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风疾加气疾

一个王朝必须要有宗教信仰。

开皇年间比较模糊,杨坚夫妇包括子女们,虽然都是佛教的忠实信徒,但从没有正式将佛教立为国教,因为容易得罪其它宗教,这对刚刚立国的大隋,不利。

历史上的李唐,立道教为国教,是因为李家的母系大多都是鲜卑贵族,汉人以父系为血缘传承,鲜卑是以母系。

那么他们这种混血想要站稳脚跟,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加上道教在李渊建国初期立了功,道祖正好又姓李。

所以李渊干脆认了道祖李耳为祖,意思是我们这一家是正统的汉人。

杨坚这边情况要好一点,爹妈都是汉人,媳妇独孤伽罗的生母,是正统的汉人门阀清河崔氏,李渊就不行了,媳妇窦氏鲜卑族,爹妈也是鲜卑族,李渊的妈,还是鲜卑族。

当然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因,就是确定皇权的至高无上,精髓就在那本《道德经》里面。

内圣外王这四个字,首见于道家《庄子·天下篇》,但《道德经》却是一本实打实的内圣外王学说。

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意思就是内备圣人之至德,施之于外,则为王者之政,白话就是当今皇帝是个圣人。

这也就是为什么,历史上唐朝时期的皇帝,都被大臣们称呼为圣人。

杨坚是至尊,杨广是陛下,都不是圣人,而圣人这两个字很明显代表着完美,代表知行完备、至善之人,老百姓就会觉得,我们的皇帝是最好的,这对集中皇权大大有利。

加之道教主张温和、虚、静、柔弱,反对暴烈,主张上善若水、自然无为、道法自然,反对乱作为、粗暴干预,主张俭朴,反对奢靡,主张谦虚、忍让、不争、低调、涵容,反对显摆、张扬和高调等。

这对治理国家来说,好处非常大。

杨铭呢,内心是非常倾向于道教的,但是眼下的形势,佛教声势过大,立道教为国教,不合适。

道教重修身,也就是做人,儒家的作用是教书育人、管理社会,佛教是劝人向善。

所以杨铭现在要走的路子,跟王通的学术主张,对上了,从霸道转王道,三教合一。

历史上的王通,死于隋末大乱斗这种战乱时期,但这一世,他这一直好好呆在京师,所以本来去年就该挂了的他,现在还活的好好的。

杨铭生怕他突然就死了,于是力排众议,将其推到了国子监祭酒的位置上,国子监也叫国子寺,十一寺之一。

那么往年参加科考的候补进士,朝廷会从中挑选一些好学之人,入国子监学习,这些人将来会分赴各地,做为地方官学的学正,也就是校长。

想要传播学问,首先得有老师,这些老师所传播的学问,得统一,怎么统一?靠朝廷。

“门下省设立弘文馆,召天下名士入馆,校正图籍,教授生徒,”杨铭在朝会上道:“馆主暂定为太子冼马刘炫,总领馆务,设学士三十六人,参议朝廷制度礼仪修订,大家心目中都有什么合适人选,尽可举荐。”

这个部门,相当于大隋最高学术机构,在朝堂上的话语权将会非常大。

于是大家纷纷开始举荐,举荐自己人。

没办法,目前为止,有文化的还是集中在门阀世家当中,其中以河北为最。

三十六名学士,出自东宫的有九个人,李纲、李百药、王珪、房玄龄、杜如晦、薛收、姚思廉、李玄道,欧阳询。

杨铭等于是借助一个新增部门,将东宫这帮人名正言顺的带进了朝堂,参议国事。

剩下的人选,要慢慢来,不可能几天之内就能选出来,不过苏威的儿子苏夔进来了,这个人的学问是绝对牛逼的。

还有门下省的魏征,没有人喜欢他,但这小子是王通的门生,学术理念是符合杨铭要求的。

当然了,还有那位在京师照顾亲爹的神童许敬宗。

裴矩心里是非常高兴的,因为他知道自己猜对了,杨铭未来的政治方向,就是王通的那一套,这样一来,做为王通弟子的杨瑾,就占了很大优势。

因为后继之君,本来就是现任君王政治理念的延续者,杨瑞还是走的薛道衡的儒家路子,不适合当下形势。

躲在王屋山炼丹的孙思邈,不用杨铭去催,自有杨丽华去催。

人家确实练出一些金丹,黑色与金色交混,一看就不符合杨丽华的要求,所以杨丽华没有吃。

幸亏你没有吃。

杨铭也是比较郁闷,这玩意是用来送老爹归西的,但如果将杨丽华给捎带了,他可不乐意。

但是杨丽华呢,特别痴迷这个,因为在女人看来,金丹不只是延年益寿,还能永葆容颜。

慢慢的,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孙思邈在干啥了,求仙问药者络绎不绝,道教之所以在历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有一点,就是人家能修仙,满足了人们对长生的渴望。

东宫这边,杨茵绛也一直在关注着孙思邈的动静,马上就要成为皇后了,她可不希望自己的身体出问题。

“我可是提前跟你说清楚,那玩意你不要碰,”杨铭在寝殿厉声道。之所以这么严肃,是因为他以前就劝过杨茵绛,让她不要滥用药,但是杨茵绛表面上答应了,背地里还在偷偷吃。

人,想要改变另外一个人,是非常非常困难的,几乎不可能实现。

杨铭知道吃药不好,但是杨茵绛不知道。

“那你让他炼丹去干什么?不是留着自己服用吗?”杨茵绛的小表情有些不满。

杨铭叹息一声,老实跟她说了,因为杨铭清楚,如果不实话实说,杨茵绛肯定偷偷找孙思邈求药。

“金丹不能延年益寿吗?”杨茵绛一脸诧异道。

杨铭道:“你见过史上有哪个人,真的成仙了吗?”

“有啊,”杨茵绛嘀嘀咕咕说了一些历史上不知所踪的道家名人。

这就很扯了,失踪就是失踪了,非要传成羽化成仙,欺骗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杨铭一脸无语道:“你要不怕吃死你,你就吃去吧,到时候我将杨瑞过继给别人。”

这下子等于打到杨茵绛的软肋了,只见她不满道:“不吃就不吃,用得着这么吓唬人吗?”

“怕你改不了,”杨铭佯怒道:“还有那堆补药,全给我扔了,人好好的天天吃什么药啊?你见人家阿云吃过吗?”

我就是怕死在阿云前面,才吃的药啊,杨茵绛道:“阿云不懂照顾自己的身体。”

“是你不懂!”杨铭这次真怒了,你是真能狡辩啊:“现在就给我扔了。”

杨素杨约都没活个大岁数,但是人家裴矩可是长寿的,历史上的裴宣机先后在李渊、李世民、李治时期担任要职,还给李弘做过太子左庶子,明显也是个长寿人。

说明人家家里的生活饮食习惯,是适宜长寿的。

你能活六十,保不准人家能活八十。

杨茵绛清楚丈夫这次是真的怒了,赶忙令侍女将补药全都给扔了出去,然后在杨铭跟前不停的服软。

“郢回的婚期就要到了,这段日子你去王府好好张罗,”杨铭道:“他的属官我来定,从宗室拨一批年轻子弟,给他做侍卫吧。”

杨茵绛赶忙点头。

杨瑞就要结婚了,这小子很多年前就盼着这一天,韦家这边自然也不敢怠慢,在京师的族内大佬都赶来了,正在忙活着韦珪出嫁的事情。

这是地地道道的上嫁,毕竟所有人都知道,杨瑞不用多久,就是太子了。

而杨铭自己也没有闲着,新纳了一个妾,长孙无垢。

不知道为什么,杨铭与长孙面对面坐在一起的时候,很难有那种男女之间的想法,摸摸手的念头都没有。

也许是对方在历史上,名气实在是太大了。

不过呢,也是个短命皇后。

李世民就是嗑药的,说不得长孙也跟着一起嗑来着,三十六岁就过世了,这也太快了。

不过历史记载,长孙皇后患的是气疾,肺上的毛病,很有可能是一种遗传病,要不然他的子女就没有一个长寿的,四个嫡出女儿死的都很早,三个儿子也就李治活了五十来岁。

五十来岁可不叫长寿啊。

李世民家里呢,有风疾这种遗传病,风疾、气疾撞一块,后代的寿命堪忧,好在半中间武则天给他们改善了一下。

“听无忌说,你打小身子不好?”杨铭皱眉道。

长孙无垢点了点头:“偶尔犯疾,却也并不影响。”

杨铭恩了一声,没有再说什么。

这是他们第五次独处一室了,但是长孙依然是个完璧,今晚也一样,杨铭挥了挥手,让她下去了。

接着进来的是暖冬和凉夏,两人伺候了杨铭半辈子。

杨铭一直希望两人嫁出去,但是人家不肯,说是要伺候杨铭一辈子。

唉.拗不过啊,所以杨铭今晚要了她们俩,将来也会给她们一个名分,终究是贴心又贴身的老人,杨铭舍不得委屈她们。

第696章 名和利的选择三一九章 祁连山城第724章 传染第653章 江淮群贼三五一章 死给你看第746章 齐王杨暕第494章 齐郡张须陀三七章 我会等你第622章 监门将军一一九章 撮合三八三章 骂人的国书第485章 造桥大匠三四六章 西眷和东眷四三五章 河东闻喜二四八章 风流天子第573章 命运的齿轮八八章 红拂私奔第641章 小心死在半路四七二章 具装甲骑三六七章 咱们是祖宗三七四章 何为大雅二九三章 京师守备第548章 休息,休息一下四一六章 肝脑涂地二十八章 收藏家四三七章 陈氏子弟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台省第五章 坐地分赃第478章 倚老卖老第757章 两个都中意第761章 劝酒第527章 谁跑谁吃亏第613章 气晕了四二八章 巴蜀问题一三九章 她是直,但不傻第635章 河西战线第605章 宗室领袖二八八章 三去其一二九九章 老而不死是为贼四三六章 地方势力第501章 指桑骂槐二八八章 三去其一第510章 便宜行事二七九章 透心凉四四零章 怒发冲冠第504章 五女山城十二章 南北之争第581章 出使突厥第496章 山西吐万绪九七章 吃软饭第566章 以牙还牙第555章 楚公府书房四二五章 金革之事不避四五二章 大智若愚一七六章 河东子弟第498章 两项技能二九六章 高揽德一生十五章 真正的太子妃第596章 关税第494章 齐郡张须陀二五五章 东宫,太子十八章 关中盟八三章 皆大欢喜三六七章 咱们是祖宗第649章 荥阳有反贼三五九章 大儒门生一二八章 要钱要命三七三章 伴君如伴虎三三八章 输了一局八九章 宇文都知第627章 潮汕地区第764章 牵扯太多第644章 苛捐杂税四二三章 算计儿子一八四章 仁寿宫之变(一)二九零章 鞭罚第718章 北进洛阳一七二章 备孕生子二一七章 葬于洪渎川一五七章 老大无子十七章 纯属意外第666章 天寒地冻第579章 吊唁长孙第629章 兵家必争之地第546章 一天的保鲜期一五五章 上天安排一一八章 两朝外戚二零零章 天以福瑞正告之第493章 广西宁长真第七章 化险为夷四五六章 五将离京第565章 岭南之疾第630章 迁刑徒以充户第737章 吾将上下而求索三零二章 一代名将第705章 水军出动第559章 条件第584章 十八路反贼进京师二一九章 免课税,免授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