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挡人财路

后者闻言脸上似乎有些踌躇,贾琏见状站定,眉头微簇。

“可是还有什么不好开口的?既然已经来了,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这个……”

脸上的为难更浓,茗烟儿支支吾吾。

“回禀二爷,是我们家爷说,说这件事劳驾千万别传出去,否则,否则我家老爷定是要扒了他的皮的。”

之所以为难,是因为贾宝玉这个意思,是要让人家做好事不留名的。

若是从前倒也没什么,左右一家人,可是如今两房已经是两户不相干的人家,这样做在礼仪上却是有所欠缺的。

但贾宝玉自从二房自立门户后,就一直被贾政管得甚严,这个琪官儿,还是在北静王相邀的聚会上认识。

平日里因为贾政对贾宝玉的把控得严实,所以私下凡有见面,也五一不是偷偷摸摸。

如今东窗事发,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更何况忠顺王府只是稍稍势弱,总归还是皇家之人,又哪里是大观园里头的人热得起的。

所以若是让贾政知道贾宝玉私下又找了贾琏江湖救急。如今护着他的人尽数没了,再惹恼了贾政,他这条小命基本也就交代了。

“嗯,我知道了,你们去吧。”

贾琏并不求贾宝玉能给他什么回报,只求这位少给他惹麻烦就万事大吉了。

所以答应得也爽快,茗烟儿心里大石头落了地,又成功搬到了救兵,连连道谢,跟着兴儿快马加鞭往城郊赶。

看着两人远去的背影,贾琏的手不自觉在桌子上敲了敲。

刚才贾琏还没有觉察出来,但这时回过味心里却是咯噔一下。

虽然他自信满满,但是,现在他发觉很多事情,不知不觉中竟然还是朝着后世红楼的走向去发展。

尽管在他的影响下,大房二房如今已经分家,但不管是贾探春和亲,还是贾宝玉与这个伶人的关系。

思绪横飞,心里的忐忑更浓。

脑子里面努力的回想,当初第一个倒台的是谁,离现在又还有多久。

虽然,现在皇帝交给他的任务,尚未完全完成,但贾琏这心里总是隐隐不安,所以提不起精神。

庄贤等人早在茗烟儿和贾琏说话的时候就已经退出去,恰巧此前贾琏吩咐他出去打探,关于粮食秋收的事情。

“听闻内务府每年都要将这些粮食入库,而为了预防灾年、也是为了皇家脸面,所以陈粮是一直累计在库,不曾有过发放,但是有时候震灾,皇庄储存的陈粮也会派出去。”

这里说的粮食就是要分两种,一种是国库里面的,下面农民赋税。

所有的税务,分为两种,一种是,以种植物的几成,充作税款。另外一种,则是直接给现银。

所以国库里面的粮食也分为两种,一种是赋税粮,一种是皇庄里面自己出产的皇粮。

而通常宫里自己使用的,都是皇庄里面出产的皇粮,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各地方上贡的贡粮。

.所以这样算起来,撇开有时候正在派放出去的粮食,国库里面的粮食应该说是非常多的。

毕竟宫闱的人数再多,却也始终没办法和全国人民相比。

要知道这里的赋税粮运到京都的,可是整个大宣,四面八方的人民种植出来的。

当然了,因为特权以及贵族的关系,由于举人以上,以及官员,还有个世家门阀。

这些人身上是有特权的,可以免除赋税,所以不少人家为了逃避税收,经常是将自己名下的地挂在别人的名上。

这样的话,虽然还是会给冠名人一定金额的好处,但总归要比给朝廷的少。

所以由此一来,朝廷的税收有一大部分就落在了这些人的口袋。

不过尽管如此,送到京都的粮食也不会太难看。

原本贾琏想着,宫里的人就这么些,送上来的粮食肯定吃不完,那么往年剩下来的粮食,那就可以有其他的作用。

毕竟除了京都,其他地方也有自己的粮仓,并不是所有的粮食都送往京都的。

这样一来,即便是开仓赈灾,通常情况下,第一考虑也不会是京都。

与其一直让陈粮放着,放到坏掉,还不如直接给他另做他用。

而这里的他用,贾琏说的就是做快餐了。

虽然明明知道,在如今这个时代,遍地都是一文钱的馒头,两文钱的烧饼。

相较于这两种,二十文的快餐,似乎就显得十分的奢侈。

但经过实验,贾琏发现。

也许在其他地方这样的快餐店并不能很快的实施,毕竟如今人们生活水平低下,相较于快餐这种价位已经算是高消费。

有了这个钱,他们已经可以另外再去割肉回家。

毕竟在这个时候,猪肉是贱肉,并不值几个钱。

只是连南门大街上的馄饨,都要十文钱一碗,这样算起来,贾琏的快餐,外加一个汤,似乎又可以接受。

并且事实已证明,贾琏在京都开设的三个快餐店,虽说生意算不上是非常火爆,但相较于传统的小酒肆,贾琏的快餐店,物价低,成本低,利润反而薄利多销,很是可观。

而如果由国家出面做这个,若是将来能够做到全国范围的连锁,其中利益,又可见一斑。

当然了,如果真的要把快餐店做起来,选址方面肯定要颇有讲究,比如,最次也要在乡镇。

毕竟快餐的价格,相较于在家中种地的农民,也还算是奢侈。

只是如今,贾琏被红楼大事件急得焦头烂额,对皇帝派下来差事也就没有那么看重。

所以随便吩咐庄贤去打探一下往年陈粮的处理状况,贾琏开始琢磨着是否要还国库的想法。

如今贾琏看来,甄应嘉当初的说法是多么的明智。

甄家是四大家族中,跟皇家关系最亲密的存在。

家中先是出了一个太子妃,虽然后来太子被废,但是甄家的地位,在朝中有并没有大幅度的动摇。

而现在甄家是有两个女儿,预备嫁入皇家。

可是就算如此,之前甄应嘉传递出来的讯息,也是要尽快将国库还清。

加上后续一系列和红楼交接的大事件,这让贾琏心里也有些蠢蠢欲动。

所以尽管京中其他人家并没有什么动作,但贾琏还是想要将国库尽快还清。

一天的衙门匆匆结束,贾琏来不及想其他,先赶回家找到贾赦。

“甄家听闻一直在筹款想要还清国库,儿子今日上衙门,隐约也听到风声,好像皇上有意要肃查。”

故意将事情说得十分严重,贾琏静静看着贾赦。

虽然此前贾琏说起这个话题,贾赦心里就有了底,猜想到有这么一天,但不过才短短十几个时辰的时间,贾琏又旧事重提,这是他没想到。

脸上露出难色,贾赦嘴巴张了张好像想说什么,话头在舌尖打个转儿又咽了下去。

“这件事我一个人做不得主,看看其他几家的意思吧。”

如今和贾家绑在一条线上的蚂蚱,除了宁国府,还有一门两侯的史家。

薛家作为皇商,早年并没有接过架。加上其身份地位不一样,所以和贾家史家这样的家族,还是有一定差距。

加上薛家原本就是黄夫人的娘家,如今王夫人这条线断了,大房,二房又分家。

所以即便薛姨妈薛潘想要找关系攀附上贾琏,一时也没有找到突破口。

毕竟如今贾母死了,薛姨妈身上可是还背着害死王夫人的嫌疑。

贾政不知道和薛家依旧还有着联系,但是当日贾宝玉可是在的。

所以如今薛家在京都,可以说是没有任何靠山。

要不是薛宝钗脑袋瓜子聪明,早前元春省亲的时候,及时搭上线,怕是在这个遍地贵人的京都早就待不下去。

只是元春如今在宫里的自顾不暇,薛家又是这么一大口肉,总有人虎视眈眈,是以王家,也就成了最好的归宿。

而如今贾琏找贾赦商量想要还国库,这原本就是当初四大家族心照不宣的事情,所以即便如今贾家跟王家关系微妙,却也不得不带上史家,一起商讨。

打断骨头连着筋,早年各大家族相互联姻,内里亲戚关系早已说也说不清,相互之间产业更是五花八门。

也就贾家,早年因为贾母偏心,分到大房手里的,大多都是赔钱货,所以反而和这几大家族关系分明。

只是贾琏也知道,如今这个局面,若是他一个人出面还国库,其他人绝对是群起而攻之,所以在此,他不得不找几个盟友。

其他人不明内里,虽然目前看起来关系融洽,但贾琏心里总是有些警惕。

“既是如此,你们几家怎么说?”

反正都在京都,隔得也不远,当晚直接让三家人聚面,贾赦开诚布公的开口。

如今因为南安郡王的事情,早前贾琏闹出来的一系列风波暂时被掩盖。

但如果现在贾琏若是再牵起头还债,那么京都想必又要掀起一阵风暴。

挡人财路者,如杀人父母。

早前贾琏闹出来的那些个事情,如今在座的包括贾家在内,可以说都是受害者。

要说史家王家没有怨言,那是不可能的。

史家碍于和贾家的情面,王家王子腾心知肚明贾琏在皇帝面前的地位。

所以这才相安无事,一直和平相处至今。

可是如今贾琏在掀起这个话题,这是他们所不能容忍。

“当初接驾,用的是他们,如今却是要我们来还,世道艰难,我们过的是什么日子,你们又不是不知道,贾兄何至于还寒酸我们。”

丝毫不提,王夫人从贾家弄回去多少私房,也不提接驾后皇帝走后剩下来的东西被他们吃了多少回扣。

王子腾嫌恶的勾勾嘴角,似笑非笑的看着贾琏。

凭良心讲,如果贾琏是王家自己的小辈,王子腾都是高兴的。

可惜贾琏不是,而且不止于此,在王子腾还没有升官之前,贾琏就接二连三的给他难堪。

虽然那种难堪微不足道,甚至还带给了他不少好处,但如今王子腾已经贵为九省总督,不出意外,眼看着就是内阁大学士,他又怎么可能让贾琏在这种事情上拖他后腿。

倒是没想到王子腾的态度如此强硬,贾琏一时有些踌躇。

脸上并没有表现出来,依旧是那副淡然的样子,贾琏微微一笑。

“王大人何必冲我发火,上头那位的意思,岂是你我可以左右的。

如今朝堂上的情况,您又不是不知道。表面上看起来一片祥和,私底下如何风起云涌,你比我清楚。

而私底下,根据我所得到的线报,如今皇上好像要拿世家开刀。”

王子腾一直自诩是皇帝的左右手,这也是他对贾琏时常冷嘲热讽的原因,这源自一种危机感。

只是王子腾也知道,贾琏所言非虚。

其实这不过是贾琏,瞎猫碰见死耗子。根据后世即将发生的大事件往前面推论,贾琏随便扯了两句,没想到还真就说中了。

朝堂上的事情,一天一个样,其实并没有什么好说的。

但那只是对贾琏而言,而对于浸淫朝堂几十年的王子腾,并不难猜到皇帝背后的意思。

早在当初贾琏风风火火查抄不少铺子的时候。

王子腾的铺子就在他的先见之明下幸免于难。

由此,他也猜到了躲在后面皇帝的想法。但这也是他为什么不同意贾琏还债的原因。

事先每一个铺子罚款,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将世家官员和百姓放在同一个水平线。

也就是一视同仁,不搞特权。

而如今按照贾琏的意思,他心里不得又多想了一些。

皇帝是否是在以这样的方法,引导别人还债,如果不还债,接下来面对的又是什么样?!

而为了将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他的意思是不还。

毕竟四大家族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若是贾琏,没有经过他们同意,暗地里将钱还了。到时候他们在皇帝心中的位置不免一落千丈。

所以按照王子腾的意思,就算是按照贾琏自己,也不能还掉这笔款。

“明人不说暗话,琏哥儿在朝中为官多年,有些事我不说,你应当也知道。”

这话的意思是威胁了。

贾琏当然听懂了其中意思,但和启后世所要发生的事情相比,王子腾的威胁未免太微不足道。

毕竟不久的将来,据闻,王子的可是要暴毙的。

第二百四十三章 秦可卿的身世第四百七十八章 紫薇舍人第二百九十四章 成功挑唆第一百七十五章 送礼风波第一百三十六章 收人第二百二十七章 秦可卿有难?第二百四十三章 秦可卿的身世第一百二十章 宁静第四百五十九章 又进一步第三百八十六章 倚老卖老第三百一十四章 龙骑蔚上场第二章:娶不得一百六十九章 寸步不离第二百二十七章 秦可卿有难?第二百七十九章 为难秦可卿第一百九十四章 杀机现第四百八十章 预完结,小番第四百五十七章 因果循环第三百六十一章 情窦初开第一百六十一章 落水第一百九十四章 杀机现第二百九十三章 后会无期。第三百七十六章第三百一十七章 贾母,卒第四百五十五章 预谋已久第三百零二章 京都大改造第三百九十六章 甄家来人第三百零四章 世家遗留问题第十四章 失言第二百七十五章 搞事情!第四百一十九章 意料之外第二百三十八章 袭人、晴雯第二百一十四章 成亲!第四十二章 害命第一百五十九章 猥琐第四百一十五章 晴天霹雳第九章 对头第二百六十五章 贾琏出手相助第二百五十四章 死灰复燃第二百一十三章 救命恩人第四十八章 死第三十四章 鱼苗第十一章 怂货第三百六十九章 命悬一线第一百章 司徒少华第二十三章 翠儿第四百七十九章 双刃剑第一百章 司徒少华第三十一章 凤辣子再发威第四百一十五章 晴天霹雳第四百二十八章 宁国府出事第四百六十二章 喜事第一百六十四章 说项第三百七十一章 震慑第一百九十三章 应天府第一百三十八章 前奏第七十章 回府第一百四十八章 抬举第五十四章 巧遇第三百二十五章 尹百户第十六章 贾母 (为飞机君机尼玛加更)第三百九十八章 公开第二百零五章 会面第二百八十章 祖孙相见第二百八十六章 秦可卿即将生产第四十九章 分家第二百二十三章 王熙凤的煞气第六十四章 张如圭第四百四十五章第二百二十六章 莫名其妙的赏赐第一百一十四章 出城第一百四十八章 抬举第五十二章 初见(为死人一个加更)第十四章 失言第九十五章 六只“鸡”第三百六十三章 意外第四百二十二章 心机第四百五十七章 因果循环第三百七十四章 醒第四百七十五章 事件发酵第八十七章 功德第三百四十七章 探春知情第八十九章 一招鲜第四百六十七章 暗哨第九十四章 风铃草第四十七章 金钏儿第一百四十三章 尘埃落定第三百三十一章 阴谋现!第十八章 贾政 (今天的二更)第三百一十二章 洗脱罪名第二百章 提审第三百一十三章 贾政“打”上门第二百八十六章 秦可卿即将生产第四百二十三章 拒绝第三百二十三章 荣国府的“麻烦”第三十二章 尘埃落定第四百二十八章 宁国府出事第一百五十六章 怒第二百三十一章 王熙凤的大麻烦第一百一十章 合欢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