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风向转变

第298章 风向转变

“说起这个,早上我之所以打电话给你,就是想跟你聊聊这件事。”

“哦?到底是什么事?”

张昊不禁有些好奇。

范村长露出了一抹不好意思:“事情是这样的,鉴于今后停电将会成为一种常态,咱们村有一部分人家嫌发电机收费模式太繁琐了,因此想……”

“想买下发电机?”张昊猜测道。

“没有、没有。”范村长闻言,连忙解释道:“他们只是想跟你谈谈包年业务。”

眼前之人是村里的财神爷,傻子才会为了这点利益得罪对方,即便真有村民如此短视,他也会出面阻止的。

“包年?没问题啊,我没意见。”

张昊毫不在意道。

“你不反对就好,那这个年费,你觉得定多少比较合适?”

范村长松了一口气。

张昊低头想了想,免费肯定是不行的,升米恩、斗米仇,不是没有道理的;

当然了,收多了同样也不行,况且他压根就没想过靠这个赚钱,最终目的还是为了笼络村民们,不能舍本逐末。

“每户一千块,你觉得怎么样?”

如果算上租户,沙围村大概有五千八百多户人家,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收费,需要将近三十年才能收回成本。

说句实在话,风力发电机都不一定能撑到那个时候。

范村长不由得一愣:“一千块会不会太低了?”

“我说的是所有住户,包括那些租客。”张昊连忙补充道。

“那也不多啊!”范村长摇了摇头,随即提议道:“依我看,一万块钱就很适合,毕竟包年的人一多,不仅电不够用,而且还会产生严重浪费。”

“行,那就听范叔你的。”

张昊忍不住拍了拍脑袋,这么简单的道理,他居然忽视了。

确定了电费包年的事,范村长紧接着又提起了村里蘑菇种植园。

“老张,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咱们终于要收获了第一批香菇了,明天上午九点半,村里打算搞个集体采摘活动,我想问问你,你要不要参加?”

由于地下停车场空间有限,蘑菇种植园里目前只有一个品种。

“好啊!算我一个。”张昊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然后询问道:“最近一直忙着生意,忘了问了,蘑菇种植期间有没有遇到困难?收成怎么样?”

“困难不可能没有,但好在都一一解决了。至于产量,肯定比不上正规种植园,但也没到那种特别差劲的地步,应该说能勉强接受吧!”

范村长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张昊连忙安抚道:“有产量就好,至少没白干,就现在这个自然条件,跟正常年景没法比,平时还是尽量多积累一些经验,以后会慢慢好起来的。”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范村长点了点头,随即话锋一转:“说起来,咱们这个蘑菇园建得好啊,周边几个村子羡慕的不得了,三天两头往我这边跑,想跟我套近乎,取取经。”

“这是好事啊!蘑菇的亩产还算可观,如果普及开来,想必能减轻不少粮食压力。”张昊笑着附和道。

在梦境里,很多集体组织和机构都有自己的小微型种植园,用来给本单位的职工们提供内部福利。

范村长无奈摇摇头:“哪有这么容易?种蘑菇不光需要场地,还需要菌种和其它各种原材料,还有离不开的供暖,哪一项都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

“办法总比困难多,菌种我这边可以提供一些帮助,你再让他们再想想办法,尽早把种植园建立起来。”

张昊善意提醒道。

越到后面,原材料越不好找,而且还会有政策方面的限制。

范村长表示不解:“老张,你这么好心干嘛?咱们顾好自己就得了。”

“范叔,看开点,老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邻居不好,咱们肯定也会受到影响,很多时候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张昊随口解释了一番。

“哎,还是你觉悟高、想得远!”

范村长竖起了大拇指。

与此同时,他也终于弄明白了,难怪张昊一直对村里的事如此上心,原来是不想看到村里陷入混乱,从而连累到他们一家,这才是背后真正的原因。

……

第二天刚好是周末,吃过早饭,张昊便带着儿子们前往村部。

一路上,不断有村民打着招呼。

“张董,早!”

张昊笑着摆摆手:“周婶,您老是长辈,直接叫我名字就是了。”

“行,那我就倚老卖老一回。”周婶说完,伸手摸了摸双胞胎的脑袋:“大布丁、小布丁,还记得周奶奶不?”

“当然记得,周奶奶好!”

大布丁点点头,乖乖问候道。

周奶奶经常去他们家串门,还跟奶奶和外婆打过麻将,奶奶偶尔也会带他们去周奶奶家玩。

“真乖!真懂礼貌!”周婶狠狠夸了双胞胎几句,然后说起了正事:“张昊,婶子有一件事想麻烦你,可又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周婶,这有什么不好开口的?咱们都是自己人,能帮的我肯定帮,如果帮不了,也会跟您客气的。”

张昊提前打了一针预防针。

免得对方提出过分要求。

周婶顿时满脸笑容:“有你这句话,婶子就放心了,事情是这样的,婶子家里的肉早就吃完了,能不能跟你买一些蚯蚓粉?

婶子也不瞒你,我们家刚好有一个三岁大的小宝宝,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能没了营养,实在是没办法了。”

“蚯蚓粉?”张昊大感意外。

如果不是逼不得已,一般民众恐怕很难接受这玩意儿,按理说沙围村底子厚,条件还不错,还没到这一步。

“怎么?有困难吗?”

周婶立马变得紧张起来。

张昊赶忙摇摇头:“我只是有些好奇而已,周婶你是怎么知道蚯蚓粉的?”

“我也是听你妈说的,你们家不是开了一家蚯蚓养殖公司吗?你妈顺手还送了我两瓶蚯蚓粉,我拿回去做了几次萝卜糕,全家人都很喜欢吃。”

周婶赶忙解释道。

“原来是这么回事。”张昊快速想了想,随后点头道:“这事虽然有难度,但也不是完全没办法,周婶给我一段时间,我想办法帮您弄两箱。”

“真的?太感谢了。”

周婶满脸惊喜道。

“您不嫌弃少就行,说实话,如果不是粮食署盯得紧,我倒是想帮您多弄几箱。”张昊装出一副无奈模样。

“两箱已经很多了,婶子怎么可能会嫌少?”周婶摆摆手,紧接着又问道:“蚯蚓粉什么价格?我等下亲自去你家送钱。”

一般来说,一箱起码有六瓶,两箱就是十二瓶,如果节省点,一瓶大概可以吃两个月,两箱就是两年。

“周婶,钱的事不用急,等蚯蚓粉到了,您再付钱也一样,至于价格嘛,粮食署的收购价是每箱一千八,两箱就是三千六,您看没问题吧?”

“三千六?这么便宜?”

听到这个价格,周婶都想放下脸皮,再买它个十箱八箱的。

张昊苦笑着解释道:“上面对粮食之类的物资管控得非常严格,我们没有议价权,只能被动接受官方的收购价。”

“唉,这年头干啥都不容易。”

周婶紧跟着感慨了一句。

“周奶奶,上学也不容易。”

小布丁忍不住插嘴道。

大布丁连连点头,深有同感。

“上学虽然辛苦,但能学到知识,你们俩一定要认真学习,长大后可以帮家里管理公司,你爸一个人太辛苦了。”

周婶随口教育道。

“嗯,周奶奶,我们知道了。”

双胞胎认真地点了点头。

张昊看了一眼手表:“周婶,没事我们先走了,范叔那边还在等着我呢!”

“没事了、没事了,你们赶紧去吧!”

周婶催促道。

双胞胎立马乖巧道:“周奶奶,再见!”

“你们俩等下是不是要去摘香菇?到时候周奶奶教你们好不好?”

“好!”双胞胎脆生生道。

到了村部,张昊很快就在人群中间找到了范村长。

“范爷爷,上午好!”

范村长摸了摸双胞胎的脑袋,然后吩咐自家的几个孙辈带兄弟俩出去玩,眼下距离采摘活动还有半个小时。

“老张,你妈和丈母娘呢?她们俩平时不是最喜欢凑热闹吗?怎么没来?”

“她们二老在做家务,等下过来。”

张昊随口回答道。

“做家务?”范村长笑着摇摇头,“现在保姆工资很便宜,村里大部分人家也都请了保姆,你们家本来就不缺钱,干嘛不趁机多请几个回来?”

其实这些保姆,大部分都是老外。

这群人为了维持生活,利用低到令人发指的价格优势,直接垄断了沙围村所有能找到的工作,在他们有意无意地推动下,逼走了很多本土的务工人员。

换作其它地方,本地人早造反了。

可沙围村这里不一样,大部分租客都是海外移民,加上村民们一个个都是大土豪,也看不上这些低端工作。

这才给了老外们可乘之机。

张昊无奈道:“你以为我不想啊?主要是我妈他们忙习惯了,打死都不愿意请佣人。况且,适当劳动有利于健康,就当是锻炼身体了,随她们去吧!”

“这话倒也是!”

“范叔,这批香菇,村里打算怎么处理?”张昊趁机询问道。

如果不是跟自身相关的事,他们家很少参加村部的会议,相当于弃权。

“本来打算送进食堂,不过大部分村民都不同意,认为便宜了外人,最后经过商量,只能按人头分了。”

村里的集体食堂,如今规模越办越大,特别是收到限电消息后,不少外村的人为了省事,都跑过来办了饭卡。

张昊闻言皱了皱眉头,再结合刚刚周婶的话,不由得疑惑道:

“范叔,最近村里发生什么事了?怎么突然感觉大家变…保守了?”

范村长摇了摇头:“最近村里一切正常,并没有发生什么异常情况,要说大家的变化,可能跟战争爆发有关。”

“怎么说?”张昊连忙追问道。

“其实很好理解,一开始大家虽然对未来充满担心,但起码还没有散失希望,认为只要熬过这几年就好了。

可自从战争爆发后,风气说变就变了,也许是天灾叠加人祸,让大家变得悲观起来,再也没了以前的精气神。”

范村长唏嘘道。

张昊一时间有些精神恍惚,这种转变他并不陌生,在梦境里就曾经历过,不过那是在六七年后,而不是现在。

这让他有些惶恐。

范村长见张昊在发呆,立即推了推对方的胳膊:“老张,想什么呢?”

“没、没想啥!”张昊很快反应过来,然后顺势问道:“范叔,这种情况严重吗?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现象?”

“我觉得应该是普遍现象,其实从上次的抢购潮就能看出端倪,这次抢购潮虽然规模同样很大,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所有人都理智了不少。

除了粮食和日常生活必需品,其它东西并没有受到太多追捧。

原因嘛很简单,一方面是大家口袋都很紧;另一方面,也都在为今后做打算,货币再贬值,那也比没钱强。”

范村长叹了一口气,语重心长道:

“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张昊下意识地点点头:“确实是这个道理,战争虽然暂停了,但三年后还是要开打的,也难怪大家如此悲观。”

“说起来也怪中东那一战输得太惨了,大家有信心…那才真的有鬼了。”

范村长没好气道。

“咳,这个确实有些说不过去,不过联邦半个多世纪没打战了,也算情有可原,下次应该不会了,毕竟双方实力有些悬殊。”

“哼,这可不一定,要我说,欧罗巴人不也半个多世纪没打仗了,怎么人家一上来就取得了如此大捷?”

“我觉得还是欧罗巴人太卑鄙了,居然玩偷袭,最绝的是利用了世界杯,骗过了咱们所有人。”

张昊主动帮上面解释了一番。

范村长摇了摇头,明显不接受这个说法:“说到底,还是能力不足,如果是聪明人,应该早就识破欧罗巴人的诡计了,我不相信那么大规模的军队移动,居然一点征兆都没有。”

要知道,在战争爆发前,市面上早就有相关流言了,上面不可能视而不见,也不知道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纪执政官也许是上任时间太短了,加上重建工作才是重心,暂时没顾得上。或者是内部出现了叛徒,故意隐瞒了关键情报,导致判断失误。”

张昊猜测道。

“我觉得可能性都不大。”

范村长摇了摇头。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种失误不是随便找几个借口,就能推脱得了的。

ps:求推荐票和月票!

(本章完)

第301章 大丈夫不拘小节第187章 峰回路转(春节快乐)第85章 各奔东西(求首订)第407章 荒凉的仰光第173章 兔肉综合征第25章 阶段性成果第105章 生态灾难第355章 军事演习第295章 收缩与扩张第305章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第221章 新科学岛第223章 领证和婚纱照第20章 谷贱伤农第269章 澳洲开发序幕第256章 薄利多销第424章 半喜半忧第58章 倒计时第69章 人情世故第339章 遗留难民问题第219章 接连碰壁第463章 动荡不安第356章 和平使命99第155章 开业第347章 登富仕山第268章 马拉开波湖第451章 漫长的28天第324章 家人们的反应第424章 半喜半忧第263章 “我们不想饿死!”第376章 过年啦 过年啦 过年啦第113章 组团出海第68章 发言人第185章 渔业公司的谈判第285章 孕第265章 联邦88年第180章 定亲第260章 战争的脚步第236章 石墨烯电池第424章 半喜半忧第113章 组团出海第442章 家底大公开第234章 双赢第145章 崂山现状第82章 青梅竹马第236章 石墨烯电池第8章 公司到手第138章 新邻居第356章 和平使命99第282章 转让股份第73章 归心似箭第221章 新科学岛第92章 大寒潮第336章 在外不在内第14章 参观发射井第117章 竭泽而渔第113章 组团出海第216章 退市第426章 超导骗局第144章 坏蜜蜂第408章 缅北真相第394章 老佛爷第180章 定亲第147章 人造肉第441章 燕都南迁第29章 代工厂第291章 陈教授的决断第189章 回宜城第20章 谷贱伤农第259章 野餐和夏天第29章 代工厂第5章 苦在其中第323章 初闻喜讯第178章 婚前协议第359章 口径即正义第249章 特斯拉第12章 “庞氏骗局”第128章 杨家第267章 企业家年会第1章 天启第465章 家族转型第410章 惊人缴获第362章 端午节日常第359章 口径即正义第314章 第三个孩子第438章 桃源特区第455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348章 芭拿马海峡第321章 意外的候选人第177章 冷清的庄园第418章 格局打开第108章 年味第177章 冷清的庄园第57章 小姨子第224章 偷袭第14章 参观发射井第35章 父慈子不孝第29章 代工厂第121章 忙碌的春节第237章 狡兔三窟第295章 收缩与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