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0章 雍正帝、吕四娘、西太后(求月票,求订阅)

大明大公二十五年春,西历1703年春,大明南京紫禁城。

大清太后孔氏思敏和大蒙古避暑山庄留守司右参赞邬思道、大蒙古大学士索额图一块儿,正跟着大明鸿胪寺正卿纳兰性德走在气度恢宏的殿阁围楼之间。

这位太后娘娘其实自己也有一个紫禁城,据她的亡夫胤礽说,是完全照着原本大清紫禁城的图纸复制的,和大明的南京紫禁城大概也差不多就是房子造得朴素了“一些”。可是当孔太后真的到了大明南京紫禁城的时候,她才知道胤礽说的不对。

因为上京紫禁城里面基本都是平房,而大明南京的紫禁城里面有好多看着格外高大,很有气派的楼房,全都是三层四层的大楼,而且非常宽大,至少都有几十个开间!而且每一层都有许多格子装的大号琉璃窗,看着就显豪华。别说上京紫禁城了,就算康熙汗常住的大蒙古的南京紫禁城和避暑山庄,也没有这么多的琉璃窗

这孔太后家里的上京紫禁城跟大明南京的紫禁城相比,实在是差太多了。

而更让孔太后大开眼界的还有大明天朝的首善之都南京这可是一座车水马龙,客商云集,高楼林立,人口很可能多达一百万的超级都市啊!

一百万人口对于大清末代皇后孔思敏而言,实在是多得有点离谱了。她和胤礽的儒八旗加一块也就只有不到十万户,人口也就是五六十万的样子差不多只有大明南京城内人口的一半!这南京的繁华,真是超过她的想象。

而更加让这位没见过世面的乡下太后咋舌的,还有大明天朝竟然拥有不止一座百万人口的大都市!

据前往太平府迎接她和邬思道、索额图的纳兰性德介绍,如今的大明总共拥有南京、苏州、广州这三座人口百万的一线大都市!

另外,大明还有扬州、泉州、杭州、汉口、松江、天津这六座人口达到或接近五十万的“二线城市”。至于人口在二十万到四十万之间的“三线城市”,更是多达二十余座!

而所有这些大城市当中的绝大部分居民市民,和绝大部分生活在大明治下中小城市或者是乡村的百姓,都是汉籍国族!

光是看国族人口,这个世界第一强国,那就是实至名归了!

шшш⊕ttκǎ n⊕¢ ○

除了人口多,大明的富庶和生产,也让孔思敏这个乡下太后大大开了眼界。这位孔太后虽然是在中原出身的,但是两三岁的时候就被她爹带着跑路去了西域。她的童年、少年、青春岁月都是天山脚下的小城市和大草原上度过的。只是听那些老人家说过中原的繁华、热闹和富庶只是那些老人们说着说着一个个就流泪满面,她一小姑娘还得挖空心思安慰那些大爷大妈。

而当孔太后真的到了中原繁华地后,她这才知道那些老人家为什么哭得那么伤心。这中原,特别是长江沿岸,实在是太富饶了。她途径的每一座城镇,不论大小,看着都那么富庶。这里最普通的老百姓也有色泽鲜艳、用料讲究的棉布和丝绸的衣裳穿,而且看他们的体型,应该是个个都能吃饱饭的。

至于市面上商铺之中的货架,更是被各种各样的商品塞得满满当当,其中大部分的好东西孔大太后连见都没见过。

而每到饭点,那些食肆酒楼云集的街面上各种诱人的香气就扑鼻而来真是馋死乡下太后了。

说起来真让人汗颜,虽然孔思敏是堂堂的大清末代皇后,但轮到她当皇后的时候,大清真的是穷困潦倒了。虽然她公爹康麻子有钱,但康麻子和他丈夫胤礽是冤家对头,有钱也不肯给胤礽花啊!要不然胤礽干嘛非得认大明野爹?但是朱和墭给的那点钱,加上大清朝可怜的税收,也只够大家伙对付着过日子,所以孔太后的手头一直很紧。这次因为家里面也办丧事,还要准备抵抗蒙古入侵的战争,所以也没带几个钱上路根本消费不起啊!

因此这个乡下太后,也只好多看少买,精打细算的过日子不过就算这样,她还是超了支,到南京的时候已经把回家的路费都花掉了。

这可怎么办呢?

正琢磨着要到哪儿去搞点路费的时候,她已经跟着纳兰性德走进一栋特别气派的大楼了,接着纳兰性德的声音就在她耳边响起了:“孔太后、索中堂,邬先生,三位请跟我来圣上要在上书房召见你们。”

这个时候乡下太后才发现自己已经身处一座非常气派的大殿中了,在她的正前方则是一行非常气派的汉白玉阶梯,阶梯下面站着两个穿着打磨得非常光亮的胸甲的卫兵,戴着同样光亮的钢盔,扶着上了刺刀的步枪,极为威武。

纳兰性德已经迈步上了阶梯,孔太后连忙跟了上去,两人一前一后走完了几十阶楼梯后就到了二楼的一条长长的通道入口外。通道入口外面也有两名卫兵,这两名卫兵的胸甲有点奇怪,胸前的位置都高高凸起,勾勒出了饱满浑圆的曲线这两名卫兵居然都是女子。孔太后又走近一些,才发现这还是两个洋婆子,有着湛蓝的眼眸,雪白的面孔,艳丽的五官,红唇紧紧抿着,露出坚定的神情。

孔太后打小就在西域长大,自然是识得西洋胡姬的,也知道这两个胡姬的品相绝对称得上极品。克里米亚汗国的奴隶贩子卖到西清来的西洋胡姬可没这种品相的。没想到这样的金发胡姬在大明天子这里只能看门

心情有点忐忑的乡下太后跟着纳兰性德继续向前,步行通过了这条足有几十步长的通道,在通道的尽头,又是一条走廊,走廊和通道形成T字的组合。孔太后观察了一下,发现走廊朝北一侧都是巨大的玻璃窗,朝南一侧是一扇扇紧闭的房门。纳兰性德领着几个人走到了由两扇房门组成的大门前,然后轻轻拍了拍门板。

纳兰性德说:“孔太后、索中堂、邬先生到了。”

随后只听见一声低低的“吱呀呀”,门就打开了,一个四十多岁,留着山羊胡子的中年人出现在门内。

纳兰性德恭敬的向这中年人一拱手:“冰葭先生,人带到了,圣上现在就见他们吗?”

被称为“冰葭先生”的男子姓吕,名葆中,是参与了大明复国之役的浙江名士吕良留的长子,同时也是金陵大学第一届的毕业生,还是黄宗羲的弟子。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黄宗羲的关系,这位吕葆中步入官场之后就受到朱和墭的重视和提携,几乎一帆风顺就到了侍从大臣的位置!而且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吕葆中还没上蒙学的小女儿四娘居然被朱大皇帝相中,许配给了朱和墭的皇长孙朱伯海不是当侧妃,而是当大老婆!

这朱伯海可是大明皇位的嫡系继承人啊!

吕葆中的小女儿四娘将来可就是大明的皇后,这下他可身价百倍了,连纳兰性德这样的重臣也对他恭恭敬敬的。

春风得意的吕葆中笑着一点头道:“圣上请西太后、邬先生、索中堂一块儿进去。”

“西太后?”纳兰性德一愣,“是孔太后吗?”

“对,”吕葆中笑道,“圣上说孔氏是西清太后,正好应了西太后的称呼。”

这有关系吗?

孔思敏听了一头雾水,而邬思道则是神色一紧西太后都封上了,那大蒙古南帝是不是要给弘皙当了?

一头雾水的太后,心中焦虑的邬先生,就这样跟着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那么得宠的吕葆中,一块儿走进了朱皇帝的超大办公室。

朱大皇帝正端坐在一张宽大的红木书桌后面写字,身边还站着一个看着就很结实,而且还不失婀娜的西洋女子。孔太后悄悄打量了一眼那女子,发现她穿着一身大明式样宫装,腰里面却挂着一柄西洋剑她应该就是朱皇帝的“剑姬”娜塔莉了。

“圣上,西太后、邬先生、索中堂到了。”

吕葆中通报了一声,然后孔太后、邬思道、索额图就一起在朱皇帝的书桌前面行了跪拜之礼。

朱和墭扫了三人一眼,目光就落在了邬思道声上:“邬思道,你是绍兴人,怎么跟着他们去了西域?”

“回圣上,外臣的父亲是江陵将军莽依图的师爷,后来又跟随都统顾八代一路跑到了西域。”

邬思道口中的“顾八代”是胤禛的心腹,他虽然姓顾,却是个如假包换的满洲人,老姓伊尔根觉罗,他爹纳禅还皇太极时代的巴图鲁。而袭了世职之后,就给自己起了个汉姓,姓顾。还让老爹纳禅也跟自己姓,叫顾纳禅给已故的老爹起一个姓,这孝子当的也没谁了。

“哦,原来如此,”朱和墭点点头,“娜塔莉,把这幅字给邬思道看看。”

“是。”边上的娜塔莉应了一声,就把朱和墭刚刚写好的大字拿起来,展示给邬思道看。就俩字儿,上雍下正。

看见这俩字儿,邬思道心里一喜,西太后孔氏则是一惊。

胤禛是大蒙古的雍亲王,正当然就是“拥一下就正了”的意思!

这是要让雍正当南帝啊!

朱和墭还笑嘻嘻地解释道:“这是朕给胤禛起的年号雍正,拥一下就正了!”

甭管那孔太后长得多滋润,准备做出多大的牺牲,但朱和墭那是肯定支持胤禛的他刚找着一个吕四娘,现在就差一雍正了。

吕四娘那是专克雍正的!

有吕四娘当大明的太孙妃、太子妃,雍正一定会被克得死死的。

“谢大皇帝赐年号!”邬思道赶紧给朱和墭磕头谢恩他本来还准备了一大堆的说词,现在全用不上了,磕头谢恩就是了。

朱和墭又笑着提起毛笔,在另一张宣纸上开始落笔写字儿,写完之后,又让娜塔莉拿着展示给邬思道看。乌斯道一看,上面好像还是年号,分别是“乾隆”、“嘉庆”、“道光”、“咸丰”。

“大清终于同治,后蒙古起于康熙再传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帝,也就差不多了。”朱和墭还在写字,一边写字一边问,“西太后,你觉得呢?”

朱和墭顺便给雍正的子孙赐了四个年号,其实就是因为西清太后孔氏连西太后都有了,那大蒙古的国祚,也就到咸丰了。因为历史上大清的真皇帝也就到咸丰,之后的同治、光绪、宣统,都是不大真的,因为他们没有帝王的权威。

“圣上,”西清太后孔氏还不死心,给朱和墭叩了个头道,“雍亲王胤禛并非爱新觉罗嫡系,弘皙才是嫡子嫡孙,理应继承大统。”

“呵呵,”朱和墭笑了笑,“索额图,如果弘皙当南帝,索非亚一定不会同意吧?”

“这个大皇帝,索太后她,她和大行皇帝的确有些嫌隙”

朱和墭笑着对孔氏道:“西太后,你也是太后,索非亚也是太后不如就让大蒙古的南帝北汗尊你们两位都当太后,你当西太后,她当东太后。以后大蒙古就是南帝北汗、东西太后了!”

说着话,他又亲自拿去了刚刚写好的大字,上面并排写着“东太后、西太后”两个字。

这可挺好,以后这大蒙古国不仅君王是双份的,又南帝北汗,连太后都是双份的,又东西太后!当然了,干爹也是双份的,有明爹、法爹。

这样的国家要真能维持到咸丰年,那也真是奇迹了!

而在朱和墭的盘算中,大蒙古这个位于东西方两大强权之间的缓冲帝国在存在个一百到一百五十年也差不多了因为到那个时候,第二次工业革命差不多完成了,全世界的那点“无主之地”也分完了。一场决定东西方双雄谁主沉浮的真正的世界大战,就能顺理成章的开始了。

虽然朱和墭是看不到这场战争了,但他得从现在就开始准备了,这才是真正长远的规划!

第三十六章    郑经好惨啊!(快投点月票救命啊!)第267章 康熙,你跟不跟?(第四更,求月票)第253章 一起去北京!(第二更)第165章 圣人来了!圣人来了!(第二更)第285章 贝老师,小心家法!(第二更)第251章 吴应熊,你怎么也学坏了?(第四更)第623章 赢了南北朝,输了清顺帝!(求一波订阅)第721章 康熙大汗,人不可貌相啊!(求月票,求推荐)第260章 这是革命,不是造反!(第一更)第693章 洋务太监,发现康熙!(求月票,求推荐)第938章 丘吉尔总督,我们都是忠大英的!(求订阅,求月票!)第362章 康麻子可不当清顺宗!(求月票、求订阅)第682章 天兵到了,现在就差神风和援兵了!(求月票,求推荐)第507章 大反贼!(求月票,求订阅)第924章 瓜分世界,我们必须多分一点!(求订阅,求月票)第271章 是谁高兴的太早了?(第三更)第199章 好了,这下大清稳赢了!(第四更)第453章 咱就当一天皇帝也行啊!(求月票,求订阅)第203章 你们准备好成仁取义了吗?(第四更,求订阅!)第761章 三个大恶人,顶个华盛顿!(求月票、求订阅)第168章 前面捉了个尚可喜!(第一更)第184章 康熙大围剿!(第一更)第749章 奥朗则布和永历爷是好兄弟?(求月票、求订阅)第953章 皇阿玛有旨,你们都是逆子!(求月票、求订阅)第188章 天下为公开始的地方(第一更)第三十二章   大清要完!(求收藏,求月票)第659章 犯我强明者,虽远必揍!(求月票,求订阅)第二十五章   杨起龙,快去帮忙!(快帮忙投月票啊!)第十八章   给你一大包锦囊妙计(求推荐,求收藏)第五十三章    真鳌拜好像也就这点厉害了!(求收藏,求月票)第224章 斩人头,送人头!(第一更)第946章 皇阿玛回光返照,好兄弟不要加钱!(求收藏,求月票)第六十一章    一县之主当起来(求收藏、求推荐)第967章 这是正文的尾声——朱家天下孔家财(求订阅,求月票)第918章 胤礽,你还有国可以卖啊!(求订阅,求月票)第335章 额不是真英雄啊!(求月票、求订阅)第925章 瓜分世界、出卖友邦(求订阅,求月票)第三十三章   陈近南都哭了(求收藏,求月票)第786章 他们真不是野蛮人!因为他们有燧发枪!(求订阅,求月票)第172章 临死也要拉俩垫背的! (第一更)第953章 皇阿玛有旨,你们都是逆子!(求月票、求订阅)第736章 永历西征!(求收藏,求推荐)第743章 请问,印度有什么错?(求月票、求订阅)第872章 这不是赔款割地,这是借款改地图!(求订阅,求月票)第387章 一定要为三太孙报仇!(求月票、求订阅)第684章 怎么有关原的味道呢?(求月票,求推荐)第793章 嗯,我们西方当然是团结的!(求订阅,求月票)第428章 这可是一场货币战争!(求月票,求订阅)第九十五章 云南看房团来了!(求收藏,求推荐)第125章 顶着红夷大炮前进!(第三更)第177章 我大明,又回来了!(第二更)第818章 英王伐纣,大会诸侯!(求订阅,求月票)第634章 胖诸葛一气康熙帝!(求月票、求订阅)第三十二章   大清要完!(求收藏,求月票)第328章 吴老贼终究是老了!(求月票,求订阅)第217章 不怕反贼力气大,就怕反贼有文化啊!(第二更!)第313章 活捉康麻子,打倒大清朝 十八(求月票,求订阅)第687章 不是关原,胜似关原!(求月票,求推荐)第389章 江南大营,江北大营 (求月票、求订阅)第679章 天皇,你要知耻啊!(求月票,求推荐)第297章 活捉康麻子,打倒大清朝 二 (求月票,求订阅)第556章 前进,第一突击波 上(求订阅,求月票)第726章 我是一个进步的大汗!(求月票,求推荐)第825章 都死了,都死光了!(求月票,求订阅)第713章 我们要卖国,卖天竺国!(求月票,求推荐)第294章 康熙来了!(第三更)第519章 我就是要打世界大战!(拜大年,求月票)第454章 死也要死在北京城!(求月票,求订阅)第494章 朱天王的登州自由市(求月票,求订阅)第320章 来人呐,把康麻子斩了!(求月票,求订阅)第784章 大邦殷,天邑商(求订阅,求月票)第493章 圣公令、龙头棍、儒家大佬!(求月票,求订阅)第913章 不想夺嫡的皇子,一定不是好皇子!(求订阅,求月票)第147章 尚之信,你家有几百万仇人!(第十六更)第六十九章   康熙毕竟是英明的!(求收藏,求推荐)第849章 教宗多少钱一个?(求月票,求订阅)第964章 这是正文的尾声——埋葬康熙(求月票,求订阅)第528章 惟欲收复辽东,必先收复朝鲜?(求收藏,求月票)第951章 皇阿玛要死了,我们不如把大蒙古分了吧!(求收藏,求月票)第652章 什么?大清没了?(求月票,求订阅)第397章 我大明海军,尤重“骑射”!(求月票、求订阅)第944章 胤礽,你阿玛还是爱你的!(求收藏,求月票)第843章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妇唱夫随(求月票,求订阅)第745章 噶尔丹你别急,朕让周培公辅佐你!(求月票、求订阅)第650章 要不您当皇叔父摄政王?(求一波订阅)第767章 周培公的飞天教化之计!(求月票、求订阅)第816章 商朝有神枪!(求订阅,求月票)第214章 潜伏之吴三桂(第三更)第620章 大明鹰犬,多多益善!(求一波订阅)第339章 康麻子,你太难了!(求月票、求订阅)第五十二章    祖传的大炮、祖传的炮兵(求收藏,求推荐)第203章 你们准备好成仁取义了吗?(第四更,求订阅!)第236章 真是大明好姑爷啊!(第一更)第601章 还有第二战场!(求收藏、求订阅)第919章 我佛慈悲,以和为贵!(求订阅,求月票)第311章 活捉康麻子,打倒大清朝 十六 (求月票,求订阅)第284章 卡秋杀!(第一更)第360章 这爹孝顺!(求月票、求订阅)第640章 康熙回到了不怎么忠于他的北京城(求月票、求订阅)第417章 太孙孝顺,来赎祖宗了!(求月票、求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