有事的赶紧回家,连热闹都别看!”

“因此,世家对于朝廷来说,也不是一无是处。他们是朝廷的基石,是华夏的传承,是经典的延续……”

汤和无所谓的笑了笑。

冯胜也跟风附和道。

“皇爷爷,今天孙儿是主角啊,伱咋能把我扔这儿?”

“今日听皇太孙一席话,让老臣茅塞顿开,使老臣深感惭愧。”

老朱在向下看的时候,下边的人也在向上看。

“然则,不论是武将打熬筋骨,还是文人笔墨纸砚,哪一样不需要耗费钱财?”

“若是再让他们跟寻常百姓一般交税,那么他们又哪来时间读书做学问?”

“陛下在建国之初对读书人多有优待,不就是因为读书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钱财,才能取得一定成效吗?”

孔公鉴非常担心父亲的安危,但是相比对父亲的担心,他更担心站在自己身旁的儿子。

“毕竟咱们跟文官不同,咱们可是要给朝廷带兵打仗的,陛下怎么可能让咱们吃不饱?”

但他真希望老皇帝能迷途知返,不要对天下搜刮太甚,给天下的世家大族留下点生存的机会。

“而且,收上来的税并不是供我皇家花用,而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那咱们该怎么办,也要跟文官一样交税吗?”

孔讷犹豫再三后,朝着朱允熥躬身一礼。

“老臣也并不是为自家要好处,而是替天下的读书人要好处。”

“官吏也是同理。”

“从种地的农夫中挑选名将,肯定不如从朝廷现有的武将勋贵中挑选来得方便吧?”

“衍圣公不必过于自责,咱这辈子被误会的多了,不多你一个……”

“孩子,在你顾念亲情的时候,有的人正利用你的亲情来影响你,牵绊你,甚至伤害你……”

相较于几位尚书的纠结,孔公鉴心里就不是纠结而是煎熬。

然而,真到了关乎利益的时候,谁又靠得住呢?

“啧啧,人还真不少,不少老棺材瓤子都来了!”

曾几何时,他也没想过李善长会反对自己啊。

他不想压榨百姓,那就只能从地方豪强下手。

“难怪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因此,老朱只能将目光投向大孙,期待这孙子再次带给他惊喜。

“不会!”

“信国公,你说陛下此次会不会退让?”

老朱登上城墙,只是朝着下边看了一眼,就一脸嫌弃的抽回了头。

“我所坚持的是一视同仁,对所有土地收税,不论官兵民等,这是大仁大义。”

“谨受教!”

“还能咋扩大,官府的人手里掐着账簿来收税,多算一亩地都不行!”

“扩大?”

实际上,他今天的行为都有点过了。

汤和就抓着一把瓜子,坐在一辆轮椅上,领着几个武将勋贵在洪武门外的树荫里看热闹。

老朱闻言回过头看了眼大孙,一个问题就把朱允熥给问住了。

相比于武将这边的淡定和从容,文官那边则只是表面上的平静。

因为一旦事情起了冲突,此时洪武门前的人都将不可避免的被拖进去。

今天对于这些参加科举的举人是一场考验,对于他们这些朝廷官员何尝不是考验?

“藩王守国门,世家为爪牙,于国于民都有利啊!”

傅友德心事重重的点头道。

“届时朝廷会兴办学校,让大明所有百姓家子弟都能读得起书,成为华夏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霸气!

“既然陛下和皇太孙主意已定,那么咱们就拭目以待吧!”

汤和听到傅友德的抱怨,指了指城门楼道。

“若是你舅姥爷蓝玉跳出来哭诉,让你给他点特权,你又该当如何?”

“老臣位居庙堂这么多年,竟然无法体会皇帝陛下忧国忧民的一番苦心,实在是愧对陛下的信任!”

孔讷闻言颤巍巍的抬起头,在心里连道了三声罪过。

朝廷要想多收税,要么压榨百姓,要么压榨豪强。

“一会儿上位肯定是要杀人的!”

“对于学习成绩优异之人,朝廷也会给予重奖。”

老朱笑吟吟的看着大孙,心里暗道可以啊,这话说得比咱这个皇帝还霸气!

“若没人做学问,那么谁又来帮助陛下治理国家,帮助陛下教导百姓?”

朱允熥越想头皮越麻,这些人是他的先生、朋友、亲人,是他最在乎的人。

“请陛下慎之重之,给世家大族留一条活路,为华夏文明也留一条活路吧!”

不论是老皇帝,还是皇太孙,都是意志坚定之辈。

“这是陛下给咱们留的后门,只要你们别太过,将现有的土地田宅交代清楚,陛下自然会给你们个说法。”

但他们的声音太小了,连上万人的呼吸声都压不住,又岂能起到什么劝诫效果呢?

“要不然别说支持族中子弟练武了,就是想在京城体面的活下去都难!”

孔讷想到这里突然生出心灰意冷的感觉。

“那就想办法将御赐的田地扩大呗?”

老朱听了这番话感觉自己又有点被说服了,他早年间确实是因为这些原因,这才对读书人多有优待,甚至每个月都给他们米面,让他们能够安心读书。

他太知道老爹的为人了,如果不是发生非常大的事,是绝不会让自己主动跟太监往来的。

“陛下不可!”

“读书人六岁发蒙,十五岁束发而学,一路上参加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咱们若是吃不饱,上了战场哪来的力气打仗?”

汤和听到这话反问了一句。

现在他们只恨自己官位太高,高得逃都逃不掉。

“武将之所以能成为世家,是因为带兵打仗之能需要世代传承。”

这次没等朱允熥开口,老朱就抢着回了一句。

老朱听到大孙这天真的一问,顿时想到了李善长离开皇宫的午后。

“从官员子弟中挑选子弟出仕为官,远比从百姓中挑选方便,而且更容易培养成才。”

孔讷说到这里重重地跪了下去,以他这个年纪,这一跪少说折寿半年。

“朝廷没说御赐的田地需要交税吧?”

“咱来问你,若是齐泰跳出来反对,你该当如何?”

洪武门外,上万名各地进京的举子,以及国子监取得参加科举考试资格的监生,整整齐齐的跪在地上。

“朱允熥,你留下陪衍圣公聊天,咱去外边替你解决麻烦!”

“您带我去吧,不管发生何事,我都不会改变想法的。”

“但这个事就跟世家无关了,我绝不会让大明出现一批只会趴在朝廷身上吸血,但却对朝廷一点用处都没有的寄生虫!”

朱允熥这番话一出,不仅孔讷愕然,就是老朱都被镇住了。

“请陛下试想一下,真消灭了世家对于朝廷就真的好吗?”

“他们都是大明的读书种子,是大明文脉的延续,陛下万万不可动杀心啊!”

因此,他们明知道今天没好事,也只能硬着头皮过来。

“谁给我交税,谁就是我的子民。不愿意给我交税者,不配做我的子民!”

啧啧!

老朱听到孔讷服软,当即大度地摆了摆手。

“回皇太孙殿下的话,本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老臣身为孔圣后人不该言利。”

朱允熥听到这话当场不乐意了。

老朱听到“砰”的这一跪也是一惊,再联想孔讷刚刚的话,心里也有了一阵犹豫,想着是不是给读书人和官员点特权,让他们延续华夏、延续传承?

不过这个念头只是一闪,就被老朱硬生生给掐死了。

老朱说完这番话就毅然决然的迈出门,不再理会傻愣愣的大孙了。

六部尚书站在人群的最前面,只感觉有种芒刺在背之感。

“这……”

“衍圣公,您口口声声的华夏传承,难道就只能靠着压榨百姓,侵吞朝廷税收来延续?”

朱允熥本就跃跃欲试了,现在看到老朱看向自己,当即不再犹豫,拎着一张嘴就上去了。

因为他老爹孔讷自打进入皇宫,直至现在还没一点消息呢。

如果老皇帝真的下令杀人,那他们是劝还是不劝?

如果劝,跟着一起死。如果不劝,等着被世人唾弃吧。

在举人方阵的左侧,武将勋贵们站在一旁看热闹,至于右侧的文官们,则神情凝重的行注目礼,只有少数几个官员冲进人群里展开劝说活动。

“老臣刚刚听皇太孙殿下所言有感,既然藩王有守卫社稷之责,那么我们世家也有拱卫华夏之义啊。”

“你心太善了,今天这事不适合出面,还是让咱替你解决吧。”

老朱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就已经代表他心意已决,岂是别人所能更改的?

孔彦缙并不知道发生了何事,但一听到老爹这话还是当场慌了。

“衍圣公此言倒也实在,确实不论习武还是习文,都需要财力支持。”

“离乡背井,不畏寒暑,十年如一日,其中辛苦世人皆知。”

孔公鉴望着儿子一路小跑的背影,无奈的叹了口气。

这是孔家最后的底牌了,千万不能让这个傻孩子掺和进去!

孔公鉴在打发走儿子后,再次看向城门的时候,眼神中就多了几分坚毅。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仗义死节,就在今朝!

第74章 咱现在就给你改过来!第512章 这才是孤心心念念的江山啊!第220章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第598章 你十三叔的席面不给败类吃!第7章 二哥,我也想吃肉包!第492章 皇爷爷,您说的是哪什么?第491章 打击邪教,义不容辞!第567章 该你们佛门出手了!第567章 该你们佛门出手了!第123章 这种猪脑子还想争太子之位?第668章 徐膺绪的投名状!第586章 锦衣卫的歪门邪道!第668章 徐膺绪的投名状!第598章 你十三叔的席面不给败类吃!第102章 齐先生竟是个大色批!第377章 太孙很忙!第606章 西域之窗!第229章 好好的国公府,让你俩硬生生过成了第137章 又见当初的夜晚!第541章 画了一个圆?第291章 噫,咱大孙成功啦!第129章 朱允炆,你还敢不敢跟我较劲啦?第239章 你让这贼鸟给咱说一遍!第102章 齐先生竟是个大色批!第34章 ‘天地玄黄’正经不?第279章 孤绝不做那恩将仇报之人!第47章 你果然是聪明人!第280章 这鳖孙不孝,真是欠打得很!第282章 总算还有个勤勉之人呀!第325章 大明有此圣孙,江山万代可期!第394章 那奸人是谁?第73章 这是来朝咱讨要说法的!第245章 张神仙您不妨猜上一猜……第392章 给咱一盘虾,手剥的大虾!第280章 这鳖孙不孝,真是欠打得很!第579章 二哥,你这话不对呀!第117章 锦衣卫的嚣张第577章 满招损,谦受益!第427章 父皇还有口谕?第623章 这老头该不会是骂自己吧?第390章 孤相信百姓!第495章 数学太难了,孙媳学不会呀,呜呜呜第305章 你骂谁是朱屠户?第397章 大侄子,你不讲究呀!第100章 人和人不一样第215章 狗头金都钓不动这三皇孙?第45章 齐泰的学霸嘴脸第396章 实诚的老二第143章 大侄子高义!第579章 二哥,你这话不对呀!第12章 你这么嚣张,你舅老爷知道吗?第400章 蓝玉这个亲舅老爷还真没白当……第67章 老朱家的逆子们第83章 这才是武将集团的未来!第616章 老朱的桃花运!第235章 谁知道秦王那么好骗啊!第136章 允炆这孩子,被朱允熥欺负得有点惨第500章 只要咱活着,你这辈子休想碰兵权!第518章 赐号建文!(月票)第616章 老朱的桃花运!第128章 小逆孙,要不搬来跟咱一起住?第5章 你是不是傻,我说的是你亲弟弟!第117章 锦衣卫的嚣张第608章 狡猾的莫斯科大公!第605章 大明威胁论!第557章 大元已经亡了,呜呜呜第503章 老朱接被吓到了第324章 咱大明终于名正言顺啦!第564章 三哥威武,三哥霸气!第646章 该死的大明!第541章 画了一个圆?第179章 三个糟老头,顶不上臭皮匠!第72章 把咱的鞭子拿来!第380章 逆孙又给咱出了个难题哟!第251章 朱允熥,你敢顶撞咱?第380章 逆孙又给咱出了个难题哟!第501章 这孙子跟蓝玉那老匹夫演他们吧?第367章 吃一堑长一智!第293章 咱都辛劳大半辈子了,还不能享受几第132章 不管牵涉任何人,都给咱一查到底第463章 朱允炆,你可知罪!第594章 殿下还是早些做准备的好第289章 如果孙儿回不来,请您恕孙儿不孝了第168章 赶紧把我师公追回来!第358章 官之力,三段!第526章 还不是因为我有个好侄子!第517章 陛下圣明,泽被苍生!(月票))第271章 呀呀呀,气死咱啦!第348章 朱皇帝的信誉!第570章 不知是可汗驾到,在下有失远迎了!第190章 那鳖孙就差这几文钱啦?第489章 孤也不为难你们……第155章 大孙,替咱把这个奏章抄一遍第32章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第86章 咱跟你好好说道说道!第622章 老朱的茫然!第456章 谁让你皇爷爷那么偏心了!第135章 齐泰的最后一课第556章 尊敬的陛下,外臣还没说完呢第479章 金陵皇家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