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下放

所以武子博事件,就是贾琏准备登报的第二个政事板块。

一来武子博跟皇帝并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而皇帝在这件事中扮演的角色,写出来也是正面的,这样既能够保证周刊就算被有心人弹劾,也不会落得个直接停刊的下场。

二来......

骑马走在街头,经过北静王府,代表了荣誉和地位的两个石狮子威武扬威的矗立在门口,张牙舞爪得令人厌恶。

武子博是北静王的人,如今新皇登基,这两个曾经的对手鸣金收兵,一个为了口碑,想要化身好兄长,不仅对这个兄弟看起来诸多包容,而且伸出的橄榄枝,可是将他这个下属也一并算了进去。

贾琏不瞎不聋,当日北静王闹着进宫的事情,他可是知道的。虽说最后武子博的事情依旧按照他的意思是受到了严厉的惩罚。

但贾琏的人后来打探得清楚,这一切不过都是表面上的。

身份这种东西,连一个区区的商人,都可以做到手到捻来,更别说堂堂一个王爷。

看着吧,不久后武子博流放途中暴毙的消息就会传来,到时候武家人前去收尸,大概也是个一去不复返的意思。

但贾琏可是知道,江南北静王麾下,当年林如海事件中,唯一留存的江南都督麾下,可是会突然出现一个下属,而且还是拖家带口的那种。

武子博事件的后续,贾琏看来当日他到贾家的惩罚已经到了,贾琏自己倒是并不准备赶尽杀绝。

更何况目前所知的一切,也不过是贾琏的人道听途说,打探出来的消息,并没有确实的证据。

但那日北静王入宫,皇帝却是说出了承诺若是武子博流放途中暴毙,允许他家人前去收拾的旨意。

这道旨意虽然并不为外人所知,但贾琏却是清楚的。

因此两相结合,若说这只是一个巧合,贾琏却是不信的。

也是由此,这次登报武子博事件,为的就是将北静王拉下水。

他们想要往后“兄友弟恭”,贾琏偏偏不让!

和曹操强势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相比,贾琏更愿意让皇帝依赖自己,当婊{和谐}子还想立牌坊,一直都是贾琏的行事风格。

如今盐部已经全权控制在他的手里,贾琏就是要利用手上的一切手段,让他们两个兄弟相残。

这样坐山观虎斗,他的机会也会更大。

北静王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跟他作对,贾琏已经并不准备包容了。

所以这次所说武子博事件贾琏并不会直接将北静王指出来,但指桑骂槐的暗示一番,还是可以的。

到时候再遣一两个人去文人墨客喜欢去的茶楼点几句,又不宵说得多明白,读书人最是事儿多,脑子又最是九转十八弯的,不用贾琏做什么,北静王的口碑,自然会急转而下。

甚至从哪些读书人的嘴巴里,指不定还能说出更有意思的东西。

而挑拨皇帝和北静王的任务,贾琏也就交给这个仕子了。

和尤三姐认真交代好政事下一步的刊登,女子略带惊恐的目光中,贾琏朝众人看一眼。

“这次的周刊,我要做的就是事实其实,让百姓知道真相,还大家一片清白的天空,风险自然是有的,而且不仅是这一次,下一次,有可能是每一次,你们此时若是想要明哲保身,退出不做的我也理解,也同样,并不强求。”

这句话贾琏没有在第一刊的时候说,贾琏是有心机的。因为他要让这些人感受到,那种被所有人关注的感觉。

虽然报社编辑的工作不像柳湘莲,可以最直观的感受到簇拥者对自己的支持。

但这段时间,就算是行走到路上,也能听到人们对周刊的看法。

他们是这个东西最直接的创造人,这种成就感,是比贾琏还要大的。

所以第二期的时候说出这番话,贾琏是给他们一个选择。

虽然贾琏会尽最大的力保全报社,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的报社暂时羽翼未丰,但往后要做的事情,只会比这件事大,不会小。

所以风险的确是很大的。

贾琏不强迫他们,也不愿因此埋下隐患。

报社的人都是经过他精挑细选的,每一个都是自己岗位上十分出类拔萃的人选。

贾琏不希望将来因为某些不可控的因素,导致报社暴露在人前,让他们其中出现细作。

所以现在把话说清楚,考验他们的同时,贾琏也说清了往后他们所要面对的事情。

尤三姐为列,所有人脸上神情都尤为精彩。

毕竟贾琏已经说得很清楚,这件事他们所要面对的,可是有可能是整个官场。

虽说贾琏的安排已经十分隐蔽,报社编辑部的位置和印刷厂的位置相隔甚远,而且还有十分严谨的保密制度,但事无绝对,贾琏的话的确有道理。

那么这些日子,当报刊发行的时候,他们感受到的是什么呢?

或者说当初第一期日报发行的时候,他们看到的是什么呢?

是人们对信息的渴望。

是耳边连绵不断的夸赞。

心里无尽的成就感,每日上班时候心里的充实感,就是他们最直观的感受。

虽然贾琏是个有小心机的人,但在这种事情上,为了杜绝一些不必要的事情,贾琏还是你很宽和的,而且第一期也才发布不久,第二期的内容基本都已经准备完毕,也就剩下政事这一个板块,因此也不催促。

“你们慢慢想,左右还有三天的功夫,应当也足够你们想明白的了。”

当初发行报刊,可不是说只准备做一期准备一期,而是早就准备好了好几期的素材,因此三天的时间虽然看起来很多,但并不会影响报社的进度。

“多谢二爷。”

尤三姐为列,众人面面相觑,晓得贾琏这是认真的,纷纷行,随后收拾东西,各自暂且回家。

“二爷此举,难道就不怕我们真的害怕,从而不做了吗?”

离开之际,尤三姐想了想,终究还是没有明白贾琏的意图。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贾琏目光的长远。

今日若不是贾琏自己主动提及,他们虽然会被政事的大尺度震撼,在危险没有来临之际,却是不会将事情联想到自己身上的。

毕竟他们眼里,就算天塌了也有贾琏在前面等着。

但今日贾琏的话,却是让他们看到了其中隐藏的危险。

比如如今贾琏可是躲在幕后的,因此贾琏皇帝红人的身份,并不能成为他们的庇护伞。

二来那些人就算是想要报复,以贾琏的身份地位,一般人也是轻易不敢动他,但其他人就不一样了。

迁怒这种事情,谁也说不准。

就算是如今报社地址隐蔽,进入方式也十分繁复,但没有一万只有万一。

所以现在贾琏的话,让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现在这份工作。

高薪、舒适,心里充实,成就感满满。

贾琏当然也考虑到万一他们万一都害怕,集体离职,那么报社将要面临什么,但......

“我尊重你们,在我心里,我和你们是平等的,所以不管你们做的是什么决定,我都支持。”

脸上是宽和的微笑,贾琏说这话的时候并不只是看着尤三姐,所有人他都扫视了一遍,眼里满是认真。

显然,这个逼装得满分。

和他们平等,这句话不是所有上位者都能说出来的。

“二爷,你,我愿意为二爷肝脑涂地!”

立竿见影的效果,不过一句话的事儿,其中一个年级小的,便直接朝贾琏拱手,满脸感动。

“说了给你们三天,就是三天,这句话我先不收了,你回去考虑清楚再来告诉我。”

将人扶起来,贾琏笑着摆手,随后和兴儿上马,再一干复杂的目光注视下离去。

万一有人走了,那走的那个,要么死,要么远走高飞。

这是贾琏没有说出来的话。

渐行渐远,嘴角的笑意凝结,贾琏再回首,看着夕阳余晖下的报社,和周围宅子如出一辙的相似,他出资将周围三个院子都买了下来,彼此之间有隐秘的暗门,而真正的报社,却是在最后,最不起眼的那一座。

这是他为所有人做的保护伞,每个人来的门都不一样,这样也就不会有人注意到。

如此周折做出来的东西,他又怎么可能让泄密的风险,被某一个人泄露出去。

人嘛,都是会变的,他,也不一样了。

贾政和贾宝玉进宫,皇帝和南安郡王两个人的商议,最后的结果是贾政外放,给的是正四品,扬州知府的职位。

扬州是从前林如海的大本营,皇帝此举,还是为贾政考虑了的。

虽说按理贾政从贾家脱离,那么贾家的姻亲与他,也就一样没有瓜葛的。

但贾政和林如海又没有什么利益纠葛,而且如今林如海人都已经没了,因此也更说不上其他,但林如海留下来的那些人情来往什么的,看在林如海的份儿上,也不会让贾政太难做。

只是江南一带,读书人对口碑最为看重,贾政枉顾人伦,先有脱离祖宗另立门户,后又不孝气死母亲。

这样的人,注定不会有太多建树。

而至于贾宝玉......

“令子朕看着倒也颇有灵气,不如就入宫陪诸位皇子读书,让他们也学学这孩子身上这骨子荣辱不惊的气度。”

笑眯眯的开口,皇帝看着傻呆呆一动不动,贾政吩咐什么他就做什么的贾宝玉,眼神里面满是深意。

说贾宝玉荣辱不惊,倒不如说贾宝玉傻里傻气。

也不知道这父子二人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之举。

贾宝玉从进门开始,就是贾政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让他说什么就说什么,不见初见圣驾的惊恐,皇帝夸奖他的时候,却也不见少年意气风发的味道。

若是后者,皇帝自然是乐见其成的,携异象降生之人,这样的人若是都能威胁到皇家,那这天意也太草率了些。

但若是前者,这贾家,水可有点儿深。

毕竟在心里没鬼的情况下,这样的做法,可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了。

除非是为了隐藏什么,否则何必故意做出这样的姿态。

所以皇帝陪读的想法,也是想要试探一下贾政。

贾政原本正在因为外放的事情沾沾自喜,虽说外放的官就算是同级,在面对京官的时候,也低了几分。

但扬州知府这个位置,可是个实差。

扬州富庶,从当年林如海不过短短几年的巡盐御史,林家进京的时候那排场,他可是亲眼目睹了的。

要说林如海两袖清风,他怎么可能相信。

而且当年贾母在的时候,林黛玉住在贾家,林如海逢年过节送到贾家的节礼,可是向来都价值不菲的。

因此贾政心里,自己如今也算是东山再起的,虽说贾元春现在在后宫已经没有了说话的份儿,但李纨可是说过,贾元春腹中可是还有着先帝的遗腹子。

虽说先帝遗腹子,在现在看来并没有什么分量,但这孩子和皇帝是兄弟相称,皇帝如今兄弟不多,贾元春将来携孩子出宫,还是有几分话语权的。

这样他在知府这个位置上熬几年,等再回来,有贾元春这层意思,怕是还可以再跳好几级!

所以丝毫不明白像扬州这样的地方,富庶又好管理,但这样也就失去了他建功立业的机会。

要知道有野心的人,外放都是想要去差的地方的。

因为只有将一个不好的地方变成好,才更容易让上面的人看到自己的能力,从而得到高升。

但这时候皇帝提及贾宝玉,却是又令贾政浑身一震。

“陛,陛下,犬子愚昧,怕是耽误,唐突了皇子们。”

眼神复杂的看向贾宝玉,贾政脸上神色变幻。

其实一方面,贾宝玉的灵气,贾政是认可的,甚至因此将贾宝玉看得比贾环重。

所以皇帝此番举动,他很是动心。

毕竟皇子伴读,将来出仕,可是连科举都不用走的,就可以随着诸位皇子直接入仕。

而且有了和皇子们自小相处的这点儿情分,往后若是立了储君,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但另外一层,贾宝玉离了他,可是个无法无天的性子,而且天性懵懂,男女之事上面甚是糊涂,尤其是对于长得好看的女子。

皇帝的意思是让贾宝玉住在宫里,那要是将来闹出些......

第一百一十八章 秦邦业之死第三百二十一 章 三个女人一台戏第七十四章 烂摊子第三百八十七章第一百三十三章 站队第六十八章 生离第四百二十七章 窥见第一百一十三章 微服私访第六十九章 救人第三百二十二章 未来规划第一百零一章 八卦第三百六十三章 意外第四百一十一章 送客第三百一十四章 龙骑蔚上场第三百八十六章 倚老卖老第二十三章 翠儿第三百七十一章 震慑第四百二十二章 心机第二百零五章 会面第二百八十八章 反击第六十一章 临别第四百二十九章 火气升级第一百一十二章 连环扣第一百零二章 阴谋阳谋第二百九十章 撕破脸皮第四百一十六章 消愁第四百七十章 贾政的差事第三百七十二章 危险第十五章 贾赦(为飞机君机尼玛加更)第二百一十九章 酒壮怂人胆第一百七十七章 记为嫡女第二十九章 落水第四百三十四章 私心第二百八十九章 杀神再现第四百三十九章 风雨欲来第一百三十一章 闷骚第五十八章 算计第三百一十三章 贾政“打”上门第三百七十五章 审查御医第一百四十三章 尘埃落定第三百章 推动之人第三百六十章 冤家宜解不宜结第二十三章 翠儿第二百八十三章 省亲别墅落成第四百零五章 墙倒众人推第七十三章 风雨欲来第三百零一章 印钞机模式开启第七十一章 中馈第三百九十四章 争吵第二百一十八章 贾珍作死第一百九十九章 奇怪的甄家第二百七十九章 为难秦可卿第二百四十六章 自古深情留不住……第三百六十二章 青春期第四百六十三章 正式,独立第四百三十九章 风雨欲来第四十八章 死第三百四十八章 风雨欲来第一百零二章 阴谋阳谋第二百五十一章 贾珍再起色心第四百三十三章 浮出水面第二十五章 贾琏受伤第四百七十一章 下放第三章 辣子无缘第一百一十二章 太医第二百七十四章 留客第二百八十五章 敲打第三百四十九章 和亲第一百九十九章 奇怪的甄家第二百五十六章 好孕来……第一百二十一章 冀州第三百九十七章 还账第二百七十七章 宴会第二百四十一章 考察市场第三百三十六章 南安郡王兵败被俘第三百七十九章 刺探第八十七章 功德第四百零三章 上门问罪第五十三章 低调第三百七十八章 收网第二十三章 翠儿第四百零 九章 神仙打架第三百二十六章第四百一十二章 祸事上身第一百二十三章 暂代第四百三十九章 风雨欲来第四十章 太公第二十章 王熙凤第七十六章 好戏第四百章 谁是那只鸡第一百二十一章 冀州第一百三十七章 进宫第一百五十二章 刀光剑影第二百七十九章 为难秦可卿第四百七十七章 替身第四百三十四章 私心第三章 辣子无缘第十三章 威风第二百七十七章 宴会第九十一章 两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