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吊唁

三天后,正当张昊准备坐船出海的时候,突然接到了老爸的电话。

“小昊,你还在申城么?”

老爷子的语气有些低沉。

“在呢!爸,您这边是不是有事?”

张昊小心试探道。

他现在最害怕的,就是听到老爸生病的消息,毕竟八十多岁的人了,如果放在以前不算特别罕见,但放到眼下,绝对算是妥妥的寿星了。

要知道,自从黄石火山爆发以来,老年人口一直是死亡的重灾区,以至于以往愈演愈烈的人口老龄化危机,经此一役直接烟消云散,养老金池更是变得无比充盈起来。

张崇信叹了一口气,开门见山道:

“你周叔昨晚去世了,你要是有时间,代我过去送他最后一程,毕竟咱们两家这么多年的关系。”

“周叔?”张昊不由得大吃一惊,随即感慨道:“前几天周恒明过来,我们俩还聊了周叔的情况,没想到他前脚刚离开,就发生了这种事……”

“老年人都这样,人说没就没了。”

“爸,我去就行了,您老身体也不好,千万别逞强。”张昊赶忙叮嘱道。

张崇信欣慰之余,忍不住提醒道:

“你这边别勉强,公事要紧,如果实在不行,我让你大姐和大姐夫跑一趟。”

张昊连忙安抚道:“爸,你放心好了,申城距离闽德不算远,我明早坐火车过去,争取当天去当天回,应该耽误不了多少时间。”

“那就好,到了给我打个电话。”

“知道了,没事我先挂了。”

挂断电话后,张昊立马给老婆打了一个电话。

“老婆,我刚刚收到消息,周叔走了,老爷子的心情不太好,你带果果回家住几天。”

“周叔?哪个周叔?”

杨华卿一头雾水。

“我说的是周建能周叔,他儿子周恒明,每年过年都来咱们家拜年,你忘了?”张昊提醒了一句。

“原来是他们家啊!”杨华卿很快就想了起来,然后干脆道:“那我马上收拾一下,等下就回去。”

“对了,你再通知一下老大和老二,让他们俩周末赶紧回家,尽量多陪老爷子说说话。”张昊又补充了一句。

“知道了,还有事吗?”

“没了,我这边大概后天正式出海,提前跟你说一声。”

“嗯,注意多休息,别累着了。”

杨华卿随口关心道。

“累不着,我还没到七老八十呢!”

张昊自我调侃道。

……

第二天一早,七点不到。

张昊轻装简从,带着小舅子,以及几十人的安保团队,直接坐上了南下闽德的临时专列。

下午三点,闽德终于到了。

收到消息的周恒明,穿着一身黑色外套,早就提前等候在了火车站。

张昊下车后,上前一把握住了对方的手:“恒明哥,节哀顺变!”

“执政官,没想到您百忙之中……”

张昊摆摆手,打断道:“先不说咱们两家多年的交情,说实话,周叔也算是我的命中贵人,当年要不是有他帮忙,我连创业资金都凑不齐。”

“您太言重了。”

周恒明连忙推脱道。

当年的事,他同样也是参与者,知道得一清二楚,认真说起来,这件事绝对是他们家占大便宜了。

“不说这个了,咱们这就出发吧!”

张昊挥了挥手。

路上,周恒明简单回顾了一下周建能去世的整个过程,说来也是庆幸,如果他再晚回来一天,说不定连老父亲最后一面都见不到。

张昊随口问道:“周哥,周叔生前有什么遗愿吗?”

“要说遗愿,还真有一条。”

“是什么?”

“我爸白手起家,打拼了一辈子,最放不下的就是鑫宇电器,他希望我能把鑫宇电器这个品牌重新做起来。”

周恒明回答道。

张昊闻言试探道:“周哥,听你这句话的意思,你想出来单干?”

“是有这个想法。”

周恒明干脆承认道。

“是不是发电厂那边……”

张昊皱了皱眉头。

“执政官,发电厂很好,也没人能挑战我的位置,但再好也不是我们家的产业。”周恒明解释道。

“我明白了。”张昊点了点头,紧跟着劝道:“这几年大环境不好,不是创业的好时候,我建议你再等几年。”

“等几年没问题,但我对创业项目有些迷茫,不知道该选择什么项目?”

“你不做电器了?”

周恒明点点头:“嗯,电器市场早就饱和了,我手上一没技术,二没多少资金,贸然闯入进去,不太明智。”

“要不要听听我的建议?”

张昊想拉对方一把。

“执政官,就等您这句话了。”

周恒明明显松了一口气。

张昊直截了当道:“我的那家曙光新能源公司…你应该知道吧?最近几年研发了不少新技术,你可以过去碰碰运气,说不定有意外收获。”

“曙光新能源?”周恒明若有所思。

“嗯,曙光公司一向很低调,名声不显,但每年花在科研上的经费,数以百亿计,这么多资金砸了下去,多少还是出了一些成果的。”

周恒明点了点头,然后趁机询问道:“执政官,闽德时代和曙光公司合作的那个石墨烯电池项目,大概什么时候能成功?”

“还早,恐怕还要十几年。”

张昊无奈叹了一口气。

科研这东西,有时候确实要看运气,他提前网罗了那么多人才,又不惜投入重金,结果进度并没有加快多少。

也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还是你有耐心,如果换作是我,早放弃了。”周恒明由衷感慨道。

“没办法,前面砸了那么多钱,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了,况且我对石墨烯电池还是很看好的,这个项目肯定能成功,顶多就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张昊露出了一抹无奈。

周恒明顿时竖起大拇指:“真心能早点看到闽德时代超过比亚迪的一天,我爸之前经常跟我说,他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把闽德时代带起来。”

“周叔已经尽力了,只可惜闽德时代底子太薄了,想超过比亚迪,绝对不是短时间内能成功的。”

张昊唏嘘道。

两人聊着聊着,很快殡仪馆到了。

为了方便张昊祭拜,周恒明连夜将老父亲的遗体送了过来,得知执政官要来,殡仪馆里挤满了人群。

其中,大部分都是同心会的会员。

张昊和众人寒暄了几句,紧接着简单祭拜了一下,正准备离开的时候,又被焦市长堵在了殡仪馆的大门口。

“执政官,来了闽德,怎么不提前通知一声?”焦化贤装出一副意外模样。

“老焦,你还是叫我老张吧!我这次过来纯粹是私事,因此不想打扰你们。”

张昊随口解释道。

焦化贤眉头一扬:“怎么会是打扰呢?这次难得有机会,我正想跟您汇报一下咱们闽德的发展规划呢!”

“要不下次吧?你也知道我马上就要出海了,申城那边正等着我呢!”

张昊摊了摊双手,婉拒道。

“就耽误两个小时也不行么?马上就到晚饭时间了,我在附近准备了一桌简餐,咱们边吃边聊如何?”

焦化贤极力挽留道。

张昊没办法拒绝,只能答应下来。

……

殡仪馆旁边的一间宾馆里,为了执政官的安全考虑,焦化贤已经提前包下了整个宾馆,这些都是基本操作。

“老张,请坐。”

张昊看了一眼餐桌,当场摇了摇头,随口提了一嘴:“饭菜很丰盛嘛!这可不是你说的简餐。”

“这些不算什么,托你的福,闽德这些年的发展速度很快,生活条件也有了很大提升,不比你们首都差多少。”

焦化贤随口解释道。

“行吧,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张昊没有再纠结这个问题。

焦化贤从一旁的袋子里,摸出了一瓶红酒:“要不要来点?”

“算了,没心情。”

张昊赶紧摆了摆手。

焦化贤放下红酒,随后笑道:

“那就多吃点菜。”

张昊没有客套,拿起筷子大快朵颐,他今天坐了七八个小时的火车,中午几乎没怎么用餐,这会儿闻着饭菜香味,食欲一下子被勾了起来。

等到一口气吃了个半饱,两人这才聊起了正事。

“老张,前几天的新闻,我看了,说得真好,现在确实不是着急的时候,越着急越容易办坏事。”

张昊苦笑着摇摇头:“呵呵,我可听说很多人都在暗地里骂我,说我占着茅坑不拉屎,没能力就早点滚蛋。”

“不用理他们,他们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前几年的经济危机都忘了?如果再来一次,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焦化贤嗤之以鼻道。

“唉,其实说来说去,还是这个社会太浮躁了,人心思变,所有人都对现实生活不满,总觉得再折腾也坏不到哪里去。”张昊整个人唏嘘不已。

“治国哪有这么容易?前面折腾了十几年,积累了太多的矛盾,也是时候静下心来苦练内功,休养生息了。”

焦化贤附和道。

“老焦,你这话在理。”

张昊以茶代酒敬了对方一杯。

焦化贤放下茶杯,紧接着话锋一转:“不过,老张,我们闽德情况有些特殊,发展已经到了关键时期,不是想停就能停下来的……”

“我就知道,你找我准没好事。”

“老张,闽德是你们同心会的大本营,咱们可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况且这也不是我个人的意思……”

张昊摇摇头:“说吧?你们想干嘛?”

“咳,事情是这样的,这几年由于海平面持续下降,闽德新增了一大片土地,加起来有两千多平方公里,我们想新建一个经济开发区。”

“你们的工业用地不够了?”

张昊顿时眉头紧皱。

前几年的经济危机,对各地方的打击都很大,也破产了不少企业,按理说应该不缺工业用地才对。

“不是不够,而是……”焦化贤停顿了片刻,随即开诚布公道:“老张,我就不瞒你了,市里财政紧张,我们想上马一批房地产项目,多卖点土地,也能多吸收一些劳动力。”

“不行,你们还真敢想,眼下失业率居高不下,你们居然还想吸收新移民,不怕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

“老张,闽德工商业发达,我们有能力消化剩余的劳动力。”

焦化贤信心十足道。

张昊摆摆手:“那也不行,房地产行业不比其它,占据了太多资源,就目前形势而言,并不是刚需。”

“衣食住行怎么就不是刚需了?”

焦化贤据理力争道。

“你别跟我抬杠,这件事我没办法答应你,而且据我所知,未来的住房政策将以公租房为主,房地产的春天恐怕很难到来。”张昊耐心提醒道。

焦化贤有些不甘心:“老张,每年南下的移民那么多,我们多开发一些小区,终归也算是一项惠民工程。”

“呵呵,你这个'民'是指有钱人吧?一般老百姓,现在哪有钱买房?”

张昊没好气道。

“老张,帮帮忙,大不了我们多建几个公租房小区,一比一的比例也行。”

焦化贤面带恳求。

“不是我不通融,很多人都知道,我在闽德有重大利益相关,这种事,我避嫌都来不及,你还是别为难我了。”

张昊苦口婆心道。

焦化贤哀叹一声,随即选择了退而求其次:“那设个工业区总行了吧?珠城前几年就设立了伶仃新区,我们这个要求不算过份吧?”

“请恕我无能为力。”张昊端起茶水抿了一口,“老焦,闽德怎么可能跟首都比?我实话告诉你,最近几年,除了能源开发,其它基建大项目一律暂停审批。”

“你们来真的?”焦化贤诧异道。

“当然,基建狂潮已经是过去式了,在我的任期里,主要任务是改善民生问题,这个才是当务之急。”

张昊语重心长道。

“住房也是民生问题啊?”

焦化贤不想放弃。

“老焦,咱们俩也是多年的老朋友了,我这么跟你说吧……”张昊轻轻敲了敲桌面:“深耕工商业才是根本,不要总想着走捷径,闽德不具备大城市的基础,没必要给自己增加压力。”

ps:求推荐票和月票!

第20章 谷贱伤农第3章 “浪子回头”第375章 石油勘探权第121章 忙碌的春节第186章 高帽子第287章 愚人节事变第122章 招聘第83章 海盗第140章 富士山喷发第115章 众生百态第365章 婚介所和工会第172章 造船厂的加班补贴第298章 风向转变第134章 面授机宜第164章 组团看房第109章 鲸鱼肉第276章 拍卖会(1)第23章 纷至沓来第453章 安乐死第302章 各家的心思第205章 汽车之城第77章 天价交易第290章 愈演愈烈的抢购潮第450章 缺粮危机第29章 代工厂第159章 第二期计划第57章 小姨子第199章 柴火第207章 后生可畏第426章 超导骗局第407章 荒凉的仰光第260章 战争的脚步第456章 大搬家第426章 超导骗局第67章 金饭碗第235章 打不过就加入第254章 大扩军第73章 归心似箭第229章 婚后第449章 雪天送肉第63章 亡羊补牢第250章 海西工业区第301章 大丈夫不拘小节第107章 年关将至第347章 登富仕山第293章 停战协议第436章 十五年后第225章 “闽德时代”第381章 “狐假虎威”第250章 海西工业区第95章 基本盘第122章 招聘第58章 倒计时第205章 汽车之城第361章 端午节小福利第268章 马拉开波湖第233章 建围墙第87章 供销社第51章 父子交心第265章 联邦88年第34章 晴天霹雳第422章 联邦铁拳第177章 冷清的庄园第165章 新警局竣工第124章 暴涨的金价第102章 扩编第291章 陈教授的决断第444章 国民女儿第94章 一碗蔬菜汤第382章 偶遇C罗第457章 新生活第一天第39章 而今迈步从头越第47章 顺应民意第245章 代工第269章 澳洲开发序幕第392章 欧罗巴人的后花园第256章 薄利多销第295章 收缩与扩张第67章 金饭碗第172章 造船厂的加班补贴第82章 青梅竹马第127章 视察造船厂第13章 初到惠城第142章 疫病问题第191章 初到肥城第298章 风向转变第118章 尘埃落定第94章 一碗蔬菜汤第369章 迪士尼乐园第79章 治安巡逻队第367章 国事艰难第380章 形式主义第266章 越来越浓的年味第271章 身不由己第406章 东西分裂第391章 豪门生活第454章 无官一身轻第17章 设计方案第154章 四海集藏第34章 晴天霹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