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王者的手段

听那人问及绿光一事,九隆也担心事情败露,连忙解释说,因此地乃是神龙上天之前离去的遗迹,是以此处留有神龙的灵力,那洞中之光想必就是神龙所说的龙脉所在,如若不然,神龙也不会刻意叮嘱他不要在遗迹之中随意走动了。

事到如今,在场的一干人等均是对九隆的谎言深信不疑,听九隆如此一说,众人皆尽点头称是,看来那龙神果然在此处留下了带有灵力的龙脉,那奇异的绿光便能证明一切问题。

为了避免龙脉被毁,众人谁也不敢向前走动半步,尽管每个人都对那神秘的绿光好奇无比,但既然龙神有训在先,哪还会有人敢与神灵的意志相悖?

待一场祭祀仪式进行完毕以后,一行人便颇为不舍地下山而去。回到部族的驻地之后,九隆的父亲便召集了全族的子民,将整件事情原原本本地讲述了一遍,并当场宣布,在自己死后,继承王位者便是九隆。此子乃是龙神的后裔,这一族之主的位置,九隆自然是当仁不让的最佳人选。

九隆的其余九位兄弟闻此讯后,分别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一部分人怒目而视地暗暗切齿,一部分人摇头叹气地自认倒霉。其中有一个叫木呷的,平日里与九隆的关系最为要好,他虽然也有继承王位的野心,但此时听说九隆乃是龙神的后代,便毫无怀疑地相信了这一说法。并当即对九隆施以大礼,以表对九隆的忠诚和臣服。

自此之后,九隆驾龙乘风一事便广为流传,他母亲沙壹触木有感,九隆乃是真龙之子的故事也被一同流传了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套谎言被人们传述的如同真实发生过一般,再加上大量的添油加醋和内容的修改,整件事情变得越来越像上古的传说,而九隆这个人,也被后人披上了一件与神灵近似的神奇外衣。这也就是为什么时至今日这个传说还依然流传于世的缘故,只不过由于哀牢古国在历史的典籍之中记载甚少,因此知道这个故事的人并不算太多

翻回头来再说那日全族集会完毕以后,族中之人自是喜悦无限,欢快异常的。本来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型部族,一跃成为以龙神为祖先的神族后裔,这不仅对王室家族是个极好的消息,对于族中子民的身份也有着令人刮目相看的等级提升。

部族之中搞了一个连续数日的欢庆仪式,当真是人人喜笑颜开,个个笑容满面。不过这全族老少中也有几人是愁眉不展提不起兴致的,那当然就是九隆十兄弟中的另外八人。可如今大局已定,就算他们心中再怎么不服,对于王位的继承一事也已然是彻底无力回天了。

这几千号人如何庆祝暂且不表,且说九隆心中还另有一件烦心之事。能如愿以偿地被选为王者的继承人,在他心中自然也是喜不自胜的。然而当时他的父亲才刚刚五十多岁,而且身体强壮,筋骨结实,丝毫不逊于壮年之时。九隆时常暗暗叹息自己的父亲恐怕会有很长的寿命,如此一来,自己登上王位的时日恐怕会拖得非常久远了。

然而他的这番担忧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很快,他就发现父亲的行为有些不太正常了。

自从他父亲得知自己是神龙的后代这一消息,就整日沉浸在天宫生活的美梦当中。有很多时候,他甚至会抱怨自己的寿命太久,如果辞世之日能早早到来,他也能够早一刻享受到那天界之中的神仙生活。

九隆看出这是一个极好的契机,于是他便经常和自己的父亲聊天说话,而话题的内容也大多与神龙之事紧密相关。他将自己与神龙的对话又增加一些段落,并着重描述天宫生活的美妙与逍遥。

他父亲听这些故事听得多了,就更加对那种神仙的日子心摇神驰,随后的结果,便是更加急于结束自己的生命,想快点随着自己的祖先上天成神。

就这样,大约过了四五年的光景,就在九隆刚满十七岁的那一年,一日间他父母二人同时毙命,最终的死因,竟是二人手挽手的在房中服毒自尽了。

在他父母的遗体旁边,墙壁之上留有遗言数句。大概的意思是说,本人日前夜有所梦,梦中之物正是本族的祖先青鳞应龙。那龙神对他说,我已在天宫等你许久,每日都盼着能早日与你父子团聚,如今天宫中已将你的府邸修缮完毕,天神之职也虚位以待,望你携内子速来!本人深知此乃祖先托梦,自然不便违背其意,况且本人对回归天庭神驰已久,如今时机正佳,故携同夫人共赴天宫。为避免临别之际伤感悲痛,因而没有对外公布这一消息。此后族中诸事均由幼子九隆掌管,望尔等今后互敬互爱,切勿手足相残,永远切记我辈乃是龙族的后裔,万万不可让外族之人看本族的笑话。

遗言至此顿笔,躺在一旁的,便是两具早已僵硬多时的尸体。说起来古人也真是愚昧得紧,盲目的信奉和盲目的崇拜使得好端端的二人竟颇为荒唐的服毒自杀了。尽管当时还没有‘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一理论的出现,但仅仅为了那种虚无缥缈的神仙生活,夫妻俩居然随意放弃自己的生命,去追逐那不切实际的神仙日子,这样的做法,不是愚昧又是什么?

那九隆之父也算得上是一代明主,可最终还是被自己的无知葬送了生命。但话又说回来了,他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想到这一切都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手策划,不仅编造出了一套弥天大谎,而且还颇为残忍的诱导他以自杀的方式终结生命

。而最为可悲的,就是九隆那善良的母亲,此事本与她没有多大关联,却因为九隆的计谋也一同变成了受害者,不知这样的结局,九隆在最初之时想到过没有。

族中老少虽然不忍心老族主就这样辞世而去,但也均为他能如愿成神而感到庆幸。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老族主这次升天与普通的死亡完全不是一个概念,那是生命的升华,那是一个无比美妙的开始。

全族上下为老族主及夫人搞了一个极为隆重的送葬仪式,哀悼数日后,跟着又为九隆的上位举办了一个盛大的庆典。至此,新老族主的交替已正式完成,困扰在九隆心中十余载的一大心结,也算是被彻彻底底的解开了。

别看当时的九隆年仅十七岁,但此人的确不是个等闲之辈。他腹中的雄才伟略丝毫不逊色于任何一个历史伟人,再加上他与生俱来的聪颖智慧,很快的,他就把这个男耕女织的平凡小族群整顿成了一个极为强大的部落,在滇西一带,也愈发的具有强大的声势、威望,以及地位。

在他接任部族首领的两年间,他先是以各种莫须有的罪名惩治了自己的八位兄弟,杀了两个以儆效尤,又将另外三人贬为庶民,不再享受族主宗室的任何待遇。剩下的三个早已被他的手段吓得服服帖帖,相继前来投诚,并发誓永远效忠侍奉九隆一生。

随后,他率领族众以偷袭的方式袭击了临近的两个部族,并将几近半数之人残忍杀害,为的是震慑恐吓,让剩余的俘虏不敢轻易抵抗造反。

有了这些俘虏,他就开始建造了一只初级的军队。他把全族能征善战的强壮男子全都挑选了出来,总数约有五百人左右。而后他又从那些俘虏中也挑选除了五百名身体强壮的男性,而且也编制在了这只部队当中,由族中的五百名正式士兵负责监管,一人盯守一人。

到了打仗的时候,那五百名外族汉子便成了名符其实的肉盾,待削弱了敌人的实力以后,本族的五百名勇士再上前杀敌。用这种方式,他很快便击垮了三个较为强大一些的部族,仅俘虏就收纳了上万人之多。

此时他所羁押的战俘已远比他本族之人为多,他知道再以这种监管的方式是治理不了这么多人的,于是他另行新政,大大削弱族中长老、祭司等人的分配份额,将掠夺来的事物、财宝等物大量分发给部队中的战士,让他们能按自己的付出得到相应比例的酬劳。

这样一来,战士们能够靠着自己的双手养活妻儿老小,这便更加激发了他们的斗志和血性,无论是本族的战士还是被吸纳的外族俘虏,全都对这一举措大为赞赏。在战场上,这些勇士一个个如同下山的猛虎。在战场下,每一个对九隆王也是恭敬有加。再加上九隆王在历次出征之时都身先士卒,矫勇善战,不畏生死,这在那种武力至上的年代也起到了非常好的领袖作用。在整个西南夷地区,九隆王的名号也由此变得愈发响亮了。

在九隆二十八岁的那一年,他正式将部族体系更改为了国家的体系,建国称帝,由于大部分的子民都生长在哀牢山一带,故此国号哀牢。

这个在中国历史上极为神秘的国度,也从这时开始悄然诞生了。

第109章 魙齿第91章 交易第345章 重创第308章 始作俑者第53章 壁画第106章 光影间第23章 入伙第224章 王者的手段第282章 北极星第112章 暗夜奇变第245章 假设第261章 阵破第91章 交易第241章 屠城第34章 古卷第116章 破译第173章 群尸洞第77章 毒液的作用第31章 奇袭第329 取书第254章 孩子第201章 出山第36章 重大发现第303章 生意第138章 行尸走肉第326章 无头尸第270章 透明第110章 奇峰偶遇第271章 达姆弹第170章 丁二的遭遇第252章 吴真燕第233章 密谈第89章 打道回府第154章 耳机第295章 神秘的来客第261章 阵破第157章 鬼脸第320章 钥匙第149章 王子的疑虑第25章 朔月第170章 丁二的遭遇第349章 最终的激战第247章 兵器第346章 舌头第255章 魔鬼森林第293章 血湖第156章 惊人的真相第22章 寻人启事第111章 受制于人第62章 落荒而逃第95章 杞澜遗书第113章 人之初性本善第65章 接连遇袭第40章 蜈蚣第346章 舌头第277 暗语第71 入棺第85章 匣中之物第159章 下三路第181章 仙鬼第144章 隐藏的敌人第261章 阵破第342章 天使与魔鬼第265章 救治第27章 控尸术第90章 王子的秘密第132章 谜语第284章 鬼搬尸第180章 惊人的汉语第143章 试验第64章 鬼藤第91章 交易第215章 五个问题第28章 大开杀戒第265章 救治第21章 季三儿第205章 偷梁换柱第159章 下三路第300章 塌天大祸第311章 通天眼第311章 通天眼第140章 激战第63章 离奇死亡第174章 壁刻之文第153章 葫芦头第64章 鬼藤第71 入棺第133章 奇观第206章 绝望的旅行者第235章 九隆笔记第143章 试验第90章 王子的秘密第166章 墓室第139章 迷城第9章 蛇怪第200章 食尸密法第205章 偷梁换柱第252章 吴真燕第324章 断龙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