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6章 页纸千金

进去坐下来之后,王观也随之打量四周的环境,只见这里是一个书店,布置自然是以干净整洁为主,充满了浓浓的书香气息。

王观仔细留意,发现店铺的书籍不少,而且有外国英文书籍,自然也有中文书籍,另外中文书籍之中却也有古今书籍之分。乍看之下,王观也没有想到,在万里之遥的国外,居然还能够看到一些古籍的存在。

在王观心里啧啧称奇之际,却听周老笑着说道:“徐兄,你总是这样,又不卖这些东西,却偏偏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这分明是在存心勾人犯罪嘛。”

“是你自己心生贪念,难道还怨别人不成?”徐老笑眯眯道,手脚十分利索,三两下就泡好茶,给每人斟上一杯。

“家有黄金,却非要摆在闹市之中招摇,怎么不叫人觊觎?”周老振振有词道,顺手举杯抿了口清茶,赞叹两声:“雨前碧螺春,难得你保留到现在。”

“什么闹市。”

与此同时,徐老轻叹道:“我这个店铺,经营的大多数是传统文化书籍,光顾的人本来就比较少,加上位置偏僻,堪称门可罗雀了。东西摆放在这里,无非是自娱自乐罢了。”

众人明白徐老的感叹,毕竟随着科技的进步发达,各种娱乐活动日新月异,看书的人反而越来越少了。不是大家不喜欢阅读,实际上愿意看书的人也有不少,只不过他们不再到传统的实体书店翻阅了,而是通过电脑、手机等方式浏览。

时代在进步,阅读的方式也在变化。自然给人现代的年轻人越来越不爱看书的错觉。

不管怎么说,实体书店维持艰难这是事实,而且还是全球性的难题。也难怪在网络文学兴起的时候,就遭受到传统文化人士的打压,显然是早看出新兴产业对自己的威胁。

尽管在许多传统文化人的眼中,书籍可以称得上是千百年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最重要载体。在没有电脑、没有录音笔和摄像机的时代,大家都这样过来了,自然没有必要舍弃,也不能够抛弃。

但是在追求速食的网络时代。大家已经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很多人连去实体书店买新书的兴趣都没有,更何况静下心来慢慢地翻阅。虽然他们也认同,翻阅纸质书籍比较有感觉,不过电脑手机阅读却更加方便快捷。

连现代的书籍。年轻人也不快乐意碰触了,更别说研究一本晦涩难懂的古书了。

这是题外话了,这个时候,听了徐老不是诉苦的诉苦,周老自然宽慰起来:“能够自娱自乐就好,毕竟研究古籍的乐趣,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没错。”

徐老深以为然,顺手抽了一本古籍过来,一边触摸泛黄的封皮,一边感慨万端:“一页页发黄的纸张。一个个横平竖直的方块字,传递地是文化的精华和历史的根脉。记得几十年以前,我第一次接触古籍,好像是一本画谱。”

“具体是宣和画谱。还是芥子园画谱,我的记忆已经有些模糊了。但是当时的心情。我却一直没有忘记。拿到画谱之后,我爱不释手,晚上点着煤油灯也看,睡觉时脑子里尽是那些栩栩如生,精致流畅的线条……”

说话之间,徐老笑道:“或许就是那一次接触,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后得了古籍情结,每到一地,就要去那儿的古旧书店逛逛,看看有没有古代画谱。看完画谱后,翻了翻别的书也觉得不错,就正式开始了古籍收藏之路。”

“想当年,古籍尽管不多,却也不少。每个旧书店都有一些,特别是乡村人家,都是一摞一摞搁在大木箱之中。几乎每次下乡走访,就是一趟收获的行程,背包塞不下了,这才满载而归。可是才十几年功夫,情况就大变样了。”

这个时候,徐老一脸无奈:“别说旧书店没有古籍踪影了,就算偶然有些民国年间的老书,价格却一本比一本贵。”

“徐兄,不要尽想捡漏。”

适时,周老笑道:“从古至今,能够留下来的藏品,很多都是从地下出土,但是书籍是个例外。正是古人因爱而留、因善而藏、因藏而读,才使得这些时代的载体和物证流传至今,成为文化瑰宝。以前由于特殊原因,大家对书籍不重视,这情有可原。”

“不过,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大家自然重新拾起传统文化。而且,由于不易保存,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古书数量有限,精品更是难求。百年无废纸,价格自然节节攀升。”

听到这话,众人十分赞同。

在古籍收藏界,真的就是百年无废纸,时间超过百年,只要是流传下来的,都有一定的研究和收藏价值。不要觉得这本书的作者默默无闻就置之不理,因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印刷成书的都是精品。即使不是大家,也一定有其流传至今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毕竟尽管历史是纵竖下来,但是大家在研究历史的时候,却需要横向比较。旁征博引,通过许多文献资料,才能够尽最大的可能把历史真相还原出来。这种情况下,每一本古代流传下来的书籍,自然都具备研究的价值。

再说了,与现代机械化印书,一排下来几十万册不同。在古代想要出书,那是需要很高昂的成本,作者想要印书,不仅没有稿费,甚至还要自己掏腰包。

就是这样,大家对于印刻的要求极高,精益求精,自然比较珍贵。尤其是孤本、珍本、善本,本本都是价值千金。

在古籍收藏中,有这样一个说法,即善本时间早于乾隆。在古籍市场上,元代以前的书往往是论残页卖,明代的书是论页卖,清代的书是论册卖。对于现代的收藏家来说,乾隆以前的书都十分珍贵稀少了。

另外同一时期的古籍中,刻本优于印本,初刻优于翻刻,套色优于单色,图画优于文字。不同等级的划分,已经形成了一套十分完善的市场规律。捡漏的机会,自然越来越少。

其实在秩序混乱的情况下,最容易获得成功。比如说在互联网经济兴起的时候,一些人积极投身其中,很容易成就财富的神话。但是随着互联网格局的奠定,后来人想要获得成功,那就需要巨额的投资了。

收藏市场也是这样,捡漏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是资本的天下。普通人资金有限,只能折腾一些文玩核桃之类的小玩意儿。拍卖场上那些动辄几百上千万,甚至过亿的收藏品,只有大富豪们才能够玩得起。

就是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周老等人才会这样感叹。

“对了。”

与此同时,周老笑道:“当年你硬先生从我手中抢走的博古图,现在应该没丢吧。”

“什么抢你……”

徐老不乐意了:“明明是你想抢我的,幸好我手快,才没被你抢走。”

在说话之间,徐老站了起来,在旁边的书架上翻找了下,然后小心翼翼捧着一本书册走了回来。这一瞬间,王观等人也颇感兴趣,连忙留心关注。

“这是明代万历年间的博古图……”

把书册放下之后,徐老有些高兴,也有些遗憾:“可惜不是宋代的宣和博古图。”

宣和,那是宋徽宗赵佶的年号。众所周知,赵佶是个非常风雅的皇帝,在后人看来他与南唐的李煜差不多,都是水平极高的艺术家,可惜却没有做皇帝的天分,所以沦为亡国之君。

抛开赵佶在位期间的各种昏庸无道不提,但是在艺术方面,他倒是有不少贡献。比如说命大臣编绘宣和殿所藏古器,修成宣和博古图三十卷。

博古图著录当时皇室在宣和殿所藏的自商至唐的铜器八百多件,集中了宋代所藏青铜器的精华。每件东西都摹绘图像,勾勒铭文,并记录器物的尺寸、容量、重量等,或附有考证,这为后人研究青铜器提供了比较详尽的资料。

博古图修成之后,后世流传版本较多,南宁、元、明、清都有翻刻。

“博古图的翻刻版本之中,最好的肯定是明代嘉靖年间蒋旸翻刻的版本,通行较广的则是清乾隆黄晟的亦政堂重修宝古堂本。”

此时,周老评点起来:“对比之下,万历年间的版本,确实次了一点,但是也不错了。”

“至于宣和年间的真本。”

说话之间,周老也有几分向往:“那可是稀世珍宝,可遇而不可求。”

“不仅可遇而不可求,而且忒贵。”与此同时,旁边有个大专家笑道:“一页宋版,一两黄金,就算遇上了,也买不起啊。”

“也对。”

众人纷纷点头,宋版古籍在市场上的价格最高,这是行业内公认的事实。毕竟印刷术在宋代时候,无论是纸墨,还是排版印刷的技术,都已经趋向于成熟。这种环境下,印刻出来的书籍,经过千年时间不毁而流传到现在,价格肯定要比黄金还要高。

“幸好,我们不必买……” щшш▪tt kan▪¢O

说话之间,有人拍了拍王观的肩膀,笑眯眯道:“说好了,东西到手之后,要借我们研究一段时间。”

“忘不了……”王观叹气道:“也不敢忘啊!”

第250章 声名鹊起③这东西有妖气第31章 重返集古斋第319章 很多非常多第569章 玳皮天目盏第247章 古玩城大掌柜第174章 拍卖会前奏第529章 逢人只说三分话第740章 站着说话不腰疼第643章 霸道之剑:工布第982章 表示表示第455章 我是高手第130章 与张献忠有关第160章 厉害的斫琴师第997章 黄金船第762章 串词,撇清第123章 山腹中的空间第113章 我今年的运程不错第986章 欣喜若狂第927章 希夷博物馆第1004章 捡漏的好机会第520章 交流心得体会第629章 艺术品经纪人第264章 黄庭坚后人第2章 温情第545章 庞大的地下迷宫第97章 被看穿的小花招第889章 谋定而后动第868章 六瑞?玉璧第332章 帮我看件东西第981章 十年磨一剑第93章 年少慕艾第588章 找人挖坑把你埋了第96章 我要拣漏雪耻第909章 礼物有着落了第178章 突破了千万第815章 墨门?鲁班门?第173章 精神损失费第418章 御赐香炉,佛门至宝!第1009章 找人算账去第303章 舍近求远第1048章 又留了一手第92章 避风头去了第96章 我要拣漏雪耻第115章 正式的拜访第91章 接踵而来的电话第628章 菩提有没有树第890章 外销瓷大瓶第1031章 草书天下称独步第827章 古人的习惯第176章 拍卖会上的学问第107章 双赢的交换第555章 顽石老人第812章 锁中有锁,鸳鸯连环第661章 真相大白,幕后黑手第222章 你好像很不简单啊第647章 亮瞎你的狗眼第879章 明光铠第877章 龙门二十品第699章 无聊,想回去了第979章 子冈秘录第916章 沙特王子第683章 佛塔中的秘辛第621章 宋代书法鼻祖第439章 关系无处不在第537章 也算是因果报应第894章 这么漂亮精致,绝对是赝品!第1039章 传国玺第612章 盯梢,捉贼第969章 待价而沽第195章 难以估量价值的礼物第552章 百年野生参王第732章 被封杀的苏东坡第84章 真正的神迹第220章 封缸酒,邢窑瓷第229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860章 一个大收藏家第992章 麻烦事第870章 法不责众第444章 一代奇人,贵重礼物第373章 潘家园“鬼市”(1)第520章 交流心得体会第834章 苦心人,天不负第25章 意外的发现第142章 书画作品也有反串第127章 不能让你坏了秩序第799章 瓷母第397章 黑市拍卖(1)第420章 秘宝,契机第680章 一山还有一山高第182章 内外勾结的可能性第289章 意外的来客第128章 铁匣子第314章 风水轮流转第917章 经典励志传奇第251章 声名鹊起④推论第656章 一个注定要载入史册的人第817章 汉家发祥地第248章 声名鹊起①牛刀小试第993章 有来有往第768章 强大的外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