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章 鉴宝活动(八)

正当孟子涛在那观察的时候,旁边一位也是研究瓷器的专家开口道:“我说老高,你这件甜白釉便宜是便宜,但我不是打击你,这玩意乍看吧确实有一眼,但细看我怎么总觉颜色有些怪,包浆看起来也不太自然。”

高老横了他一眼:“什么不自然,我看老张你是红眼病犯了吧。”

张老嘻嘻一笑:“我看你心里也没底吧,不然就以你的性格,怎么还会把东西拿出来?”

高老这人有个习惯,有了好东西喜欢秘而不宣,很少会拿出来跟其他人分享,如果不是他心里琢磨不定,张老才不会相信他会让孟子涛鉴赏。

高老语速一缓道:“难道今天我心情好,想要和孟小友探讨一下都不行?”

张老笑而不语,到底有没有问题,看孟子涛怎么说就行了,如果孟子涛也认为也没问题,那估计就没什么问题了,要说他为什么这么相信孟子涛,是因为他和王之轩是朋友,因此对孟子涛的水平也有所耳闻。

原本,他心里其实是有些半信半疑的,但刚才在饭桌上,听了孟子涛一些见解后,他相信王之轩没有说谎,孟子涛的水平确实很厉害。

片刻后,孟子涛把玉壶春瓶放回桌上,高老连忙问东西怎么样?

这时,一些专家都围了上来,有人还出言问孟子涛能够说的详细一点。

于是,孟子涛侃侃而谈道:“首先咱们说胎釉,永乐甜白釉的胎色为米黄色,积釉处有湖水绿现象,而清代仿品胎釉虽洁白细密,亦人工拉坯,但胎体偏厚,且上下相对比较均匀,釉面平整,做工规整,釉色细白,时见宝光,但积釉处无湖水绿现象。”

“至于现代仿品,机械陶胎,灌浆成型,修胎和釉面缺乏精美,釉色多用化学料调配,发色极不自然,看不见宝光,且‘贼光’显然易见。”

“如果用灯光甄别,永乐甜白器物透光度由上至下,逐步减弱,这是因为永乐瓷,从底部、腰部到口部,坯胎由厚逐渐变薄的缘故。”

“而清代仿器,全身胎体薄厚均匀,所以灯光之下透亮度基本一致。现代仿器由于淘炼粗糙,杂质颗粒较多,灯光之下,胎体不匀现象较为普遍。”

“再用20倍显微镜下看气泡,永乐甜白器气泡大、中、小共存密布。清仿器物,气泡大小疏朗分布,现代仿品气泡大小均等密布……综上所述,从这几个方面来看,这只玉壶春瓶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是吧……”

高老原本长舒了一口气,“但是吧”三个字,又让他的心提了起来:“但是什么?”

孟子涛可惜地说道:“觉得有些遗憾,这件玉壶春瓶是修补过的。”

“什么?修补过的?!”周围所有人都哗然起来,你要单纯的说真假完全没有问题,但大家都是经验丰富的专家,怎么可能连修补过的瓷器都看不出来?这着实不太可能啊!

看到大家都一幅不可置信的模样,孟子涛觉得这也正常,实在是修补之人水平太高了,就算他亲自动手,也有可能达不到这种水平。

高老忍不住问了起来:“到底是哪里修补过的?”

孟子涛指着瓶底部分的一处位置说:“地方不大,差不多底部的四分之一的部分,有一条比较长的冲线,咱们使用强光手电,也能隐约看出修补的位置。”

说话间,孟子涛拿起强光手电,对着他说的位置照了一下,经过他的指点,大家确实也都看到一条隐约的线条,只是真得不太明显,一般情况下根本注意不到。

等大家都看不清楚了,孟子涛接着说道:“使用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也能够发现这个问题。”

孟子涛拿出一把钥匙,在补修的部位轻轻敲打,又在旁边完好的部位敲打,两边的声音很明显并不相同。

高老表情苦涩:“这个办法到是很简单,但一般情况下,也没谁会把整个瓷器都敲一遍吧?”

大家也都纷纷表示确实如此,除非是你有本事找到修补过的地方,不然的话那就只能靠运气了。

张老对着孟子涛说道:“我以前都没有看过这么高超的修补技巧,不知小友能否解惑?”

孟子涛没什么隐瞒的想法,介绍道:“这是一种比较新的技术,说起来也简单,先用棉线附在裂纹上,再将配置的溶液点滴在棉线上,几小时后,冲线内的污渍大部分被‘拔’出来,然后用高速电动细砂轮将冲线磨出一道细槽,两面都磨。再后将调试好的‘磁浆粉’填充到细槽中,瓷桨粉固化后,进行精细的刮研与打磨,最后用喷灯加热,烧制出釉光。”

“当然话又说回来了,说起来是很简单,但能够修补到这种地步,已经算得上是巧夺天工了。而且,这样的修补,对整器的价值影响其实并不大,高老买的便宜的话,也是捡漏了。”

本来高老心里还在别扭,听孟子涛这么一说,脸上又泛起了笑容。

“这下开心了吧?”张老笑道。

“没让你幸灾乐祸,我当然开心啦。”

“你这人真没意思,好像说的我喜欢看你倒霉一样。”

“什么好像,根本就是……”

二老斗起了嘴,马上房间里欢声笑话不断。

由于任务重,大家没有休息多久,就准备去体育场馆接着鉴定。

蔡老是专家组里面最为德高望重的老人,他主要研究书画鉴定,眼力在国内也是顶尖水平,不过他这人话不多,闲聊中他主要扮演倾听者的角色,但一但开口,必然说到点子上。

对于孟子涛,蔡老是非常欣赏的,年轻轻轻就能够有这样的成就,关键态度谦虚,没有一点骄傲自满,这一点他认为尤为难得,对孟子涛将来的成就更是高看了几分。

临走之前,蔡老笑道:“小孟,要不下午也和我们一起吧?”

旁边的张老连声说好:“对呀,有你在的话,就相当于给了我们一颗定心丸啊。”

负责人对这个决定也大为赞同,不提孟子涛作为郑安志关门弟子的身份,孟子涛在书法界的地位,就可以给节目带来不少噱头。

不过,孟子涛对此还是婉拒了,光是一档书法节目,就让他多了一些困扰,要是再上一次鉴定节目的话,今后去古玩街那就真得要易容才行了,不然哪有多少漏可捡。

蔡老呵呵一笑道:“小孟,你先别忙着拒绝,跟着我们可是有好处的,至少有持宝人想要出手的消息,我们比你在外面碰运气可要强多了。”

蔡老说的这一点,到确实是个优势,有些人可能一开始没有出手的打算,但当他们得知估价符合心理价位后,有了出手的想法也是正常的。

当然,这种情况下,肯定没有捡漏的可能,但一直想着捡漏肯定是不正常的思想。

一时间,孟子涛有些犹豫起来,蔡老又说道:“小孟,你是不是不想出名啊?”

孟子涛点头称是。

蔡老笑着摇了摇头:“你无非是觉得,出了名之后,看中一件东西,很可能别人会开出高价,这是正常现象,也确实是一种不便,但话又说回来了,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国家那么大,你也不可能每天逛遍全国的市场吧?而如果你出了名,别人有了好东西,就会找到你。相比之下,你觉得哪种情况获利更多?”

如果对普通人来说,当然出名之后的获利肯定要更多,但孟子涛有异能帮他捡漏,所以才不想出名。

但现在,孟子涛也转过了弯,确实就像蔡老说的那样,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他都不可能天天去陵市的古玩市场,更别说其它地方了。

所以他为了捡漏,而不想出名,也算是丢了西瓜捡芝麻,毕竟他也不可能天天都捡上大漏,算起来有些得不偿失。

有了蔡老的开导,孟子涛对参与鉴宝大会表示了同意,让负责人顿时喜出户外,连忙跟孟子涛谈及了酬劳的问题,以孟子涛的身份,再加上冯正生的关系,酬劳当然不少。

对于专家组突然出现了一位年轻的实在不像话的专家,所有不知情的持宝人都非常好奇与不解,但当主办方介绍了孟子涛的身份后,大家虽然惊讶,但也都接受了下来。

海选现场的鉴定与平日里的鉴定实无不同,只不过因为鉴定的物品太多,所以在鉴定上需要更加迅速的判断力。

孟子涛负责鉴定的是书画作品,符合他书法家的身份,一开始他还稍有些不适应,不过他的适应力比较快,随着几件古玩过手,他鉴定就越发顺手起来。本来旁边的蔡老还帮他看一看,后来见他手法熟练,又没有出现差错,也就放下了心,光顾着自己面前的书画作品了。

当然,也不是一帆风顺,因为孟子涛虽然书法高超,但谁又知道他是不是鉴定水平也高超?再加上他的年纪实在太轻了,所以也会出现持宝人不愿给孟子涛鉴定的情况。

这个时候,蔡老就站了出来,给持宝人进行解释,并表示孟子涛的眼力高超,不比他差云云,这才让持宝人勉强同意。

但鉴定的结果如果是真迹那还好说,赝品的话就有些麻烦了,有几位持宝人就不相信孟子涛的判断,又让蔡老鉴定,直到蔡老也给出赝品的结果才甘心。

这样一来,大大影响了鉴定的速度,负责人一看这样可不行,于是出了一个主意,让孟子涛和蔡老面前的各五位持宝人的藏品,分别给孟子涛和蔡老进行鉴定,每个鉴定结果,俩人都写在了纸上,看结果如何。如果结果全对,那就算孟子涛过关了。

持宝人纷纷表示同意,孟子涛和蔡老也都欣然答应。

民间的古画,特别是那些名家的字画,真迹的机率很低,十个人之中,孟子涛和蔡老连看八幅,都有这样的那样的问题,无一不是赝品。

孟子涛和蔡老给出的结果一对,两人也均是在纸上写了一个“假”字。

到了这个时候,孟子涛的眼力已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不再以他年轻说事了。

这时,正在鉴定中的蔡老突然轻咦了一声:“咦,小孟,你来看看这幅画作呢?”

孟子涛看了过去,发现这是一幅落款为陈洪绶的仕女图。

陈洪绶字章侯,号老莲,为明末画家,能诗,工书法,尤擅绘画。其画早年师法蓝瑛,并取法李公麟等,后自成一家。绘画题材广泛,人物、山水、花鸟、竹石草虫等造诣均深,尤以人物画著称于世。

明朝灭亡之后于入云门寺为僧,自号悔迟,亦称老迟。所画花鸟、草虫、竹石勾勒精细,色彩清丽,颇富装饰趣味。亦用水墨写意法画花卉,笔墨酣畅淋漓。并以简洁、洗练的线条和色彩,沉着、含蓄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一种与众不同的高古奇特的艺术风格,体现了画家孤傲倔强的个性。

所作人物躯干伟岸,衣纹细劲清圆。晚年作品人物画造型夸张,有些形象抽象怪异,以突出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他的人物画享誉颇高,与明末画坛上另一位人物画家崔子忠有“南陈北崔”之称。

说起来,陈洪绶的个性仿佛毕加索,醇酒妇人是他的灵感来源。毛奇龄《陈老莲别传》中写道:“顾生平好妇人,非妇人在坐不饮;夕寝非妇人不得寐。有携夫人乞画,辄应去。”

陈洪绶把对妇人的喜爱也带入了画中,与以往传统仕女画相比,他一改传统闺怨女性形象,让画中女性从被人看的角色转化为具有自主性的角色,赋予她们自身的情思,平等地、充满同情和赞美地表现她们的内心世界。

这幅画也是这样,女子长衣及地,宽袍大袖,头簪钗饰,脸以“三白法”表现;呈肥.美状,秾丽.丰.满,左手执折扇,右手插腰,身佩香囊,一幅凌然不可冒犯之状。线条细劲较均匀,多重转折与轻重变化,有唐人之遗风,恰如其分的表现出了人物的神采。她似乎就是陈老莲本人的化身,睥昵世间一切不平,显得高贵而典雅。

(17/62)

第一百七十章 捞一把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居中解决第一百四十八章 浅绛彩第八百五十五章 铁皮的消息第七百九十五章 到香江第一百四十一章 白奇楠手串第五百三十八章 阴谋?(24/60)第六百五十章 新的线索第九百一十一章 求帮忙第三十三章 好事成双第四百五十二章 怪异的交换第六章 送上门的漏 下第八百三十二章 品石会第四百七十章 虚则实之第一百六十九章 新莽钱币第六百九十二章 鉴宝活动(十)第九百四十二章 大马士革弯刀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核心第两百二十章 阆州之行第三百一十六章 恬不知耻第九十一章 两方印章第三百二十一章 木作大师第六百七十四章 救援(三)第六十三章 金陵之行第四百三十三章 铁箱子第四百三十六章 夜明珠(上)上架感言第一百五十七章 助学第九百零三章 误诊第两百五十三章 奇怪的笔记第六百二十一章 商量第四十二章 交手第九百五十五章 可恶之处第五百一十八章 决赛(中)第一千二十一章 突然的绑架案第六百二十八章 人不能惯第九百六十四章 家宅拍卖第一千九十章 沈翊失踪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蛇鼠第五百六十一章 奇怪的玉器(9/62)第五十九章 倒流壶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俄料换山料第五百一十八章 决赛(中)第三十章 意外的发现第三百五十五章 学校第八百二十六章 走盘珠第一千二十八章 有问题的专家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突破底线第一千五十一章 邀请第一千一十二章 商代青铜方罍第四百一十五章 赌场(上)第五百七十六章 不顺心(24/62)第一千一十一章 巧合?阴谋?第一百八十二章 意外之喜第八百二十七章 铜墨盒第两百六十三章 配方第七百八十七章 巫师墓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俄料换山料第六百九十一章 鉴宝活动(九)第九百九十六章 玉镜显踪(下)第两百五十章 好的开端第六百八十三章 鉴宝活动第六百三十七章 压岁钱(祝大家新年快乐!)第三百零二章 红山玉鸮第三百九十章 部门守则第六百一十四章 又涨了第一百三十章 如愿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核心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找到黑手第七百八十章 暗地里的勾当第四百二十九章 有人想闹事第三百二十章 极品金丝楠木第三十六章 百万第十二章 运气好没办法 上第一百六十章 协会交流 续第十九章 堂名款第八百五十五章 铁皮的消息第六百二十六章 影楼冲突第九百零二章 有人要跳楼第五百六十章 摆上一道(8/62)第三百一十六章 恬不知耻第七百九十四章 李思训作品(续)第九百五十四章 风水局(下)第七百二十四章 相盒吊坠第九百六十五章 终现(上)第八百三十章 老照片中的信息第一千五十章 石龟第一千九十章 沈翊失踪第五百三十二章 鬼市寻宝(一)(18/60)第九百七十七章 试探?第四百八十八章 有人跟踪第七百五十七章 线索又断第九十七章 送上门 上第三百八十六章 问题钻戒第八百一十九章 天青泥第七十四章 敲打第六百一十七章 协调解决第五百三十四章 鬼市寻宝(三)(20/60)第六百六十章 药方问题第四百五十七章 紧急救人