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纸上谈兵

荆州,江夏郡,慕容三藏和达奚暠正在收缩防线,步步撤退。

一来,是真顶不住,再者,也是按照太子的意思,打算撤出江夏了。

江夏的首府,就是江夏县,为什么这个地方丢了,朝廷肯定会救呢?

因为它是武汉,整条长江的中断枢纽所在,卡在长江中游,汉水汇入长江的入口位置,长江贸易的最大中转站。

杨暕送句容,不算什么,杨铭敢送江夏。

战争一直以来都是如此,并不以一地之得失论成败,杨铭想要调走襄阳水军,只能这么干,只要水军一回来,江夏眨眼的功夫就能拿回来。

“不能沿着长江往上游撤,我们不能离开江夏太远,要随时准备支援赶回来的水师,”庞韬道:“往汉阳撤吧。”

慕容三藏皱眉道:“汉阳在汉水,如果我们撤进汉水,敌军若沿江而上,直扑江陵,如何是好?”

“他要是去江陵,我们就从汉水出,夺回江夏,”独孤凌云道:“清河郡公正在往江陵赶,董景珍就算去了,也干不了什么。”

清河郡公,就是老四杨玄奖,朱粲的引荐人,被杨铭委以重任之后,领谯郡、汝阴、汝南、淮安四个郡的军府,共计八千人,已经在往江陵进军了。

这四个郡,在大隋都属于河南。

等于是河南人来湖北平叛了。

庞韬和独孤凌云的意思,是他们这支兵马,撤进汉水,把江夏让出去,等到襄阳水军回来,他们两路夹击,再把江夏夺回来。

他们的战略目的,首先得水师回来,回来之后,以江夏为荆州布防重心,阻拦萧铣西进。

江夏紧邻长江,对岸的西北方向,就是汉水的入江口,一路沿着汉水往上走,分别经过沔阳郡、竟陵郡、襄阳郡。

襄阳水师就是从这里出来的。

杨铭当年担任荆州总管,就是从江陵乘船沿着长江东进,抵达江夏之后,从这里进入汉水,前往襄阳检阅水师。

这也是杨铭惟独游览过的一段长江水域。

如今慕容三藏他们的兵马,还有一万余人,江夏城内的世家富商,在董景珍进入江夏郡之后,就已经收拾细软出城躲灾去了,达奚暠在收到太子旨意之后,又在城内宣传贼兵势大,能跑的赶紧跑。

眼下还留在城里的,那是实在走不了的,虽然不是空城,但也差不多了。

“杜太守会从襄阳支援我们,我们今晚就撤出城吧,”庞韬道。

慕容三藏手里有江陵沈家支援他的六十多条船,都是商船改造的,除了具备游击两岸的能力之外,船体自身并不具备作战能力,最多可以站在上面放箭。

而叛军董景珍那边,有三艘大船,所以慕容三藏在长江,不具备跟敌军火拼的能力。

别看只有三艘大船,人家上面有弩炮,打到你的船,直接就能击沉。

元月末,江夏失守,董景珍进驻江夏城,开始广派人手,从民间征集船只,什么船都行。

紧接着,萧铣麾下另外一名大将沈法兴,率兵六千,进入武昌县,开始招募民间工匠,营造码头,打造船只。

杨广北征,骁果军的十名鹰扬郎将及其副将当中,张镇周、公孙上哲、蔡元凯、沈叔义、沈法兴,这都是跟着萧铣走了,眼下全都是叛军。

沈法兴本来还是吴兴太守呢,职位比萧铣高多了,投靠之后,眼下是萧铣帐下的右将军,左将军是张镇周,等于萧铣军权最大的两个属下。

他们这股叛军不一样,领头的好多都是贵族出身,那么自然明白造反应该怎么造,至今为止,他们打出的旗号,仍是诛杀来护儿。

虽然他们走的方向与来护儿所在的位置背道而驰,但并不影响人家名义上,没有造反。

萧铣也没有自称什么王、什么总管的,还是顶着鹰扬郎将那个名头,南方的几路叛军,称之为萧鹰扬或鹰扬公,称杜伏威大总管,汪华叫安民公,刘元进是上将军,反正各有各的名号。

暂时没有称王的,称王是不给自己留后路了。

沈法兴进驻武昌,是非常聪明的,他知道襄阳水师不在荆州,但是他担心江都方向会派水师来救援,所以干脆在江夏城下游的武昌立足,在这里建立一支水军,拱卫江夏成果,准备打持久战。 他并不知道,朝廷打算在六月份之前解决江南问题,他觉得,江南形势远比河北复杂,朝廷北征河北元气大伤,短时间内,已经拿他们没办法了。

“杨铭被留在了洛阳,主持扬州的,是昏君那个风流儿子,”沈法兴在武昌城内的将军府内,与幕僚说道:“此贼可憎至极,本将恨不得生食其肉。”

他的那个族叔沈叔义,是沈婺华的弟弟,陈淑仪的亲舅舅,如今在萧铣身边做军师,是近臣,他则是带着沈家一干子弟来了武昌。

杨暕当年在扬州的时候,拐过沈家的姑娘。

心腹蒋元超笑道:“杨暕小儿,恶名远播,当年任扬州总管的时候,祸害了不少良家女子,我南人对其切齿痛恨,他这次来江都,与送死无异。”

杨暕在南方的名声,非常之差,他爹当年将扬州大区治理的井井有条,他来祸祸了。

沈法兴的儿子,也叫沈纶,跟襄阳水师的沈纶同名,不过人家这个沈家,是南方超级大族,不是江陵沈家能比的。

只听他笑道:“我们只要在占据江夏,于长江建造一支无敌水师,那么等鹰扬公占据荆州之后,我们便成割据之势,届时进可取江南,退一步,可取岭南。”

这就是纯纯的纸上谈兵了,你要是说我先打哪个县,再占哪个县,还务实一点,动不动就是江南岭南的,这两地方有多大,你没数吗?

水师还没开始打造呢,就想划江而治了,这是一名理想主义者。

“想要打造水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幕僚孙士汉皱眉道:

“五牙大舰为五层大楼船,高百余尺,可容纳卫士九百人,左右前后设置有六台拍竿,弩炮四台,江都原来的五牙舰早在很多年前,就被划归了襄阳水军,后来听说又造了三艘,如今已经是八艘了,我们想要称霸长江,得有这种大型战船才行。”

门客陈果仁点头道:“我曾经在江都见过五牙舰,端的是江中堡垒,甲板厚重,巨弩不能击穿,可我们造不出来啊,没有精通工艺的工匠,只凭琢磨,是无从下手的。”

“造不出来,就想想如何将它打掉,”沈纶二号道:“如此大船,船速必缓,若以火船撞击,其必灭亡。”

孙士汉和陈果仁对视一眼,同时心想,你可真会说嘴啊?

哪个船不怕火?你知道怕火,人家就不知道吗?一艘五牙舰,周边护卫船只有多少,能让你随便靠近?

“行不通的,听说现在的五牙舰,船体外裹精炼铁皮,已经不惧火攻了,”陈果仁道:“船太高,我们放火够不着甲板也是白费,长江水势浩大,无法设置礁墙,唯有引入狭窄水域,从两岸击之。”

礁墙,就是人工设置的水中陷阱,有的是一根圆木,两头削尖,插进水中,尖端距离水面大概两米左右,从水面看不到,用来搁浅大船,还有一种就是河里面拦网,专门用来缠绕船桨,使其失去航行能力。

方法有很多,统称为礁墙,因为其本质是参照礁石对船只的威胁。

但是长江上面,行不通,水深,河道宽,水下都有暗流,你不好施工不说,就算搞成,也没啥作用,因为长江水表面看上去很平静,但是下面可不平静。

“人家五牙舰本来就是深水船,怎么可能被引入浅水?”孙士汉道:“不要太想当然了,想破五牙,只能是大船对大船。”

没有东风快递,打航母只能是航母。

沈法兴叹息一声:“尽快招募工匠,打造战船吧,造不了五楼船,能造出四楼、三楼,也是可以应付一时的,何况襄阳水军在江都,眼下头疼的应该是杜伏威。”

“襄阳水军可是杨铭的,他会让杨暕用?”孙士汉道:“他们兄弟俩,可是死对头,这是天下皆知的。”

是的,除了杨广在自己欺骗自己以外,其他人确实都知道。

沈法兴道:“不让用,也不会来咱们这,杨暕不可能让襄阳水军离开江南,鹰扬公之所以取荆州,就是因为这里没有多少官兵,又是鱼米之乡,利于我们发展,等江南那边打成一片,我们届时可坐收渔利。”

有什么样的爹,就有什么样的儿子,沈纶二号是个纸上谈兵的,他爹也好不到哪去。

荆州二十二个郡,是你说取就能取的?

杨铭在这干了两年荆州总管,一半辖区不好管,湖南蛮子是跟你闹着玩的?人家不服朝廷,自然也不会服叛军。

历史上,隋末大乱斗各路叛军的割据地盘,看上去真大,但实际上,也就是控制了一些主要地区,不是所有人口他们都能管得了。

太平盛世都管不了的地方,别指望大乱之世能管了人家。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养育他们的山川河流,也赋予了他们独特的民风个性,有的朴素,有的好斗,还有彪悍的.(本章完)

第481章 君君臣臣六十章 两难第599章 尽善尽美第755章 风疾加气疾七九章 负荆请罪三一一章 祸及妻儿第568章 他们好着呢第653章 江淮群贼第705章 水军出动四二一章 东宫三小八五章 手起刀落一一五章 首次离京第620章 明军不满饷二零一章 牵马执鞭三九七章 头上的一柄剑十八章 关中盟十四章 太子妃三二三章 河西五郡第626章 不差钱第680章 基因里带的第685章 悍兵难管第635章 河西战线三九二章 老奸巨猾二一零章 十六条草案二六九章 群英荟萃三二一章 五军之战二六六章 齐王丑事一九一章 后妃制度三零三章 骄兵悍将二五六章 两人有问题九八章 艺人第602章 花有重开日一五四章 大忌一九七章 战场形势三五九章 大儒门生一一六章 尊卑有别第632章 田亩新制八四章 又保一个三九六章 罄竹难书三四七章 我真的不知道第567章 朝廷的态度第736章 徐景四六五章 营防堡垒二三九章 江南陈第571章 心如花木,向阳而生第762章 主动请辞第554章 杨约,你污蔑我三三章 做妾第486章 军辎开运三八三章 骂人的国书第515章 拦河大坝四零六章 太子千牛备身第520章 大柱国第499章 羁縻政策一九零章 肩挑日月,背负星辰四十章 爽约第606章 自己人才骂四五七章 别给我丢人第500章 东阿程咬金第731章 可称公子一二零章 册封太子一五二章 下蛊之人三八九章 殃及池鱼第四章 八岁习武四六七章 秦始皇和杨坚三六三章 辽东粪土臣元第731章 可称公子第618章 不打算生了第747章 杨老四第662章 解百姓于倒悬第659章 将功赎罪二零六章 工期一年四六八章 换帅换将二三三章 麦秋第630章 迁刑徒以充户三六零章 各怀心思三零八章 血溅朝堂十一章 大兴第一纨绔二零八章 王府班底一七九章 一子一女二八四章 我很欣赏他第644章 苛捐杂税一九四章 秦王一一九章 撮合三二四章 谈判一零二章 卑鄙小人二九二章 擦鞋底六九章 举荐一八三章 炀帝五贵第690章 善一零三章 庶子杨煜二零七章 四柱八字四六五章 营防堡垒二七九章 透心凉四三八章 秦晋之好第514章 野心七一章 朱雀大街第574章 平反一七七章 长孙论功九五章 返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