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赤珠

陈了供盒之外,李惠还去拿了两件玉器,以及两件瓷器,经孟子涛鉴定,都是真品,不过除了供盒价值十八万之外,剩下的玉器和瓷器,加起来不过价值三十万。

最后,双方一番讨价还价,以四十五万成交,其中瓷器都归陈仲锋,玉器和供盒归孟子涛。

去小区不远处的银行转了账,孟子涛他们就坐车离开。

车上,陈仲锋说道:“其实,这五样东西,我都见过?”

孟子涛闻言有些奇怪:“那你以前怎么不买?”

陈仲锋说道:“我不是不买,关键原先的主人,要的价格太高了,像我这样的人都受不了,更别说别人了。”

孟子涛听了这话有些想不明白:“照你这么说,他怎么会把东西卖给段谅真呢?”

陈仲锋说道“这就叫自作孽不可活……”

原来,东西的原主人名叫苏宏,他原先也是做的古玩生意,而且生意还不错,结果,去年的时候,他买彩票中了大奖,于是生意也不做了,还迷上了赌。

赌这东西,多少钱都能败光,苏宏也一样,没几个月功夫,从百万富翁变成了欠了一屁股的债,最后只能把原先的藏品卖了换钱。

当时,陈仲锋也听到了消息,想去购买,结果没想到,苏宏把他当成是冤大头,于是,陈仲锋一气之下就没购买,没想到最后却落到段谅真的手中。想来以段谅真的性格,当时肯定是死命压价。

听了陈仲锋的讲述,孟子涛心里有些感,陈仲锋的运气真不太好,不然的话,就有一件异宝收入囊中。

当然,东西藏得很隐秘,想要发现,如果不像孟子涛那样,依靠异能,想要发现异宝,需要十足的运气才行。

正聊着天,孟子涛接到了郑宗先的电话,说是卖家的情况有些复杂,要请孟子涛过去看一下。

挂了电话,孟子涛就把郑宗先说的地址告诉了大军。

这时,陈仲锋轻咦了一声:“孟哥,你认识这个住址的主人吗?”

孟子涛回道:“不认识,只是这家伙犯了事,我去看看。怎么,你认识这人?”

陈钟锋咬牙切齿地说道:“当然,这家伙化成灰我都认识,那只汝瓷就是从他那买的!”

孟子涛有些惊讶,但又在意料之中,看来,那件汝瓷很有可能也是那个制瓷人的杰作啊!

孟子涛问道:“你能不能仔细说说他的事情?”

陈仲锋说道:“这人叫郭冬宇,其实我对他了解的也不太多,只知道他是我们本地还算有名的收藏家,家里的藏品众多,许多都是十分珍贵的国宝级别的文物。只不过,他为人比较神秘,说是以藏养藏,但在本地卖出的东西屈指可数,买的也不多。”

说到这,陈仲锋也觉得有些不对:“咦,这么一说,这家伙好像真有些神秘啊!他的钱和藏品都是哪来的呢?”

说到这,他就向孟子涛看去:“孟哥,他到底犯的是什么事啊?”

孟子涛说:“主要是走私、贩卖出土文物,而且量相当大。”

陈钟锋讶然道:“不是吧,我对郢都做这方面生意的,也还算熟悉了,根本没听说过,这家伙也做这种生意啊!这家伙隐藏的可真好!”

孟子涛说笑道:“说起来,这事还要谢谢段谅真,不然国家肯定损失大了。”

陈仲锋问道:“怎么说?”

孟子涛说:“现在发现他家里有只刚刚出土没多久的鼎,光铭文都有上百个,你说有多珍贵?”

陈仲锋瞪大了眼睛:“不是吧,这种东西他都敢搞出来?”

孟子涛说:“他只是负责转移的人,算是比较重要的负责人吧。”

陈钟锋对此有些感慨,接着有些不好意思地问道:“一会我能去吗?”

孟子涛笑道:“如果走漏了消息,你可是要负责的。而且实话告诉你,刚才跟你说的事情,暂时最好不要传播祟出去,不然的话,我可救不了你。”

陈仲锋表情有些凝固:“我说孟哥,这事既然不能说出去,你干嘛还告诉我?”

“这不是你自己问的嘛。”孟子涛揶揄一笑。

陈仲锋说:“那你完全可以不告诉我吧。”

孟子涛笑了笑,说:“行了,也没那么严重,不过暂时还是不要跟别人提起这事。”

“我一定守口如瓶。”陈仲锋连连点头,虽然他知道孟子涛应该是在开玩笑,但他手里也有一些来历不明的藏品,他可不想为自己惹来麻烦。

车子停靠在一处别墅小区门口,三人接连下了车,孟子涛跟陈仲锋告了辞,就带着大军向站在小区门卫处的郑宗先走去。

郑宗先先打了声招呼,问道:“孟老师,你和陈仲锋认识?”

“对啊,他有什么问题吗?”孟子涛问道。

郑宗先带着两人走进小区,说道:“他到没什么问题,不过他的一位大伯你如果见到的话,最好小心一些。”

“你说的是陈相仪?”孟子涛问道。

“对,就是他,你们已经见过面了?”郑宗先讶然道。

孟子涛把先前的事情简单说了一下,说道:“我看他这人慈眉善目的,难道很危险?”

郑宗先郑重地说道:“这世界上,面目可憎,但心地善良的人不少,反过来也是一样,你不知道,陈相仪年轻的时候,有个绰号叫做灰狼,既狡猾又阴险,不然的话,他也不可能从当初一场变故中活下来,所以你千万别被他的容貌可骗了。”

孟子涛点了点头,能从那样的环境活着出来,并且成为到目前为止唯一的幸存者,肯定不会那么简单的。

“郑哥,你说的变故,是不是他们盗斗的事情?”

“对,这事你也知道啊?是不是陈仲锋告诉你的?”郑宗先问道。

孟子涛点头称是:“这事有过调查吗?”

郑宗先说道:“死了那么多人,哪怕他们陈家不报案,你说能隐瞒的了吗?不过,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具体不是我调查的,不过我正好看过卷宗。”

孟子涛对此事也很好奇,问道:“我能知道这件事情吗?”

“当然可以,这件事情保密等级不高。”

郑宗先说道:“据陈相仪说,他们应该是他们中了一种诅咒,不过据调查,所谓的诅咒应该是他们中了一种不知名的剧毒,由于陈相仪和另外三个人在后面,再加上他以前吃过一种异果,体内对这种剧毒有抗体,所以才幸免于难。”

“当然,这只是我能看到的一种解释,我认为,如果是剧毒的话,还是有些事情不能解释,具体的,你可以自己查找资料。”

孟子涛问道:“我去哪里查找资料?”

郑宗先笑道:“等你经过了考察期,就会知道到哪里查询了。”

听郑宗先这么一说,孟子涛对自己所在的这个部门,越来越好奇了,也希望自己能够早日成为正式成员。

郑宗先带着他们走进一幢别墅,接着又带着他们来到地下室。

走进地下室,一股出土文物夹杂着怪味的气息扑面而来,特别是孟子涛现在五观很敏锐,就算他戴上口罩,都差点把他熏的眼泪直流,调整了好一会,他才恢复过来。

此时,地下室内已经有多位工作人员,他们在有条不紊地清点和整理着房间内的文物,而这些文物,一看就知道,是刚刚出土不久的,有些文物上的泥土都还是潮湿的,其中最显目的,就是位于门口的一只青铜鼎。

这是一只方鼎,尺寸硕大,足有四五十厘米高,器身方正,造型雄阔,一眼看去,就能感受到此物沧桑、厚重、古拙的气息,让孟子涛一下就沉迷其中。

综观各式高古青铜器,方鼎当属极罕,如此器型之陶具始制于二里头时期,至二里岗时期,相近器型之青铜器亦始现,并且流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

商周二朝用方鼎于祀神祭祖,方鼎之拥有权似乎管制甚严,有分别上下贵贱之意。李西兴论述,西周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士三”,至于百姓,根本没有鼎的资格。

如本品般尺寸硕大而纹饰瑰丽的方鼎,多见于诸侯王等皇室贵族之墓。

孟子涛仔细观察,如痴如醉,这一看,就足足过了一个多小时,这才有些意犹未尽地站起身来,活动了一下关节。

孟子涛注意到站在旁边的郑宗先,有些歉意地说道:“郑哥,真是抱歉,让你久等了。”

郑宗先笑着表示没关系:“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要不是我有事情要处理,肯定也会像你一样仔细欣赏的。对了,这件东西对不对?”

孟子涛笑道:“当然是真东西,我认为制作时期应该是在商晚期,不过,上面的铭文我不太熟悉,你只能请别人来破解了。”

郑宗先高兴地说道:“明白,等这件事情了了,我们会请专家破译的。对了,其剩下的东西,还请你能够帮忙看一下,珍贵的文物需要清理出来。”

“分内之事。”孟子涛笑着应了下来,接着就开始分类整理,这种别人眼里枯燥乏味的工作,对喜爱古玩文物的他来说完全是一个欣赏学习的机会。

分拣了大概三分之一的文物,郑宗先又来跟孟子涛说,说是这里的东西,要暂时封存。

孟子涛有些奇怪:“怎么突然又要暂时封存了?”

郑宗先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怎么上面突然给了这么一个命令,不过反正现在时间也晚了,咱们先回去吃饭,休息一下,剩下的事情明天再说吧。”

“好吧。”孟子涛虽然想不通,但既然是上面下达的命令,肯定是有什么考虑的,他也只能接受,正好,他也急着想要想出供盒里面的异宝。

“对了,关于那个制瓷人,郭冬宇有没有说出来?”

郑宗先摇了摇头:“他现在准备顽强到底,一点信息都不透露,暂时也拿他没办法。”

孟子涛对这方面也没什么建言,说道:“有什么消息,还要麻烦尽快通知我。”

“应该的……”

吃了晚饭,孟子涛和大军回酒店休息,期间,孟子涛也给郑安志打了电话,跟他说了这件事情。

也没有拿出供盒,把最上面一层拿了下来,上面类似于塔顶,孟子涛的目标正是里面。

只见孟子涛拿起一把小刀,在里面拨弄了一下,没一会一个片状物就被他弄了下来,接着就从中滚出了一颗红色的珍珠一样的东西。

孟子涛皱着眉头仔细打量了一番:“珍珠?对了,是赤珠!”

赤珠属于真珠中的一种,佛教七宝之一,即赤真珠,只是不同的经书所译的七宝各不尽同,有些说法之中,七宝不包括真珠在内。

《大智度论》卷十云︰“真珠出鱼腹中、竹中、蛇脑中。”《佛地经论》卷一云︰“赤虫所出,名赤真珠,或珠体赤,名赤真珠。”

真珠普通的呈薄鼠色、灰色,赤珠则指珠之稍带赤色者。纯赤色之真珠极其难得。梵语钵摩罗伽,华言赤真珠。佛地论云:赤虫所出。大智度论云:此宝出鱼腹、竹中、蛇脑中,其色明莹,最为殊胜,故名为宝。两段记载充分的表明了,赤真珠明显的不是现在所谓的红色珍珠,而是另有它指。

首先我们要了解《佛地经论》的赤虫指的是什么。赤,有很多种意思。通常的是说赤就是红色,但是他还有其他的意思,包括光(赤族:杀光一族),露(赤膊、赤脚)忠诚等等,此外它在古代还有一个更为明显的意思,也就是南方的意思。因为赤也代表了是南方的颜色。

所以,佛经里指的赤可能就是指南方。虫,会意。汉字部首之一,从“虫”的字多与昆虫、蛇等有关。按:“虫”甲骨文字形象蛇形,本读huǐ,即虺,是一种毒蛇。后为“虫”的简体。本义:昆虫的通称这个是汉语字典中的解释,说明了,虫字原来是代表了一种蛇,也就是虺蛇,在现代叫做蝮蛇。但是也有泛指蛇的意思。

同时虫字也有鱼的意思。那么这些文字证件也许证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文字会随这时间变化产生不同的意思。也许这就可以解释了为什么在《佛地经论》只说了赤真珠产于赤虫而《大智度论》却说了三个物种(鱼,蛇,竹),可能就是因为时代的不同而产生了问题。

第六百二十七章 耿雁第一百零五章 左撇子?第一百九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米安量的交代第三百八十六章 问题钻戒第一千三十八章 纪念币第七百三十三章 继续第六十六章 古玩城偶遇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装神弄鬼第六百七十一章 大军的消息第两百一十七章 波折第八百一十七章 观赏石第七百四十章 偶遇帮忙第三百一十九章 赌木(下)第四百五十八章 强行解释第六十七章 “鉴宝活动”第八百四十三章 真正的宣德炉第一千两百一十六章 希望之乡(大结局)第两百零九章 出乎意料的消息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真正的血玉第三百一十九章 赌木(下)第六十二章 神奇的上清珠第两百三十八章 收获颇丰第三百四十章 想要报复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乾隆玉玺第三百七十六章 谢礼第一千八十章 画技(中)第十四章 故事第九百零一章 粗鲁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面熟第五百六十四章 谁是傻冒(12/62)第八百四十一章 反悔第两百九十九章 拼酒第七百九十四章 李思训作品(续)第一百五十九章 协会交流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重新选择第七百零二章 困难第一千九十三章 游玩(给大家拜年)第一千二十九章 小小地反击第九十一章 两方印章第二十七章 舅妈被骗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效果第一千两百一十六章 希望之乡(大结局)第一百七十九章 锡壶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改良方法第五百四十六章 天价翡翠(下)(32/60)第七百零八章 钧窑花盆(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轻巧第三百八十章 遇绑架第九百三十九章 渠道第两百二十五章 楠木箱第一百八十章 线索第七百零一章 季诚和第三百四十一章 栽赃第六百八十八章 鉴宝活动(六)第三百五十一章 唆使?第一百六十章 协会交流 续第三十章 意外的发现第五百六十五章 谁是傻冒(续)(13/62)第五百七十七章 成化斗彩鸡缸杯(25/62)第七百二十六章 海岛图第七百五十九章 难以置信的消息第三百五十六章 骗局?第一百一十二章 消息第九百五十五章 可恶之处第四百二十九章 有人想闹事第四百七十八章 总要来点事第一百五十四章 气质的变化第五百九十六章 解决诅咒(41/62)第九百六十九章 虚与委蛇第五百一十七章 决赛(上)第七百四十二章 露一手书法(中)第六章 送上门的漏 下第两百三十五章 牵扯第八百一十八章 逮到“耗子第八百四十章 一件瓷器引出的发现第六百七十章 无耻行径第两百七十章 竞争者第两百六十一章 揭二层第五百九十章 黑鱼(37/62)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离奇消失第一百六十三章 很轻松第一百二十九章 撞上枪口第九百八十三章 隐阳行第九百九十五章 玉镜显踪(上)第八十七章 后加彩第六百一十五章 交个朋友第七百零四章 家事第四百六十八章 壮罐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终遇米安量第七百二十五章 金印第四百七十五章 自杀第五百九十七章 仿瓷高手(1/62)第九百九十五章 玉镜显踪(上)第四百四十四章 是不是碰瓷?第九百三十章 奸猾(中)第九百九十六章 玉镜显踪(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停机?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兵器比试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恶贯满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