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五章 所谋者大

杨铭最后的三块羊脂玉边角料,归裴淑英了。

人家干脆利落,以极短的时间连下三城,不但棋艺高超,尤其气势迫人。

每落一子,那双眼睛都会直直的盯着陈淑仪,看的陈淑仪一阵发慌。

这是心理战。

陈淑仪是个笨蛋,毫无心理素质可言,输也就很正常了。

至于裴淑英推荐的那个裴熙载,杨铭打算用一用。

不是大理寺出身吗?正好做总管府的法曹,至于对方得罪兰陵萧氏,不要紧,母妃其实和萧家那边的往来不多,算来算去,也就七八个人而已。

第二天晌午,杨铭刚刚睡醒,便令人唤来裴淑英:

「你可以送信至大兴,让裴熙载来吧。」

裴淑英坐在火炉边上,笑道:「不用写信,他是跟着我来的,眼下就在江陵县一家客栈落脚。」

杨铭顿时愣住:「你是认定我会收留他?」

「不是我,是我阿爷,」裴淑英笑道:「阿爷说,眼下也就殿下敢用他了,而且殿下一定会用,不是冲着谁的面子,而是此人值得一用。」

裴矩你要这么算计我,咱们以后可要好好比划比划了。

就这么被人看穿,杨铭多少有点挫败感,好在对方是裴矩,心里稍稍安慰一些。

邪王嘛

裴熙载的简历还是不错的,敢于和地方豪族斗争,不惜得罪人也要用重典,杨铭眼下需要的就是这类人。

掌管司法,必须刚正不阿,当机立断,左右逢源瞻前顾后那类人,坚决不能用。

就像大理寺的两位少卿,赵绰够刚,杨约够阴,再加上现任大理寺卿裴矩,够狠,简直就是绝配。

虽然现在大哥杨昭成为新任内史令,但因其业务不熟练,能力也有限,所以内史省的事务,其实还是裴矩兼着。

也就是说,裴矩现在握着三个实权:内史省、大理寺、左武卫军府。

杨素、苏威之下,就是他了。

杨铭道:「既然人都来了,那就把他带来吧。」

做事的第一要务,就是用人,用人的关键所在,是用对人。

什么是对的人,忠心的人。

用人首重其忠,忠心不是天生就有的,要培养,这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也是华夏所有皇帝的必备技能。

杨铭选择用裴熙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对方现在想重返仕途,非常困难,而杨铭无疑给了他一次机会,这就是恩。

裴矩已经把他算死了。

后堂,现今不过才三十岁的裴熙载朝杨铭行礼之后,规规矩矩的站着,等着杨铭问话。

在大隋朝,下臣面见上官,是不用下跪的,除非你自己想跪,这没办法。

皇宫的朝会,也是这样,一般只有在陈情、请罪、受封赏的时候才会下跪,正常议事都是站着即可。

「现无官身?」杨铭澹澹问道。

ωwш☢ⓣⓣⓚⓐⓝ☢¢ ○

裴熙载揖手道:「回殿下,现为朝议大夫,是为候补官员。」

候补,就是哪里有缺补哪里,能不能补,得看上面有没有人帮你说话,没人帮忙,你一辈子都是候补。

就像某足,你一个替补想上场,得铁子提携你,否则就是归化,你也老老实实给我看饮水机。

这个裴熙载才三十岁,正是当打之年,又是关中门阀出身,肯定不愿做候补。

河东氏族,也属于关中集团。

杨铭又问:「闲散多久?」

裴熙载答:「两年八个月二十一天。」

记得倒是挺清楚,还有零有整?不错,掌司法的就

Www ¸ттκan ¸¢O

是要仔细。

杨铭道:「在此期间,可有谋求新职?」

在大隋,托关系找门路这种事,不是见不得光的,大多都是摆在明面的事情,我走谁的路子上去,谁给我安排的,这些都可以对人说。

不像现在:我完全是靠我自己的努力,跟我爸爸没有任何关系。

裴熙载答道:「下臣以门荫入仕,曾任大理寺丞,后调任颍州刺史,此期间,未曾求人,后罢官免职赋闲在家,便托付族兄裴矩,若有缺,可为我保举一二。」

颍州刺史,不小的官了,至少证明,对方是杨坚亲点,在皇帝那里起码混了个脸熟。

这么看来,裴熙载曾经应该是五品左右的官身,而总管府的法曹,只是从七品。

杨铭又道:「你知为何而来?」

裴熙载点头道:「族兄裴矩曾言,下臣因得罪兰陵萧氏,现今已是无人敢用,唯殿下可以收留,于是让我来荆州碰碰运气。」

「既然是得罪了本王母妃的娘家,你觉得我还会用你吗?」杨铭笑道。

裴熙载摇了摇头:「下臣不知。」

你不知道,裴矩可知道,人都给我送上门了杨铭道:「既然是刑名出身,又有裴公举荐,这个面子本王还是要给的,总管府法曹一职,你先担着,如果做的不好,你就回大兴继续候补去吧。」

「谢殿下收留之恩,」裴熙载赶忙行礼。

像这种门阀出身的子弟,这辈子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做官,裴熙载如果没有机会再重返仕途,这辈子就算是完了,在族内抬不起头来不说,自己也会因此消沉下去,彻底沦为废人,子孙也无出头之日。

至于杨铭口中的做的好不好,究竟是怎样一个尺度?裴熙载不知道,只能是慢慢的摸索。

吃了一次大亏,他现在已经不太敢胡乱得罪人了。

杨铭当然也知道这点,所以非常干脆的给他定了一个尺度:

「在荆州,没有谁,是本王不敢抓,不敢杀的,既掌司法,公正严明当牢记心中,你原先在颍州是怎么干的,在荆州就怎么干,不要怕得罪人,你怕得罪别人,就会得罪我,明白了吗?」

「下臣明白!」裴熙载精神一振,这下算是吃了定心丸了。

得罪地方权贵,与得罪河东王,是个人也知道该怎么选。

果如族兄裴矩所言,河东王年纪虽小,其魄力手段,却远非常人能及。

杨铭道:「法曹缺人的话,自己招募。」

「无需招募,」裴熙载赶忙道:「下臣身边一直有幕僚跟随,皆通晓司法之事,颇为得力。」

「那就好,」杨铭点了点头:「具体事宜,去找元文都。」

「是」裴熙载缓缓告退。

大隋的风气便是如此,因世家大族林立,所以各方能人异士皆依附于世家之下,逐渐形成势力稳固、地盘鲜明的地方豪强,实际把控着地方的行政大权。

族内核心成员,基本都有属于自己的班底,也就是幕僚门客。

像河东裴这样的家族,核心成员外加旁支,算上府中所有人手,只怕超过两万之数,实为庞然大物。

眼下裴氏最支愣的,就是裴矩,门阀出身的裴矩自然首重家族利益,为族内成员谋取官职,几乎是他的分内之事。

就像杨坚继位之后,大封亲族一样,在这样的时代,虽然身后的家族未必靠得住,但总比别人更靠谱一点。

裴淑英就在院外等候,见到裴熙载出来以后赶忙上前询问。

得知结果的她也颇为开心,连忙嘱咐道:

「叔父切记要实心用事,河东王不比其

他人,在他这里不要担心被杂务束缚,做好自己的分内事,才是将来出头的关键所在。」

裴淑英清楚,曾做过一州刺史的裴熙载,不会满足于一直做一个小小的法曹,而他的能力,本就可以胜任更重的要职。

她这句话,多少有点给裴熙载画大饼的意思,当然,她也是希望对方能安下心来,好好做事。

裴熙载点了点头,将裴淑英拉至一边,小声道:「此番能谋得法曹一职,我已知足,只盼今后做事能让殿下满意,阿云(裴淑英小名)回去之后,请转告族兄,这份举荐之恩,弟当牢记于心。」

回去?谁跟你说我要回去?裴淑英蹙眉道:「一家人何须言谢?有什么话,叔父还是自己给我阿爷写信吧。」

裴熙载一愣:「年也过了,阿云还不回家?」

他一直以为,裴淑英这次来荆州,主要是陪着他来,好帮着在河东王面前说情的,压根就不清楚,他才是那个陪衬。

人家裴矩主要考虑的,是女儿的终身大事,他不过是凑了个巧,所以才被安排一路同行。

裴淑英摇了摇头:「我还会在荆州待一段时日。」

不管怎么说,裴熙载也是中枢要职出来的,脑子绝对够用,一下子就掌握到了华点。

自己这位侄女,今年可就是十七岁了,都已经过了适嫁之龄,不想着赶紧回京找个门当户对的郎君,反而留在荆州?

裴熙载彻底反应过来了,族兄所谋者大啊。

可是河东王有圣后钦定的婚约,怎么破局?总不能给人做妾吧?

想不明白裴熙载摇了摇头,自己这位族兄向来老谋深算,别人根本看不透他的心思。

「既然咱们都在总管府,以后倒也有个帮衬,」裴熙载点了点头:「需要叔父帮忙的地方,阿云只管开口。」

「晓得了,叔父快去安置吧,」裴淑英打发走对方后,独自站在院中角落,叹息一声。

此番远赴荆州,她也算是彻底豁出去了,完全没有顾及自己一个待嫁少女的名声,甚至还拖累了父亲。

如果不能嫁给杨铭,她也不会再寻其他人家,性格执拗的人,总是容易钻牛角尖。

我看上的是他的人,不是他的爵。

李德武这种穷酸,都有机会,可知裴淑英并不看重出身。

二八零章 王府司马二十六章 河东裴第593章 你比我会说话三九九章 门当户对二十四章 五个皇后第494章 齐郡张须陀二六五章 一生之敌第493章 广西宁长真三九二章 老奸巨猾二七三章 挖墙脚二零七章 四柱八字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为丈夫二一二章 千秋大业第762章 主动请辞第549章 家宴四一一章 私下见面四七一章 三个慰抚使第742章 日月二门第727章 吃亏是福四七三章 半粮半货二八五章 消除疑心四零六章 太子千牛备身第633章 种族审美差异二十七章 金蝉脱壳三二八章 唇枪舌剑第695章 伸舌头的狗二八四章 我很欣赏他第698章 一锅饭第567章 朝廷的态度一二三章 荆州氏族第602章 花有重开日二四五章 一切顺利第580章 家规六条第729章 可称神仙矣四十章 爽约二七二章 民部尚书第625章 登高之门一一八章 两朝外戚第755章 风疾加气疾二一九章 免课税,免授田二九零章 鞭罚第494章 齐郡张须陀三九七章 头上的一柄剑第586章 两只耳朵竖起来第629章 兵家必争之地第702章 纸上谈兵第716章 世民北上一零六章 不养闲人第764章 牵扯太多第487章 (先锋开拔第669章 大冢宰六九章 举荐第561章 不准迎接二五四章 特勒汗国第749章 君臣相合第499章 羁縻政策三二九章 世子继承第770章 大步前行第730章 杀心起三三章 做妾第699章 从坟里挖出来第七章 化险为夷九八章 艺人一九六章 乱战三二二章 慕容灭族三零二章 一代名将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为丈夫一三四章 长江大江第562章 一世英名三四五章 选曹七贵四二五章 金革之事不避第522章 自诩逍遥仙三一四章 元帅长史第726章 五座大桥四六章 一败涂地第744章 宁愿一死一零八章 放水养鱼第684章 五五开第574章 平反第577章 口是心非基本素养第659章 将功赎罪第745章 谕齐王暕二四三章 正月十五三七八章 弃卒保帅八二章 实话实说第734章 礼部侍郎九一章 终于见面第567章 朝廷的态度四四章 说和四三二章 七贵二十六章 河东裴四四四章 请君入瓮二一五章 大秘小秘第606章 自己人才骂第764章 牵扯太多第554章 杨约,你污蔑我第623章 朱雀门下第670章 太平清河三四章 造化弄人一七九章 一子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