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七八章 总有人来送宝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返回书页

回到村子的时候,张天元刚下车,就注意到一个人鬼鬼祟祟地在他们租住的农户家门外徘徊。

手里头还抱着个背包,至于里面放的是什么东西,就不得而知了。

那人看到张天元,似乎愣了一下,旋即又好像下定了决心一般走了过来,压低了声音道:“张先生,有个东西想让你看看。”

张天元一听这话,顿时来了兴致。

正如喜欢看韩剧的女人都憧憬白马王子一样的男主那样。

对于他这种喜欢收藏的人而言,古董就是他的梦中情人。

当然了,情人的地位,是要比老婆低的。

要说他此生挚爱,当然还是他的妻子柳梦寻了,这一点,就连古董也无法比得上。

“若寒,你停好车就回去休息吧,顺便告诉老师一声我回来了,我这边有点事儿。”

张天元看来人似乎对柳若寒有些警惕,便说道。

“好吧。”

柳若寒很不情愿地转身离开。

她离开之后,那人才道:“张先生,这里不是说话的地儿,能找个安全的地方聊聊吗?”

张天元点了点头,将来人领到了自己的房间里,然后关上了门道:“这里总可以了吧,不会有人看到的。”

要不是对这人手里的东西感兴趣,说实话张天元真懒得应付这样的人。

因为此类人,他在古玩市场上见多了。

但凡逛过古玩市场或旧铺的人都会有这种经历,你逛着逛着,身后就会有神秘的不速之客尾随而来,这种人就叫做游商,俗称跟屁虫儿。

相比之下,这个看起来有些风尘仆仆的中年男子并没有跟踪他,只是在这租住的地方等着。

估计已经等了不止一天了吧。

毕竟张天元这几天都没回来,一直在小江南住着呢。

数年提一句,如果在古玩街上,你要从屁虫儿口中听到诸如“刚从墓里挖出来的!”之类的话,那就不用再问了,肯定是骗子。

面前的这个男人并没有那么说,反而说是自己从别人那里收来的,花了不少钱。

“拿出来我看看吧。”

张天元从来不会相信别人说的话,尤其在古董方面,他只相信自己的判断。

不仅仅是因为鉴字诀准确无比,更因为他的自信。

这些年,他可没少钻研古董鉴定技术,对于很多古董的知识都是了然于心。

纵然失去了鉴字诀,他依然可以是一个非常厉害的鉴定大师。

汉子从手上的背包里面取出了一样东西。

这东西还用报纸包着,保护得很好,背包里面甚至塞着不少的软东西,可以防止碰撞的时候导致物品碎裂。

汉子将报纸轻轻扯开,露出了里面那黑色的瓷器。

黑黝黝的瓷器上面,点缀着几朵金色的花瓣,看起来非常漂亮。

根据张天元多年的经验,这东西极有可能是南宋吉州窑的黑釉瓷器。

但东西没有完全拿出来,他也不好肯定,便说道:“这里也没别人,不如把东西拿出来吧。”

“好!”

那人稍微犹豫了一下,便将瓷器从报纸里面完全暴露了出来。

“可以上手吧?”

张天元问道。

“当然。”

听到了那人的回应,张天元便小心翼翼地将东西拿在了自己手中。

当然他很小心,在这一行,他已经算是个老行家了。

不会犯那种愚蠢的小错误。

吉州窑产品种类繁多,有乳白釉瓷、青釉瓷、黑釉瓷、绿釉瓷、白釉彩绘瓷等,从瓷器品种、釉色、纹饰到装烧技术。

它融合了南、北各窑为一体,并不断创新,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黑釉瓷,其胎土米黄,质地疏松,淘炼不细,釉呈褐色,因釉铁量比其他窑口低,而钛、钾、钙、镁的含量相对要高,故烧成后黑釉泛褐。

黑釉是利用天然色涂料,通过独特的制作、特殊的加工以及复杂的窑变,使釉面呈现出变化万千的纹样。

我国出土的黑釉瓷以盏为大中,其次有黑釉剔花瓶、罐等。

黑釉剔花主要以瓶、罐为多。

剔花是在已经施釉的器物上进行刻划,其位置主要在瓶、罐的肩腹部,将花枝、花萼用刀剔出。

这件疑似南宋吉州窑黑釉剔花梅瓶,高32.8厘米,口径6.2厘米,足径9.6厘米。

平唇,短颈,溜肩,肩下渐收,圈足,足根平切。

器身剔出五瓣花卉纹,刀法简练,线条流畅,黑釉与黄褐色花纹交相辉映,别具风味。

在我国宋代地层中出土过黑釉剔花四系罐残器,直颈,扁圆腹,圈足外侈,颈肩部设四个对称的环形系,腹部剔出一朵五瓣花卉;

另一件黑釉剔花长颈瓶,颈残,溜肩,腹鼓,圈足,足根较平,腹部剔对称的窗花纹。

通过初步的判断,张天元觉得这很有可能真得是一件南宋吉州窑的黑釉瓷器。

但这只是初步判断而已,很多高仿赝品也能表现出如此精湛的技艺。

果然,在更仔细的观察之后,他不由露出了一抹失望的神色。

“对不起了,这东西我实在看不准,您还是找别人吧。”

说看不准,那自然是认为这东西是赝品,所以不愿意收购而已。

只是一种客气的说法罢了。

“别介啊,张先生,您不喜欢这个,我这里还有另外一件东西,保准您肯定喜欢的。”

汉子急忙站起来说道。

“哦?你还有别的东西?我怎么没看见?”

张天元好奇地问道。

汉子笑了笑,从贴身的口袋里面取出了一样东西。

同样是一件瓷器,但这东西已经裂开了,而且也不够大,看起来就像是坟墓里面埋着的用来存放灯油的小碟子。

虽然这东西看着不起眼,可张天元的眼睛却忽然亮了一下。

因为他脑海中闪现过了一个名字“钧瓷”。

这东西前面也介绍过了,绝对是价值连城的好玩意儿。

这个古怪的小碟子是双色瓷,底色为月白色乳光,具有如同萤光一般的幽暗光泽,古人对颜色的划分跟现代人不同,月白其实不是白色,而是蓝色。

按照现代人的理解,天蓝就是比较深的蓝色;天青就是比较淡的蓝色,比天青更淡的蓝色就是月白。

第一五三二章 国内外考古的不同境遇第六六二章 吉凶难料第二八五六章 便宜师父出事儿了第三零三二章 弊病第三一零二章 守护灵第二四二八章 买房子还是买古董?第四四四五章 白菜价买到真宝贝第三七九二章 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第三七五九章 不给面子第三七零章 流落的文物第八零四章 偷看这事儿总归是不好第九六二章 遇宝第三五五六章 运气逆天了第二四六一章 狩猎纹高足金杯第一五五零章 报道去了第三二四八章 十三魔神罐第三四九零章 没落的圣地第一五九八章 乡下土娃成了香饽饽第一八六零章 太姥爷第一零零二章 要买就买最好的第四三三三章 斗宝(一)第四四六九章 欲盖弥彰第四五三章 赌第四零六四章 金口直断十数年(一)第二八二章 珠光宝气第三八一五章 有钱了不起?第四五二二章 三界之灵植第二六九三章 摸金校尉第四三二四章 烫手的油画儿第四七六二章 不要命的盗墓第三四四八章 秤砣第三四一七章 圣宋通宝第三四二二章 备受争议的画作第一四九零章 大惊失色的村民们第三六零三章 雍正的品位第三七二章 古城新宅第四一二三章 琴炉第六八四章 奢侈享受第二三六八章 流窜犯第二七四三章 高仿再现第三五三七章 卫夫人第九零五章 大鲨鱼第一三五八章 太后娘娘第二一一六章 善意的谎言第一七三九章 醉酒的猴子第一九六一章 信则灵,不信则无第三六三八章 古代善本《战国策》第一四零八章 冒牌神使第一二三五章 护短的老爷子第四零二五章 付出总是会有收获第一九三零章 意外收获第四六一六章 花椒命毒第二一九章 考古队第四四五七章 踩场子(一)第一四九零章 大惊失色的村民们第四四六零章 小众的珍贵藏品第三零四三章 沃斯坦丁第一三二八章 另类食堂,饮食遗产第一六九二章 冷漠与热情第六九六章 最寒酸的交易中心第四六三零章 杀人的画 2第四四六五章 宝盒之中有重宝第二八五二章 潜伏在洛杉矶第三六三七章 晚清盖罐掐丝灯第一七八章 帝都关家第一七五九章 金玉满堂,珠光宝气第四六三章 和局与对子第二二一三章 硬着头皮吹牛第三八七五章 得宝(三)第三八五七章 无形的报复第二一二三章 被破坏的风水宝地第三六一零章 不般配的婚姻第四三五二章 墙倒众人推第一四零零章 荒原遇伏第二六零五章 危险的气味第一八三六章 财富和名声第四七一八章 浪子归家第一四八章 有猫腻的玉雕第四一四零章 两亿的赌注第一零零三章 石头也有灵性第一四二九章 非人第二二八四章 玉之传承第四四九四章 木中黄金(一)第三零零七章 大忽悠第四一二零章 灵体第一零六章 造假坑人第八五零章 逛庙会第四二七三章 运气来了,谁也挡不住第一一四二章 无聊的把戏第四一三章 你是蜡烛我是火第四一一七章 姗姗问姻缘第一五二二章 名品陶器第五四三章 中式园林和四合院第一五七八章 不懂装懂的典型第四零六五章 金口直断十数年(二)第四四七零章 九窍塞第五五五章 骗术第一三一四章 答案就在石门之后第一一一章 百亿美元第一四六四章 动物之间的情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