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澳洲大罢工

“同心会…同心会恐怕不合适。”

张嘉怡摇了摇头。

“为什么不行?”

“因为同心会鱼龙混杂,根本做不到齐心同力,更不用说保密了。

另外还有一点,里面的大部分会员都是跟你爸同辈的,有些甚至是跟你爷爷同辈的,你一个小小后辈根本镇不住,除非你爸亲自出手……”

张国纪当场摇头:“不可能,就我爸现在的身份,根本不可能亲自出手。”

“你明白就好,同心会说白了其实是一个松散联盟,而你这边需要的是那种组织严密的盟友,人员越少越好。”

“二姑,一事不劳二主,你能不能帮我推荐几个潜在的合作对象?”

“这个二姑帮不了你,本土几乎找不到合适的合作伙伴,你可以去问问你爸,他这两年跑遍了整个联邦,说不定会有意外收获。”张嘉怡摊了摊双手。

张国纪点点头:“这件事暂时不急,等我爸回来后,我再找他详细咨询。”

“我觉得不妥。”

张嘉怡立马皱眉道。

“哪里不妥了?”

“你不是想出售股份么?正好可以利用曙光公司的股份作为谈判筹码,拉拢盟友,如此一来不仅事半功倍,而且显得更有诚意。”张嘉怡建议道。

张国纪顿时眼睛一亮:“这倒是个好办法,看来我要预留一部分股份了。”

“你自己拿主意就行。”张嘉怡顿了顿,突然语重心长道:“国纪,你跟二姑说句实话,你是不是已经下定决心了,非要组建财团不可?”

“呃,二姑,你是不是不赞成我这么做?”张国纪多少有些底气不足。

张嘉怡点点头:“没错,相信你也能感受到,这年头生意不好做,政策经常变来变去,就目前形势来说,与其冒险扩张,不如以稳为主,静观其变。”

“不至于吧?这两年随着国企改革的全面推进,对私营经济非常利好,很多人都在说民营企业的春天已经到来了,眼下正是大显身手的时候。”

张国纪当场提出质疑。

“你还年轻,看到的都是表象。”张嘉怡轻轻摇了摇头,“根据二姑这十多年的观察,我发现上面的人越来越焦急,越来越没有耐心,似乎……”

“似乎什么?我不太明白?”

“这么跟你说吧!最近,我跟很多业内人士聊过,大家都觉得这两年的国企改革,有一种急病乱投医的错觉。”

“何以见得?”张国纪不由得一愣。

张嘉怡揉了揉太阳穴,紧接着娓娓道来:“有一个最直观的证据,这两年的GDP增长率只有百分之零点几,换句话说,这两年的经济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说明国企改革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呃,国企改革需要付出代价,也许要过两年才能见到改革成果?”

张国纪试着解释道。

张嘉怡摆摆手:“我觉得不大可能,其实这波改革不是没有红利,只是红利都被用来填窟窿了,所以才会产生如此错觉。”

“填窟窿?填什么窟窿?”

“还能有什么窟窿?当然是财政窟窿,一般来说,每到王朝末期,往往首先奔溃的都是财政体系,没钱万事皆休。”

张国纪不由得大吃一惊:“二姑,您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联邦已经到了解体边缘?这怎么可能?”

“联邦会不会解体?我不知道。不过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每年的财政赤字越来越大,几乎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实在不行,多印点钱不就行了?”

“哪有这么容易?你现在去大街上看看,多少人挣扎在温饱线上,在十几年不间断的量化宽松政策下,不管是经济形势,还是民众忍耐力,都已经到了临界点,经不起折腾了。”

张国纪眉头紧皱:“二姑,照你这么说,联邦没救了?”

张嘉怡摇摇头,满脸凝重道:

“老百姓确实都没钱了,不过上面还有最后一招,也是我最担心的,那就是对整个联邦经济全面公有化。”

“二姑,你别吓我?”

张国纪瞪大了双眼。

“哼,这又不是我说的,是公司智囊团的最新研究成果,接下来,如果联邦财政始终得不到根本改善,那么不出十年,官方就会尝试启动公有制改革。”

“按照目前的生产力,还远远达不到全面公有化的条件,这么做无异于杀鸡取卵,上面不会不知道这一点。”

这些都是曾经的历史教训。

张嘉怡点点头:“上面当然不是傻子,他们清楚知道公有制的弊端,这波的国企改革就是官方最后的努力。

而一旦改革失败,解决不了财政困局,那么唯一的出路就只能是全面推行公有化了,否则整个联邦都要崩溃,后果更加难以接受。”

其实,除了全面公有化,还有另外一种解决方案,只不过手段太残忍了,不到最后一步,没人敢轻易拍板。

这份不可宣之于口的方案,可以套用一部好莱坞电影的名字:

《人类消减计划》。

张国纪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心中立马萌发了退意:“二姑,如果一切真像您说的那样,那确实没必要组建什么财团了,免得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我只是建议,具体怎么做,你最好还是跟你爸好好商量一下。”

张嘉怡提醒了一句。

“嗯,我会的。”张国纪点了点头,紧接着话锋一转:“不过,如果不进行并购,我手上的钱该怎么处理?总不能放在银行里吧?万一被没收就惨了。”

“二姑唯一能想到的方法,就是换成黄金,黄金体积相对较小,随便挖个坑就能隐藏起来。”

张嘉怡建议道。

“囤黄金是犯法的,而且这么大的数额,根本隐瞒不住。”张国纪苦恼道。

“要不,换成艺术品也行,艺术品除了历史和艺术价值,对经济帮助有限,官方应该不会感兴趣的。”

张嘉怡再次想到了一个主意。

“艺术品?这……”

张国纪有些不情愿。

女友的收藏,已经让他头大了。

张国轩走过来,突然提议道:“大哥,不行你就买地吧?”

很明显,他刚刚听到了部分谈话内容,不过打心眼里,他觉得可能性不大。

“买地?”张国纪整个人若有所思。

“嗯,澳洲正在搞大开发,你可以趁机买一大块土地,等到一切恢复正常,到时候不管是自己开发,还是转手卖掉,都不亏。”

张嘉怡想了想,紧跟着附和道:“国纪,买地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澳洲地广人稀,最不缺的就是土地,况且将来即便要推行公有化,也很难被波及。”

“就这么定了,我爸他们接下来的行程当中,就有澳洲,到时候让他帮我买地。”张国纪最终做出了决定。

什么狗屁商战,通通见鬼去吧!

与此同时,他也是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在时代的大潮面前,个人的努力是多么的渺小和无助。

……

时间很快到了五月底,考察团终于抵达了澳州首府雪梨。

澳州虽然面积巨大,但人口规模不到三千万,行政级别属于州一级。

不过话说回来,最近十几年。

随着外来移民的蜂拥而至,澳州的总人口迅速迈过了八千万大关,撤州设立大区的呼声,越来越高。

张昊本次到访,除了常规视察,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代表中央宣布设立澳洲大区的决定。

本来这是一件大喜事,考察团也因此受到了澳州官方的热烈欢迎。

也许是乐极生悲,就在澳洲大区成立仪式的当天,整个澳州突然爆发了罢工潮,罢工主体是各大矿区的矿工,范围波及到了整个大陆。

面对如此突发事件,澳洲大区的成立仪式,不得不草草收场。

作为执政官,张昊自然是无法置身事外,他带着众人匆匆回到了市府,紧接着便召开了应对会议。

“执政官,我要做检讨。”

说话的这位,就是新上任的大区主席刘俊,之前是澳州州长,因此政绩很突出,顺利拿下了大区主席一职。

不过新官上任第一天,就出了这么大的纰漏,能不能坐稳位置,目前看来,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刘主席,这明显是一次蓄谋已久的行动,你们澳洲上下是干什么吃的,居然一点风声都没收到?”

张昊忍不住破口大骂。

这种事一旦处理不好,会对他的威望完成非常大的打击,而且他想脱身都不行,太恶心人了。

刘俊苦着脸解释道:“执政官,我们也是万万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按理说,澳洲发展得还算不错,工资水平虽然不是最高的,但比下有余,像这种全面罢工还是第一次……”

“你们的工会呢?难道形同虚设?”

张昊大声质问道。

“执政官…这个……”

刘俊支支吾吾道。

张昊狠狠敲了一下桌子:“这都什么时候了,有什么不能说的?不要再吞吞吐吐的了,有话直说。”

刘俊咽了咽唾沫,硬着头皮说道:

“执政官,相信您也知道,澳洲这边有很多本地工人,他们有自己的工会,根本不认可官方的工会。”

“你们就这么看着?不会取缔非法工会吗?”

“我们采取过行动,不过结果都不怎么好,最后为了保证按时完成生产任务,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荒唐,既然不服管理,那就把所有人全开了,如今失业率这么高,还怕找不到工人?”张昊气呼呼道。

“执政官,这事没那么容易,当初在接管这边矿区的时候,州府和本地居民签订了一份协议,要保证当地人的工作机会,所以……”

刘俊摆出一幅为难模样。

“别说了。”张昊挥了挥手,不想再浪费时间:“那些矿工为什么要罢工?原因打听出来了没有?”

“已经打听出来了,他们这次罢工,主要有三大诉求。”

刘俊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张纸条。

“哪四个诉求?”张昊连忙追问道。

“第一是加工资,他们要求增加百分之五十的工资;第二是落实八小时工作制,改两班倒为三班倒;第三是改善住房条件,增加公租房的供应量;最后一条是严格限制外来移民数量。”

刘俊话音刚落,会议室里立马响起了热烈的议论声。

张昊再次拍了拍桌子,让众人安静下来,随即表态道:“他们的条件太过分,就说第一条,一下子涨一半工资,这绝对是不可能的。

你们应该清楚,如果答应他们,那么其它大区的矿工,甚至其它行业的员工,都会纷纷效仿,后果是灾难性的。”

“执政官,百分之五十确实有些不妥,我有把握压到百分之二十。”

刘俊连忙保证道。

“百分之二十也不行,做人应知足,你们澳洲大区的工作待遇,在整个联邦都算是中上水平。”张昊摆摆手。

刘俊顿时满脸苦涩:“执政官,如果半步不退,按照以往经验,那些矿工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到时候会严重伤害经济,尤其是影响正常的能源供给。”

“听你这么一说,澳洲这边经常发生罢工?”

张昊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根源。

“也不是经常,大概每年一次,今年年初已经罢工过一次了,市里也做出了让步,给他们涨了一成工资,没想到他们贪心不足,又闹了起来。”

刘俊如实回答道。

认真说起来,平均每年涨百分之十的工资,这并不算太夸张,因为还要考虑到货币贬值的因素。

张昊闻言,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我算是看出来了,他们是冲着我这个执政官来的,想要逼宫。”

刘俊赶忙辩解道:“执政官,您言重了,给他们十个胆子,那些矿工也不敢逼宫,他们只是想改善一下生活条件。”

“哼,说的简单?”张昊摇了摇头,随即板着脸定下基调:“无论如何,这些条件都没办法答应,特别是最后一条限制移民数量,他们想干嘛?想公然跟中央对着干?还是说准备自立门户?”

“执政官,我拿名誉担保,他们绝无此意。”刘俊连连摇头,“客观地讲,矿工们之所以会提出这一条,主要是本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根本容纳不了太多新增人口。”

第284章 事了拂衣去第87章 供销社第267章 企业家年会第23章 纷至沓来第456章 大搬家第353章 不值钱的房子第298章 风向转变第393章 如愿以偿第64章 惊天一爆第337章 环渤海一体化第439章 富不过三代第282章 转让股份第279章 化敌为友第298章 风向转变第307章 借钱第420章 澳洲大罢工第84章 昊天实业集团第460章 钓鱼第176章 终于来电了第309章 领取救助金第226章 人心不稳第86章 租房(求首订)第156章 《睡莲》第460章 钓鱼第465章 家族转型第148章 团圆(元旦快乐)第89章 暴雪来袭(求首订)第405章 做客坞堡第449章 雪天送肉第436章 十五年后第362章 端午节日常第326章 盟友第173章 兔肉综合征第185章 渔业公司的谈判第32章 仓库区第432章 倒数第五名第69章 人情世故第87章 供销社第57章 小姨子第215章 “计划经济”第419章 羡慕得眼睛都红了第265章 联邦88年第5章 苦在其中第22章 变本加厉第446章 熔盐核电站第79章 治安巡逻队第357章 改革试点第232章 “度蜜月”第394章 老佛爷第297章 能源危机的苗头第250章 海西工业区第111章 年年有鱼第453章 安乐死第353章 不值钱的房子第3章 “浪子回头”第341章 魔都盛会第299章 分香菇第249章 特斯拉第81章 公寓第349章 罪恶之城第184章 高考来了第222章 生变第11章 主题商店第197章 一波三折第50章 衣锦还家第78章 极夜将至第421章 勿谓言之不预第40章 低调开业第359章 口径即正义第431章 老子英雄儿好汉第384章 驾临里约热内卢第401章 要当爷爷了第320章 一封公开道歉信第212章 崂山商会第84章 昊天实业集团第26章 地主家的傻儿子第292章 欧陆现状第299章 分香菇第65章 混乱的中秋节第340章 人身意外险第111章 年年有鱼第213章 争相投资第343章 稳字当头 谨慎乐观第105章 生态灾难第101章 元旦第443章 正式分家第390章 两场婚礼第228章 九转大肠第364章 埃斯康迪达铜矿第50章 衣锦还家第46章 第一波抢购潮第259章 野餐和夏天第233章 建围墙第13章 初到惠城第131章 妹妹第10章 善意的谎言第68章 发言人第94章 一碗蔬菜汤第389章 血光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