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莫须有

挂断电话后,张昊越想越不甘心。

最终还是没能忍住,拿起手机给幕僚长夏从文打了一个电话,社会上的议论不重要,他想听听政界对他的评价。

只要同僚们选择站在他这一边,那就不用担心屁股下的位置不稳,至于身后名,将来有的是机会弥补。

电话接通后,张昊没有一上来就直奔主题,那样显得太肤浅了。

“老夏,我刚刚看到了超导的新闻,曙光公司那边是怎么回事?”

夏从文说出了自己的猜测:“执政官,事情不是明摆着嘛,不出意外的话,他们这是在恶意套现。

据我得到的消息,两家总共套现了四千亿,加上您这边的一千两百亿,已经超过五千亿了,妥妥的大手笔。”

“别扯上我,我事先绝对不知情。”

张昊赶忙澄清道。

“那说明您眼光精准。”

夏从文呵呵一笑,明显不相信。

张昊没有多做解释,随口询问道:“老范那边是什么反应?那些投资者有没有提出抗议?”

“抗议了也没用,投资者们只能选择默默忍下这口气,至于范院长,当然是有多远躲多远,根本不想掺和进来。”

夏从文回答道。

“这件事影响相当恶劣,严重损害了官方信誉,范院长他们难道就没有什么补救措施吗?”

张昊进一步询问道。

夏从文没好气道:“这么大一笔巨额资金,怎么补救?依我看,顶多就是给曙光公司多一些优惠政策,让投资们心里好受一些,差不多也就这样了。”

“唉,也不知道这么做到底值不值?”张昊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四千亿虽然看着不少,但跟官方信誉一比,多少有些杀鸡取卵之嫌。

“当然值了,这两年财政缺口越来越大,已经顾不上其它了,毕竟再这么下去,官方雇员们的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到时候肯定要出大问题。”

夏从文唏嘘道。

张昊立马皱了皱眉头:“老范的国企改革不是搞得有声有色吗?怎么财政缺口反而越来越大?”

“执政官,自从上次经济危机过后,联邦经济整个儿一蹶不振,失业率也是屡创新高。

为了降低失业率,特别是解决年轻人的就业问题,官方这些年一直在大力扩招官方雇员的队伍,财政压力自然是跟着越来越大。”

夏从文详细解释道。

“扩编?这么做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关键还是要激活经济。”张昊本身就是商人出身,对此深有感触。

夏从文连忙表示赞同:“前执政官克林顿先生曾经说过一句竞选名言,'笨蛋,问题是经济',和执政官您的观点不谋而合。

不过话说回来,有些事说着容易,但做起来太难了,范院长也不是傻瓜,当然知道经济的重要性,只可惜……”

“只可惜什么?”

“只可惜他不是专业出身,对于经济问题可能不太擅长,在当前这种艰难时刻,我认为执政官您应该主动挑起大梁。”夏从文趁机蛊惑道。

挑起大梁,也就意味着全面夺权。

“老夏,你也太抬举我了,治国跟经商绝对不是一回事。实话实说,我有信心管好一家公司,甚至于十几家公司,但对于联邦这么大的体量……”

张昊下意识地摇了摇头。

他虽然比较自傲,但对自己的能力还算有比较清晰的认知,如果没有梦境里的天启,他几乎跟一般人没啥两样。

夏从文赶忙劝道:“执政官,众所周知,您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商人,对于经济肯定有更深刻的见解。

我的意思是,利用您的商业思维,咱们重新调整一下经济结构,范院长他们搞得那一套,问题实在是太多了。”

“我看不如这样吧!”张昊顿了顿,随口敷衍道:“等我回来,咱们再详聊!”

以他现在的能力,他不想盲目插手经济问题,这个责任他背不起。

说到底,还是缺乏信心。

“也行,反正这种事急不来。”

夏从文没有继续劝说。

他也算是听出来了,执政官还没有做好全面夺权的心理准备,可能还需要两三年的缓冲时间。

也许把希望放在下一届更合适。

接下来,张昊话题一转,终于说到了正题:“老夏,罗克汉普顿的那件事,咱们内部都有什么反应?”

“执政官,这一次您没有做错,大部分人都认为您做得很好,同时也对您的执政风格有了很大改观。

可以这么说,这件事对执政官您本人而言,绝对利大于弊。”

夏从文笑着回答道。

认真说起来,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才让他最终有了夺权的决心。

纵观历史,一位合格的执政官,可以暂时没有能力,但绝不能没有魄力。

张昊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

然后愉快地挂断了电话。

……

次日,考察团正准备离开雪梨,前往下一站墨尔本。

结果就在出发之前,张昊收到了一个意外消息,原矿工分会的巴隆会长,在家中被一名“歹徒”袭击了。

最终不治身亡。

听到这个消息,张昊立马改变了行程,轻车简从,带着刘俊再次返回了罗克汉普顿,计划参加巴隆会长的葬礼。

说句不好听的,巴隆会长的死无关紧要,但官方的态度十分重要。

抵达罗克汉普顿后,一行人没有任何耽搁,下船后便直奔殡仪馆。

路上,沈修文简单介绍了一遍事发经过。

这件事说起来其实并不复杂。

清场结束后,巴隆会长没有脸面再面对其他人,于是直接回到了家里。

结果就在当天下午,有一位矿工代表登门拜访,带来了罢工事件的伤亡名单,巴隆会长缺乏警惕心,直接将人领进了书房。

等到拜访者独自离开后,巴隆夫人去书房打扫卫生,这才发现巴隆会长倒在了血泊里,胸口插着一把匕首。

然后就是紧急送医,不过已经太晚了,还没到医院,人就没了。

以上就是事件的全部经过。

张昊听完介绍,敏锐地发现了一个关键问题:“沈市长,巴隆会长到底是被人刺死的,还是自杀身亡?”

“据犯罪嫌疑人交代,他没有杀人,不过巴隆会长的家人坚持是他杀。”

沈修文没有直接回答。

刘俊忍不住插嘴道:“这应该不难判断吧?看一下匕首上的指纹不就行了?”

“刘主席,凶器上的指纹是巴隆会长本人的,不过这并不能证明什么,也许是犯罪嫌疑人故意伪造的自杀现场。”

沈修文耸了耸肩膀。

“有没有发现遗书?如果是自杀,巴隆会长应该会留下遗书。”

刘俊紧跟着追问道。

“现场并没有发现遗书。”沈修文摇了摇头,紧接着话锋一转:“当然,遗书也有可能被巴隆会长的家人故意藏起来了,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想让犯罪嫌疑人坐牢。”

“为什么?”刘俊表示不解。

“可能跟犯罪嫌疑人带来的那份伤亡名单有关,也许是巴隆会长受不了良心谴责,最终选择了自杀。”

沈修文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张昊见状,直接询问道:“警察那边怎么说的?有结果吗?”

“目前还没有结论,不过我私下问了一下情况,自杀的可能性更高。”

沈修文长叹了一口气。

张昊顿时眉头紧皱:“那外界怎么都在传巴隆会长是被人刺死的?”

“执政官,消息是我故意让人放出去的,如果巴隆会长属于自杀,那对咱们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沈修文轻声暗示道。

张昊低头一想,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的猫腻,如果真是自杀,那么矿工们必然会对巴隆会长产生同情,更有甚者,双方有可能会选择大和解。

澳洲人将再次变得同仇敌忾。

如果真是这样,那他们所有的谋算都要落空,也难怪沈市长会出手干预。

“事情靠谱么?巴隆会长家人那边会不会临时变卦?”

沈修文摇摇头:“我觉得可能性不大,毕竟他们故意隐藏证据,这是百分百犯法的行为,是要坐牢的。”

张昊点了点头,很快又变得犹豫起来:“犯罪嫌疑人那边,你们打算怎么处理?这样冤枉人,似乎有些不道德。”

“执政官,这个还请您放心,咱们只要一口咬死是他杀就行了,至于犯罪嫌疑人,等到审判的时候,大不了让法官尽可能地轻判,说不定连牢都不用坐。”

沈修文和盘托出了自己的计划。

“行,就按你说的办吧!”

张昊虽然心里有些不舒服,但也知道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世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公平,成人世界只分利弊。

半个小时后,殡仪馆到了。

沈修文这边动作很快,巴隆会长的遗体早就从警局那边领回来了,追悼会也已经准备完毕。

等追悼会一结束,就会立即安排火化,这么做也是为了杜绝后患。

透过车窗,张昊发现现场来了很多人,把殡仪馆围得水泄不通。

下车后,他立马摆出了一副无限惋惜的悲伤模样,然后在沈修文的介绍下,上前紧紧握住了巴隆夫人的手。

“夫人,还请节哀顺变,巴隆会长的死,是联邦的不幸,也是我们所有人的损失,他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谢谢执政官,巴隆他一心为人,从来都没有私心,没想到却遭遇到如此……”巴隆夫人哽咽道。

张昊哀叹一声:“是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我代表中央向您说一声抱歉。”

与此同时,巴隆会长唯一的女儿琳娜,站出来大声疾呼道:

“执政官,我们家只有一个愿望,一定要让凶手得到应有的惩罚,只有这样,才能让我爸爸在天堂里得到安息。”

“这是肯定的,我们东方有句名言,叫做'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我向你们保证,没有人能逃脱得了法律的制裁。”

张昊看着巴隆会长的女儿,不由得皱了皱眉头,眼前之人满脸横肉,肆无忌惮,一看就不是什么良善之辈。

而且,对方脸上完全看不出多少悲伤,只有满满的愤怒,令人感到不适。

如果真的有诬陷,那么不用问,一定是这一位的主意。

“太感谢您了,执政官!”

琳娜虽然平时霸道,但情商不低。

追悼会结束后,一行人没有偷懒,本着来都来了的原则,专门抽空去医院看望了一下罢工事件的伤者。

如果眼神能杀人,张昊等人已经死了几百次了。

紧接着第二天,张昊全程参与了巴隆会长的隆重葬礼,并且亲自扶棺,送了对方最后一程。

葬礼结束后,他趁机发表了一番“情真意切”的演唱,演讲的主题是:

放下仇恨,拥抱新生活。

稿子是秘书处的人写的,全篇都是废话套话,听得现场众人毫无波澜。

演讲结束,张昊等人便迫不及待地离开了罗克汉普顿,继续接下了行程。

……

半个月后,身在纽西兰的张昊,接到了沈修文的电话。

原来,“刺杀”巴隆会长的犯罪嫌疑人,刚刚被法院宣判了。

虽然证据不足,但在陪审团的一致裁决下,对方依然被当庭宣判有罪,最后被判入狱三十五年。

这几乎相当于无期徒刑。

张昊不由得错愕道:“不是说好了要轻判吗?怎么判得这么重?”

“执政官,舆论发展得太快了,大家都把犯罪嫌疑人当成了英雄,工会那边都快变成过街老鼠了,为了扭转局势,避免事态扩大化,只能选择重判。”

巴隆会长无奈解释道。

“是吗?那调查报告出来了没有?这人到底是不是被冤枉的?”

“调查报告已经出来了,经过调查,那把匕首属于巴隆会长所有,所以结论很明显,这一位确实是被人冤枉的。”

沈修文整个人唏嘘不已。

张昊深深叹了一口气:“既然已经宣判了,那就这样吧!别再折腾了!”

“执政官,我们会补偿……”

沈修文想挽回一点个人形象。

张昊不耐烦地打断道:“这件事我不方便插手,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好的,我明白了。”

沈修文心中有些忐忑不安。

倒不是良心过不去,而是纯粹担心自己以后的仕途。

第118章 尘埃落定第303章 恍如隔世第233章 建围墙第418章 格局打开第76章 疯狂抄底第71章 移民潮第284章 事了拂衣去第209章 深城之行第21章 磺石公园第191章 初到肥城第252章 功成身退第219章 接连碰壁第302章 各家的心思第6章 废弃导弹发射井第404章 拉肚子第146章 大降速第347章 登富仕山第280章 房改第242章 快刀斩乱麻第180章 定亲第444章 国民女儿第322章 背景调查第330章 举世瞩目第422章 联邦铁拳第28章 家财万罐第318章 惊天丑闻第195章 交叉持股第231章 “三年能源危机”第11章 主题商店第54章 乔迁之喜第16章 购地第24章 落荒而逃第107章 年关将至第194章 各取所需第360章 被困洛杉矶第266章 越来越浓的年味第61章 不安第24章 落荒而逃第237章 狡兔三窟第185章 渔业公司的谈判第96章 领粮票第79章 治安巡逻队第344章 吊唁第142章 疫病问题第436章 十五年后第190章 内陆现状第133章 旗舰第355章 军事演习第294章 年轻人的时代第13章 初到惠城第239章 未雨绸缪第427章 莫须有第35章 父慈子不孝第116章 公私合营第55章 藏粮于民第375章 石油勘探权第362章 端午节日常第96章 领粮票第456章 大搬家第203章 故人来访第194章 各取所需第198章 出路第52章 蘑菇和蚯蚓第390章 两场婚礼第343章 稳字当头 谨慎乐观第60章 囤煤第265章 联邦88年第325章 静悄悄的改变第124章 暴涨的金价第278章 大海里捞针第329章 “调虎离山”第109章 鲸鱼肉第100章 姐弟恋第428章 私人岛屿第250章 海西工业区第366章 突遇大案第37章 安保第139章 雪梨港第315章 满月酒第282章 转让股份第29章 代工厂第462章 惊人房价第99章 归来第80章 第一夜第404章 拉肚子第158章 “丑”媳妇见公婆第241章 鸠占鹊巢第213章 争相投资第298章 风向转变第239章 未雨绸缪第242章 快刀斩乱麻第44章 紧急采购第100章 姐弟恋第353章 不值钱的房子第247章 财团雏形新年写给书友的一封信第80章 第一夜第431章 老子英雄儿好汉第15章 末日罐头第105章 生态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