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没有印象

原来,偷了那幅画的不是别人,正是云定松的唯一的徒弟,自从他得知云定松从时雨霖那里得了郭熙的《秋山行旅图》,他心里就起了贪念。

之后,云定松的徒弟伙同云定松的保姆,趁着云定松因为欣赏了太长时间,人太劳累了,于是就在保姆的帮助下,把那幅画偷了出来。

在这里,要解释一下云定松的家庭情况,他老伴几年前因病去世,子女又都在外地定居,保姆当初也是他的徒弟帮忙找的,后来从警察那得知,在找这个保姆的时候,对方心里就已经起了歹念。

也幸亏对方是图财不图命,不然这几年中间有的是机会。

至于云定松的徒弟为什么被抓到,也是他运气不好,保姆给云定松下的安眠药份量不够,云定松发现不对,及时报了警。

而这个时候,云定松的徒弟已经处理了那幅画,准备潜逃出国,等他去机场的时候,恰巧被云定松的朋友认了出来,通知警察抓到了人。

之后,云定松一口咬定自己没偷,不过他又解释不了一些事情,最后熬了两天,只能把事实说出来。

不过,由于云定松直接把画卖给了黑市商人,两天时间,画已经转手了好几次,而且凭他们的手段,想要找到十分困难。

这之后,云定松和时雨霖一直发动关系,寻找这幅画,却一直没有消息,直到前两天,云定松得到消息,说这幅画好像在陵市,于是连忙赶到这边。

本来,云定松准备找朋友帮忙,没想到对方却在这个节骨眼上,出车祸去世了。

听了事情的经过,孟子涛他们也不禁感慨道,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古人诚不欺我。

此时,王之轩和孟子涛也明白了两人的意思,估计是想拜托他们调查一下,看看有没有这幅画的线索。

大家沉默了片刻,王之轩开口道:“这毕竟是贼货,物主多少也是有些顾虑的。”

云定松说道:“这一点,我们也知道,现在我们也只想把画买回来,多花一成也无所谓,而且我们也无需知道,物主到底是谁。”

“那你们知不知道这方面的线索?”孟子涛问道。

云定松说道:“我们先前得到消息,说是东西在你们这边一位姓曹的收藏家手里。”

“姓曹的收藏家?”

“对,说是此人比较有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收藏家。”

孟子涛和王之轩有些面面相觑,因为在陵市,姓曹的藏家有,但要说真正意义的收藏家,还真没有哪个姓曹的藏家能够达得上的。

什么样的藏家才算收藏家?不少人理想的定义为永久收藏的人才叫收藏家。但如果真得按照如此严格的标准,国内收藏家那就少得厉害了,就连王季迁和钱镜塘这等在收藏家的队伍里站了几十年的老前辈,在这条规则下,也被轻而易举扔了出去。

因此,现在国内在收藏家的划分上分成了两类。

一类就是上面说的,当然,要是一件东西都不卖,只进不出,那也有点儿绝对。

比如说,国外著名的博物馆,每年大约有2%左右的藏品被淘汰,淘汰的目的只是为了腾出空地,以便引入更有价值的藏品,同时能有更多精力收藏最好的珍品。

而另一类就是持相反的意见,他们卖出藏品,一是实现资金的流动;另外也是一个去粗取精的过程,留下更好的,倒出资金来购买更好的东西。

比如说,一件古玩以五万元买入,100万元卖出;100万元买入的,1000万元卖出,这说明此位藏家有眼光。这也是对一个收藏家成功是否的真正考验。

这两种观点,可谓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过虽然对于收藏家的定义不明晰,但收藏一两件古玩、艺术品的人肯定不算的。一旦藏品到了一定数量,就必须有一个合适的场馆保管,办博物馆或者美术馆在这几年中成为一股热潮,并在持续升温。

不管是办私人博物馆或者美术馆,或者有钱又喜欢独乐乐,自己找个地方把藏品收藏起来,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孟子涛和王之轩都没有听说过,在陵市有姓曹的藏家能够达的到。

所以,两人第一个念头就是云定松他们肯定搞错了。

王之轩说道:“抱歉,你说的姓曹的收藏家,我还真没听过。”

孟子涛也点头道:“真正能够说是收藏家的人,不出意外,应该确实没有曹姓的在内。”

听王之轩和孟子涛这么说,云定松和时雨霖两人也都有些皱眉,因为给他们消息的人,还是比较灵通的,想来应该不至于在姓氏这点上搞错。

过了片刻,时雨霖想到了一个可能,说道:“会不会那人喜欢购买一些贼货之类的古董,所以故意秘而不宣呢?”

王之轩摊了摊手道:“你说的确实有可能,但如果这样的话,他在圈子里可能也名声不显,这就比较难办了。”

云定松和时雨霖对此事也明白,内心之中都有些苦涩。

最后,王之轩表示,如果有机会的话,会帮他们查一下,但也不能抱太大的希望。

对此,云定松他们都表示了感谢。

在孟子涛这边坐了一会,云定松他们就告辞了。

送两人离开之后,孟子涛问道:“王叔,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处理?”

王之轩说道:“看情况吧,毕竟是头一天认识,也不知道他们是什么人品,而且又是贼货,防人之心不可无。”

孟子涛对此也表示同意,如果大家都是熟人,尽力帮忙到也没什么,关键大家刚刚认识,根本谈不上什么信任,而且古玩界奇奇怪怪的事情又不少,没点防范之心可要不得。

王之轩说道:“这样,回头我托在山城的朋友打听一下,咱们到时再联系。”

“好的。”

…………

第二天是星期天,按计划,孟子涛和何婉奕两家父母一起吃了饭,双方父母言谈甚欢,可以说双方都比较满意,不出意外,两人的婚事应该是没跑了。

何婉奕父母有车,吃过饭聊了一会,他们就开车回去了,孟子涛也把父母送到水果店,接着就来到古玩街。

走进古玩店,孟子涛看到大军和胡远亮,以及一位十七八岁,模样长得很憨厚,脸上看着有一股子傻劲的少年,不出意外,这人应该就是郑雅欣的同学,朱新跃了。

果然,听大军介绍,少年就是朱新跃。

孟子涛先和胡远亮聊了一会,接着就把早已准备好的合同,交给胡远亮,让他看看有没有意见。

胡远亮看过之后,对合约上的内容很满意,就签下了自己的大名。

孟子涛看到旁边的朱新跃眼巴巴的看着,那模样看着有些好笑,接着就问道:“朱新跃,照理说,你这个年纪应该是在学校念书的,而且凭你家的情况,念个大学应该不成问题,所以我想听听你到底是什么想法?”

朱新跃显得有些怕生,酝酿了一会,才鼓起了勇气,说道:“老板,我也有自知之名,知道自己不是读书的料,而且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觉得我能够在这方面做好,请您给我一个机会。”

孟子涛喝了会茶,也不说话,见朱新跃紧张的额头都有些冒汗了,这才问起朱新跃这段时间学习的成果。

还别说,朱新跃看起来有些笨,学习成绩也不好,但在这方面确实有些天赋,只要他学过的东西,基本都能说出来,这一点孟子涛比较满意。

因为除了天赋之外,必须要经过一些努力才通达,毕竟不是谁都能有孟子涛现在的记忆力的。况且如果有孟子涛的记忆力,朱新跃也不至于学习会那么差。

既然这样,孟子涛也不会反对收下朱新跃:“一会我给你一些书你看看,还有咱们店里东西的资料,你自己找个办法了解,这个算是我给你的任务。”

“好的。”朱新跃连连点头,显得很高兴。

孟子涛接着说道:“还有,你这个怕生的毛病要改正一下,在咱们这行,你这样的性格是不行的。”

朱新跃也连忙表示自己一定会改正。

接下来,孟子涛给胡远亮交待了一些事情,并把楼上一个保险箱的钥匙和密码,告诉了胡远亮。保险箱里并没有多少值钱的东西,加起来的价值大概在二十万左右,就算胡远亮见财起异,损失的钱对孟子涛来说也只是毛毛雨而已。

而且,孟子涛奉行的也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对胡远亮已经很了解了,而且又有王之轩为他背书,并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之后,又请胡远亮帮忙带一下朱新跃,古玩店里的事情,基本就已经捋顺了。

今天下午生意比较冷静,不过古玩店的生意就是这样,不然也就不会有那句老话了。

有了胡远亮,孟子涛轻松了许多,呆在店里,基本只要喝喝茶,看看书就行了,这之后,他就可以安心去处理工厂的事情。

到了将近四点钟的时候,老牛带着个人找上门来,说是这人有件文玩想要出手,问孟子涛要不要。

卖东西那人外号五金,据老牛说,是因为他嘴里有镶了五颗金牙的关系,他其实是一个掮做,也就是说,他就是拿着货兜揽买家。

五金带来的东西,是一只南红玛瑙的笔洗。

前文也说过,南红玛瑙有人说就是古代的“赤玉”,但到底古代的“赤玉”是什么东西,也是仁者见仁的事情。

这一点暂且不说,南红玛瑙是我国独有的次宝石品种,质地油润,产量稀少。南红玛瑙除了制作成工艺品和珠宝外,还可以入药,古人认为其可以养心养血。

此件南红玛瑙洗,体量硕大,色红白相间,如虹如晕。因形造势,雕作天然灵芝形,挖膛精细。外壁以高浮雕接合透雕技法雕刻灵芝,硕大饱满,伞盖肥厚饱满,又雕桃蝙,取谐音而有福寿如意之吉祥寓意。

经孟子涛鉴定,应该是清早期的作品,而且质地、雕工都很好,算是一件不错的玩意。

孟子涛说:“这件东西确实不错,不知要价多少?”

五金想了想,说道:“孟掌柜,我也是久仰您的大名了,这样吧,我给您这个数,您看怎么样?”

孟子涛见五金要价十五万,这个价格已经挺不错了,而且对方既然开出这个价格,肯定是对行情比较了解的人,既然如此,他并没有还价,就答应了下来。

五金见孟子涛答应的很痛快,也十分高兴,之后,孟子涛问了五多的意见,就给他转了账。

由于是本地同一个银行,到账时间很快,没一会功夫,五金就收到了银行发来的短信。

五金收回手机,呵呵一笑道:“孟掌柜,不知道您对雍正时期的宫廷曲屏有没有兴趣?”

“宫廷曲屏?”孟子涛有些讶然。

曲屏是一种可以折叠的多扇屏风。属移动式家具,无固定陈设位置,每扇之间装有钩纽,可以随意折合,用时打开,不用时折合收储起来,其特点是轻巧灵便。基于上述原因,这类屏风多用较轻质的木料做边框,屏心用纸、绢裱糊,并彩绘或刺山水花鸟、名人书法等,有很高的文人品位。有的曲屏采用大漆装饰画,上面雕刻各式图画,做工、手法多种多样。由于纸绢难以流传至今,现存明代传世作品以木制和漆制为多,纸绢制屏风极为少见。

曲屏也叫”软屏风”,它与硬屏风不同的是不用底座,且屏扇的数量都由双数组成。最少有两扇或四扇,最多可达数十扇。有以硬木做框的,也有木框包锦的。包锦木框木质都较轻,屏心也和带座屏风不同,通常用帛地或纸地刺或彩绘各种山水、花卉、人物、鸟兽图样等。一般说来,带座屏风较重,曲屏风较轻。在陈设上,带座屏风多陈设在居室正中的主要位置,而且相对固定。曲屏风则不然。在宫廷中,这种屏风多设在各宫正殿明间,屏前设宝座、条案、香筒、宫扇等物。这样借后面的屏风挡住人们的视线,更突出了屏风前的陈设,造成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

第七百八十八章 鬼打墙第九百零一章 粗鲁第三百零五章 出现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毒液第九百零一章 粗鲁第四百四十三章 依老卖老(续)第五百五十三章 慈善拍卖交流会(上)(1/60)第三百七十章 搜寻第一千六十七章 接底的瓶子第七百零一章 季诚和第七百六十二章 似曾相识第六百零七章 猜测和消息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墨龙玉棺第三百七十三章 《扁鹊医论》第四百七十七章 木叶盏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闯祸了第六百九十四章 柴窑风声第一百三十一章 返回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地震第八百三十四章 龙石种第三章 异能?!第七百二十一章 周益德的邀请第四百四十章 葛青云的遭遇(中)第五十八章 买车第七百四十章 偶遇帮忙第六十八章 弄虚作假第两百四十四章 人跑了第三百五十九章 白鹿币(续)第七百三十七章 蓝底过背金龙第一百六十三章 很轻松第八百五十章 一本古医书第五百零四章 比书法(三)第四百五十一章 雕轴第四百零九章 问题屏风第九十六章 主意第四十四章 压轴拍品第八百六十章 伯劳第六百八十三章 鉴宝活动第八百六十七章 印香第八百六十七章 印香第九百七十九章 有漏网之鱼第一千二十七章 强行碰瓷(下)第八百四十三章 真正的宣德炉第一千一十九章 老蛟精第六百零三章 前往瓷都(7/62)第九百八十六章 柏新胜第两百四十一章 肇事逃逸第九百一十二章 再对赌第五章 送上门的漏 上第九百五十章 地下巨城(七)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车祸隐情第六百二十七章 耿雁第八百三十九章 偶遇元林第六百九十二章 鉴宝活动(十)第五百二十九章 贡茶(15/60)第九百七十三 皇家同花顺第九百九十八章 炒作方法第五百六十章 摆上一道(8/62)第一千四十七章 扑朔迷离第七百九十八章 拍卖会的消息第七百七十六章 交流会进行时第九百零五章 钓鱼第九百零三章 误诊第六百九十六章 故意肇事第六百零五章 瓷片第四百五十二章 怪异的交换第一千两百零一章 希望之乡(四)第九百九十三章 相求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墨龙玉棺第七百八十四章 错综复杂第九百五十九章 边西瞵!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效果第一百三十二章 好消息第五百六十九章 一鸣惊人(一)(17/62)第八百四十一章 反悔第四百九十五章 发现调包第六百九十二章 鉴宝活动(十)第八百三十三章 处心积虑第四百零八章 没有印象第八百六十三章 嘲风雕像第七百二十章 周益德的变化第一百九十九章 “缘分”第一百零七章 锲而不舍的钱大妈第八百二十六章 走盘珠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龙王印第八百九十一章 品香会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不是碰瓷?(续)第四百七十四章 倒霉的杜同泉第五百六十一章 奇怪的玉器(9/62)第四十七章 偶遇第一千七十三章 进展(中)第九百四十一章 玉精第八百五十八章 发现毒素第七十章 所谓后手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突发疾病第一百二十七章 表现第七百零五章 双鹰图第一百七十一章 给点教训 上第九百三十五章 来者不善第五十四章 响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