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南安郡王兵败被俘

南安郡王奉旨守疆,平安洲蠢蠢欲动,王子藤请命,从南安郡王那里调遣了五万精兵到平安洲。

当然,这样做风险很大,只是当时情况紧急,十万火急的事情,所以不得不如此。

原计划原本是要等平安洲这里事情完结,马上就要再转战,她不过就是让这些人死。

而脾气过后,亚瑟只能讨好的冲上去。听到这个消息,男主也是懵逼的。这也实在太纯了

不曾想这事儿才过月余,南安郡王这边不知道走漏什么风声,直接被人活捉,如今鸡毛信十万火急才到皇宫,皇帝震怒,这才召集文武百官。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唾沫横飞,皇帝在御书房背着手走了一遍又一遍。

屋子里群臣沉默,只听得皇帝一个人来回踱步,一个个埋头大气不敢出。

南安郡王兵败被俘,那边不知从哪里听闻南安郡王家里还有一个妹妹,于是要大宣将郡主送过去和亲,便不仅客客气气将南安郡王送回来,往后还可以归顺朝廷。

这次导致南安郡王战败的不是别人,而是当地一股十分强势的海匪。

强龙压不住地头蛇,更何况是海上。

最近众人跟皇帝斗法,一个个想的都是如何让吴家的事,大事化小,见状有脑子灵光的,私下和同僚眉眼交流一番,随即站了出来。

“皇上息怒,如今南安郡王危在旦夕,依臣之见,倒是不若先暂且答应下来,然后再派遣精兵假借送亲,然后一举端了他的土匪窝。”

直接直言不讳道之土匪,这就是根本不讲这些悍匪放在心上了。

只是亚瑟如今看着我,一句不敢上去~~

贾琏站在林如海旁边,看看众人的脸色,没有紧皱。

南安郡王战败,这一节他倒是还记得的。记得当时南安太妃为了保全自己女儿,私下还和贾政通气,认了贾探春做干女儿,然后将贾探春封为郡主,代为出嫁。

想到这里心里“咯噔”一下,贾琏突然抬头。

不好,迎春!

他之前听到南安太妃几个字的时候,就觉得好像有什么不对劲,却是没曾想忘了这一茬。

如果他没有记错,当初是南安郡王兵败被俘,跟着贾政就由工部员外郎外放,外放官员就如贾雨村一般,只要自己不作死,三一考评,等再回来必然比地方上的官阶还要高。

而且她记得在那里一件都不开心!

而贾政做了几十年的员外郎,若是没有特殊事情,又怎么可能刚好这个节骨眼儿上就升官。

想到如今刑氏已经被南安太妃叫去,贾琏只觉得心情烦躁。

贾赦这个人人品本来就败坏,作为父亲虽然对两个儿子尚可,但对贾迎春却一直都是处于一个无视的状态。

就仿佛没有这个女儿般,十天半个月也不见得能问上一句。

所以贾琏就怕南安太妃跟刑氏还有贾赦说什么。

要知道自从贾琏不是从前的贾琏后,这个世界的很多东西因为蝴蝶效应,已经跟之前贾琏看得红楼梦不一样,若是再因此迎春遭了难,贾琏怕自己都会疯!

他永远不能忘记,当初他一个人来到这个陌生世界,迎春所给予他的温暖。

所以无论如何,南安太妃若是敢将主意打到迎春头上,他必然也不会让这些人好过!

大殿之上,众臣的争吵之声越来越激烈,贾琏回神,皇帝正头疼的坐在上首,脸上满是无奈。

贾琏认真听了会儿,发现如今文武百官分为两派。

一派是以武官为首的主和派,一派是以文官为首的主武派。

大宣太平百年,虽然平安洲边疆地区时有动乱,但不过都是小打小闹。

再一则,如今王子腾带兵巡疆未归,吴家落马,若是当真要出兵剿匪,那么谁去,又是个问题。而如果是主和,左右女儿也不是他们自己的,能够用一个女人就解决的问题,又何必引火烧身。

而文官怎不管这么多,左右到时候用不着他们去,所以一嘴一个泱泱大国,一口一句扬我国威。

听出其中门道,贾琏不由想起后世那场惨绝人寰的屠杀,心里突然就冷了下来。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当年,便也是如此吧。

否则按照我国高出对方数十倍、几十倍的人口,何至于被人欺辱至此。

只是扪心自问,若是让他去,他又愿不愿意,贾琏徒然又语塞。

他不过就是一个有点脑子的纨绔,纸上谈兵都尚且不会没更别说上战场了。所以若是让他去,他,应当也是不会去的。

默然,心里有些堵,贾琏没有答话,就这样看着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吵得不可开交。

“禀皇上,臣倒是觉得此前王大人的提议很是不错,而且也有一个很是合适的人选,想要推荐给圣上。”

喧闹之中,东阁大学士陈之翰突然出列,朝上头已经吵得要耳鸣的皇帝开口。

之前众人吵闹,但却并没有一个具体的事项,如今陈之翰这样开口,无疑是将没有进展的事情找到一个突破口。

众人缄默,一个个看向陈之翰,皇帝闻言想了一会儿,才想起他说的那个王大人说的是假装和亲,然后再一举歼灭悍匪的事。

其实这些悍匪,某种程度上也算不得真的悍匪。

不过是海南岛一些本土少数民族,因为不愿意归附朝廷,于是一直游离于大宣,自成一派。

这些人若说杀人放火什么,干也是干过的。

每每有落单的船只经过,他们也会群起攻之,不少商户受此损害。

但若说真的有多坏,他们又和不少普通老百姓关系很是密切,只要不爆出身份基本跟其他人一样。

毕竟说到底还是匪,只是太过狡猾,总是能想到各种各样的方法逃脱。

所以为了安全起见,这一段总是要派兵把手着,免得控制不住。

这也是朝廷迟迟没有一举歼灭的原因。

原本只是因为这个,朝廷和这个族虽说关系不算融洽,但也没有多大的磨合。

只是南安郡王立功心切,自从他到了海南这地界,便是成天成天的找这些人的麻烦。于是这才有了前脚王子腾刚把兵调走,这边南安郡王就被人俘虏。

趁着和亲之际,对方没有警惕心一举歼灭,也算是一劳永逸。

所以陈之翰说的这个方法,可以说是很上乘的了。

“那依你之见,谁适合负责送亲。”

有些惊奇的开口,皇帝看向陈之翰。

于皇帝本心,还是想要主张和亲的。他作为一国之君,想到的更多一些。

打起仗来,又不知有多少百姓和流离失所。若是只是区区一个女人便能将事情解决,那简直再好不过的。

只是想起此前南安太妃追到皇宫说的那番话,皇帝又觉得头疼了。

太后尚在,虽然已经老得有些糊涂,但却甚是宠爱这个南安太妃。所以连带着南安郡王,太后也十分喜欢。

当年皇帝上位的手段不是很光彩,南安郡王便也成了他敬重兄弟手足的一个体现。所以如今骑虎难下,纵然他想有气性些,想干脆不管不顾直接出兵,却也不得不考虑良多。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陈之翰身上,贾琏心里猜到皇帝的忌惮,便也好奇的看向陈之翰,不晓得他到底是什么想法。

上前两步,陈之翰神秘莫测的扫视周围的人一眼,然后灿然一笑。

“如今朝中有带兵经验的,基本年岁都已经大了。年轻一辈不少怕是连血都没见过,又如何能胜任。”

这说的是大实话,众人跟着点头应和,皇帝也知道他说得在理,便示意他继续。

“此前王大人提出可以先假意答应和亲的要求,然后再派精兵护送,我们可以再暗地里遣两队前锋人马,以包围的方式将悍匪团团围住,兵不厌诈,这样让他们上天无敌,下地无路,届时我们亲也不必合了,更能成功解救南安郡王,扬我国威!。”

声音激动,陈之翰一番话说得面红耳赤。

而皇帝显然也受了感染,对陈之翰这番话很是赞同。

“那人选呢?你觉得谁比较适合这个任务?”

环视一周,没有人敢和皇帝对视。

要知道这样的计谋虽然目前看起来很好,但没有实施,不过纸上谈兵之举,等到了那时候,现实中变幻莫测,又如何能百分百保证安全。

这伙悍匪盘踞海南岛上百余年,也没见有谁收服过,其凶狠可想而知。

所以生怕陈之翰点到自己,众人皆是脸色复杂的看向陈之翰。

贾琏倒是无所谓,左右他对战事上面一无所知,若是皇帝果真要自己去送死,那尽管找他就没错了。

但凡皇帝有一点求胜之心,也不会将贾琏这种几乎“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叫去送亲。

胃口吊够了,陈之翰也不再卖关子,而是直接拱手朝皇帝鞠躬,然后扬声开口。

“臣推荐这一个人,如今却是正合适。他此前数次领兵,实战经验丰富。如今虽说犯了事儿,但其忠心可佳,恳请陛下网开一面,让吴大人可以有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吴大仁身上的镇国将军头衔,跟贾赦那个受祖宗蒙荫的一等将军可大不同。

吴大仁这个是实打实,军功换来的。

虽说家族关系在其中也起到了前所未有的作用,但总归若是没有他自己的凶猛,也不会有这样的名号。

话说到这里,就算不说名字,众人也知道是谁了。

吴家百年世家,一直崇尚武学,研究十分通透。

所以自从当年吴家以军功立家,紧接着就一直延续武学大家的传统。

而到了吴大仁这一代,跟同样军功立家的贾家不同。

贾家到了贾琏这一代,甚至上一代,贾赦、再上一代贾代善。

贾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渐渐没有了武学世家的风采,渐渐朝文官转移。

但吴家走得却依旧是从前武学世家老路。

而吴大仁这一代更是严格,每一代家族成员,只要是男丁,就一定会进军磨炼。

所以自从成年后,吴大仁就跟着别人强了不少。

而不仅于此,吴大仁早年常年带兵打仗,经验十分丰富,所以说起来,他还真是十分适合的人选。

只是吴家现在正在敏感话题上,陈之翰说出这番话,不少人也开始思量,一是思量这个陈之翰到底想干嘛。二来,就算不得已将吴大仁放出来了,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这次若是当真在这些人的帮助下,百姓可以免遭一难,他便是彻离也没关系。

皇帝显然也不曾想陈之翰此前说的,竟然就是那个人......

各人窃窃私语,皇帝闻言脸上的神色淡淡,只是也没有喜悦的意思。

贾琏却是若有所思的看着陈之翰的方向,心里直泛嘀咕。

这个陈之翰,说起来他儿子景阳,跟贾琏还是不错的好朋友。

只是他这番话若是无心倒也罢了,若不是,贾琏就不得不多想了。

上首皇帝的脸色变得十分不好,贾琏认真思考多时,对皇帝接下来的决断也有了猜测。

而皇帝这时候的脸色就已经十分难看了。

人心惶惶,众人看着大殿之上的两个人心里也是复杂得很。

凭良心说,吴家当真是最适合的人选。

所以虽说吴家如今正是处于风口浪尖,但原本就只是个是戴罪之身,临走前还直接威胁众人,请你们记住了,将来你们也会死于此!

对于失败者这样的说法,贾琏选择宽容,毕竟丢了先机,心情总归会不好。

而如今的吴家,看皇帝对吴家的态度,即便这次出来了,贾琏瞅着,怕也是再也回不了从前的那个样子。

此前皇帝是正儿八经动了杀心,所以除了宫中的吴贵妃,吴家其他当家人已经直接下狱。

“皇上圣明,微臣复议!”

死道友不死贫道,吴家左右已经受了皇帝厌弃,迅速卖出去也是对的。

几乎所有人都是这个想法,便干脆齐声朝皇帝请旨。

这次行动的危险程度可想而知,给吴家这样一个任务,是风险,却也是机会。

那些悍匪在抓了南安郡王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勒索,这个贾琏看着,说明这些悍匪暂时并没有杀人之心。所以南安郡王暂且是安全的,而至于和亲的对象,按照众人跟皇帝争取的方法,不管是谁去和亲,都是危险万分。

第一百二十二章 静海第八十二章 仪事第三百八十 四章 三下江南第二百四十一章 考察市场第三百零二章 京都大改造第四百二十九章 火气升级第九十九章 讨要第二百九十七章 贾琏的新任务第七章 生财之道第二百六十八章 谁是元凶?(还更)第四百三十七章 质问第一百四十四章 心喜第二百零九章 身首异处第七十五章 血性第四百一十五章 晴天霹雳第二百六十五章 贾琏出手相助第三百五十一章 挡人财路第三百零四章 世家遗留问题第一百八十一章 结交第四百七十四章 逐出家门第一百六十章 平儿第六十四章 张如圭第四百六十章第一百四十五章 贾琏有病第一百二十八章 收获第一百九十一章 龙阳之好第二百七十五章 搞事情!第一百六十二章 自杀第二百一十二章 狸猫换太子第四百零一章 意料之外第一百九十二章 未亡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漕匪第二百七十八章 猝不及防的亲热第二百五十九章 命赴黄泉不远矣第一百一十三章 惊险第一百七十六章 庶出第四百零一章 意料之外第一百三十三章 站队第二百二十七章 秦可卿有难?第三百六十九章 命悬一线第一百六十四章 说项第二十二章 辣眼睛第二百四十五章 贾琏知情第四十四章 贾敏第三百零三章 顺利进行第三百二十四章 贾母五七第二百二十九章 关于省亲第三百六十九章 命悬一线第五十四章 巧遇第二百八十六章 秦可卿即将生产第三百四十三章 沉冤得雪第四百五十六章 坦白第十章 惊喜第一百一十二章 太医第一百三十四章 回京第四百七十六章 初见成效第一百一十四章 出城第三百八十三章 林如海之死第二百四十三章 秦可卿的身世第三百九十二 章 贾琏发怒第三百七十五章 审查御医第二百五十二章 王熙凤的心思第二百五十八章 黄鼠狼给鸡送礼第一百零一章 八卦第四百一十三章 意料之外第一百五十四章 林黛玉病危第三百零六章 翡翠被拘第四百六十七章 暗哨第二百八十五章 敲打第一百三十九章 喜爱第四百六十一章 报社重启第三百六十二章 青春期第一百四十八章 抬举第四百三十九章 风雨欲来第二百七十五章 搞事情!第三百八十三章 林如海之死第一百三十七章 进宫第三百六十八章 回京第一百二十一章 二下江南第三百九十二 章 贾琏发怒第四百七十一章 下放第三百三十九章 二房来人第二百七十六章 探春的处境第一百九十八章 私建盐田第二百四十二章 清和轩的女人第三百一十七章 贾母,卒第三百九十二 章 贾琏发怒第三百一十七章 贾母,卒第一百二十一章 二下江南第四百四十章 野心第一百二十五章 先斩后奏第二百三十二章 危在旦夕(为络、神加更)第一百四十九章 人与人的不同第三百六十六章 刺客第一百七十四章 人心第三百六十五章 变天第一百四十四章 心喜第三百一十四章 龙骑蔚上场第四十一章 十万火急第二百一十五章 作死小能手即将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