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 似曾相识(14/62)

孟子涛只是笑笑,对此并没有担心,他到不是自大,只不过由于已经决定调查汪庆彬,那么杜易洲肯定也要随带调查一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杜易洲想要报复自己,哪还有不知道的道理?

见孟子涛胸有成竹,许行知也没有再说,他们才刚刚认识,再说就有些交浅言深了。

接下来,董吉昌和许行知把花鸟瓶欣赏,探讨了一般,之后颇有些羡慕地看着孟子涛把它们放回了锦盒之中。虽然他们都有把这对花鸟瓶收入囊中的想法,但至少800万的价值,还是让他们望而却步。

“两位稍等片刻,我去把东西拿过来。”

闲聊了一会之后,许行知出去把董吉昌要的那件瓷器拿了进来,却是一件仿哥窑三羊开泰尊。

董吉昌看到这件仿哥窑三羊开泰尊,眼睛都亮了几分,兴奋的不得了,不过他此时还知道自己的斤两,所以忍住了上手的想法,先让孟子涛帮忙鉴定。

不过,孟子涛心里却有些古怪,因为这件仿哥窑三羊开泰尊给他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好像在哪里见过同样的器物,这让他提起了精神,他的记忆应该不会出错,因此一般这种情况,东西是高仿的可能很高。

此尊仿哥窑仿古代青铜尊,撇口,短颈,丰肩,圆腹,圈足。敦实厚重,三羊首均匀分布在腰颈相接处。通体施仿哥釉,釉面肥厚,釉色莹润呈灰青色,釉面布满大小不同的片纹,片纹深者如铁色,浅者呈金黄色。足底呈铁黑色,外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羊在我国古代是纯洁高贵的象征,汉字中的“羊”与“祥”相通,许慎《说文解字》曰:“羊,祥也”。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也多见羊的形象。三羊组合的艺术造型和纹饰图案在清代非常盛行,除玉器外,陶瓷、绘画中也往往以“三阳(羊)开泰”为题作为岁首称颂之辞。

三羊尊以其古雅敦实的造型同样深得乾隆皇帝喜爱。乾隆朝造办处档案中即有乾隆皇帝下旨烧造“厂官釉三羊尊”的记载。同时乾隆皇帝还将其他色釉装饰三羊尊,可见君王对此类器形独有的钟爱。

又记唐英《陶成纪事碑》称:“仿铁骨哥釉,为模仿宋哥釉之特色。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乾隆朝仿哥窑无论开片和釉色都非常精致,堪称完美。”本尊即为如此。

此三羊尊端庄古朴秀丽,哥釉滋润腴厚,纹理变化丰富,耐人寻味。底部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落款,篆法严谨,笔道挺拔清秀,为乾隆仿哥釉的典型器,达到了“仿古暗合,与真无二”的程度。

等孟子涛已经有了结果,许行知率先开口问道:“孟老师,不知我这件三羊尊如何啊?”

见董吉昌示意直说,孟子涛没有含糊,笑道:“不错,开门到代。”

董吉昌听到这个答案,脸上乐开了花:“老弟,麻烦能否介绍一二?”

孟子涛笑着表示没问题,接着侃侃而谈道:“说起清代仿哥窑,不得不提雍正时期的哥窑瓷,当时系由唐英受命驻御窑厂督陶,集名工匠师刻意仿古制作,摹古青铜尊、壶、觚等,型制新颖多样,规整秀巧,胎为铁灰色。经火烧结后,外表铁黑或泛油亮光泽,釉质光润,有油灰、灰青及粉青色。”

“由于胎体含铁而具有自然的紫黑色,施釉露骨,故亦能出现‘紫口铁足’。此时正值清代制瓷工艺水平的最高时期,仿制作器最为形肖。不过,尽管处理胎釉技艺高超,由于时代的限制,仍不能与宋哥窑的自然特征相媲美。”

“而到乾隆时期还是唐英督理陶务,仍旧继续仿制哥窑瓷。乾隆皇帝虽然屡有谕旨,希望仿制瓷力求逼真,但由于客观条件所限,工艺上始终未有超越。其工艺、造型、胎质、釉色等基本与雍正器相同。而这件三羊尊正符合乾隆时期的官仿哥窑特点……”

听了孟子涛一番详细的介绍,董吉昌彻底放下心来,接着就迫不及待地跟许行知出门商量价钱。

而孟子涛则继续仔细回忆,到底在哪里看到过类似的器物,当俩人谈好价钱,有说有笑的回到会客室时,孟子涛总算想了起来。

孟子涛先前拜师之后,郑安志就给了他一些各类古玩的图册,上面的东西,有各种来历的,但绝大部分,都是全国各个博物馆的馆藏照片,细节方面描述的很详细。

孟子涛现在回忆起来,图册上面就有一件三羊尊的介绍,无论年代、胎釉、器型等方面,完全一模一样。你要说可能是一炉烧制而成,但连开片居然都没什么差别,那就有问题了,就算是高仿,也不可能做到连开片的大小都一致吧。

因此,孟子涛有理由相信,这件三羊尊就是图册上的那一件,然而,那件三羊尊明明就是地方博物馆的馆藏,肯定不可能拿出来变卖的,现在居然会出现在这里,内中的情况,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孟子涛想了想,就对许行知问道:“许掌柜,问个比较冒昧的问题,不知道这件三羊尊是什么来历?”

按古玩这行的规矩,孟子涛这么问是犯了忌讳的,但现在这种情况,他还是要问清楚才行。

许行知怔了怔,紧接着突然想到一个可能,显得犹豫起来。

见此情形,董吉昌也意识到了不太对劲,急忙问道:“许掌柜,难道这件器物的来历有问题?如果这样的话,我可不会买的。”

孟子涛接过话道:“许掌柜,说实话,我也不想做恶人,但这件东西的来历肯定是有问题的,以我对它的了解,不太可能出现在市场上流通,所以希望你能把知道的事情说一下,如果确实和你没关系,我也可以为你做担保。”

许行知听孟子涛这么说,明白这事不能侥幸了,于是说道:“说实话,这件器物是我朋友转让给我的,价钱确实不太高,它的来历我也确实是不知情,但我之后偶然听另外一位朋友提起过,他是从某个小型交流会拍到的,如果确实有问题,我也是受害者。”

说到最后,许行知的表情有些苦涩,当初买这件东西他就抱着侥幸的心理,觉得自己不会那么倒霉,但小概率的事情还是被自己遇到了,他也只能感慨自己流年不利了。

孟子涛一听就明白了,说的好听是小型交流会,其实就是黑市拍卖会,这种拍卖会上的东西,来历有问题的多,没问题的微乎其微,看来这件三羊尊很可能就是以不法手段得来的。

董吉昌同样也听明白了,看着桌上的三羊尊心里十分郁闷,说到底,他还是不舍得放弃,于是问道:“老弟,你能不能说一下它的来历啊?”

孟子涛摇了摇头:“这事你就别问了,就算你花再多的钱,也是买不到的。”

听孟子涛这么说,俩人都若有所思,隐隐对这件器物的来历有了一些猜想。许行知更是觉得这事相当棘手,眉头都深深地皱了起来。

孟子涛说道:“许掌柜,如果事情确实跟你说的一致,我可以保你没事,至于损失你可以问你朋友讨要,如果他不同意也完全可以通过打官司来解决。不过,我建议你暂时不要联系他,等事情有了进展再说。”

许行知苦笑道:“我听你的,不过要回来的机率估计十分渺茫了。”

第两百五十章 好的开端第十六章 鸡缸杯第两百三十八章 收获颇丰第八百零九章 危机临近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任务目的第七百九十五章 到香江第四百六十三章 正气砚第五百三十三章 鬼市寻宝(二)(19/60)第八十三章 因祸得福第六百四十七章 “熟人”见面第五百零八章 可疑第一百二十一章 满载而归 下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风马不接第七十五章 出事第九百七十一 遇步超锋第四百二十三章 起了效果第一百九十八章 又见藏珍釉第八百五十四章 误会了第一千六十四章 厄运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大案子第三百三十七章 拿出了重器第六百四十九章 光头男的来电第三百四十二章 差点出事第八百三十三章 处心积虑第三百九十五章 大军家第一百二十二章 鼻烟壶和观音像第六百六十九章 红定第两百零二章 哥窑鱼耳炉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希望之乡(二)第八百六十三章 嘲风雕像第一千六十六章 挽回第二十八章 贪心的后果第两百二十六章 澄心堂纸第一百三十一章 返回第三百三十五章 意外得知第一千九十九章 交点学费第八百一十九章 天青泥第九百九十六章 玉镜显踪(下)第七百五十五章 离奇事第三百八十七章 问题钻戒(续)第六百四十四章 前公司的变故第三百二十五章 愿者上钩(续)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意外的名字第七百二十六章 海岛图第五百九十三章 总有收获(40/62)第四百九十七章 骗赔偿第六百九十六章 故意肇事第九百七十八章 郞子青出现第一百六十一章 有意思第七百三十一章 往日恩怨第五百八十章 子乍弄鸟尊(27/62)第四百零二章 杜亮第三百七十三章 《扁鹊医论》第五百七十一章 一鸣惊人(三)(19/62)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想放过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面熟第九百五十章 地下巨城(七)第一千六十章 五只花神杯(上)第七百四十五章 差事第六百零五章 瓷片第六百六十八章 邀请康岩第四十九章 有人送钱第六百二十六章 影楼冲突第一千一十八章 拜访龚老第八百九十三章 上品龙涎香第两百一十四章 熟悉的人影第四百八十二章 鸡血石惹的祸第八百八十二章 接触(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劝说第九百九十章 猛爷的消息第七百八十七章 巫师墓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乡收货 下第七百三十三章 继续第八百六十四章 海岛第八百八十八章 基座第一百四十一章 白奇楠手串第四百九十一章 中二青年(续)第六百一十八章 能说会道第七百六十七章 雕刻大师(中)第三百三十五章 意外得知第两百三十九章 小偷?骗子?第九百四十八章 地下巨城(五)第一千一十二章 商代青铜方罍第三百二十九章 帮忙解决第四百七十八章 总要来点事第两百零二章 哥窑鱼耳炉第七百二十九章 《永乐大典》正本第五百七十四章 回家准备(22/62)第一千四十六章 生死不知第一千五十二章 不明的邀请第六百二十三章 老外第一千二十二章 司南玉佩第一百五十六章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第六百二十五章 开怀第七百一十一章 隐忍之辈第九百八十四章 连环杀人案第九百三十九章 渠道第三百六十二章 一换二(下)第八百七十二章 给一个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