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真正的春秋大一统

"朕没有在意他过去那些残暴的行为!特意赏赐他,让他当了大汉的孔雀王!"

“他居然还敢逼迫朕!""朕绝对不会放过他!!"

厚德殿内,陆贾着实有些害怕,陛下做事,向来是很冲动的,看着陛下越来越生气,他是真的担心陛下一怒之下就派遣大军去讨伐身毒去了,大汉难得有如今的成就,一旦陛下选择跟身毒人全面开战,那那么多年的努力怕是都要白费,天下会再一次回到汉初时的贫苦局面,陆贾甚至都做好了以死相劝的准备。

可韩信的脸上却没有半点的愤怒

"这不像是孔雀王能做出来的事情。"王"孔雀王若是有这个胆魄动手,他完全可以在百乘王刚刚出发的时候就派人袭击他,或者杀死他,让大汉无法做出选择就是,何必多此一举,要等到百乘王拜见完成后才动手呢?这说不通啊,而且我在西域时多次听闻这位弑君者的事情...他是很有胆魄,整日做着重建孔雀的美梦...但是他并非是傻子...整个身毒,对大汉最为了解的莫过于孔雀国了。”

"他是怎么敢招惹大汉的呢?他年纪又大了,如今所想的只是平稳过渡,绝对不可能在这种时候来试探大汉的态度。"

韩信进行了一波分析,直接就推翻了刘长原先的想法。

刘长一愣,问道:"百乘王自己做的??”“不可能….百乘国的国力远不如孔雀国,百乘跟孔雀开战,对他没有任何的好处,坏处无穷无尽.…….只要他没有发疯,就不会做出这种事情来。”

韩信再次否决。

“那就是其余小国??"

"其余小国整日担心被大汉找到理由给吞并,还敢在这种时候来招惹大汉吗??"

刘长顿时语塞,"总不会是匈奴吧?自从稽粥死掉之后,他那个傻弟弟就带着匈奴去劫掠夏国去了….双方打的有来有回的,应当也没有功夫来理会东边的事情吧?”

就在这个时候,卢他之的脑海里忽然出现了一个名字。

他小心翼翼的起身,"陛下,我倒是想起一个人来….我怎么越来越觉得可能是他干的呢?”"

刘长笑了起来,毫不惊讶的说道:"你是想说夏侯灶吧?"

"其实我听到这件事第一个就想起了他,不过,按这厮的思路,做出了这样的事情,肯定是会写信告知我的...可他并没有这么做,这就证明这不是他所…”。

“陛下...”

吕禄忍不住打断了刘长。

刘长不悦的看向了他,他最不喜欢别人打断他的话,"怎么了??"

“今早其实有夏侯灶的书信前来….还不曾送到您面前。”

刘长脸上的笑容逐渐凝固。

"陛下,我前不久出发去讨伐康居人,结果没有任何收获,我让士卒们四处搜寻,我自己领着人去狩猎...结果遇到了同样出来狩猎的康居王..我当下就带人将他给劫了!!可惜那厮的护卫甚是勇猛,五六個人拦着我,让他给逃脱了!”

那一刻刘长丢下了手里的书信,猛地跳了起来。

"乃公要去砍了这厮!!!"?“陛下!!"

卢他之急忙拦住他,死死抓住他,“陛下息怒啊!"

刘长暴跳如雷,"我就说怎么会有人敢来坏我的好事,原来是这厮!!我要将他诛族!!

周亚夫忽然开口说道:“这也并非是坏事百乘王就是死了,那也不是什么坏事。"

刘长看向了他,周亚夫却认真的说道:"陛下当初将他放在西庭国,不就是因为他这个性格吗?"

周亚夫看向了韩信,"太尉,这下我们就有机会可以干涉身毒内的事情了。"?

韩信看起来同样不在意,似乎也是早就料到这与夏侯灶有关。

刘长咬着牙,再次坐了下来,

吕禄看起来有些惊讶,"我怎么有些听不懂呢?“

周亚夫严肃的说道:"你对西庭国那边不太了解...那里蛮夷众多,民众不是战俘就是罪人.官吏都是被贬去的,在那边,像栾公这样的君子不好办事,反而是夏侯灶这样的,才能镇得住众人….西庭国这些年来没有出现什么祸乱,都是因为有这么一个太尉,夏侯灶性格甚急,一旦觉得你不对,即刻就拔剑来刺,根本不想后果,谁又敢去试探昵?"

西庭国外,有诸多小国...距离身毒也近...曲逆侯还在的时候,就曾说,身毒各国大平,对大汉并非是好事...要的就是他们乱起来…他们越乱,大汉越是得利…夏侯灶的作用就是将西庭国外搅得天翻地覆,越乱越好…西庭国外的诸国矛盾重重,彼此常常大打出手,这都是夏侯灶的功劳,而西庭国内有郅都,可以帮着他解决遗留下来的问题,这大概就是当初陛下派遣这样的两个人前往西庭国的原因。”。

吕禄有些明白了,"所以夏侯灶每次针对塞外,陛下都不会惩罚他,反而还给与赏赐….就是要让他去对付塞外的人??是鼓励他去欺负外王??”

刘长苦笑了起来,"可这次就不同了啊,朕好不容易折服了百乘王,他就给人劫了…打起来的是我们的两个附属,这可如何是好?"

韩信冷笑了起来,"他们的商贾来不了大汉,难道大汉的商贾就去不了他们那里吗?"

"他们打仗难道不需要军械吗?不需要大汉的相助吗?"

"你还真的打算帮助他们发展起来不成?他们越是强大,往后大汉蚕食他们的难度就越大..."

"他们打仗,那是好事,只要看着别让百乘国灭亡就是。”

刘长有些肉疼,"可他们打仗了 他们给我

的朝贡可就要减少了..."

韩信不悦的训斥道:"要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你的目的不是要得到两个长期资助你的大国,是要得到整个身毒!鼠目寸光,难以成大事!""

要是换个人对刘长这么说,刘长大概要将他挂起来打,可说这话的是韩信,那刘长就没办法了,只是低着头讪笑。

"师父说的对!":

“那我就任由他们开战?"

“不急.….这件事,就让我来操办便是。”韩信主动接过了重任,大摇大摆的离开了这里,周亚夫几个人却留在了这里,刘长等到韩信离开,这才咬牙切齿的说道:"等下次见到夏侯灶的时候,我一定要将他的牙都给打碎喽!"

"夏侯灶对他们越是蛮横,西庭国就越是安稳...有些时候,国内不能都是以诚相待的君子..也得需要几个恶人….陛下不也用晁错来当御史吗?"

周亚夫说着,刘长忍不住看了他几眼。"不错啊,有长进了…都敢反驳我了。""既然嗓门这么大,那也别浪费了,就站在门口给我看几天门!"。

刘长倒也不是单纯的惩罚周亚夫,也是找个理由将他留在自己的身边,身毒的问题不太好说若是真的出了什么事,需要派个人,那肯定还是得周亚夫去,韩信这般年纪,刘长也不太忍心再让他去那么遥远的地方吃苦,周亚夫年纪正好,是适合立这般大功的年纪。“

“主要还是得加强对身毒的控制.….目前大汉距离身毒还是太遥远了,若是挨得近点,那孔雀王也肯定不敢直接陈兵对战…若是我兄长能找到海上的道路,从南边到达身毒…那情况肯定就不一样了。”文

周亚夫最先想到的还是海路。

只是周胜之已经有很久都不曾与庙堂联系估计还在搜寻之中。"

"阿母!!!”"

当刘长闯进了寿殿的时候,正在笑呵呵的跟重外孙聊天的太后顿时就板起了脸,不复方才的慈祥。

刘长进来,就看到了坐在吕后身边的小家伙,那孩子看到刘长,也是急忙起身拜见刘长揉了揉他的脑袋,这孩子是贾璠,贾谊的儿子,也是吕后的重外孙….可惜啊,这孩子没能继承吕家和刘家的一点作风,怎么说呢,这孩子有着非常严重的洁癖,格外爱干净,跟老刘家这种大大别咧的行事风格不同,随时都带着好几种丝编,用来擦嘴,擦手,擦脸,擦额头,不像刘长这种衣袖擦万物。四

他甚至有些阴柔,说话都是文邹邹的,不太硬气。

刘长的几个孩子除却刘勃,都不与他亲近,还总是嘲笑他作妇人状。:

不过,在他阿父的影响下,这孩子才学还是不错的,会写文赋,虽然总是因为文赋而被贾谊所训斥。

贾谊很厌恶他所写的文赋,这孩子喜欢写量色,写宴会经历,写自己跟文人好友们出去游玩...贾谊的文章,可比他要深刻太多了,像《过秦论》这样的文章,就能碾压国内九成九的文人了...此刻天下的主要文章还是以劝谏和策论为主,像贾谊的《过秦论》,晁错的《贵粟论》,他们都是以上书皇帝进行劝谏的方式,包括陆贾的《新语》也是如此,不过对此晁错和贾谊,陆贾的文章要显得更加老气横秋,不急不慢。

贾谊是一种怜悯的心态讲述着自己的所见,越说越激动,在最后吼出自己的主张,晁错是从头吼到尾,往往一开始就丢出自己的主张,然后慢慢的解释,而陆贾更像是给自己的朋友言语,始终都是不急不慢的讲述着道理,

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天下的文赋流派开始增加,出现了这种开始单纯的描述景色,描述人,有趣的经历,不参杂任何的主张,劝谏的文章。回

贾谊等人都不太看得起这些,按着他们的话来说,这是无用之文也。了

而其他文学家,如枚乘这样的,他们嘟怕是写景色,也一定会借着景色来表述自己的某种观点和思想…反正多少得加点,否则文章就不容易被接受。

刘长倒是看得开,他觉得以后的天下,肯定是百花齐放的。不能因此就限制不同风格的发展,他还常常让贾璠给自己的殿写文章,给与他赏赐,鼓励他去写…贾璠对这位认可自己才气的长辈也是极为喜爱,在他面前很是乖巧,刘长大大咧咧的坐在了太后的面前,拉着贾璠,询问道:“最近学业如何啊?可有什么新文章?”"

“还在写…不曾完成。"

"写完了可得送来给我看看!”,“唯!!”

吕后看着他,上下审视着,今年,吕后即将迎来自己八十一岁的大寿...她比陈平还要年长一些,这个年纪是非常少见的,而在这个年纪还能保持清醒的头脑,那就更罕见了,可名后就能做到,哪怕是在这个年纪,她看的很清楚,听的很清楚,言语清晰,甚至还能看透庙堂里的一些局势变化。

当然,刘长此刻是不会再来求她帮忙了…阿母的年纪实在太大,让她再去为国事操劳,那就有些太过分了。

什么?你问张相?张相那是身老心不老,应该多去办点事,免得他太闲了。

“赐那个竖子没来吗?"刘长随口问了一句。

吕后却反问道:"他是你的亲儿子吗?你是怎么想的,居然想要将他封到那么远的地方?"

刘长顿时就懵了。

"啊?我并没有想过要将他封到太远的地方啊...

"你来找我,难道不是因为想要将刘锡封到塞外去吗?!"

刘长瞪圆了双眼,只觉得有些离谱,他是有过这种心思,可他从未跟任何人说过,今天来找阿母,也只是想要问问她的看法.…可刘长怎么都没有想到,自己什么都没说,阿母居然就已经开始质问自己了。

阿母.…您这是从哪里惨的妖"我还什么都没说啊…"

吕后不屑的冷哼了一声"对伱还用得着使什么妖术吗?你想要做什么,想要说什么.你还没进门我就能知道。”:

"真不愧是朕的阿母啊!"?

刘长大声的夸赞着,怎么听都是在夸他自己。

刘长拍了拍贾璠的肩膀,让他先回去写文章,自己则是靠近了阿母不少,然后说道:"张不疑派人给我送了书信..他在唐国见到了召公,还给他出了注意,他也看了不少地方,就他看过的地方来说,想要通过迁徙民众建城的方式来获得匈奴人从前的领地,怕是不太现实,耗费太大...最好的办法,还是得西庭国这种,在那里封个王,给他修建一个王城,派人辅佐他,让他渐渐收复周边的部族,进行同化..让他们都开始言大汉之语,以大汉之文...s

"我就试探性的问了赐几句,他也挺乐意的.….我就想要不要将他派到塞外,让他直接占据匈奴过去的王城,让他来收复周边部族,加强与周边诸国的联系,亲密通商,我也想过了,那些部族现在活得都很惨,被唐国追来追去的,一个寒冬就能让他们的部族人数减半,若是大汉愿意给与他们庇护,他们肯定也很乐意…到时候吧,采取句奴治理各部族的方式,将他们的上层贵族同化为自己人….然后逐步吸结。”

“冒顿以几十万匈奴人都能治理好那么多的疆域,将所有部族都整合在一起,险些将他们都变成了匈奴人.…他能做到,朕能做的比他更好!"?

"若是能将他们彻底整合,将草原也纳入大汉的版图..那好处无穷无尽啊,畜牧同样是大汉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往后发展纺织业,也离不开这畜牧….还有就是这片草原啊,他是个宝地,现在可能看着没那么重要…可往后,匈奴的大多领地里都会出产一种非常宝贵的东西”国

刘长继续说道:"除此之外,这些部族还能为大汉先锋...匈奴人可以从草原流窜到身毒,就是因为他们游牧的风格,大汉当然做不到,可若是我们有了一个封国,跟匈奴一样,以游牧为主,农耕为辅,那我们就可以不断的让他们朝着远处探索...他们的势力扩张将会非常的迅速,若是遇到打不过的,就回来跟我们求援,到时候就让董仲舒给赐当个国相,让那些欧洲人都去背论语!!他不是整日说春秋大一统吗?这个天下早就大一统了,让他去搞个世界大一统,岂不妙哉?”

吕后安静的听着刘长吹嘘。

""你就将赐丢在塞外,他要如何收复那些人?""

"当初冒顿好歹还有二十余万人跟腿,赐什么都没有,如何让其他部族听话?"

“这简单啊.…沿路的各个诸侯国,难道还凑不出二十万人来给他吗?""

"阿母,边塞的这些领地上,可是有不少汉人也在放牧的.….我们将他的王庭设立在紧挨着唐,代,燕的地方,三大强国随时都可以支援他,还可以源源不断的救济他,他很快就能站稳脚….如此过个百余年,整个草原,就彻底成为了大汉的故土,道路四通八达,城池林立,有人耕作,有人放牧.……

“看起来,你心里都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那你还来找我做什么?"

"我就是想让阿母帮我把把关啊.这可不是小事啊,虽然赐平日里有些顽劣…可若是要封到这种地方去."

刘长沉默了片刻,然后坚决的说道:"不过,身为我刘家子嗣,享受了富贵,自然也要承担重任...若是阿母觉得合适,我就封他去塞外为王...再给他弄一套强大的班底,让他彻底控制整个草原!"

第738章 使其千年不绝第715章 猛虎出笼第30章 高兴早了!第260章 你嘛时候登基啊?第443章 您看我这印好看吗?第140章 臣要弹劾唐王长!第294章 坏了,我成舅父了!第186章 赵王不行第697章 绝佳的御史人选第743章 神行将军夏侯灶第258章 群贤和群贤是不一样的第369章 我何其幸也第66章 栽赃陷害第856章 打不过第367章 望之不似人君第23章 生错了时代第472章 一丘之貉第52章 这就叫战术第119章 长啊,朕要走了第566章 天资聪慧夏侯赐第455章 悔不当初第517章 赤诚天子第876章 封赏的原因第334章 可持续性的竭泽而渔第855章 差距第570章 你是我们所需要的人才!第642章 长与安第818章 不像话第632章 你想学?我教你啊第665章 父视之第703章 这是军功!!第258章 群贤和群贤是不一样的第326章 吃肉喝酒打张越第901章 蠢竖子第184章 你还真是高皇帝的儿子!第902章 出征!!第857章 平城的天空第328章 此赵王之意也第518章 来就来吧,还带什么礼物啊第277章 陛下谋反了!第481章 炮决之刑第159章 嫡子与唐王,陛下更爱谁?第721章 是来朝圣的第321章 这才是太后的亲生子!第320章 真正的经学家与虚假的经学家第641章 神灵第87章 他真的反了第430章 手撕宙斯的东方大力神第438章 此谓长道第322章 南北群贤,一时瑜亮第595章 曲高和寡第668章 自古法家不善终第369章 我何其幸也第543章 太尉打人了!!第265章 集天下昏君之长第469章 我长弟不易啊!第288章 不求仙算什么昏君呢?第712章 如鱼得水第240章 过秦论第616章 公子赐得其国第396章 召平第559章 只可惜了那爵位第691章 你啊,是越来越像小陈平啦第586章 公羊家的堪舆术第853章 论孝第841章 使工不卑第738章 使其千年不绝第799章 乃公不干第877章 戍边第289章 事事要跟秦皇看齐第829章 联合起来!第500章 赵幽灵刺厉王番外一:求学第838章 重点第614章 任人唯亲第843章 反骨学派第224章 要不要一起来?第446章 不该壮第568章 人老了记性差第394章 长安能出什么大事呢?第371章 陛下英明!!!第728章 只能骂一骂好人第473章 一时之利耳第351章 那这皇帝不是白做了吗?第735章 物尽其用第649章 来自安老爷的文化洗礼第13章 漩涡第906章 厄运之城与新的征途(完结)第496章 栾布第303章 再不辞官,迟早要进佞臣传第113章 打不过就加入第683章 威名在外第691章 你啊,是越来越像小陈平啦第535章 传承不息第883章 坑兄专业户第777章 两大杰出弟子通知以及更新时间第225章 唐国第348章 胶东王建家的狗第823章 使君无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